专业小组干预模式对静脉治疗质量改进的影响 下载:89 浏览:421
张西嫔 吴红娟 张玄肖 海敏 刘红梅 张菁 张玉莲 《中国护理学报》 2018年1期
摘要: 探讨专业小组模式对静脉治疗质量改进的影响,为静脉治疗规范化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成立静脉治疗专业小组,培训、指导或质控责任护士完成所有住院患者的静脉治疗,横断面调查比较干预前后质量指标。结果:静脉治疗专业小组干预后,全院留置针使用率提高(P<0.05);护士静疗知识掌握改善(P<0.05),导管维护、敷料固定与维护合格率上升(均P<0.05),输液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下降(P<0.05)。结论:建立静疗输液专业小组干预模式,利于提高护士的静脉治疗专业知识,规范操作,减少相关并发症,是静脉治疗质量持续改进的有效手段。
专业小组干预模式对静脉治疗质量改进的影响 下载:56 浏览:258
张西嫔 吴红娟 张玄 肖海敏 刘红梅 张菁 张玉莲 《临床医学杂志》 2018年1期
摘要: 目的:探讨专业小组模式对静脉治疗质量改进的影响,为静脉治疗规范化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成立静脉治疗专业小组,培训、指导或质控责任护士完成所有住院患者的静脉治疗,横断面调查比较干预前后质量指标。结果:静脉治疗专业小组干预后,全院留置针使用率提高(P<0.05);护士静疗知识掌握改善(P<0.05),导管维护、敷料固定与维护合格率上升(均P<0.05),输液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下降(P<0.05)。结论:建立静疗输液专业小组干预模式,利于提高护士的静脉治疗专业知识,规范操作,减少相关并发症,是静脉治疗质量持续改进的有效手段。
脑卒中患者心理问题和护理干预措施的研究 下载:64 浏览:805
摘要: 脑卒中指因各种诱发因素引起脑内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而造成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是全球成年人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患者会产生恐惧、焦虑、抑郁、情绪不稳定、依赖与期待等复杂多变的心理问题。关注和帮助解决这些问题可使脑卒中患者早日回归家庭和社会。
精细化手术室护理配合在神经肿瘤开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下载:51 浏览:509
摘要: 目的:研究对神经肿瘤开颅手术患者配合实施精细化手术室护理干预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22年2月-2023年1月期间,选取本院诊治的神经肿瘤开颅手术患者7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列表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精细化手术室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 明确最佳护理方案。结果:经不同护理,观察组护理质量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负性情绪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30min血压和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神经肿瘤开颅手术患者实施精细化手术室护理干预,可以取得不错的护理效果,减轻患者对手术的应激反应,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建议临床推广。
银杏叶提取物片联合艾迪苯醌片治疗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 下载:31 浏览:334
王涛 李妮妮 薛延莉 杨谦 曹冰清 《中国医学研究》 2018年11期
摘要: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片联合艾地苯醌片治疗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80例符合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银杏叶提取物片口服,治疗组给予银杏叶提取物片联合艾地苯醌片口服。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NIHSS评分及P300潜伏值及波幅变化,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MMSE、ADL及NIHSS评分、P300潜伏期及波幅明显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片联合艾地苯醌片治疗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
Pcv-aCO2联合ScvO2指导胃癌术后补液的意义 下载:22 浏览:230
王惠君1 王沙2 乔莉娜1 高向楠1 《中国医学研究》 2018年4期
摘要: 目的探讨ScvO2和Pcv-aCO2对胃癌术后患者补液的指导意义。方法选取在我科行手术治疗的100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术后3 d常规抽取中心静脉及动脉血血气获取ScvO2及Pcv-aCO2值,对照组不做特殊处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 d补液量、输液相关的术后并发症。结果试验组术后3 d的补液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输液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ScvO2及Pcv-aCO2对指导胃癌术后患者补液有一定意义。
人文关怀对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心理的影响研究 下载:264 浏览:2360
摘要: 目的:主要论述人文关怀对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危重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重症患者分为两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人文关怀的方式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方法护理,对两组进行比较和判断。结果:重症监护室危重症患者在人文关怀的护理方式下,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态,缓解心理压力和焦虑,使患者处于轻松自信的状态,有力地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上肢运动方案联合运动日记对肿瘤PICC置管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下载:185 浏览:1988
摘要: 目的:分析上肢运动方案联合运动日记对肿瘤PICC置管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于2020.11-2022.10月,2年内PICC置管的166例肿瘤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组为对照组(83例,采用常规运动指导)和观察组(83例,实施上肢运动方案联合运动日记)。结果:观察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肢运动方案联合运动日记可以显著提高肿瘤PICC置管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减少并发症发生,有较高应用价值。
新冠疫情下医护人员心理情况及疏导干预探讨 下载:345 浏览:3216
摘要: 自去年年底以来,武汉新型冠状肺炎形势非常严峻,全国各地医院纷纷组织医护人员驰援武汉,虽然这些医护人员是疫情期间最勇敢、第一线的战士,但他们掩藏在繁忙工作下的心理状况合情绪同样需要关注,尤其是驰援武汉回来后还有很多医护人员到现在依然没有返回工作岗位;因此,对新冠疫情下医护人员的心理疏导急不可待,为了能够帮助驰援武汉以及疫情第一线所有医护人员更快重新返岗,本文对新冠疫情下医护人员的心理状况合情绪进行简要的探究合分析,然后探究总结医护人员心理合情绪的疏导、干预方法合对策。
康复护理路径在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训练中的应用及满意度分析 下载:52 浏览:538
朱小楠 李春妮 刘敏 杨楠 《现代康复医学》 2025年4期
摘要: 目的 探析于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训练中施于康复护理路径对其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本院脑卒中偏瘫患者8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与研究组(44例)。对照组按普通护理展开肢体功能训练,研究组则予以康复护理路径方案,比较两组的应用效果、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的肢体功能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满意度较对照组好(P<0.05)。结论 康复护理路径在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优化肢体功能评分,还可获得较高的护理满意度,值得肯定。
心理干预对脑卒中病人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 下载:298 浏览:2984
张丽娟 田月红 许小春 李春妮 张毛瑜 赵晓君 《神经科学研究》 2022年2期
摘要: 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对脑卒中病人神经功能康复影响。方法: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76例脑卒中病人为对象,随机分取方式将病人划分为对照组、干预组,分别展开常规护理与心理干预,均38例病人,对比神经功能康复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NFDS评分较高于干预组,MBI评分较低于干预组(P<0.05)。结论:脑卒中病人护理中,心理干预应用效果显著,可以改善病人神经功能康复,缓解病人心理状态。
临床专业护理安全系统在神经外科患者压力性损伤护理中的应用 下载:286 浏览:2974
摘要: 目的:研究临床专业护理安全系统在神经外科患者压力性损伤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8年1月-12月81例神经外科患者(对照组,未建设临床专业护理安全系统),选择2019年1月-12月81例神经外科患者(观察组,建设临床专业护理安全系统),对比患者临床指标。结果:对照组患者压力性损伤评估准确率较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神经外科患者的压力性损伤护理中,将临床专业护理安全系统应用其中,可以有效降低压力损伤发生率,加快患者恢复速度。
个性化护理干预在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人工气道管理中的应用 下载:288 浏览:2976
摘要: 目的:于神经外科的危重患者的人工气道管理中个性化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2018年4月至2020年2月来我院神经外科就诊的66例危重患者开展研究,双盲法分为乙组同甲组,各33例。所有患者均建立人工气道来辅助呼吸,乙组以常规护理为主,甲组是在乙组的基础上开展个性化护理,对比两组的临床结局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不同护理干预实施后,甲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小于乙组(P<0.05);甲组治疗总有效率大于乙组(P<0.05)。结论:于神经外科的危重患者的人工气道管理中,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并改善患者的临床结局。
多元化护理礼仪培训在神经内科护士中的应用 下载:293 浏览:2995
摘要: 如今民众对医院的护理服务要求逐渐增高,而本文探究多元化的礼仪护理培训是否能够让神经内科护士有更好的服务质量。选取在本医院神经内科进行工作护士50名,进行多元化的护理礼仪培训,最终了解到此次实验效果较好,多元化护理礼仪培训对护士的专业素养提升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加速康复外科在输尿管镜碎石术中的应用综合评价 下载:257 浏览:2765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加速康复外科在输尿管镜碎石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近两年于我院收治的输尿管镜碎石术患者中,选取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45例,分别采取加速康复外科(ERAS)、传统流程管理,将术后进食时间、首次下床活动和尿管留置时间作为两组研究对象的评价指标。结果:观察组术后进食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尿管留置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相互对比存有差异性(P<0.05)。结论:在输尿管镜碎石术中,加速康复外科的应用价值显著,可以对术后进食时间、首次下床活动以及尿管留置时间予以有效控制。
浅析消化内科内镜微创治疗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 下载:146 浏览:1912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消化内科内镜微创治疗患者规范化围术期管理的应用效果与价值。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的268例于消化内科行内镜微创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医院2021年的312例于消化内科行内镜微创治疔的患者作为观察组,总结相关措施,分析管理结果。结果:经规范化围术期管理的消化内科内镜微创治疗的患者,其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显著减少,且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规范化围术期管理在消化内科内镜微创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降低了临床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并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给予双心护理干预的效果及对遵医行为、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下载:158 浏览:1802
摘要: 目的:探究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接受双心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7月-2022年6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介入治疗,将其随机均分为2组,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及双心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遵医行为、血糖指标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护理前2组患者血糖指标并无显著差异(P>0.05),经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血糖指标相较于参照组患者显著下降,且遵医行为显著改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相较于参照组患者更低,组间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显现(P<0.05)。结论:双心护理应用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之中能够取得较为明显的应用效果,患者遵医行为得到明显改善,更为主动地接受治疗。因而患者机体恢复效果更好,血糖指标得到改善,且治疗过程中安全性更高,值得将该护理干预措施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化疗患者应用PICC和静脉输液港护理质量探讨 下载:177 浏览:2045
夏薇 姚蕾 杨晓梅 李源源 《预防医学杂志》 2022年4期
摘要: 目的:探究对化疗患者采取PICC和静脉输液港护理质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收治的68例接受化疗的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并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68例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有34例,对实验组患者采取静脉输液港护理,而给予对照组患者PICC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34例患者中,有32例患者对护理表示满意,满意度为94.12%,而对照组34例患者中,有25例患者对护理表示满意,满意度仅为73.53%,由此看来,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存在较大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化疗患者无论是采取PICC 护理还是采取静脉输液港护理,都能够显著提高护理质量,但是静脉输液港护理质量要远高于PICC 护理,更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造口护理中延续性护理的应用价值探究 下载:171 浏览:2037
摘要: 目的:探讨造口护理过程中应用延续性护理的临床效果,研究延续性护理理念的有效渗透,对于患者们护理质量、身体健康产生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8月-2019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造口患者选为主要观察对象,再结合科学分组法,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通过比较基础性护理干预以及延续性护理方法的实施效果,进行两组患者护理质量的评分,护理服务满意度的调查。结果:对照组患者基础护理质量的综合评分指标低于延续性护理的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普遍低于实验组,分别为(73.75%)和(92.04%)。结论:延续性护理理念的渗透,对于造口患者护理质量的提高而言可以起到促进作用。延续性护理方法的应用,有利于和谐护患关系的构建,使患者、家属充分信任护理工作的开展,妥善解决沟通问题,从而降低医患纠纷的发生率。
心理护理在泌尿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下载:171 浏览:2413
摘要: 目的:对心理护理在泌尿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为了提升泌尿外科的护理质量,研究将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期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86例泌尿外科患者纳入实验中,将其按照双盲分组法的方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在研究中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的护理干预手段,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符合统计学意义的评判标准(P<0.05)。结论:于泌尿外科护理中采用心理护理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可以在临床中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