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课标的浪潮中,高中历史课堂正处于变革的十字路口,既拥有无限机遇,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教育理念的不断演进和教学方法的持续创新,对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不仅要传授历史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批判性思维。面对这一时代命题,我们必须深入探索,寻找能够有效提升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果的策略,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能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一、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部分学生在历史学习中面临理解困境,他们难以深刻把握历史事件的内涵和影响。历史教材中的史事繁多,但通常以简洁的文字呈现,这对于部分学生来说,构成了理解的障碍。若无法真正理解史事,学生便难以体会到历史学习的深刻意义,也难以将历史作为镜子来反思自身,从而发挥历史在塑造价值观念和生活习惯方面的作用。
另外,部分学生在历史探究上缺乏深度。新课标强调,对历史的认知应逐步深化,透过表面的纷繁复杂把握历史的本质。然而,部分高中生在历史学习中仅停留在表面,未能深入分析历史的深层含义,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评价也显得片面和偏颇。这种现象不仅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也阻碍了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最后,部分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待激发。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具有一定的难度,若学生对历史缺乏兴趣和热爱,他们将难以积极投入到学习中,这不仅会影响他们准确记忆重要的历史知识,还可能导致他们在课后历史探究活动中表现被动,限制其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对于提高历史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至关重要。
二、新课标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策略
(一)丰富课堂内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前提,同样也是学生热爱学习的点火器。在科技进步和物质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高中生接触新事物、学习新知识的机会和条件越来越多。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是当今学生的基本特征。个人知识的不断丰富,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身历史知识是就比较乏味。若坚持僵化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片面讲授,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甚至产生抵触情绪。要充实课堂内容,培养学生的兴趣,满足现代学生的学习需要。首先,教师可以通过讲历史故事介绍教学内容,介绍历史人物等,利用名人的有趣故事和杰出成就,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并使其集中注意力。通过播放历史纪录片,使学生了解各国的历史与文化,这不但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增长了我们的知识,同时也提升了我们的思想,树立了我们的崇高理想和理想目标。与此同时,还可以把时事和教学结合起来,在国家和社会层面上加强对学生历史行为的指导,从而深入分析历史遗留问题,促进学生提升自我民族责任感。
(二)鼓励自主探究,提升历史思维
在国内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很多传统教师只注重于学生的考试成绩,把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这就导致在教学理念没有及时改变的情况下,很多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按教材内容进行教学,一整堂课都在生硬的灌输知识给学生。教师在这一固定的教学模式下,对课堂起到绝对领导作用,长期被动地学习知识,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完善,从而影响了学生的未来发展。
要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教师应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发展历史思维。在教学中过程,教师要多多提问,指引学生采用知识性思维,学习以唯物史观处理历史事件,在客观历史知识的基础上,对历史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以问题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与此同时,要加强对学生历史资料的分析,从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全面思考问题,探讨历史问题,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结合各个时代、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宏观环境,有助于学生形成时空观念,增强历史证据意识,提高审题处理能力。
(三)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促进共同进步
合作学习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可用于不同学科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伴随着现代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教师教学理念不断更新,合作学习被广泛运用于现代教学中。与此同时,合作学习是新时代中国推进素质教育条件下的必然要求,从而大大提升课堂效率与质量,促进学生领悟合作精神,引导学生养成组织、沟通、协调能力,为今后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四)关注教学评价,满足学生的历史学习需求
新课标对教师和学生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不断发展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而学生也需要主动学习和积极探究。为保障教学效果,教师可以践行“教、学、评一体化”理念,即将评价贯穿教与学全过程。在课堂教学前,教师可以通过预评价判断教学内容的难度,分析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从而开发出能够助力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发展学生学习能力、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流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评价学生的课堂状态、学习效果等,从而判断是否需要调整教学细节,如复盘某一知识点、借助信息技术拓展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等,从而确保学生取得良好的历史知识探究效果,满足学生的历史学习需求。
三、结语
在新课标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需要不断创新和优化。通过丰富课堂内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自主探究,提升历史思维和完善评价体系等,我们可以有效提升历史课堂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这需要教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提高专业素养,同时也需要学校和社会给予支持和关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推动高中历史教育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君玲.新课程下高中历史教学理念的转变[J].华夏教师,2022(29).
[2]林佩玲.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22(16).
[3]马红强.基于大数据时代的高中历史创新教学研究[J].中国新通信,202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