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杂志

预防医学杂志

《预防医学杂志》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预防医学领域内最新研究及成果展示的相关论文。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预防医学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交流的学术平台。
ISSN: 3079-921X (Online) ISSN: 3008-010X (Print)
qikan15@ccnpub.com
(邮箱投稿时,请说明投稿期刊名)

《预防医学杂志》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集束化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下载:137 浏览:1589
摘要:
目的研究集束化护理应用在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效果和作用。方法2022年3月到2023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78例血液透析患者中以常规护理干预的38例为对照组,另外以集束化护理干预的40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生率和满意度。结果 ①观察组[0/40(0)]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6/38(15.79%)],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观察组[38/40(95.00%)]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31/38(81.58%)],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将集束化护理应用在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之中可以降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生率,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荐。
西药药房调剂差错原因及预防措施 下载:135 浏览:1587
摘要:
目的探讨西药房调剂差错原因以及预防措施。方法按回顾分析法,我院2022.1-12月西药房发生调剂差错80例,对发生调剂差错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进行分析。结果药品名称相近出错8例,占10%;配伍禁忌差错出错12例,占15.00%;用法交代不清晰出错14例,占17.50%;药品摆放差错13例,占16.25%;处方不正确11例,占13.75%;错发患者13例,占16.25%;其他差错9例,占11.25%。西药房进行调剂预防差错后,调剂质量评分明显高于预防前,P<0.05。 结论预防西药药房调剂差错需要综合多种措施,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系统、提供全面的培训和教育、鼓励团队合作和沟通、正确使用技术设备和系统以及加强患者参与,这些都是预防调剂差错的关键步骤。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护理措施的研究进展 下载:133 浏览:1597
摘要:
深静脉血栓多发生在下肢,主要是由于血液在深静脉中凝固,从而造成了静脉回流不畅。如果对深静脉血栓进行治疗,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会导致下肢疼痛,浅静脉曲张,从而使患者的患肢肿胀变得更加严重,还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慢性深静脉功能不全。如果情况严重,还会进一步引发肺静脉血栓、致残等严重情况,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质量产生影响。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在不断增加,通过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病原因、危险因素、预防措施和相关的护理措施的分析,对其展开了积极的治疗,配合相应的护理,可以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有利于病人的康复。本文在探讨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和预防护理进展,为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心理护理在社区儿童预防接种中的效果分析 下载:131 浏览:1584
摘要: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在社区儿童预防接种中的效果。方法:将某社区在2019年7月-2020年1月接收32例需接受疫苗预防接种儿童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所有儿童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结果:儿童不良症状、行为发生率明显较低。结论:通过对社区需接受疫苗预防接种儿童实施心理护理效果显著,可促使儿童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其因此产生不良行为、不良症状等。因此,在进行儿童疫苗接种护理过程中及时将心理护理加用其中,促使护理质量性、安全性及价值性均不断提升。
健康教育在儿童社区预防接种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下载:129 浏览:1569
摘要:
目的:针对健康教育在儿童社区预防接种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展开分析。方法:选取某社区2023年1月期间需要接种疫苗的500名儿童家长作为研究对象,1名儿童对应1名家长,采用电脑随机法将家长分为两组,各250名,对照组家长仅在接种疫苗前进行通知,研究组家长需提前开展健康宣教,比较两组家长预防接种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接种覆盖率、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及预防接种工作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接种重要性、接种疫苗种类了解、疫苗接种流程、疫苗接种效果、疫苗接种不良反应、国家疫苗接种补助政策、医疗接种时间等健康知识掌握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接种覆盖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过敏反应、局部红肿、疼痛、恶心呕吐、发热不良反应发生低于对照组,家长预防接种工作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儿童社区预防接种安全管理中应用健康教育,有助于提升儿童家长对疫苗接种知识的了解,提升接种覆盖率,减少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提升家长对疫苗预防接种的满意度,具有良好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白内障引起的青光眼的预防及其临床诊治 下载:127 浏览:1567
摘要:
目的:近几年来我国对于白内障患者治疗的成功率突破新高,但对于白内障所引起的相关疾病的医疗研究仍旧存在一定的不足,如青光眼,弱视等。所以我们针对白内障引起的青光眼的预防及其临床诊治做出了研究。方法:通过改变生活习惯、饮食等方面进行预防,利用手术和辅助诊治手段结合在青光眼术中过程对眼压进行检测及调节,术后以药物为主对降眼压和视神经保护两方面进行治疗。结论:抱着宁其无不愿宁其有的原则,无论是在术前预防及术中和术后的手术药物等治疗过程中,都应该积极配合减低确诊率、提高康复率和治疗率。
多模式预防性镇痛在老年贲门癌术后患者疼痛程度及对快速康复影响 下载:125 浏览:1586
摘要:
目的:探讨多模式预防性镇痛在老年贲门癌术后患者疼痛程度及对快速康复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于2019年1月~2022年1月择期行贲门癌手术患者102例,均行经腹贲门癌根治术治疗。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51)与对照组(n=51)。观察组采取多模式预防性镇痛,对照组采取常规预防性镇痛。记录两组贲门癌患者围术期指标,术后康复指标情况,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两组术后第1天、第2天和第3天贲门癌患者疼痛程度情况,采用疼痛数字等级量表(NR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72h贲门癌患者应激反应水平变化。结果:两组贲门癌患者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贲门癌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肠蠕动时间和进食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贲门癌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贲门癌患者术后第1天、第2天和第3天N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72h贲门癌患者血清皮质醇(Cor)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高于术前(P<0.05);观察组术后72h贲门癌患者血清Cor和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多模式预防性镇痛可明显减轻老年贲门癌术后患者疼痛程度,加快患者康复,及对患者应激反应影响小。
当前农村艾滋病的预防与控制情况分析 下载:123 浏览:1595
摘要:
艾滋病病死率极高,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导致的慢性传染病。分析农村地区流行艾滋病的具体原因后,认为必须做好艾滋病的行为干预和宣教工作,端正人们对艾滋病的态度,约束人们相关的不安全行为。同时也要积极鼓励农村有高危行为的村民自觉接受HIV检测。对于阳性村民提供免费的关怀救助和咨询服务,并做好相关的病毒治疗工作。这样才能降低艾滋病在农村地区的流行率。本文对我国农村的艾滋病流行现状、流行因素及预防控制进行了研究。
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及预防对策 下载:121 浏览:1581
摘要:
目的:探究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并据此提出了有效的预防措施,以不断提升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方法:170例健康体检人员,依照临床标准手段进行生化检验,将被检者空腹状态下10 ml静脉血标本随机分为2份,每份5 ml,分别在试管中进行常规处理和溶血处理,比较常规与溶血处理后各项水平指标值。结果:常规处理后总蛋白(59.11±6.65)g/L、葡萄糖(4.65±0.73)mmol/L、血清钾(3.66±0.44)mmol/L、乳酸脱氢酶(20.04±30.16)U/L、谷草转氨酶(19.04±11.37)U/L、总胆红素(10.22±5.03)μmol/L、肌酸激酶水平(73.46±22.07)U/L,溶血处理后总蛋白(80.17±6.67)g/L、葡萄糖(2.61±1.15)mmol/L、血清钾(5.59±0.86)mmol/L、乳酸脱氢酶(45.86±53.94)U/L、谷草转氨酶(33.24±10.59)U/L、总胆红素(29.84±5.68)μmol/L、肌酸激酶水平(105.33±20.67)U/L;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影响较大,故需全程控制采取-检验整个过程,防止标本溶血事件发生,提高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