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ikan15@ccnpub.com
(邮箱投稿时,请说明投稿期刊名)
(邮箱投稿时,请说明投稿期刊名)
期刊菜单
2025年 »
2024年 »
2023年 »
2022年 »
2021年 »
集束化护理干预对EICU机械通气患者预后的影响 下载:109 浏览:1121
摘要:
目的对EICU机械通气患者接受集束化护理干预对其预后的影响展开探究和验证。方法 研究对象为75例EICU机械通气患者,按照不同护理方案分组,一般组(n=38)和研究组(n=37);机械通气期间,一般组以常规化护理干预为主导,研究组以集束化护理干预为主导;观察、对比2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血气指标、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护理合规性,研究起止时间2021年7月-2022年7月。结果 研究组较之一般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干预后,血气指标更优;治疗时间更短,护理合规性更高;上述指标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治疗中,辅以患者集束化护理干预有积极意义,可加快患者康复进程,切实保证患者康复效果。
血浆D-D水平检验在急性白血病患者临床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下载:107 浏览:1118
摘要:
目的:研究组分析血浆D-二聚体(D-D)水平检验评估急性白血病患者临床病情及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进行血浆D-D水平检验的急性白血病患者60例设为研究组,同时选择进行血浆D-D水平检验的健康体检者60例设为对照组。血浆D-D水平检验方法为免疫比浊法,统计比较两组血浆D-D水平,并分析血浆D-D水平检验对研究组患者临床病情及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研究组血浆D-D水平为(2.48±0.68)mg/L,对照组血浆D-D水平为(0.42±0.15)mg/L,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初发期、复发期血浆D-D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初发期明显高于复发期,各阶段血浆D-D水平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前、死亡前血浆D-D水平明显高于病情控制,死亡前明显高于治疗前,不同预后的血浆D-D水平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浆D-D水平检验评估急性白血病患者临床病情及预后的临床价值非常高,可为急性白血病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指导依据。
全程无缝隙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预后分析 下载:105 浏览:1083
摘要:
目的,针对手术室护理的措施进行研究探究,采取全程无缝隙护理措施,对于整个手术护理的应用效果以及预后的实际情况。方法,此次研究选取的是过去一年内我院接受手术室护理的一买病病人,这些病人按照住院的先后顺序共分为两组,每组各50人。其中第一组采取的是常规的手术室护理方法,第二组采取的是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的全程无缝隙护理措施,针对两组护理的应用效果以及预后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不同的护理措施之后可以发现采取全程无缝隙护理的第二组病人手术的感染概率要明显的低于第一组的病人,同时第二组病人的焦虑、抑郁评分也要明显的低于第一组病人。结论,针对于手术室护理措施,通过全程无缝隙护理的方法能够有效地降低手术之后感染发生的概率,同时合理地改善病人存在的抑郁不良情绪,保证整个手术护理的效果以及预后恢复的情况。
维持治疗在晚期结直肠癌化疗后达稳定患者中的价值及预后分析 下载:103 浏览:1103
摘要:
目的:分析维持治疗在晚期结直肠癌化疗后达稳定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和预后效果。方法:在研究收治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中,择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实施化疗后达稳定状态,且资料完备的64例进行试验。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患者划分为2组,每组各有32例。在化疗后未予以其他措施的为对照组;在化疗后实施维持治疗的为观察组。就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免疫指标变化进行监测,并且就患者无进展生存期是否存在变化进行观察。结果:在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NK细胞占比、CD4+/CD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后,观察组免疫指标的状况相较于对照组占优势(P<0.05)。观察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相较于对照组更长,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相较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晚期结直肠癌化疗后稳定患者实施维持治疗,可改善其免疫指标,使之无进展生存期延长,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常规护理干预与预见性护理干预在老年患者发生压疮的效果分析 下载:101 浏览:1099
摘要:
目的:分析对比在老年患者护理中开展常规护理干预与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预防压疮发生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对象筛选2021年5月-2023年5月期间来我医院进行住院治疗的老年患者60例,通过电脑随机选取方式将入选的患者分成两组开展护理研究,组别包括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中人数为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开展预见性护理干预,详细对比两组最终取得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各项指标结果比较显示,观察组的护理管理质量、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度以及遵医行为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两组数据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结果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和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终患者生活质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组建数据结果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及家属对此次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结果对比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开展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临床对老年患者的护理服务质量,对于提升临床护理服务质量、增强患者依从性以及家属照顾能力、减少压疮发生以及提高生活质量发挥着重要性作用。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护理对预后的影响 下载:99 浏览:1093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结合患者的预后进行评价。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7月~2022年6月期间收治的7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院前急救护理+常规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9例,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急诊反应时间[(5.34±1.15)min<(6.79±1.22)min,t=5.401]、急诊等待时间[(29.12±5.43)min<(40.07±5.51)min,t=8.840]、急救时间[(31.54±3.58)min<(38.70±4.41)min,t=7.872]、ICU监护时间[(3.05±0.82)d<(4.17±1.26)d,t=4.653]及住院时间[(8.32±1.58)d<(10.67±2.06)d,t=5.653]比对照组更短(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5.13%<23.08%,χ2=5.186)、复发率(0<15.38%,χ2=4.514)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急救成功率(92.31%>74.36%,χ2=4.523)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院前急救护理,能够及时、有效的控制病情进展,为临床急救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有着积极的影响。
预见性护理在心肌梗塞患者护理中对其并发症及心理指标的影响 下载:97 浏览:1077
摘要:
目的探讨给予心肌梗塞患者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并发症与心理指标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为60例心肌梗塞患者,入院后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实验组(n=30)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性护理及预见性护理,并对比护理效果,研究起止时间为2022年1月-2022年12月。结果 实验组较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更高,LVESD、LVEDD较对照组更低,LVEF更高;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较对照组的负面情绪评分显著更低;上述指标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应用于心肌梗塞患者中,不仅能够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降到最低,还能改善患者的心理指标,优化患者的远期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工作的满意度。
预见性心理干预在小儿留置针静脉输液临床护理的应用效果观察 下载:93 浏览:1101
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和踝臂指数(ABI) 下载:93 浏览:1108
摘要:
目的:本研究为了探究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和踝臂指数(ABI)对高血压人群预测心脑血管病价值。通过对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和ABI指数检测,为早期发现动脉血管结构和功能异常,提供一种安全、方便、有效的临床检测方法。方法:观察组根据随机原则,选择了89名患者,均为中老年合并高血压。对照组同期随机选择68例中老年人,均为体检中心体检血压正常者。检查二组的baPWV及ABI。结果:ABI在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236 P<0.05),baPWV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8 P<0.05)。合并心脑血管病者对比无合并心脑血管病者baPWV和ABI的值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38 P<0.05)。结论:baPWV和ABI都是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独立预测因子,通过检测两个指标,对中老年高血压人群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心脑血管病发生有很好临床价值。
预防医学杂志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
2018-2025
发文量 :
686
访问量 :
190632
下载量 :
60985
总被引次数 :
962
影响因子 :
1.068
预防医学杂志最新录用
学术共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