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护理学报
中国护理学报
《中国护理学报》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护理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经验,以及对护理临床有指导作用的护理理论研究论文。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护理学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发展的交流平台。

ISSN: 3078-9567

《中国护理学报》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程序化镇静镇痛护理干预对颅脑损伤术后护理的临床效果 下载:277 浏览:2946
  • 周红 何婕 《中国护理学报》 2021年3期
  • 摘要:
    探讨研究程序化镇静镇痛护理干预对颅脑损伤术后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于本院行颅脑损伤手术治疗患者中抽出76例,以观察、对照形式分组。两组患者术后均予以镇痛、镇静处理,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取常规镇静镇痛护理,观察组选择实施程序化镇静镇痛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NRS评分、Ramasy评分、IC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 行颅脑损失术治疗患者术后配合程序化镇静镇痛护理措施,能将药物的镇静、镇痛效果发挥至最佳水准,降低患者颅内压,值得推广。
  • ​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286 浏览:2708
  • 周莹 《中国护理学报》 2021年3期
  • 摘要:
    探究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期间就诊于我院的50例初步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老年患者,按照随机图表法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分析两组患者分别护理后的肺功能指标,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采用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护理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得到有效改善,血氧饱和度明显升高,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采用常规护理相比,采用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护理能够有效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同时显著提高其生活质量。
  • 优质护理在提高供应室消毒质量中的应用价值 下载:297 浏览:2690
  • 朱梅 《中国护理学报》 2021年3期
  • 摘要:
    分析研究优质护理在提高供应室消毒质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时段:2017年04月至2020年01月,收集本院接治的住院患者开展研究,共收入100例,采取分别抽样法分组,即采纳常规护理的对照组(n=50)和优质护理的观察组(n=50),对比消毒质量、护理方式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结果:分析护理方式满意度,和对照组(84.00%)相比,观察组(98.00%)更高,P<0.05。观察组洗涤质量(92.46±2.16)、消毒杀菌(93.81±2.94)、回收情况(95.31±2.65)、包装情况(97.56±2.23)等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护理后,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实施优质护理,对住院患者具有提高消毒质量、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效果。
  • 自理模式在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294 浏览:2644
  • 李翠 《中国护理学报》 2021年3期
  • 摘要:
    探讨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护理中自理模式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共58例,选取时间为2019年10月-2020年10月,在对患者护理中,应用常规护理模式,为其中的29例患者提供病房环境、饮食等方面的护理指导,将其归为本次研究中的对照组;将常规护理联合自理模式用于其余29例患者护理中,归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在两组患者护理后NOSIE评分与ADL评分比较中,观察组对应指标明显优于另一组,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的评判标准(P<0.05)。结论:将常规护理与自理模式联合应用,可以让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在得到良好照顾的同时,强化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使其能够更好的生活,提高患者的自我生活质量。
  • 心里护理对心脏病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分析 下载:258 浏览:2627
  • 叶洪 白玛群宗 《中国护理学报》 2021年3期
  • 摘要:
    探讨分析心理护理对心脏病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10例心脏病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10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并对数据作以分析。结果 护理前两组SAS焦虑评分、SDS抑郁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心理护理应用于心脏病患者的护理中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值得推广应用。
  • 胸外科常见护理风险因素及防范管理分析 下载:267 浏览:2709
  • 马关梅 《中国护理学报》 2021年3期
  • 摘要:
    探讨胸外科常见护理风险因素及防范管理。方法:取胸外科2020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48例患者纳入研究,选择同期护理人员共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管理)观察组(风险防范管理)各24例患者、10例护理人员,就护理期间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展开比较。结果:护理风险事件管理中,观察组护理人员出现护理投诉、护理差错几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对同组护理人员满意度远超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就胸外科常见护理风险因素展开风险防范管理后,降低了护理风险事件几率,使护患关系改善,提升满意度。
  • 心内科护理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 下载:287 浏览:2705
  • 白玛群宗 叶洪 《中国护理学报》 2021年3期
  • 摘要:
    探讨分析心内科护理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我院心内科收治的190例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将未实施应对措施的95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实施应对措施的95例患者纳入研究组,观察两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并对数据作以分析。结果:研究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1.05%,对照组为10.53%,前者低于后者(P<0.05)。结论:心内科护理风险主要存在护理人员因素、患者因素以及其他因素等方面问题,及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可有效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
  • 神经内科护理人文关怀建设的思考 下载:261 浏览:2544
  • 李红霞 《中国护理学报》 2021年3期
  • 摘要:
    神经内科疾病和患者的特殊性,对护理工作与人文关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要时刻本着人文关怀的理念,积极在工作中探索适合神经内科的人文关怀方式并持续改进。首先,从基础做起,构建“优质护理,人文为先”的护理文化,重视护理工作; 其次,根据科室和患者的具体情况,营造温馨的住院环境和个性化的服务方式; 最后,要注意引入多种人文关怀理论与经验如叙事医学、全周期护理关怀等,还应注意将人文关怀扩展至患者家属和护士,并及时实践、总结,不断提升神经内科护理人文关怀水平。
  • 全麻患者围手术期保温护理对患者应激及苏醒状况的效果观察 下载:288 浏览:2300
  • 冯袁芳 《中国护理学报》 2021年3期
  • 摘要:
    探究对全麻患者应用围手术期保温护理对其应激及苏醒情况产生的影响。 方法 纳入实验研究的212例患者均为全身麻醉患者,入组时间为2018年9月-2020年9月,分组方式以随机双盲方式开展,分别采用围手术期保温护理(实验组,n=106)及常规护理(对照组,n=106)开展护理干预,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应激反应情况主要包括C-反应蛋白水平、肾上腺素水平及去甲肾上腺素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苏醒状况主要包括麻醉完全清醒时长、麻醉苏醒观察时间、气管插管拔管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全麻患者采用围手术期保温护理措施干预,可改善患者应激状况,优化苏醒状况指标。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中国护理学报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723
访问量 180563
下载量 69832
总被引次数 762
影响因子 1.385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