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生态、环境、经济等领域内最新技术及成果展示的相关论文。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该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的学术交流平台。

ISSN: 3079-1405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土地整理与土地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研究 下载:342 浏览:1570
  • 曹许娟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2023年6期
  • 摘要:
    土地整理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结合土地利用现状,采取科学方法和手段,对土地资源进行综合整治,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土地质量和利用率。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以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有促进作用。为了保证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从事土地资源管理的相关人员在保证各地区经济发展稳固的同时,应确保土地资源能得到有效开发,不被浪费,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对此,土地资源相关管理部门开始以土地利用率为核心,提升周边产业的产量和服务水平,并针对现存人口众多,耕地后备资源较少等现状,建立对应优化政策,进一步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平衡发展。考虑到土地资源整理会涉及多种因素,想实现可持续发展,须根据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做好全面调控,为社会未来转型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 新时代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教师培训的创新策略分析 下载:432 浏览:1373
  • 邢伟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2023年6期
  • 摘要:
    本文对新时代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教师培训的创新策略进行了分析。首先,文章对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概念和重要性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现状和问题。其次,文章提出了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教师培训的创新策略,包括提高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创新教师培训模式、加强教师培训资源建设等方面。最后,文章总结了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教师培训的创新策略的重要性和实施效果,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 磷化工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探索 下载:234 浏览:1351
  • 陈昌跃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2023年6期
  • 摘要:
    磷化工产业领域与环保是密不可分的,磷化工产业领域最新科技的开发和取得的进展,是促进环境保护步入一条良性发展的通道。当前中国化工环境污染还是比较严重的问题,对磷化工产业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也已引起了相当程度的关注。但随着中国社会发展的加速,协调化工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已变成了中国当前社会所面临的重点问题之一。
  • 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下载:412 浏览:1478
  • 黄进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2023年6期
  • 摘要: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迈上新的台阶,各方面均获得了较大的发展。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作为综合运用水资源的一项技术手段,水利工程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防洪、排涝、灌溉等领域,合理配置水资源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已成为满足人们日常所需、推进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对实现生态环境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下载:449 浏览:1519
  • 于艳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2023年6期
  • 摘要:
    农业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建设是水利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部分地区农业水利工程建设中受到经济条件和地理条件因素的限制,还存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的情况,影响农业水利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行,也不利于后续工程的可持续发展。要改善当前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则应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到农业水利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从长远持续发展和提升综合效益的角度出发加强水利基设施建设,为农业工程今后发展打好基础。
  • 人口流动背景下高原生态脆弱区留守父母的可持续生计资本困境 下载:623 浏览:1684
  • 王棫冰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2023年6期
  •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川西高原藏区的家庭居住形态出现了历史性的变化。牧区、农区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分别从草场和土地中游离出来,前往城镇地区务工。藏区传统大家庭式的共同居住形态已发生变化,家庭结构逐渐小型化。人口流动现象,衍生出中老年父母与成年儿女之间的代际亲子分离现象,产生了大量“留守”父母与“候鸟”儿女。从自然资源与环境来讲,农牧过渡地带的生态脆弱性与纯牧区相比更加突出,农牧过渡地带区域也称为半农半牧区域,可供耕作和放牧的土地多集中于山谷和平缓的山坡,破碎稀少、难以连片。生态的脆弱性与家庭中成年子女的流动使得农牧过渡地区的中老年留守村民生活更加艰难,根据青藏高原农牧民共同富裕课题组的调研数据显示,牧区、农区、半农半牧区的家庭总收入分别为121842、70124、54796元。除此之外,半农半牧区域留守的中老年人在其他层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生存困境。
    在DFID可持续性生计框架中,生计资本是其核心,被划分为物质资本、人力资本、自然资本、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5个组成部分。川西高原农牧地区以藏族人口为主,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背景和鲜明的地域特征,笼统地将DFID可持续生计框架运用到研究中会影响其代表性,本研究拟通过质性研究的方法,以若尔盖县卓藏村为案例,基于川西高原藏区生计资本的现实特征嵌套DFID可持续生计框架,提出可供参考的高原藏区可持续生计框架。由此,叙述在川西高原藏区人口流动背景下,半农半牧区域留守的中老年父母所遭受的生计资本困境以及应对措施。
  • 土地整理与土地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研究 下载:432 浏览:1760
  • 曹光楠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2023年6期
  • 摘要:
    土地整理工作乃是一项关乎民生的系统工程,通过对相关体制落实的历史情况予以分析可知,土地整理工作虽说是人为开展的,但也需要遵循自然规律,否则,会导致社会经济不稳定的同时带来生态问题,实际营收可能不增反降。对此,相关人员应该充分认识到,土地整理工作的客观性需求,并确保各项体制都是基于自然环境条件所建立的,具有全面性,不会出现相互挪用的情况,如此方能积极引导土地整理体系向现代化、高效化的方向推进,进而推动社会发展与国家进步。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628
访问量 96521
下载量 10578
总被引次数 191
影响因子 0.279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