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病研究
心脑血管病研究
《心脑血管病研究》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心、脑、血管病学术领域的科研成果和临床内、外科诊治经验,以及有关心脑血管病的社区人群防治和护理健康指导经验等。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心脑血管病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交流的学术平台。

ISSN: 3078-9877

《心脑血管病研究》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心脏冠脉搭桥患者围术期的应用 下载:323 浏览:3142
  • 郭波霞 廉莉 周雪梅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1年9期
  • 摘要:
    目的、研究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心脏冠脉搭桥患者围术期的应用,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进一步明确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心脏冠脉搭桥患者围术期的治疗中所起到的具体的作用。方法、实验过程选用的研究对象是某某医院的26名需要进行心脏冠脉搭桥手术的患者,实验的过程中,将研究的对象分成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开始的时候,两组均给予心电监测、完善相关检查。在进行手术之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在疾病和症状得到控制后,对照组接着开始接受程序化脱机训练,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行加速康复治疗方案,最后将两者的数据进行统计,用相应的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在治疗的过程中,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对治疗有着积极的作用。结果、心脏冠脉搭桥患者围术期在经过加速康复外壳理念的治疗下,可以将并发症相对减少,同时通过制定个体化方案,进行早期干预对患者的身体早日康复有着非常大的作用。结论、方案中发现通过实行ERAS治疗方案,具体的治疗的过程,治疗的方式更加有助有病人病情的恢复, 而且可以将患者的住院总费用降低,ERAS理念值得推广。
  • 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护理中施行整体护理模式的疗效分析 下载:386 浏览:3595
  • 胡文秀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1年9期
  • 摘要:
    目的:分析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护理中应用整体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确诊的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70例入组,以动态分组原则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施行整体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在心肌缺血发作次数、ST段压低减少次数、心肌缺血持续时间三项指标比较,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护理中选用整体护理模式,可改善患者的心肌缺血症状,护理效果显著,可进一步推广。
  • 新冠肺炎隔离病房患者负性情绪管理对策 下载:366 浏览:3846
  • 张弟云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1年9期
  • 摘要:
    新冠肺炎是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而引起的一种具有传染性的肺炎,患者以发热、乏力和干咳等为主要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相关研究显示多数患者的预后良好,但因为该病具有传染性,需进行隔离治疗,患者多会出现惶恐不安、愤怒发泄、担忧过滤、孤独寂寞和恐惧死亡等负性情绪,而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情绪会影响其治疗的依从性,也会对治疗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现将此类患者在隔离病房的负性情绪管理的对策进行相关阐述。
  • 强化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作的影响 下载:358 浏览:3996
  • 邱朦妮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1年9期
  • 摘要:
    目的:探讨强化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于我院治疗心绞痛的62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护理对照组和护理干预组,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强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和护理效果的满意度,护理干预组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护理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情况,护理后护理干预组各项数据均明显优于护理对照组。结论:在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作时,实施强化护理干预可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的产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故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 心脏康复护理措施对冠心病介入治疗后患者心脏功能恢复的影响 下载:362 浏览:3347
  • 周静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1年9期
  • 摘要:
    目的:对冠心病介入治疗后患者,实施心脏康复护理措施,分析对其心功能的影响。方法:2019年3月-2020年3月,在我院接受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中,抽取50例入组研究,随机数表法分常规和实验组。分别给予常规和心脏康复护理,对比干预前后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实验组生活质量和心功能指标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心脏康复护理措施的干预,对提升冠心病介入治疗后患者心功能效果显著,可借鉴。
  •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一线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原因及处理对策 下载:322 浏览:3896
  • 王燕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1年8期
  • 摘要: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蔓延,其已经成为了国际极为关注的突发性质公共卫生事件,我国已经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纳入到了乙类传染病之中并按照甲类传染病进行管理操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具有极为迅速的传播力,且涉及范围广泛、传染性极强,又没有特异性治疗措施,因此,给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同时也给临床护理工作带来了巨大困难性;临床一线护理人员在面对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同时还承担着面对疫情的心理压力,此次研究采用文字阐述的形式就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一线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原因及处理对策进行综述。
  • 冠心病合并心绞痛心血管内科疾病的治疗与分析探究 下载:355 浏览:3384
  • 肖海泉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1年8期
  • 摘要:
    目的:心血管内科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时采用络泰治疗,观察络泰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时间为2018年5月到2020年5月,并且根据患者使用的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成两组。参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使用常规治疗加络泰。结果:(1)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4.59%,参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8.37%,(P<0.05),结果有差异。(2)研究组疼痛持续时间为5.13±1.34(min),参照组为14.49±2.68(min),(P<0.05),结果有差异。结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络泰治疗效果明显,该种方法值得推广。
  • 解读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及对心功能的影响 下载:371 浏览:3903
  • 邓春超 姚健 姚雪娜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1年8期
  • 摘要:
    目的 探析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路径的临床疗效以及对心功能的影响价值。方法 研究样本为我院62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研究时间为2018年5月-2019年8月,将62例患者依据计算机表法,分为31例对照组(西医治疗)、31例实验组(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心功能指标。结果 两组治疗后的结果呈现,临床治疗有效率数值,实验组远高于对照组(P<0.05),心功能指标数值,实验组与预期结果相符,且组间差异以P<0.05呈现。结论 在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血压以及心功能状况,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管内科治疗的临床分析 下载:199 浏览:3239
  • 杜金萍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1年8期
  • 摘要:
    目的:探析心血管内科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开始时间为2019年5月,结束时间为2020年5月,便利选取该时间段内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共计86例作为主要分析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组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中有43例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临床治疗但使用的方法不同,分别是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则使用心血管内科治疗。使用不同方法进行患者的治疗后,对其临床情况进行详细的观察和分析,将治疗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数据进行记录,尤其是治疗效果等数据要详细记录。同时将两组记录后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时发现,观察组的治疗效果97.67%相对高于对照组81.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心血管内科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状况,还能够促进治疗效果的提升,临床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 心电图检查结合临床特征在冠心病心绞痛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下载:269 浏览:3866
  • 高雯雯 张斌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1年8期
  • 摘要:
    目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检测过程中使用临床症状结合心电图诊断,观察临床症状结合心电图诊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诊断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时间为2019年1月到2020年4月,并且根据患者不同性别和不同临床症状,采用分组诊断方法,获得不同临床症状采用心电图诊断准确率。结果:(1)男性采用心电图检测正确率为75.58%,女采用心电图检测正确率为58.10%,(P<0.05),结果有差异。(2)典型心绞痛患者采用心电图检测率为76.69%,不典型心绞痛患者采用心电图检测率为56.14%,(P<0.05),结果有差异。(3)合并高血压和合并糖尿病患者检测率分别是75.67%和74.28%,无合并症患者检测正确率只有43.13%,(P<0.05),结果有差异。结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临床症状结合心电图诊断效果明显,该种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荐使用。
  • 观察曲美他嗪对于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治疗效果的影响 下载:309 浏览:3137
  • 厉忠逵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1年8期
  • 摘要:
    目的:探究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用曲美他嗪治疗效果。方法:2019年1月-2020年2月,从本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中选择60例进行研究,对患者进行编号,以单双号为依据,随机分2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用曲美他嗪治疗,比较心功能、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心功能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较优,P<0.05;治疗总有效率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较高,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两组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用曲美他嗪治疗,既可改善心功能,又能提高治疗铲果,且用药较安全,值得推荐。
  • 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效果对比 下载:299 浏览:3420
  • 李志宇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1年8期
  • 摘要: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效果。方法:选自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50例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类型不同将所有患者分组,组别分别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均为25例,参照组给予患者口服氯吡格雷治疗,研究组给予患者口服替格瑞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临床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00%相对于参照组的60.00%有明显的提升,差异显著(P<0.05)。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进行比对,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心率、胆固醇、血液粘稠度相比于参照组均有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临床治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过程中,采用替格瑞洛治疗要比氯吡格雷治疗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疾病症状,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 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心脏康复护理效果分析 下载:391 浏览:3126
  • 马晔冰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1年8期
  • 摘要:
    冠心病属于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心血管病症,而且冠心病患者极易并发心律失常,若患者未获得及时、有效的诊治处理,病情极易恶化,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严重的威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是治疗冠心病的常用术式,能够有效缓解患者心肌缺血、缺氧症状,但少数冠心病患者PCI术后极易产生心绞痛、心律失常、休克等不良反应。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冠心病患者应用早期心脏康复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运动耐量及生活质量,调节患者的血脂水平,有助于患者获得良好预后。
  • 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心脏康复延续性护理的现状及进展分析 下载:228 浏览:3117
  • 朱丽芳 舒莹 刘豆豆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1年8期
  • 摘要:
    在当今医疗科技水平得到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冠心病患者在患病之后给予其有效的心脏康复能够大大的提高其治疗效果;同时心脏康复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是不可或缺的关键内容,具体的实施需要日益完善,进一步的加以规范,展开心脏康复延续护理之后,通过相应的护理评估,运动训练以及体重控制,血糖以及血压有效管理之后,让患者能够树立正确的生活习惯。为此本文通过分析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心脏康复延续性护理的内涵,之后分析其当前的应用现状,并且探究其护理内容的进展做如下分析。
  • 中西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下载:365 浏览:3501
  • 侯攀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1年7期
  • 摘要: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采用血府逐瘀汤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97.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17%,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能够相互协调,具有显著疗效,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的心绞痛发病情况,和传统的西医治疗心绞痛的情况相比,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 探讨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 下载:319 浏览:3864
  • 郭松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1年7期
  • 摘要:
    目的:分析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18年8月我院接受的10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对象,结合不同的治疗方式分组,以甲组和乙组为主,甲组:单纯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乙组: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两组案例治疗后对结果总结和分析。结果:总有效率对比,乙组和甲组的有效率分别是90%和70%。乙组出现不良反应的例数少于甲组,分别是2例和6例,不良反应几率对比乙组的比较低。乙组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少于甲组,发作持续时间短于甲组。结论: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中有突出的作用,可以满足患者的自身要求,可广泛实施。
  • 研究心理护理对老年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患者的效果 下载:323 浏览:3766
  • 李浦静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1年7期
  • 摘要:
    目的:探讨行介入治疗的老年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采用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老年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53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介入治疗,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5例,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28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收集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理状态和并发症情况。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S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行介入治疗的老年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采用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焦虑情况,降低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新冠肺炎患者心理护理体会 下载:350 浏览:3912
  • 王梅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1年7期
  • 摘要:
    目的 探讨对新冠肺炎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鄂州中心医院感染科2020年2月2日至2020年2月25日期间收治的18例新冠肺炎患者,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护士在其治疗的同时给予其心理护理干预,比较患者护理前及护理后1个月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 患者护理前的SAS、SDS评分分别为(59.46±5.43)分、(58.76±5.14)分,护理后1个月,患者的评分均呈明显下降趋势,SAS、SDS评分分别为(43.10±3.46)分、(40.35±3.22)分,与护理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冠肺炎患者多存在不良心理问题,临床要在其治疗期间给予其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以改善其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促使其树立康复的信心,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
  • 评价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疗效 下载:196 浏览:3459
  • 支成荣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1年7期
  • 摘要:
    目的:评价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从我院随机挑选2019年3月-2020年4月收治的80例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并分为常规组(n=40)和研究组(n=40),对常规组实施胺碘酮治疗,对研究组实施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对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观察。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LVDD为(51.59±6.01)mm,LVSD为(40.20±5.03)mm,LVSF为(54.20±5.50)%,均要好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常规组为75.00%,研究组治疗有效率要明显好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常规组为12.50%,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指标,还可以有效控制不良反应发生,提升治疗有效性,值得临床推广。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心脑血管病研究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722
访问量 106325
下载量 29512
总被引次数 398
影响因子 0.672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