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学报
农业学报
《农业学报》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农牧业各个学科应用基础研究、应用技术、区域综合开发和软科学方面的研究报告、专题论文、研究简报、学科进展述评等文章。本刊面向全球、分学科地、及时地、有见地反映农业科学研究新成果、前沿动态,以推动农业科研、教育和生产的发展。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农业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发展的交流平台。

ISSN: 3078-9222

《农业学报》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分析 下载:624 浏览:2674
  • 阿曼姑丽·尼亚孜 《农业学报》 2021年2期
  • 摘要: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对于畜牧产品也提出了更高的需求。为了避免食品安全问题的频发,因此就要做好动物防疫工作。现阶段,我国的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还面临着很多问题,阻碍了畜牧养殖业的发展和现代化推进,本文就对于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相关内容,作出具体分析,以供参考。
  • 肉鸡养殖中疫病的防控对策及肉质改良措施 下载:462 浏览:2694
  • 楚文华 《农业学报》 2021年2期
  • 摘要:
    目前我国肉鸡加工养殖逐步发展趋于形成产销加工一体化的专业生产工艺流程,必须尽快妥善解决当前肉鸡加工养殖生产环节的畜禽疫病感染防控与控制鸡肉生产质量安全保障难等问题,才能真正把握好长远协调发展、良性均衡发展的肉鸡市场竞争机遇。为此,结合我市家禽肉鸡生产养殖家禽疫病长期流行情况特点,制定一套切合实际的家禽疫病预治防控改良对策,同时研究提出几项安全科学的家禽肉质控制改良政策措施,为推动我市家禽肉鸡养殖产业加快做大搞优做强发展提供了有力政策保障。
  • 畜牧专业对南尼乡牧业生产的重要性 下载:421 浏览:2687
  • 边确 《农业学报》 2021年2期
  •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上级越来越重视南尼乡牧业生产中畜牧专业的价值。为了进一步提升畜牧专业的应用实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好畜牧颜值技术推广工作,了解南尼乡牧业生产中存有的问题。由于畜牧业是农业生产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因此本文主要针对畜牧专业对南尼乡牧业生产的重要性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 高中地理发现学习课堂实践一一以“农业区位”专题教学为例 下载:342 浏览:2667
  • 贺欣 《农业学报》 2021年2期
  • 摘要:
    发现学习架构的过程就是学生通过自己头脑思考和分析,对知识进行加工和处理,获得知识的一个过程。教师为学生精心设置情境,营造出适合学生探究的氛围,鼓励学生在情境中进行逻辑思考和推理判断,在思考中内化知识,加深理解,澄清思想。学生会通过思考来建构知识,把相关知识联系起来,形成知识网络,从具体过渡到抽象,形成系统化结论。在具体操作中教师要关注以下几个步聚。
  • 基于人本主义学习的高中地理教学一以“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为例 下载:462 浏览:2670
  • 宋婷婷 《农业学报》 2021年2期
  • 摘要:
    人本主义重视学习者的意愿、情感、需要,强调教育是对完整的人的教育,教育应具有整体目标,而学习是人的天性,是人的自我实现,有意义的学习才是真正的学习。该理论指出,教师是引导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路人,而不是学习的主导者和压迫者。本文结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2017版课标”),以人教版教材(2019年版)高中《地理》“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一节为例,研究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优化策略。
  • 农业机械的自动化与智能化发展及应用情况分析 下载:402 浏览:2675
  • 谢剑 《农业学报》 2021年1期
  • 摘要:
    经济和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各行各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都需要借助科学技术的优势,促进产业的融合和进一步发展。我国作为农业生产大国,要重视农业机械自动化与智能化在农业发展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从其影响来看,将自动化与智能化技术应用到农业的生产活动中,对劳动生产率和产品经济效益的提升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现阶段的农业生产活动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限制了农业的长远发展。为此,文章从农业机械自动化与智能化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现状出发,研究了其未来发展方向,希望能够对农业机械技术的应用产生积极的影响。
  • 安徽省农业绿色发展研究 下载:396 浏览:2548
  • 刘新琨 过孝野 《农业学报》 2021年1期
  • 摘要:
    本文在梳理绿色农业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党的十九大作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针对安徽省农业发展现状和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reen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GTFP)进行测度和评价,深入分析安徽省农业GTFP增长的影响因素,结合国务院提出的做好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进而提出促进安徽省绿色农业的对策建议,以期能促进安徽省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 信息技术与中职学校畜牧兽医专业课程整合的实践与研究 下载:602 浏览:2436
  • 胡建权 《农业学报》 2021年1期
  • 摘要:
    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传感技术等多个方面,在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今天,畜牧兽医的教学工作也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帮助。通过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来提升教育质量,创新教育模式,进而为学生带来更多发展机遇,从根本上改善高职畜牧兽医专业课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本文立足于中职教育教学角度,分析了信息技术与中职学校畜牧兽医专业课程整合的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 设施养殖环境因子监测控制器的设计 下载:641 浏览:2613
  • 谭成林 沈德民 刘文林 朱玉坤 巴文静 《农业学报》 2021年1期
  • 摘要:
    我国畜牧养殖密度大,环境监测设备不完善,活动空间有限,对牲畜生理有重大影响。禽舍的环境质量已经上升为影响禽畜健康状态与生产性能、生产安全的首要问题。因此,根据各类禽畜养殖环境的特点,利用物联网的禽畜环境监测系统对温度、湿度、有害气体浓度等主要环境参数准确和实时采集与监测是十分有必要的,以监测到的数据为参考依据,对禽畜养殖环境进行调控,配合科学的管理,能大大提高畜舍管理效率,提高养殖产业的科技水平和综合能力,促进养殖业的发展,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
  • 畜牧兽医防疫工作的重要性 下载:542 浏览:2711
  • 许新建 《农业学报》 2021年1期
  •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畜牧兽医防疫工作的重要性逐渐被社会各界人士所发现,由于畜牧兽医的防疫工作具有着一定的重要性,但是现在的兽医防疫工作中却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比如:畜牧兽医的防疫工作条件恶劣;畜牧兽医的防疫素质欠缺;畜牧兽医的防疫过程缺乏有效监管。而针对这些问题,应当做出改善,因此笔者提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改善工作条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畜牧兽医的科学素质,招募高素质畜牧兽医人才;加强畜牧兽医的防疫监管,建立健全监管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发挥畜牧兽医防疫工作的作用。
  • 生猪养殖行业规模化的演变模式分析 下载:416 浏览:2717
  • 廖晨旭 《农业学报》 2021年1期
  • 摘要: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民众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升,促进养殖业的全面发展,同时也为养殖行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理论与实践支持。本文将从生猪养殖行业规模化模式演变进行分析,结合生猪养殖业发展现状,分析茂名市电白区沙琅镇畜牧兽医站生猪养殖发展策略,以提供一定借鉴意义。
  • 智能机器人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及主要技术分析 下载:467 浏览:2633
  • 李维钧 袁标  《农业学报》 2021年1期
  •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智能机器人在农业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农业自动化领域最常见的有嫁接机器人、除草机器人、采摘机器人、分类机器人等等。在农业自动化领域应用研究中,通常使用道的核心技术包括图像处理技术、传感器和避障技术、信息的高度融合技术以及农业专家系统等等。即便如此在农业机器人的研究上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智能机器人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帮助。
  • 桑蚕养殖实践活动 下载:342 浏览:2633
  • 吴海波 《农业学报》 2021年1期
  • 摘要:
    今年我们已在学生中开展养蚕的实践活动,并带领学生对桑树进行扦插实验,根据生态园地理环境建立一个梯田式桑树园区,使桑蚕养殖实践活动成为校本课程。通过养蚕,学生不再“读死书”,认识了昆虫的变态发育,对我国的国粹丝绸的来源有了更深的了解,对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的良性生态模式有了更深的理解。
  • 镉低积累品种与调理剂降低黑色岩系农田水稻镉吸收的效果 下载:94 浏览:494
  • ​项佳敏1 谢国雄2 章明奎1 《农业学报》 2020年12期
  • 摘要:
    选择镉中度污染的黑色岩系农田土壤,布置了2个水稻品种与4种调理剂处理组合的盆栽试验,研究了各处理对水稻器官中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镉低积累品种秀水519各器官的镉含量明显低于杂交水稻浙优18的;4种调理剂处理均可提高土壤pH值,促进土壤水溶性镉和交换态镉向碳酸盐结合态镉和残余态镉的转变,从而显著降低土壤有效镉的含量;施用石灰石粉和生物质炭对降低水稻根和茎镉含量的效果较佳,施用石灰石粉+硅肥和石灰石粉对降低叶、稻壳和糙米中镉含量的效果较佳。
  • 不同缓释硝酸钾对烤烟生长和产质量的影响 下载:92 浏览:499
  • ​郭金平1 陈顺辉1 李文卿1 李春英1 陈祥2 《农业学报》 2020年12期
  • 摘要: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缓释硝酸钾对土壤无机氮含量、烤烟翠碧一号生长和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缓释硝酸钾处理土壤的无机氮供应能力明显强于常规施用硝酸钾处理的,并能促进烟株旺长前期土壤无机氮的合理供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烟株生长发育,增加烟叶单叶重,显著提高烟叶的经济效益,表现为显著增加烟叶产值、均价和上中等烟比例等,但对产量影响不显著;同时,缓释硝酸钾可以促进烟叶化学成分的协调性,表现为降低烟碱含量,增加烟叶总糖、还原糖含量,提高糖碱比,提高上部烟叶钾含量。其中,60 d缓释期硝酸钾处理的效果好于30 d缓释期硝酸钾处理的。
  • 不同利用方式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研究进展 下载:94 浏览:488
  • ​李菡 袁红 宋洪福 张亮 段良霞 盛浩 《农业学报》 2020年12期
  • 摘要:
    概述了湿地、林地、草地、耕地等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研究进展,指出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有机碳含量随深度增加而降低,原生植被有利于土壤有机碳的保持;热量充足、湿度适宜、物种丰富地区的土壤有机碳含量最高,高寒草地的有机碳库最为稳定。人类活动对有机碳组分变动的贡献率远大于自然因素。耕地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研究对解释土壤有机碳的周转机理有重要意义,未来应重视长期施肥管理措施改变对土壤有机碳及组分的影响研究。
  • 17年生大花序桉生材性质的研究 下载:94 浏览:492
  • ​刘鑫1 刘衡2 汪深洋1 潘雅琪2 覃汉夫1 符韵林2 《农业学报》 2020年11期
  • 摘要:
    为研究17年生大花序桉的生材性质,采用体积法和质量法分别测定了17年生大花序桉树皮体积率、树皮质量率、心材率、生材密度、基本密度以及含水率等生材指标,结果表明:17年生大花序桉树皮体积百分率以及质量百分率均随树高的增加而增大,平均值分别为21.34%、16.49%;心材率随树高的增加而降低,平均值为37.42%;生材密度自树皮向髓心逐渐降低,南向和北向差别不大,平均值为1.11 g/cm3;基本密度在树皮位置和中间位置基本一致,髓心位置最低,平均值为0.69 g/cm3;从树木基部向树梢生材密度和基本密度均变化没有明显规律性,平均值分别为1.11、0.69 g/cm3;生材含水率自树皮向髓心逐渐降低,自树木基部向树梢也逐渐降低,平均值为56.98%。
  •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香水月季原变种扦插生根的影响 下载:94 浏览:506
  • ​阎增洁1,2 李慧敏2 杨萍1,2 高文申2,3 蹇洪英2 《农业学报》 2020年11期
  • 摘要:
    为保护香水月季原变种种质资源和为种苗扩繁进一步进行推广应用奠定基础,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IBA、IAA、NAA不同浓度处理对香水月季原变种扦插生根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浓度对香水月季扦插成活率和插条生根量有极显著的影响,但对不定根长度的影响不显著。其中,500 mg/L IAA溶液处理的插条成活率最高,达90%;500 mg/L IBA溶液处理的插条生根量最多,平均可达32条;IAA处理的插条不定根长于其他处理的。综合来看,香水月季原变种的插条用500 mg/L IAA溶液处理10 min后,其成活率、根系数量及根系长度明显提高,扦插效果最佳。
  • 不同套袋处理对马家柚果实色泽的影响 下载:84 浏览:500
  • ​汤雨晴1 万水林1 徐鹏2 闫承璞1 王雨亭1 胡钟东1 《农业学报》 2020年11期
  • 摘要:
    通过比较单层绿色、蓝色、黄色、白色纸袋及不套袋5种处理条件下马家柚发育时期的果实色泽变化特征来帮助筛选出提高马家柚果实品质的有效方法。结果表明果实套袋有助于增加果面亮度,色差值鉴定表明不同套袋处理下果皮和果肉颜色变化存在显著性差异。套袋处理选用黄色果袋对果实外观品质的改善显著优于其他处理方式,而蓝色果袋处理对果肉色泽积累最优。分析表明黄色单层果袋同时在提高外观品质和果肉色泽上在5种处理中效果最好。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农业学报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699
访问量 225687
下载量 79521
总被引次数 908
影响因子 1.157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