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研究进展
哲学研究进展
《哲学研究进展》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哲学各学科的研究成果,对重要的哲学问题展开讨论,对各种现实问题进行哲学反思、探讨,反映国内外哲学动态。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哲学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的学术交流平台。

ISSN: 3079-1286

《哲学研究进展》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语言模糊性的哲学意义——以文学创作为例 下载:156 浏览:1946
  • 高学涵 《哲学研究进展》 2022年5期
  • 摘要:
    本次研究以文学创作与语言模糊性之间的联结为切入点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在文学作品中语言模糊性的意义,从而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推究语言模糊性的哲学意义——完善思维、深化认知、提升审美。本文旨在通过具体案例的解读,以小见大,以实际导理论,实现从典型性结论到普适性结论的升华。
  • 抗疫精神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研究 下载:148 浏览:1815
  • 马睿 卜东东 《哲学研究进展》 2022年5期
  • 摘要:
    在疫情常态化背景下,将抗疫精神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本文从理论来源、奋斗目标、精神力量三个层面梳理抗疫精神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耦合,探究抗疫精神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并从教育引导、文化熏陶、实践养成、舆论宣传、日常管理、党、团建设六方面搭设平台,以此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认同和实践转化。
  • 浅谈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价值 下载:165 浏览:1758
  • 齐航 《哲学研究进展》 2022年5期
  • 摘要:
    意识形态斗争的激烈加剧导致在思政教育中是否要选择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信念出现了动摇。在思政教学中如果不能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生就无法有目的、有步骤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并且社会当中存在的一些糟粕文化会对学生的三观造成负面影响,由此可见高等教育在开展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很有必要。本文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价值以及应用策略,以供参考。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渗透路径分析 下载:152 浏览:1874
  • 蔡方杰 《哲学研究进展》 2022年5期
  • 摘要:
    教师在初中历史教学活动时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历史知识学习的能力,还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优秀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要求教师在历史教学活动中发挥“以史育人”的作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学生在学习成绩和思想道德信仰方面的全面发展。文章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渗透策略,以期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高校立德树人中的角色与担当 下载:143 浏览:1756
  • 范金良 《哲学研究进展》 2022年5期
  • 摘要: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是高校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它用唯物主义的观点阐述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高校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才,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然而近年来,受一些不良社会风气影响,有些高校的学生并没有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主要体现在思想上不够成熟、态度上不够端正、目标上不够明确、品德上不够高尚,等等。本文将首先阐述一下当前高校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的现状,然后再在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学生进行教育方面,给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 我国城乡低保制度的历史演进与变迁逻辑——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分析 下载:159 浏览:1664
  • 彭晓燕 《哲学研究进展》 2022年5期
  • 摘要:
    马克思主义分析方法为认识制度演变及变迁逻辑提供了科学的分析方法。在马克思主义视野下将低保制度的构建过程进行了三个阶段划分:传统救济与制度酝酿期、城市为主与制度探索期、城乡一体与制度优化期。梳理制度演变得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社会文化观念是影响低保制度变迁主要影响因素的结论。当下我国低保制度进入了城乡一体和完善优化的阶段,需重视低保制度的泛福利化和负效应等问题,提高低保标准与完善瞄准机制和监督反馈机制。
  • 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发展问题探析 下载:173 浏览:1947
  • 陈佳佳 《哲学研究进展》 2022年5期
  • 摘要:
    当前,国外女性主义运动高涨,西方多元化的女性主义理论也慢慢影响国内妇女解放理论。与此同时,随着国内公共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女性受教育群体的不断壮大,素质的提升,女性群体对于解放的呼声也越来越大,女性群体认识到要想获得解放,必须摆脱资本主义和父权制的压迫。通过对国内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发展存在的困境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探究其深层原因,立基于此,为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发展提出建议,促进中国女性解放事业发展。
  •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美学的发展研究 下载:153 浏览:1815
  • 陈杰 《哲学研究进展》 2022年5期
  • 摘要: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美学经过60年以上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美学传统。这个传统的形成不能当作成《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解释。在接受1844年经济学哲学原稿的过程中,把美学理论基础深深地根植在了实践基础上。在此背景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美学,除了实践存在一定的相关联外,还要构造出人们不同的行为观点。
  • 抗战时期毛泽东意识形态理论研究 下载:146 浏览:1875
  • 朱喆 余丹丹 《哲学研究进展》 2022年5期
  • 摘要:
    本文从抗战时期国内意识形态的历史背景出发,分析了毛泽东意识形态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与“以民为本”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儒家意识形态观,为抗战时期毛泽东意识形态理论产生提供了思想源流;而《新民主主义论》和《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推动了抗战时期毛泽东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和成熟。抗战时期毛泽东意识形态理论是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对当前发展中国特色先进文化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的方法论探讨 下载:160 浏览:1632
  • 牛晓春 《哲学研究进展》 2022年4期
  • 摘要:
    一个政党想要得到更加成熟的发展就必须要以一套成熟的理论指导体系对其发展进行指引,尤其是在当前的发展背景板下,中国共产党的主要任务就是建设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利用该理论推动党建工作的展开。基于此文章将会针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的方法进行详细的讨论,希望文章所探讨的内容能够为我国党建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相关参考。
  • 对时间的哲学性思考 下载:152 浏览:1635
  • 陈镜檑 《哲学研究进展》 2022年4期
  • 摘要:
    我们普通人的一日三餐,工作、学习、娱乐、睡觉,仿佛并没有在意其中时间的流逝。我们在意的是手机上的那个数字,是否到了该上班的点,是否该吃饭,是否该睡觉,否则第二天会萎靡不振影响工作。你看,即使我们不提“时间”这个词,我们的每一天依旧正常且有秩序地进行。“时间”又是什么呢?它对我们有用吗?它是否存在?“时间”对于我们有什么意义呢?
  • 浅析高校思政课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途径 下载:158 浏览:1939
  • 李旋飞 《哲学研究进展》 2022年4期
  • 摘要: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的开展至关重要,这就需要教师能够提高对于高校思政课重要性的认识,合理运用思想教育的主阵地,贯彻落实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加强新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基于此,本文主要围绕高校思政课进行探讨,先简单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高校思政课教育中的地位,再分析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高校思政课教学成效的方法,通过改变大学生思想观念、开展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加强教学网络平台的利用等,达到预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任务,提高高校思政课教育水平。
  • 马克思主义在思政课教学中的作用要点分析 下载:167 浏览:1852
  • 李旋飞 《哲学研究进展》 2022年4期
  • 摘要:
    思政课是我国大学教育阶段的必修课之一,旨在通过思政课培育我国大学生的正确思想价值观念,加深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从而培养对社会有价值的人才,起到良好的价值导向作用。基于此,本文围绕马克思主义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具体作用要点进行探究,先简要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核心观念与内涵,再分析思政课教学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作用要点,主要体现在工具层面、价值层面以及政治思想层面,希望可以为有关教师提供参考,充分发挥出马克思主义在思政教学中的指导作用。
  • 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党建工作中的运用 下载:162 浏览:1890
  • 白如斌 《哲学研究进展》 2022年4期
  • 摘要:
    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很多的磨难,在其发展过程中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思想从中起到的作用,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推动下得到了不断地发展,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也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使用的过程中不断对中国革命、建设以及改革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解决的历史。基于此,文章将会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党建工作中的运用进行详细的探讨。
  • 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进行艺术创作和研究 下载:156 浏览:1709
  • 王亦凡 杨燕 《哲学研究进展》 2022年4期
  • 摘要:
    文章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研究,寻找如何遵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进行艺术创作的方法以及简要论述马克思主义和中国文化的融合,探索马克思中国化的时代性意义,研究分析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以及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进行艺术创作,强调基于马克思主义进行艺术设计实践的重要性,艺术创作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这正符合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也是正我本次探索的意义。
  • 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队伍建设面临的困境及其原因分析 下载:152 浏览:1698
  • 申慧 《哲学研究进展》 2022年4期
  • 摘要:
    马院领导队伍建设的外部困境在于整体素质不高、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模糊,部困境在于思想政治素质不高、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懈怠、能力不足、形式主义泛滥和官僚主义严重。外部困境形成原因在于苏东剧变、西方和平演变和改革开放后人们思想的多元化,内部困境产生成因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基础不扎实、政治理论水平不高、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哲学研究进展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691
访问量 126587
下载量 29862
总被引次数 365
影响因子 0.862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