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音乐的意象——浅谈黄自作品《思乡》 下载:25 浏览:310

黄璐 《中国音乐学报》 2020年12期

摘要:
音乐文化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并且音乐文化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有巨大发展空间。认识音乐文化的价值,探究音乐文化的意象,有助于构架音乐文化的建设及发展,持续提升音乐文化水平,提高社会大众的艺术修养和人文素养,助力精神文明建设。本文以黄自先生的《思乡》作为研究,认真分析和研究了音乐中的意象,为音乐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参考对象。

以徽州民歌为样本的音乐类非遗保护的思考 下载:25 浏览:305

王劲松1 戎龚停2 《中国音乐学报》 2020年8期

摘要:
本文从历史、现状、理论研究以及保护途径几方面入手,全方位探讨徽州民歌在全新的时代与文化背景下,在不失传统与特色的前提下,如何有效地进行保护、传承与传播。以期在"音乐类非遗"传承与保护的实践工作中,做一有益、积极的探索。

MIDI技术在歌曲创作中的运用 下载:91 浏览:497

禹茜文 《中国音乐学报》 2018年5期

摘要:
MIDI技术可以理解为利用计算机设备制作音乐的一种技术。它解决了以往音乐创作的不足,并为音乐的发展展现出了很好的前景,同时也对从事音乐方面的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MIDI技术使各种软件、硬件、各种虚拟电子乐器、演奏信息控制器、计算机以及其他设备实现相互之间的信息交流。通过MIDI技术的运用,可以多方面有效于歌曲创作。

维西县老好村纳西族古歌“跳火神”考察 下载:64 浏览:398

邓虹 《中国艺术研究》 2019年9期

摘要:
纳西族古歌"跳火神"是纳西族在每年六月"火把节"期间"迎神消灾""祈求丰收"祈祷活动中表演的一种传统歌舞艺术形式,主要流传于云南省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保和镇老好村。其表演集诗、歌、舞三位一体,是典型的人类早期歌舞艺术形式,内容有民族迁徙、狩猎寻址、建庄立寨、农耕收获、男女情爱以及日常社会生活劳动中的互助互爱等。"跳火神"的表演活动是在火把节期间(农历6月25日至6月27日)举行,活动从开演前的设坛祭祀,到正式的表演和内容,再到最后的祭送仪式都需要严格按照套路进行。纳西族古歌"跳火神"的演唱方式继承了纳西族古老的演唱方法,除男女混声齐唱、对唱外,还有"跟唱",舞蹈也显示出纳西族舞蹈古朴、简洁的风格特点。纳西族古歌"跳火神"是纳西族传统民间艺术中难得的研究资料,其历史、文化、艺术价值十分珍贵。

小世界与出门远行——新发现余华小说、散文考论 下载:46 浏览:329

李立超 《文学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余华一直是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一个焦点,但他的"集外之作"却鲜少获得关注。通过对余华曾工作过的海盐县文化馆的探访,新发现余华创作于1983年至1986年的小说5篇、散文2篇及笔名一枚。新发现文本可以视为研究余华的新材料,经由这些材料,将以往余华研究中反复提及的关键词——"小镇"具体到"小镇中心",并以此为参照,重新审视余华视野中的乡村与城市。"北京"的突然闯入促使余华认识到"小镇中心"带给自己的局限,而对于这种"局限"的自我批判与突破构成了余华创作的线索。

文化馆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职能及作用探究 下载:85 浏览:501

罗荷香 《当代市场营销》 2018年12期

摘要: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群众文化事业具有重要的意义,是社会建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文化馆是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组织者和传播者,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从性质上来说,文化馆是公益性机构,能够有效的传播文化知识,提升民众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本文首先对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的意义进行分析,然后探讨文化馆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职能、特征,最后提出文化馆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作用,望采纳。

浅析文化馆开展群众音乐文化普及工作的策略 下载:321 浏览:3435

方圆 《中国音乐学报》 2021年12期

摘要:
群众音乐文化是一种大众文化,源于群众生活,对群众音乐文化进行普及和推广需要确保其浅显易懂,能够在群众中进行有效渗透并且被大部分人所接受。身为大众文化艺术的活动平台,文化馆需要承担起群众音乐文化的普及推广重任,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本文分析了文化馆开展群众音乐文化普及工作的策略,以供参考。

文化馆如何有效开展群众音乐文化活动 下载:231 浏览:3244

方圆 《中国音乐学报》 2021年10期

摘要:
音乐这门艺术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是人类生活中永恒的主题。在社会生活中,音乐几乎是无处不在,也是老少皆宜的一种文化交流方式,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陶冶情操和丰富生活,脍炙人口的旋律吸引了众多艺术爱好者。随着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音乐文化活动的追求越来越高,艺术形式更是多样化,文化馆是组织和开展多样化群众音乐活动的机构、平台,担负着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满足人们对文化艺术的追求,推动发展群众文化活动,提高群众文化生活质量与水平的重任。下面将从几个方面浅谈一下文化馆如何有效开展群众音乐活动。

试论音乐选秀对于未成年人的影响 下载:325 浏览:3257

周圆 《中国音乐学报》 2022年8期

摘要:
近年来,音乐选秀的参与人群趋向年轻化,赛制也从供需关系转向共生关系。人在迭代,价值在迭代,可持续的关系也在迭代。体验经济下的音乐选秀已经不再是单纯的音乐输出形式的节目,而更像是造星工程。这一工程在目前网络发达的时代背景下,无形中已经影响了z时代的未成年人。

关于提高幼儿音乐舞蹈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下载:347 浏览:3258

马燕 《中国音乐学报》 2021年5期

摘要:
音乐舞蹈对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以及道德意识和核心素养的提升都有重要作用,是备受推崇的一种幼儿教学模式。但是由于受到传统观念、基础设备以及师资力量缺乏等各种因素影响,幼儿音乐舞蹈教学还存在问题和不足。针对这种情況,以下将结合实践经验和理论探索,对音乐舞蹈教学的相关概念、教学现状、改进策略展开分析探讨,希望能为广大同人的教学活动提供参考。

彰显文化馆职能,有效开展群众文化工作 下载:23 浏览:471

徐莉娟 《中文研究》 2025年3期

摘要:
文化馆作为社会文化建设的关键组成部分,在传承和弘扬文化传统、满足群众文化需求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旨在探讨如何通过充分发挥文化馆职能,有效展开群众文化工作,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通过深入研究文化馆的历史、职能与使命,以及当前群众文化工作的现状,我们将提出一系列策略和途径,包括强化文化传承功能、拓展群众文化服务渠道以及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最终,本文旨在为文化馆有效履行职责、促进社会文明发展提供实质性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文化馆开展群众性艺术培训工作的优化措施 下载:36 浏览:1481

黄小玲 《当代艺术》 2025年2期

摘要:
文化馆开展群众性艺术培训工作目的有三:其一,保证经典群众文化得到培植,让各类艺术得到健康发展;其二,为社会群众艺术及文化素养提升作出积极贡献。其三,将主流文化融入到群众艺术文化当中,培养群众“四个自信”。然而目前来看,文化馆群众艺术培训工作存在专业人员不足、场地有限、设备老化以及缺乏线上线下结合手段,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在应对上需要抓住资源建设、制度建设,确保群众性艺术培训工作有效开展。

书法艺术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价值 下载:77 浏览:812

田昭敏 《国学研究》 2024年3期

摘要:
书法艺术作为一项常见的群众文化,其对于陶冶群众自身文化素养显得至关重要。这就应在考虑各项基础要求条件下强化书法艺术在群众文化中的应用力度,表明书法艺术在群众文化中的核心地位,加深人民群众对这一艺术文化的了解。同时还应从多个角度出发对书法艺术在群众文化中的作用展开研究,从而加深人民群众对书法艺术文化的了解,借此改善群众文化应用中的薄弱项,凸显书法艺术的现实作用。

浅议中国古典舞蹈的艺术灵魂——形神之美 下载:102 浏览:2069

陈丽洁 《当代艺术》 2024年11期

摘要:
古代舞蹈是我国古代艺术文化的重要组成,是特定历史背景下文化与艺术融合而成的独具特色的艺术体系,有着别具一格的审美特征。神韵作为传统舞蹈的最重要审美特征,本文结合中国古代舞蹈特征探讨了形神之美的体现要点。

有关群众文化声乐艺术演出和辅导的探析 下载:101 浏览:2059

黄可章 《当代艺术》 2024年11期

摘要:
随着新时代改革的到来,群众文化声乐艺术活动也在不断的创新与发展,一个地域的群众文化声乐艺术代表着当地人的艺术文化,不同的文化声乐艺术将直接影响整个地区的发展水平。群众文化是有着多元素的发展方向,而声乐艺术是群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本文重点在探析有关群众文化声乐艺术演出和辅导,着重分析群众文化声乐艺术演出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具体解决方法,更好地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质量,可以使人民群众在高强度的生活压力中得到精神的满足。

戏曲表演模式与人物塑造之间的艺术联系 下载:72 浏览:2189

曲平 《当代艺术》 2024年9期

摘要:
在戏曲表演的人物塑造中,表演模式及表演程式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研究目的是通过分析戏曲表演程式内涵和主要形式,探究戏曲表演模式与人物塑造之间的具体艺术联系,从而实现人物塑造效果和舞台表演艺术的不断提升。

羌族舞蹈的艺术特征与发展对策 下载:80 浏览:2326

陈丽洁 《当代艺术》 2024年7期

摘要:
羌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最古老的的之一,现有人口超过三十万人,是我国至今唯一一个千年都不曾变化名称的少数民族,是古代羌人的直接后裔。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羌族人民一直保持自己的民族风格,传承和发展着自己独特的文化,悠久的历史造就了浓厚羌族文化的同时,造就了独特的民族艺术。羌族舞蹈便是其中代表之一,本文首先分析了羌族舞蹈的艺术特征,就其发展情况作了思考。

中国书法文化的传播、传承与创新 下载:47 浏览:461

席银柱 《国学研究》 2025年4期

摘要:
中华传统文化中凝聚着的思想观念、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基石,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书法文化交流是一种历史的、不断发展的,具有丰富的内涵,它具有文化的作用,政治的作用,宗教的作用,传承的作用,审美的作用,教化的作用。中国的书法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继承与创新中国的书法文化,对促进我国的文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目前,中国的书法文化要想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就必须有针对性地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措施来,要注重消除某些产业中的弊端,建立起一个正确的发展方向。

浅谈书法运笔的技巧 下载:45 浏览:423

王东光 《国学研究》 2025年3期

摘要:
自古以来,我国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功到自然成。这句话适用于任何领域,也是自古以来人们强调最多、使用最多的励志语言,其在艺术、竞技行业更是广泛的应用。书法作为我国传统艺术之一,书法运笔技巧是解决书法基本功的主要方法和途径,需要在日常联系中加以锻炼和分析。本文从书法运笔的特点入手,深入分析了常见的相关技巧。

探究中国画中的留白艺术 下载:102 浏览:2434

田秀玲 《当代艺术》 2024年2期

摘要:
中国画不仅表达物体的基本形态和形象,还表达物体本身所蕴含的气质。尤其是留白艺术的应用,则会使最终作品充满意蕴,更加耐人寻味。留白起源于中国古代哲学,有利于营造画面的空间感,充分表达创作者的思想,所以对其进行探究极为必要。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