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录用
鼻咽癌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下载:20 浏览:211
头颈肿瘤继发淋巴水肿的评估与治疗进展
下载:29 浏览:339
环状RNA与肿瘤:生物标志物和主要调节因子
下载:53 浏览:293
摘要:
环状RNA(circRNA)是一类新近发现的调节RNA,具有结构稳定、高度保守及组织特异表达等性质,其长度大小不一,常见数十到数千碱基对。研究显示,circRNA可作为肿瘤基因表达的主要调节因子,常见的作用方式是充当分子海绵吸附微小RNAs(miRNAs)来调节基因的表达,还可以通过直接调节转录和干扰剪接机制来发挥作用,因而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十分密切。虽然与线性对应物相比丰度较低,但它们通常以组织和发育阶段特异性的方式表达,加上共价闭环结构对RNA酶活性的显著抗性,这使得circRNA作为肿瘤和其他疾病的新型生物标志物显示出巨大的应用前景。全文就circRNA形成机制、功能以及与肿瘤的相关性进行综述。
乳腺癌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Meta分析
下载:62 浏览:246
摘要:
[目的]探讨腔镜下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在乳腺癌外科治疗中的可行性、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检索Cochrane、Pubmed、EMbase、中国知网、维普及万方数据库相关文献,时间截止在2017年6月以前,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所有文献进行相关的质量评价和荟萃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2项随机对照试验,共包括1983例患者。腔镜与传统开放性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相比,前者在术中出血量(SMD=-4.71,95%CI:-6.15~-3.27,P<0.01)、术后腋窝引流量(SMD=-4.26,95%CI:-5.10~-3.42,P<0.01)、住院时间(SMD=-1.24,95%CI:-1.75~-0.74,P <0.01)及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OR=0.22,95%CI:0.11~0.42,P<0.01)均少于后者,两组方案在手术时间(SMD=-0.47,95%CI:-1.42~0.48,P=0.34)、术中清扫淋巴结数目(SMD=0.10,95%CI:-0.05~0.24,P=0.18)、住院费用(SMD=1.65,95%CI:-1.32~4.63,P=0.28)及术后复发转移发生率(OR=0.75,95%CI:0.33~1.71,P=0.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保证不影响患者预后的前提下,腔镜下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可以减轻对患者的创伤,同时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为该微创技术在我国临床领域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了参考依据。
健脾理气法与常规化疗联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及对消化道反应的影响
下载:80 浏览:445
鼻咽癌放疗患者心理弹性水平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下载:58 浏览:329
摘要:
探讨鼻咽癌放疗患者心理弹性水平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鼻咽癌放疗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选用CD-RISC量表评价其心理弹性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鼻咽癌放疗患者心理弹性影响因素。结果本次调查鼻咽癌放疗患者心理弹性评分为(68. 28±11. 42)分,心理弹性良好112例,心理弹性较差68例,整体水平偏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年龄、低学历、低收入、自我效能水平差、医学应对措施(回避、屈服)是影响患者心理弹性的独立危险因素,而社会支持为保护因素(P <0. 05)。结论我院鼻咽癌放疗患者心理弹性水平整体偏低,故需针对影响因素强化护理干预,加大社会支持力度,提高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
鼻咽癌放疗患者心理弹性水平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下载:78 浏览:501
摘要: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患者心理弹性水平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鼻咽癌放疗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选用CD-RISC量表评价其心理弹性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鼻咽癌放疗患者心理弹性影响因素。结果本次调查鼻咽癌放疗患者心理弹性评分为(68. 28±11. 42)分,心理弹性良好112例,心理弹性较差68例,整体水平偏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年龄、低学历、低收入、自我效能水平差、医学应对措施(回避、屈服)是影响患者心理弹性的独立危险因素,而社会支持为保护因素(P <0. 05)。结论我院鼻咽癌放疗患者心理弹性水平整体偏低,故需针对影响因素强化护理干预,加大社会支持力度,提高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
手术室复合保温措施在腹腔镜子宫全切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56 浏览:627
摘要:
腹腔镜子宫全切术护理过程中落实手术室复合保温措施,评价手术室复合保温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妇产科于2021年4月至2024年4月所接诊的腹腔镜子宫全切术治疗患者中随机抽取80例,作为此次回顾性研究对象,基于护理方法的差异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手术室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应用“手术室常规护理+手术室复合保温”这一护理模式,对两组的护理干预效果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通过落实护理干预措施,两组的各项指标经过比较发现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是观察组复苏指标中的完全清醒时间、BIS(脑电双频指数)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均早于对照组;二是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5%低于对照组30%;三是观察组在术中不同时间点的体温变化幅度小,较对照组更为稳定。结论:腹腔镜子宫全切术护理有重要意义,手术室常规护理措施可起到重要作用,联合应用手术室常规护理措施与手术室复合保温措施可以有效稳定患者术中体温,并可以缩短患者的BIS恢复时间、完全清醒时间、拔管时间,使并发症发生风险得到降低,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