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21世纪台湾女性散文创作的新变 下载:88 浏览:480

方忠1 刘秀珍2 《文学研究》 2018年6期

摘要:
21世纪以来的台湾女性散文创作,在主题和艺术方面呈现出繁复多变的风貌,确立了清醒的女性主体意识。女性散文作家或以家族史、生命史书写方式彰显女性意识,寻求身份认同,或赋予旅行文学以新内涵,注重"内心风景"的描绘,或以"漫游者"姿态书写都市景观,从散漫的感性出发提炼哲学思索;在散文主题与艺术书写方面体现了承继中的新变,呈现出后现代文化特质。

轻小型长出瞳距目镜的设计 下载:39 浏览:461

夏寅聪 杨亮亮 李婧 陆玉灿 陈凤 《光电子进展》 2020年2期

摘要:
为了满足目镜轻小的功能需求,优化设计了三种不同结构的长出瞳距目镜。三种目镜的系统参数相同,在出瞳直径为7 mm的前提下实现了40 mm的出瞳距,焦距为26 mm,视场为32°。首先,设计了由折射球面构成的纯折射式目镜,由五片透镜组成。其次,添加一个非球面优化设计得到了含有非球面的折射式目镜,由四片透镜组成。最后,添加一个衍射元件优化设计得到了折衍射目镜,由三片透镜组成。结果表明:在40 lp/mm频率处,含有非球面的折射式目镜的所有视场MTF都超过0.35,其中,0°的中心视场MTF达到0.67;对比第一种纯折射式结构目镜,其长度减小了16.66%,重量减轻了35.88%,成像质量更好。折衍射目镜所有视场的MTF都高于0.40;对比第二种目镜,第三种目镜的长度减小了15.43%,重量减轻了37.40%,像质也得到改善。

新形势下历史虚无主义的话语特征、实质及应对 下载:37 浏览:449

夏益娴1,2 《中国教育研究》 2020年10期

摘要:
新形势下,历史虚无主义话语在表达场域、叙事方式、传播载体、话语权争夺上呈现一些新的特征。究其话语实质,实为历史虚无主义者企图颠覆中国发展的理论之基,取缔中国共产党领导,改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从而将中国纳入西方资本主义发展体系。我国可通过加强对历史虚无主义的话语研判、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政治话语环境、运用道德和法律手段进行舆论治理等方式,应对历史虚无主义话语新特征带来的挑战。

长方形均匀光斑菲涅尔聚光镜的设计 下载:62 浏览:273

朱亚萌 杨亮亮 高贝 陈飞 丁剑锋 华昳嘉 《光电子进展》 2018年1期

摘要:
基于共轴聚焦设计提出了分区域聚焦法和修正分区域聚焦法。基于分区域聚焦法设计了50mm×100mm的长方形菲涅尔聚光镜。针对两组不同阵列尺寸的接收器,分析菲涅尔聚光镜的环带宽度分别为1、0.5、0.2mm时的聚光效果。结果表明随环带宽度的减小,光斑分布的均匀性逐渐增大,证明采用修正分区域聚焦法设计的菲涅尔聚光镜可以在保证聚光效率基本不变的同时,进一步提高聚光光斑分布的均匀性。

《行云》对中国民族器乐合奏作品排演的启示 下载:96 浏览:311

王煜骁 《当代音乐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民族器乐合奏作品《行云》由17个声部,293个小节组成,错综复杂的和声配置、交织的节奏变化、强弱的连绵起伏,呈现给听众美妙的音响效果及一幅充满想象的音乐画卷。但这也给实际的演奏与排练带来了多方面的难点——各声部音准的高标准训练;拍号在频繁变化时各声部间如何配合演奏;等等。在美妙旋律背后的诸多问题需要指挥和乐手去解决。笔者通过对该作品亲身的演奏、排练、比赛、演出实践,对五所高校民族乐团的观摩,对当代杰出音乐家的采访,以及自身对该作品的二度创作分析,得出经验与总结,以解决对该作品在排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大学-企业协同创新界面管理的关键因素与联结机制 下载:85 浏览:505

易高峰 《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 2018年5期

摘要:
以长三角地区大学-企业的协同创新为研究对象,构建界面资源整合、界面冲突管理、界面联结机制、企业吸收能力与协同创新绩效关系的理论模型,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界面资源整合、界面冲突管理、企业吸收能力均对协同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效应。提升校企协同创新绩效,应建立基于互补性、互动性和互享性的资源整合模式,以清晰的知识产权归属为前提、合理的利益分配方式为基础和完善的分配制度为保障的利益共享与风险共担机制,基于制度保障和过程互动的沟通与信任机制和基于探索性学习和挖掘性学习相互协同的组织学习机制。

高校人才培养与《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的理念与实践探析 下载:61 浏览:280

刘玉高 《国际教育论坛》 2019年5期

摘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人才培养与思想政治工作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提出许多新思想新理念新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课程改革势在必行,课程建设面临新的挑战的同时,也进入了新的机遇期,思政课程建设更是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作为思政课的核心课程,从教学的价值目标出发,探析其改革的理念与实践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纳米碳酸钙研发进展 下载:94 浏览:515

方东 《纳米技术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本文概述了纳米级碳酸钙的生产原理,三种主要的生产方法,在橡胶、密封胶粘材料、涂料和造纸等工业中的应用以及其发展前景。

高校学生宗教信仰问题与思想政治教育探讨 下载:166 浏览:1793

孙伟 《国学研究》 2022年4期

摘要:
新形势下,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立德树人是高校思政工作的核心,与此同时,也是培养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场所。但是,在多元价值观和生活娱乐方式下,部分高校出现“宗教文化热”现象。宗教是整个人类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普遍现象,在经历了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之后,需要科学地看待宗教,正确严谨地进行宗教教育,才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实践中,随着宗教信的不断扩张,影响着大学生生活和学习,成为了一种社会问题。因此,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为基础,先提出需要探究的主要问题和内容,之后,结合当前的现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理性地对待宗教信仰,使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与教育作用,达到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的境界。

意识形态安全与高校宗教渗透问题分析 下载:168 浏览:1766

​孙伟 《国学研究》 2022年4期

摘要:
高校是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高校宗教渗透对我国的整体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境外的宗教意识渗透对我国的教育体系、国家安全、教育内容都有冲击。再从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高效的宗教渗透液也反映出来不一样的一面,许多在校大学生不论是受社会原因的影响还是受家庭原因的影响慢慢开始信仰宗教。在抵御意识形态安全与高校宗教渗透这个问题的时候,不仅仅需要提高学生抵御高校宗教渗透的意识、还需要加强对高校辅导员的对宗教渗透的敏感度更加需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的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针对近些年来我国高校宗教渗透的问题,本文笔者将从高校宗教渗透的特点、高校学生信仰宗教的原因以及抵御高校宗教渗透的有效途径这三个方面来进行探析。

计算机信息化技术应用与风险防控措施探析 下载:36 浏览:646

耿珍 《计算机研究与应用》 2024年3期

摘要:
现如今科学技术发展的速度极快,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变得非常普及,在人们的生产、生活、娱乐等等多个领域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通过分析计算机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手段以及在实际用中的相关风险问题,做好风险防范工作,也可更好地服务于生产生活当中,从而推动人类社会的长远进步,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需求。

盐城地区土特产拉动农业强镇建设的新思路 下载:316 浏览:1140

余文超 孙昱航 陈枳彤 常金羽 孙语涵 《农业学报》 2024年4期

摘要: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业强镇建设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盐城地区拥有丰富的土特产资源,如何利用这些资源拉动农业强镇建设,促进农业现代化,是本文探讨的重点。本文首先分析了盐城地区土特产资源的特点,接着提出了以土特产拉动农业强镇建设的新思路。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