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海外设计学科前沿人才培养模式趋势研究 下载:22 浏览:256

张弛1 陈洁2 《设计研究》 2020年9期

摘要:
新兴技术的不断发展促使传统产业必须进行相应的革新,这对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当人才培养目标发生了变化,人才培养模式就必须要做出相应改变,需要从人才培养方法、教学内容安排、大学文化的营造以及教师素质要求等多方面进行相应的调整。本文通过整理当前设计学科教育模式相关的国内外政策和研究,结合设计学教育模式相对领先的海外高等院校的发展实践,总结出设计学前沿教育模式发展的四大趋势,为未来中国设计学的培养模式提供参考。

关于习近平教师终身学习论述的研究与思考 下载:68 浏览:472

刘珺珺 《中国教育学报》 2019年11期

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充分认识到教育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发表了一系列有关教育和学习的重要论述,形成了具有指导意义的教育思想理论体系。其中,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终身学习思想,并分别对党员干部、教师、青少年和广大职工提出了新时代终身学习的新要求,尤其重视广大教师的终身学习。因为在终身学习思想推进的进程中,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终身学习也影响整个教育的发展。然而,在当今社会中,许多教师缺乏终身学习的精神,满足于当下,在自己的岗位上停滞不前。因此,学习习近平关于教师终身学习的论述十分必要。

终身学习背景下成人学习自治力的培养 下载:52 浏览:514

尧莉萍 崔铭香 《中国教育学报》 2019年9期

摘要:
自治力由自觉、自主、自控和自评构成,对成人学习活动的开展、学习目标的达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故而培养成人的自治力颇有裨益,不仅可以推动成人的自我导向学习,而且可以助力成人的职业发展、提高成人的生活质量。学习动机缺失、自我认知模糊、意志力薄弱是影响成人学习自治力的重要因素,学习者可以从个人兴趣需要、自我认识和意志力三个角度出发培育成人的学习自治力。

习近平教师终身学习思想及其战略意义 下载:55 浏览:471

杨旭浩 《中国教育学报》 2019年7期

摘要:
终身学习是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教师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为了更好地培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加快实现新时代教育现代化,必须充分认识、全面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师终身学习思想。本文通过整理分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师要终身学习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从理论维度、实践维度、发展维度这三个方面来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师终身学习思想的战略意义。

社区大学指导下的企业大学培训模式创新研究——以益阳社区大学指导艾华学院创立发展为例 下载:39 浏览:408

贺凤来 《中国教育学报》 2018年12期

摘要:
企业大学的培训模式,受学校教育、培训机构和时代的影响,一直在创新。社区大学和企业大学牵手,对课程开设、培训模式等进行设计,实现不同教育阶段相互衔接,不同层次学校贯通培养,不同类型学校求同存异。艾华学院在益阳社区大学的指导下,从创立开始到现在,培训模式一直在不断创新,直到把培训对象由艾华员工扩大到对全市所有企业的员工,这个行动上的一小步,却是思想上的一大步,意义重大。

“6+3”实践教学法在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的应用 下载:66 浏览:311

施苏苏 《中国教育学报》 2018年7期

摘要:
"6+3"实践教学法是推动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一种新型有效方法,其显著特点是重个性、重理解、重分享和重实效。教学过程坚持追求"教、学、做"三合一的理念,教学内容取自学生的真实社会体验,通过师生互通、生生相融的集体实践,最终形成一条"学生实践—反思发现—分享联系—讨论评价—教师分享—选择再实践"的环环相扣、循环递进的职业指导路径。

学习素养视域下的大学教学改革 下载:49 浏览:513

洪志忠1 别敦荣2 《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 2020年7期

摘要:
高等教育普及化对大学生学习素养提出了新要求。大学生学习素养是大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阶段所养成的适应学习需要且能迁移至未来社会生活的能力和品质,具有持久性、可迁移性和集成性。当前我国大学教学存在片面的教师中心、浅表性学习、功利化教学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大学生学习素养的养成。大学教学改革要重视提高大学生学习素养,重视为不教而教、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养而教、为大学生的终身发展而教,培养时代所需要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指导终身学习——读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发展历史道德滑坡现象的论述 下载:69 浏览:502

刘伯奎 《中国教育学报》 2019年2期

摘要:
在改革开放以前,我们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学习中,由于缺乏相对应的社会转型的现实材料作为印证,实际上长期存在着"生吞活剥"——以在"自然经济"基础上形成的精神文化理念为指导硬性解读在"市场经济"基础上形成的精神文化理念现象,以致于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原理的理解客观上存在着一些误区和认知错误。本文结合自己的创新读书研究,以实例证明,即使在一般的社会理解的意义上,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观,对于我们研究认知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依然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价值,其价值所在就是他们在著作阐释中自然显现的"方法论"——历史唯物主义史观与方法论。

教师泛在学习:概念与理论架构 下载:69 浏览:493

郑会敏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教师泛在学习"指教师泛在式地学习,它是终身学习体系和专业发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概念各单元要素之间的内在逻辑和关系,有利于明确"教师泛在学习"的价值追求、重点内容和实现机制。搭建"教师泛在学习"理论模型,有利于促进教师的学习和专业发展。

职业教育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的路径探索 下载:129 浏览:1322

王英歧 《中国教育探索》 2023年7期

摘要:
2019年国务院颁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其中明确指出院校需要自觉承担起开展社会职业培训的法定职责,并积极为广大社会成员提供培训服务。这一文件为教育培训的发展指引新方向、提出新要求,是我国院校创新发展的重要路径。对此,院校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不断完善终身教育培训体系,最大化发挥自身社会服务效能。

专业成长下的职业幸福感 下载:80 浏览:1477

徐静 《中国职业教育》 2022年9期

摘要:
在江苏省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前沿背景下,对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作为一名工作十余年的普通一线幼儿教师,我认为想要带着职业幸福感获得专业方面的成长,教师的职业理想、能够秉持终身学习的理念及对幼儿的爱这三点是非常重要的。

小学语文阅读课的拓展与延伸 下载:681 浏览:3808

田小丽 《语文教学与创新研究》 2021年4期

摘要:
对于学生的终身学习理念的形成,以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起着难以估量的作用。对于广大青少年来说,书为他们打开未来人生的大门。美丽的万花筒在眼前展开,孩子们徜徉其间采撷甘露,该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如今,高考语文考卷上对祖国经典文化的传承与解读方面的考查已不断加大,只有从小时候养成阅读与积累习惯,才会让学生早早受益。因此,小学语文阅读课的拓展与延伸已势在必行。如何做好小学语文阅读课的拓展与延伸呢?笔者愿与各位同仁共同探讨。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