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体育行业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研究 下载:59 浏览:458

段闽义 《中国体育科学》 2020年6期

摘要:
在体育行业实施证书考核制度是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它既是外部需求也是内部发展要求的结果。据此,本文从体育职业技能鉴定入手进行研究,在明晰体育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的基础上,探究了两者于体育发展的必要性,同时从培训基地、鉴定政策、项目发展等4个方面对推进我国体育行业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完善与发展的策略展开了研究。

认知视角下的职业技能大赛选手心理调适研究 下载:26 浏览:321

唐经薇 刘晓 《中国职业教育》 2020年10期

摘要:
基于现有研究,从职业技能大赛选手的心理调适内涵、心理调适作用机制等方面,构建职业技能大赛选手心理调适框架,阐述影响选手心理波动的关键因素,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心理调适路径。心理调适实施过程要注意区分不同竞赛阶段选手的认知评价,从赛前、赛中和赛后三个阶段入手,根据不同阶段选手的具体心理需求,使用适当的心理调适方法,从而更好地解决选手已有的心理问题,提升心理技能。

高职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融合培养的实证研究——基于5省市1556名学生的调查 下载:32 浏览:303

何应林 《中国职业教育》 2020年8期

摘要:
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精神培养在以往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实践中处于"分离"状态,但二者被期待走向"融合"。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对融合培养价值和活动持肯定看法,对融合培养目标以及企业和学生在融合培养中的作用有清楚认识;学生对融合培养条件不大满意;学校类型、专业、年级、性别、上大学前就读学校类型等因素对学生关于融合培养的看法有一定影响。基于调查结果,对高职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融合培养实践提出了三点建议。

工程测量员职业技能鉴定智能考核系统研究 下载:71 浏览:471

朱风云1 张桂凤2 俞康2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8年7期

摘要:
在信息化教育大环境下,为了推进江苏省"双证书"制度的落实,提高技能鉴定考核的效率和质量,研究并实现既符合信息化教育理念,又符合职业标准、能满足教学考核实际需求的信息化考核方法非常必要。据此,提出并研究开发了一款适用于工程测量员的职业水平智能考核系统。该系统采用B/S模式,以.Net为开发语言,结合移动互联网技术,基于现有工程测量员职业技能鉴定考试,设计了电脑网站、移动终端等模块,实现了全流程考试管理、全科目智能打分等功能,达到了预期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信息化考核是推广信息化教育的重要入口,有助于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职业水平。

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发展的战略研究——基于PEST-SWOT环境分析 下载:29 浏览:260

姚霞1 陈斌2 《中国教育学报》 2020年10期

摘要:
针对退役士兵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是我国政府妥善安置国防资源,提高人力资本收益,稳定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PEST-SWOT模型能够较为全面系统地分析组织所处的环境,探寻并选择该组织最佳战略组合。基于PEST-SWOT分析模型,对影响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发展的因素展开分析,分别从扩张型、扭转型、多元化与防守型等战略方向来构建退役军人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有助于帮助退役军人实现从部队到社会的顺利过渡。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职业技能培养研究 下载:84 浏览:455

​成康康 《农业研究进展》 2019年6期

摘要:
现代经济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发展的有力支持,科学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在于人力资本,而人力资本的知识存量及劳动技能最重要的来源便是教育。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来说,开展职业技能培养,以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及实践能力,可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本文通过阐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内涵,分析职业技能培养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影响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职业技能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探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职业技能培养措施。

高职专业文化:符合“中国制造”要求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融合范式 下载:50 浏览:371

钱海军 《中国教育学报》 2020年8期

摘要:
通过问卷数据,分析了专业文化对符合"中国制造"要求的"高素质、复合型、工匠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探讨了职业技能的构成与职业精神的内涵。结合高职专业文化的特征与内涵,提出以专业文化为导向、核心和载体,构建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融合的理念范式、框架范式和实践范式。

审计专硕专业能力与职业技能协同培养研究 下载:77 浏览:464

杜永红 《中国教育学报》 2018年9期

摘要:
我国在审计专硕人才培养方面时间短,经验并不丰富,存在着课程体系"理论化"、师资队伍"学术化"、专业实践"形式化"、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缺失等问题。实施审计专硕专业能力与职业技能协同培养,可以充分体现学术性与职业性的高度统一。以审计职业技能的培养为核心,优化课程体系;以知识产出、教学方法、学习方式的变革为基础,促进教学改革;构建"科学研究+三维能力"的审计专硕实践能力提升体系;实施双阶段培训计划,使双导师制落到实处;完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推进政校企研联合培养,从而全面提升审计专硕的专业素养与职业实践能力,适应当前经济发展对审计专硕专业化和创新性的要求。

浅谈浙江省高校招生职业技能操作考试数控车工项目的教学策略 下载:82 浏览:494

施姚来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本文主要阐述了在浙江省机械类技能高考教学中出现的诸多现状以及现在以及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哪些措施在有限的实训中提高教学质量,取得优异的高考成绩。

会计专硕研究生实习实践对专业素养的提升效果评估 下载:88 浏览:715

吴永立 张亚莲 《会计研究杂志》 2025年1期

摘要:
本研究旨在评估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实习实践对其专业素养的提升效果。通过对多个实习项目的调查和分析,本研究考察了实习经验对学生在会计领域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实习实践在提高学生的实际会计技能、职场适应能力以及沟通和团队合作技能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此外,实习还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会计行业的实际工作环境和职责,提升了他们的职业素养和自信心。综合而言,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实习实践对专业素养的提升具有显著影响,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铁路信号计算机联锁设备维护与管理 下载:28 浏览:463

王崧 《信号处理与图像分析》 2025年3期

摘要:
铁路信号计算机联锁设备是铁路信号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维护与管理对于确保铁路运输安全、提高运输效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主要分析了铁路信号计算机联锁设备的维护与管理方法,包括设备检查、故障处理、日常维护等方面,以期为铁路信号设备维护管理人员提供参考。

“1+X”证书制度背景下《儿科护理学》与幼儿照护课证融通路径和实施方案研究 下载:266 浏览:2389

李海念 《中国儿科杂志》 2023年5期

摘要:
“1+ X”证书制度是高职院校人才评估的一种新方式,“1+X”证书制度的实施,将改变学校教育与社会实际需求相脱节的问题,有利于学生获得多元化发展路径。书证融通是推行“1+X”证书制度的关键,而课证融通是实现书证融通的基础。“课”即所学专业的课程;“证”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本研究通过分析《儿科护理学》与幼儿照护技能等级证书在课证融通中存在的问题,尝试探索课证融通实施的有效路径和实施方案,希望能提高学生在校获取技能等级证书的概率,促进课程改革,驱动人才培养方案的不断完善,最终推进校企合作,培养出高技能人才。

煤炭企业技能鉴定工作问题与对策 下载:351 浏览:3242

杨利花 《煤炭技术研究》 2021年3期

摘要:
职业技能鉴定是煤炭企业职工技能评价的主要手段,也是企业领导掌握内部职工能力的途径,在煤炭企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对内部职工职业技能要求也更高,此时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重要性也更加凸显。但是目前煤炭企业技能鉴定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煤炭企业不重视技能鉴定、企业政策落实不到位等,针对这些问题本文进行相关研究,并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

提高职业技能鉴定合格率的路径探讨 下载:478 浏览:1936

张延辉 王刚 隋爱妮 《天然气进展》 2022年4期

摘要:
针对目前公司技能认定合格率偏低,影响了职工学习培训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到公司技能操作队伍的建设的问题,笔者对标培训工作中的矛盾,集思广益,确定了促进员工提升技能操作水平的活动课题,在公司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通过管理措施的实施,切实提高了技能认定合格率,提升了技能队伍综合素质,促进了技能人才成长,为公司改革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高职院校视觉传播专业美育教育与职业技能的融合培养探究 下载:235 浏览:2368

冯醒记 《中国新闻传播》 2022年6期

摘要:
艺术的魅力在于艺术的修养,而艺术本身是需要知识的补充而形成行为习惯。早在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就明确提出:“加强美育,培养学生 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在高职院校中艺术专业的学生很需要艺术的养分来帮助成长,同时艺术又是通过观赏和实践,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而美育就是如何把艺术美融入在课程建设当中形成渗透的知识,在培养学生艺术专业技能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与艺术修养。当前,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在美育方面存在较多问题。

基于工作过程新能源汽车检修实践教学探索与运用 下载:126 浏览:1151

李春明 《低碳研究》 2023年3期

摘要:
实践教学是职业教育的特色,探索实践教学改革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从提新能源汽车检修课程实践能力出发, 以职业能力为导向培养适应新能源汽车发展需求的高质量汽车技术人才,将新能源汽车检修实践课程从实践教学内容的优化重组、产教融合深化校企合作、虚拟仿真技术运用等三方面进行了设计,通过实践课程的实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从而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

体察基层民情 增强党性修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 下载:270 浏览:2877

王海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1年7期

摘要:
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我们党百年来的一切努力、奋斗和牺牲,都是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坚持这一初衷和使命,我们党就能在极端困难中发展壮大,在绝境中脱颖而出,在逆境中崛起。如果我们忘记了初衷和使命,我们党就会改变性质和色彩,失去人民和未来。

石油钻井机械设备腐蚀原因及措施 下载:173 浏览:2022

朱亚峰1 王晓伟1 郭宝珍2 《中国石油工业》 2023年3期

摘要:
钻井机械在恶劣的环境中长期处于运行状态,钻井机械设备表面极易出现腐蚀现象。钻井机械设备的腐蚀问题可导致设备性能退化,使用寿命降低,甚至出现运行故障和石油钻井生产事故。为了预防和减缓腐蚀破坏,首先需要掌握石油钻井机械设备的腐蚀原因,针对不同的腐蚀类型,通过相应的防腐蚀技术和方法,阻断和控制腐蚀过程,可大大降低故障及事故风险。

关于电子信息工程发展现状及保障措施的研究 下载:133 浏览:1561

陈亚鑫 《能源学报》 2023年2期

摘要: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关键技术,能够实现信息快速传递和资源共享。在计算机网络通信不断普及,硬件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电子信息工程的技术人员及计算机用户要树立起网络安全的意识,通过提高自身的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和操作水平来适应网络信息时代的发展需要。

轨道交通专业中五金职业技能教育体系的构建 下载:89 浏览:1708

吕友萍 《中国职业教育》 2024年11期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轨道交通行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愈发迫切。现有的职业教育体系与行业需求对接不足,教学模式和内容更新滞后,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与岗位要求存在差距。在这样的背景下,构建五金职业技能教育体系成为提升轨道交通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五金职业技能教育体系包括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材和实训平台五大关键要素,旨在优化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提升教育质量,使之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