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耕地土壤紧实障碍因素发生机制及地力提升研究 下载:117 浏览:1548

刘哲 艾朦朦 王雪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3年9期

摘要:
土壤紧实性障碍已经成为影响粮食安全生产、环境及生态安全的重要科学问题之一。通过开展规模化野外实地监测、田间定位实验和室内模拟实验,宏观状态与微观分析相结合,探明关中地区土壤紧实障碍现状,揭示紧实障碍的现状及发生机理,提出土壤紧实化障碍的防治与调控措施,以期为区域的紧实障碍因子消除及质量快速提升提供理论支持,对推进区域土壤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保障区域粮食安全、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和脱贫攻坚做出科学参考。

基于土地整治工程的耕地质量提升策略 下载:120 浏览:1508

晋鹏欣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3年9期

摘要:
伴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城市化建设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土地资源得到了大量的利用,这一过程中必须从实际出发,切实根据土地资源的结构特征和状态,做好土地规划和整治工作,全方位提高土地利用水平,真正为社会的进步发展做出重大贡献。耕地质量的好坏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我国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依据,由于人们对粮食的需求呈现出明显上升的发展趋势,这就加剧了耕地保护工作的难度,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为了有效提升耕地质量,就要采取有效的手段和措施,进行土地整治从而增加耕地面积。通过开展更加科学合理的土地整治工作,也能帮助人们及时了解我国耕地的动态变化,进一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帮助人们脱贫致富。

农田污染土壤治理及安全利用探究 下载:117 浏览:1514

戴淼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3年9期

摘要:
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和现代化的推进,农业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其中农田污染问题尤为严重。农田污染不仅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还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其中,土壤污染是影响农田生态安全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治理和利用农田污染土壤已经成为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将探究农田污染土壤治理及安全利用的相关问题,以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浅析土地整治工程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 下载:127 浏览:1576

史琳鹏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3年6期

摘要:
土地是人类生存的基础,由于城市的不断扩张,工程项目的不断增加和人类生产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导致土地资源紧缺,土地破坏严重,进而引发了一系列生态问题,严重威胁着社会的稳定和人类生活环境。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土地整治工程的建设力度,增加耕地面积,保护耕地资源,提高耕地质量,在确保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同时也需要保护生态环境。生态环境建设也是当前文明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是土地综合整治的基本要求和主要目标,是科学规划和利用国土空间的重点工作,对此需要相关部门加强重视。本文主要浅谈土地整治工程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具体阐述了土地整治工程中的问题,提出了土地整治工程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

基于土地整治工程的耕地质量提升策略 下载:123 浏览:1532

王旭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3年6期

摘要:
耕地的品质对于保障我国的食品生产具有重大意义。由于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对农业生产的要求越来越高,保证农业生产的安全已经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提高耕地的品质,最主要的方法是合理利用土地。通过实施土地整治工程,改善了耕地质量,及时掌握了耕地质量,增加了粮食产量,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长。提高耕地质量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条件。在我们国家的持续发展中,耕地质量的保障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耕地复垦对扩大耕地数量和改善耕地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对改善耕地质量的对策进行深入的探讨,对于及时掌握耕地质量动态,推动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差别化土地整治助推精准扶贫的路径及减贫效应研究 下载:118 浏览:1525

刘珊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3年6期

摘要:
土地整治对于地区扶贫工作的效果,既与土地整治的数量有关,又与土地整治方式的差异性有关。因此,要正确把握土地整治减贫效果及实现途径的区域差异性,制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差别化土地整治扶贫政策和土地脱贫路径,对我国实施减贫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我国土地工程开发整理项目研究 下载:124 浏览:1579

梁旭东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3年6期

摘要:
我国拥有大量的土地,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拥有的耕地面积并不大。通过对耕地、水资源、林木等进行综合整治,已初见成效。但是,在实际的土地工程开发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到土地工程开发对建设项目的影响。本文结合我国目前土地工程开发整理项目的现状,对其进行了一些探讨,并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以期提高我国的土地工程开发整理项目工作的总体水平。

浅谈石油污染土壤修复技术 下载:123 浏览:1579

李岩松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3年5期

摘要:
土壤资源是环境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资源之一。石油是重要的能源之一,随着对石油不断地开发利用,大量原油及其加工品进入土壤环境中,给环境和人类带来危害,土壤的石油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已成为世界性的环境问题。石油由于其组分结构复杂较难降解。物理、化学修复成本较高,易造成二次污染,而生物修复具有修复效果好、成本低和无二次污染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中。

遥感技术在土壤退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下载:126 浏览:1556

张一驰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3年4期

摘要:
土地是一种重要的天然资源,它不但可以为人们提供食物和生存环境,还可以保持地球上的气候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是人类的生存物质基础的提供者。但是近年来,土壤退化已经成为了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对生态环境、食品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由于遥感技术具有效率高、时间短、研究领域广等优点,被越来越多地用于土壤退化领域。

节水灌溉在土地整治项目中的应用探析 下载:124 浏览:1565

张奥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3年4期

摘要:
土地整治项目是扩大耕地面积、改善耕地质量,也是坚持18亿亩耕地红线的重要措施。目前,我国土地整治项目中,以传统渠道输水、大水漫灌为主,水资源利用率低,灌溉效益差。由于我国水资源日益短缺、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南北差异大等原因,使传统灌溉方法难以适应我国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所以,在土地整治项目中运用节水灌溉技术,是一项迫切任务。基于此,本文介绍了节水灌溉技术的形式、节水灌溉在土地整治项目中的优势和特点,分析了节水灌溉在土地整治项目中的现状,并提出了几点措施,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双碳目标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路径探究 下载:127 浏览:1540

李强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3年3期

摘要:
温室效应是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改善温室效应的有效措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重点是对农用地进行整治,对农村开发用地进行整治,这不仅是对农村环境的保护与改善,也是乡村振兴的一项重大措施,还是保障资源有效使用的关键。

土地工程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下载:120 浏览:1577

付强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3年2期

摘要:
信息化技术在土地工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意义,通过信息化技术,能够最大限度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以此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同时还能够科学针对土地实际来进行相应的结构建设,具有积极性应用意义。文章提出土地工程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趋势,旨在以此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实践逻辑及协调路径 下载:115 浏览:1208

余德强 王志刚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24年11期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实践逻辑及协调路径。通过分析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要素,本文提出了以农民为主体的行动逻辑、以产业创新为核心的实践宗旨以及因地制宜的根本原则。本文进一步探讨了重塑乡村产业形态、调整乡村产业结构、充实乡村建设主体和拓展农村产业空间的具体协调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而协调路径的实施则是确保这一目标实现的关键。

新能源发电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有效应用 下载:105 浏览:1170

郝悦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23年3期

摘要:
能源结构发展至今,我国目前的能源结构依旧是以传统能源为消费主体。同时对于传统能源的消耗量也在日益地增加,由于传统能源大多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因此调整能源结构,利用新的技术优化能源消耗结构,让新能源代替传统能源,以此来更好地满足当今市场的需求。

基于乡村振兴探究镇域高标准农田建设条件及发展模式 下载:110 浏览:1176

孙姝博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24年10期

摘要:
本论文旨在探究基于乡村振兴的镇域高标准农田建设条件及发展模式。首先介绍了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建设高标准农田的重要意义,包括夯实农业基础、改善农村环境和开发农村新业态等;分析了镇域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条件,包括改善农田建设环境、建设基础配套设施以及加大农田建设补贴等;提出了基于乡村振兴的镇域高标准农田发展模式,包括优化产业布局、加大资金投入、组织农民专业合作以及统筹规划农田布局等。通过本论文的研究,可以为推动乡村振兴和农田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土壤有机污染植物修复的机理与影响因素 下载:121 浏览:1567

黄昕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3年1期

摘要:
目前,由于化工生产中污水向河道排放,垃圾土壤填埋,农业生产中使用农药化肥现象普遍,导致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普遍存在,并且会通过污水灌溉,大气沉降,以及众多有毒有害危险物的泄露进入土壤和水系统,进而造成土壤污染和水污染,影响人类用水用地安全。本文通过分析植物修复机理,了解植物对有机污染物的吸收转运和植物对有机污染物的根际降解作用,明确影响土壤中有机污染物植物修复的因素,为植物修复工作提供借鉴。

乡村振兴背景下全域土地整治转型发展研究 下载:114 浏览:1183

陈阳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24年10期

摘要:
本文针对乡村振兴战略下全域土地整治的转型与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与优化,全域土地整治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路径之一,其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首先分析了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及目标,随后探讨了当前全域土地整治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包括土地利用效率不高、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乡村振兴视角下的全域土地整治转型策略,着重于促进土地资源的高效配置、生态修复与保护、以及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最后,验证了提出的转型措施的有效性,并对未来全域土地整治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城镇开发边界划定问题探析 下载:114 浏览:1255

崔国屹1,2,3 晋鹏欣1,2,3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24年8期

摘要:
城镇开发边界的划定是国土空间规划中的重要问题。本文从国土空间规划的视角出发,对城镇开发边界划定问题进行了探析。首先针对城镇开发边界划定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接着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促进城镇开发与国土空间规划的协调发展。

不同灌溉方式下有机物料投入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下载:147 浏览:2051

崔全红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2年9期

摘要:
针对关中地区农业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土壤肥力下降、土壤结构差、土壤生产力下降及秸秆资源严重浪费等问题,本文依托陕西省杨凌教育部农业水土工程重点实验室灌溉试验站,利用田间试验研究了生物有机肥、秸秆、生物炭和高量生物炭投入对土壤有机碳、氮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有机物料投入均可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与NP相比,B2NP土壤有机碳含量三茬作物收获期分别平均显著提高35.5%、77.1%和44.6%;B1NP分别显著提高20.1%、39.4%和21.1%;(2)雨养条件下,不同有机物料投入对土壤微生物碳氮含量均呈现SNP>MNP≈B1NP≈B2NP>NP>CK的趋势。因此,各有机物料均能提高土壤微生物量,其中秸秆的提升效果最好,生物炭和生物有机肥次之。

流域水环境污染生态修复技术研究 下载:192 浏览:1992

​贺映娜 《中国环境保护》 2022年7期

摘要:
我国的淡水资源并不丰富,并且一些地区的水污染问题已经到了较为严重的地步,目前我国的人均淡水资源远未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属于全球人均水资源缺乏的国家之一。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特别是工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水资源污染问题,水环境的治理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水环境的污染也成为了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在所有的淡水资源污染中,河道的污染情况较为严重,我国内陆河流众多,是沿河居民最重要的生活用水来源,有着调节气候和改善当地环境的重要作用,想要实现污染河道流域的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应充分考虑我国河道流域的地理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共建一个“生态文明”河道流域环境,实现水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重要战略。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