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诗意折射——虚拟现实艺术在构筑媒体空间中的形式表现 下载:294 浏览:3043

王陈霖 《当代艺术》 2021年2期

摘要:
随着Facebook更名“Meta”,“元宇宙”概念被高调推进公众视野,实际上有关元宇宙技术的研究一直伴随现代科技的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捷。但在科技更替不断刷新人们认知之时,也为公众带来事关伦理的担忧——观念被完全颠覆是不可想象的,我们与未来空间的关系一如柏拉图的“洞穴之喻”,对未知的前途感到紧张和害怕。但即便如此,也依然不断有人试图走出洞穴,接受世界的本来面貌。本文拟从针对构筑未来空间的角度,客观剖析虚拟现实技术相关案例、美学、形制、前途等,试图解读“黑洞”,旨在让关心虚拟现实技术的读者再多一隅了解真相的角度。

大思政背景下,艺术设计类课程教育体系新思考 下载:267 浏览:2446

崔春京 《中国艺术研究》 2022年4期

摘要:
课程思政改革是课程教育本位的回归,在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中勇于探索课程思政的形式和途径,充分发挥课程思政对学生在爱国主义、价值观、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等方面教育与积极引导作用,增强学生们的时代责任感和使命感。达到高校培养生产服务一线和社会紧缺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浅谈数字媒体技术在现代艺术设计的应用 下载:316 浏览:2930

刘格荻 《中国艺术研究》 2021年7期

摘要:
在现代社会中,信息技术的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媒体也摆脱了纸张的束缚,数字媒体应运而生。如果能将与数字媒体有关的技术应用于现代艺术设计,应该可以对艺术设计水平的提高,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基于此,本文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希望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做出一些贡献。

谈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在美术教育专业中的价值与运用 下载:124 浏览:1486

梁靖 《信号处理与图像分析》 2023年4期

摘要:
本文尝试分析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中的社会系统研究方法、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对美术教育进行分析,对我们当下的美术教育研究进行指导,以更好地服务于教育的研究和当下教育发展需要。

艺术设计线上线下跨学科融合教学策略探究 下载:294 浏览:2930

刘亚明 《中国艺术研究》 2021年2期

摘要: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成为主流的教学方式,与此同时,为提升艺术设计的教学质量,还需进行跨学科融合教学。本文将结合艺术设计学科的教学现状与学科特点,深入探究开展线上线下跨学科融合教学的具体教学策略,以此提高教学效率。

后疫情时代基于智慧教育MOOC为支撑的无边界教学模式研究 下载:298 浏览:3571

郭亚男 高华云 《中国教育研究》 2021年1期

摘要:
在后疫情时代“互联网+”智慧教育教学背景下,教学模式需要从以往单一性向多元综合要求方向提升、从教师主导教学向学生主体转移、从知识建构到价值引领、从注重教育教学质量到注重教育教学影响力、从课堂内向课堂外延伸、从显性到隐性、从现实到虚拟、从学校到社会的无边界教学模式发展。本课题通过以MOOC为支撑的无边界教学模式研究,自主交互式多元化学习,健全优化评价方法,提升交互式体验来共享智慧教育,形成推动学科主动发展的研究体系。

设计视角下的耀州窑青釉提梁倒注壶研究 下载:186 浏览:1863

孙青 耿瑞杰 《中国建筑》 2022年11期

摘要:
文章通过陕西历史博物馆藏耀州窑青釉提梁倒注壶进行研究,从设计视角出发,对陕西历史博物馆藏耀州窑青釉提梁倒注壶的设计功能、生产技术及艺术效果加以分析研究。深化了对耀州窑青釉提梁倒注壶这一陶瓷艺术珍品的认识,揭示了我国古代匠人在陶瓷设计、制作、烧制等各环节上所具有的先进工艺和高超水平,展现出现代社会追求的自然设计与人文的有机结合,其原理与现代物理学中的“连通器原理”不谋而合。

基于服务设计理念的儿童玩具设计研究 下载:198 浏览:1923

孙青 耿瑞杰 《中国建筑》 2022年11期

摘要:
积极响应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要求,基于服务设计理念,结合中国古代——宋代娱乐方式设计一款儿童玩具,满足儿童群体对于玩具以及文具的各类需求。以服务设计理念的缘及其自身所具有的特点为基础,将儿童玩具设计与儿童文具相结合、服务设计与加强优秀文化作品创作生产传播相结合的要素进行分析,继而依据于此设计出基于服务设计理念的儿童玩具/文具。设计出一款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契合服务设计理念的儿童玩具/文具。

高校艺术类课程思政教育与非遗文创的融合研究 下载:284 浏览:1912

崔春京 《课程教育研究》 2023年1期

摘要:
高校艺术类课程思政教育需使学生明确设计创新要立足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传承弘扬“非遗”文化,树立文化自信与爱国情怀,立志服务于社会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增加学习的积极性和动力。以非遗文化为契机,在非遗文创课题项目实践中践行思政教育。

中职美术教育融入“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探索 下载:327 浏览:2511

​张红梅 《课程教育研究》 2022年10期

摘要:
“立德树人”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目标,中职学校在教授学生知识、技能的同时,肩负着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建设者的重要使命。中职阶段是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的重要时期。在中职美术教育中融入“课程思政”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实践价值。

基于课程标准的高中信息技术python程序设计学习与高中数学学习有效融合策略研究 下载:90 浏览:1267

李佳苑 《数学教学与研究》 2023年11期

摘要:
当前,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教学仍是主流趋势,但大部分实践应用仍是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学辅助工具,然而信息技术的学习不仅只是提供技术支持,如提供一些数字化学习工具,还应该发挥潜在的、延伸的教学价值,这里以高中数学必修1(人教A版2019)和高中信息技术(粤教版2019)为例,对高中信息技术python程序设计基础知识学习与高中数学知识学习的融合展开更深层次的研究和探索。

教学团队建设在高校通识类课程教学中的意义初探 下载:357 浏览:2683

​李春玲 《课程教育研究》 2022年6期

摘要:
为更好地培育学生的综合素质,如人文素质等,高校开设了通识类课程。文章首先介绍了通识类课程及教学团队的相关内容,接着分析了通识类课程教学发展中的问题,探讨了教学团队构建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希望可以为相关人士提供借鉴。

谈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在美术教育专业中的价值与运用 下载:92 浏览:1698

梁靖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3年4期

摘要:
本文尝试分析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中的社会系统研究方法、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对美术教育进行分析,对我们当下的美术教育研究进行指导,以更好地服务于教育的研究和当下教育发展需要。

碳中和背景下《数据分析》教学创新研究 下载:31 浏览:674

肖永茂1 刘元旦2 《数据与科学》 2024年10期

摘要:
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正面临能源安全、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严峻挑战。碳中和背景下,为了适应能源领域的发展和挑战,对于碳排放数据的分析处理尤为重要。通过研究高校《数据分析》课程的教育教学工作现状,结合碳中和战略背景需求,提出可以有效促进碳中和的《数据分析》课程教学创新的方向和建议。

仿生学思想在现代医疗器械设计开发中的运用研究 下载:148 浏览:1446

刘日东 《设计研究》 2023年5期

摘要:
仿生设计学作为一个综合性学科,其在医学设备研发中的应用既打破了常规的设计模式,又可以不断地发展出一些新功能,提高医疗器械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从而达到更高的设计水平。本文主要对仿生设计理论进行阐述,并分析现代医疗器械设计开发中的仿生学思想的应用,以供参考。

城市触媒视角下老城区一般性历史建筑微更新设计研究——以青岛长山路历史街区为例 下载:242 浏览:1962

董岚 郎小霞 《设计研究》 2022年5期

摘要:
城市触媒是当前城市活力复兴的重要手段,受到广泛关注,尤其同老城区改造中采取的微更新改造手法,两者理念高度契合,都强调“小规模、渐进式”的更新模式。当前青岛的老城区面临建筑环境破败、业态发展不均衡、居民归属感缺失等问题,一般性历史建筑也受到巨大冲击亟需解决。基于对青岛市历史文化街区的深入调研,以青岛长山路历史街区为例,触媒理论为切入点,在尊重场地现状建设条件的基础上,从空间、功能、文化三种城市触媒的角度探索出适合一般性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微更新设计策略。

艺术类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计算思维与专业技能的培养对策研究 下载:289 浏览:2803

禤丽敏 《计算机研究与应用》 2022年3期

摘要:
艺术类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必须针对当前中国日益深入的新课程变革进行创新和变革,寻求更为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同时训练学生的计算思路与运用技巧,使得艺术类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得以建立系统的课程体系。由此,本章重点针对计算思维能力训练与计算机应用技能训练二方面给出了一些对策意见。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跨专业合作设计教学改革 下载:206 浏览:635

张文 仉春辉 郭思琪 吴冕 《中国教育学报》 2024年4期

摘要:
面向高校本科生广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契合国家战略方向,培养具有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论文探讨了高校本科生创新创业教育中跨专业合作的重要性、实施方式及课程组织等,自上而下,细化到具体操作层面。所提观点与模式,对教学改革与实践具有参考价值。

符号学理论在生态农业病虫害防治中的影视探索 下载:365 浏览:2599

李佳蓉 王冬 《农业学报》 2021年5期

摘要:
在当今社会下,农业是与自然紧密结合,生态化特征明显。在当今提倡保护生态环境、注重食品安全的时代背景下,生态农业更是当今社会人与自然发展的基本理念,在农作物种植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如今促进我国农业的生态化发展和转型,是当今社会的重要趋势。本文基于符号学理论为方法论,通过生态农业真实性符号要素构建、影视视域中的符号特性解读、符号学理论在生态农业影视中的探索这三个层次为研究出发点,以符号学的特点为依据对生态农业病虫害防治这一领域进行探究,分析其在影视作品中的应用价值与表述魅力,希望有更多的人能了解这门艺术的价值。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