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中学课堂教学中的歧视现象及其实质与根源探析 下载:50 浏览:431

李再纯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3期

摘要:
中学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歧视现象,极大地影响到教育公平,也扭曲了教育的育人本质;课堂歧视的实质就是偏见,即教师存有认知偏见,情感偏好与动机偏私;根源在于教育一元价值观与功利主义取向。

以多发急性脑梗死为首发表现的Trousseau综合征临床与影像特点 下载:76 浏览:496

汤亚男 张胜武 肖佳佳 钟根龙 项琳 邱伟文 黎普刚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0年8期

摘要:
目的探讨以多发性急性脑梗死为首发表现的Trousseau综合征临床与影像学特点。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在丽水市人民医院的病例,18例以多发性急性脑梗死为表现的Trousseau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血D-二聚体、影像学资料,并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18例患者中,男12例,女6例,平均57~85岁,平均(73.22±1.99)岁;肺癌4例,胃癌2例,肝癌2例,恶性淋巴瘤2例,泌尿系肿瘤2例,贲门癌2例,多发性骨髓瘤1例,软组织肉瘤1例,子宫内膜癌1例,甲状腺肿瘤1例;D-二聚体为2 352~4 247μg/L,平均(2 519.72±467.59)μg/L;头颅MRI表现为多个动脉支配区的多发性脑梗死,其中同时累及双侧半球7例,累及一侧半球5例,累及双侧半球+后循环6例。结论多发性急性脑梗死是Trousseau综合征的一种表现形式,头颅MRI表现为累及幕上(或幕下)一侧或两侧多支动脉支配区的多发性急性脑梗死,伴有血D-二聚体显著升高;对不明原因的多发性脑梗死伴随血D-二聚体显著升高者,应重视恶性肿瘤的筛查。

基于根本原因分析法为指导的护理干预应用于胃癌手术 患者护理的效果 下载:267 浏览:2981

周丽娟 《医学研究杂志》 2021年12期

摘要:
目的:分析基于根本原因分析法为指导的护理干预在胃癌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8.10-2020.10月,2年内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胃癌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组为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和观察组(40例,实施基于根本原因分析法为指导的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效率、自我护理能能力、生活质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根本原因分析法为指导的护理干预应用于胃癌手术患者护理中可取得明显更佳的效果,可显著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能力,促进肠胃功能恢复效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生活质量,有较高应用价值。

分析循证护理在食管癌根治术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332 浏览:3779

赵俊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11期

摘要:
目的 分析循证护理在食管癌根治术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2022年1月-2022年11月期间从我院收治的接受食管癌根治术患者中随机挑选62例,且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中有31例患者,该组所有患者均接受基础护理;观察组中同样有31例患者,该组所有患者均接受循证护理,对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生存质量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205.40±15.13)min、胃管留置时间为(4.55±0.50)、卧床时间为(3.15±0.41)d、住院时间为(11.96±2.45)d,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为(257.70±30.23)min、胃管留置时间为(6.20±1.15)、卧床时间为(4.59±1.06)d、住院时间为(15.40±3.27)d,从中可以看出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相关指标要更好一些(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45%,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81%,从中可以看出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要更低一些(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身体机能评分为(74.20±7.19)、精神心理评分为(76.30±7.03)、社会活动评分为(72.40±7.20)、生活能力评分为(79.60±8.10),对照组患者术后身体机能评分为(60.18±5.97)、精神心理评分为(59.80±7.00)、社会活动评分为(50.36±4.20)、生活能力评分为(62.40±6.22),从中可以看出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生存质量更高一些(p<0.05)。结论 在食管癌根治术围术期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手术相关指标,提升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很少出现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早期乳腺癌保留乳腺手术治疗的应用效果对比研究 下载:23 浏览:682

吴建华1 李小平2 《医学研究杂志》 2025年4期

摘要:
目的:对比保留乳腺手术、乳腺癌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效果。方法:将收治的92例早期乳腺癌患者根据治疗术式不同划分两组:对照组采取乳腺癌根治术、实验组采取保留乳腺手术。对比治疗有关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近期治疗总有效率9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P<0.05);同时实验组远期癌症转移率2.2%低于对照组19.6%,美容效果满意度87.0%高于对照组的50.0%(P<0.05)。结论:早期乳腺癌患者采用保留乳腺手术治疗近期、远期疗效均佳,有临床应用价值。

杭州湾—舟山近海春季游泳动物群落结构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下载:78 浏览:518

许永久 俞存根 张平 邓小艳 张喆 沈海琪 《水产研究进展》 2019年5期

摘要:
杭州湾—舟山近海是许多经济鱼类的传统产卵地和栖息地,环境因子对鱼类群落结构的影响非常显著。本研究根据2016年春季在杭州湾—舟山近海的80个站位的底拖网调查数据,分析了鱼类及大型甲壳类群落数量和平均个体大小的空间分布,并根据典范对应分析法(CCA)研究了鱼类及大型甲壳类主要类群的特征(丰度和个体大小)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游泳动物可分为5大类群(六丝钝尾虾虎鱼、底层鱼、中上层鱼、虾、蟹),每种类群的丰度平均分别为546、213、83、316和15个/h,平均个体大小分别为0.29、2.19、4.96、0.36和6.66 g/个。根据各类群的丰度、底温、底盐及表层浑浊度,将整个海域分为杭州湾内和舟山近海水域,绝大部分类群的丰度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性,而绝大部分类群的个体大小没有区域差异性。受到浑浊度、外海水团交汇的影响,绝大部分类群主要聚集在舟山近海的高生产力水域。CCA分析表明,2个轴的环境因子能解释丰度总变异的25%,而仅能解释个体大小总变异的11.7%,说明环境因子对于鱼类及甲壳类的类群的数量空间分布具有较大影响,而对于个体大小的分布影响较小。

原油污染土壤翅碱蓬根际效应和降解的研究 下载:81 浏览:535

刘欢1,2 何洁1,2 樊晓茹1,2 王庆芝3,4 刘远1,2 魏海峰1,2 《中国水产学报》 2019年3期

摘要:
为研究植物的根际效应对原油降解的影响,以中国北方沿海滩涂优势盐碱植物翅碱蓬Suaeda heteroptera为对象,通过多隔层根箱种植试验,测定原油胁迫90d后翅碱蓬种植试验组和未种植翅碱蓬对照组中不同根际距离(0~3.0、3.1~6.0、6.1~9.0、9.1~12.0 mm和﹥12.1 mm)区土壤中氨基酸含量、小分子有机酸相对含量、总糖含量、酶活性、细菌数量变化,以及土壤中原油、菲和芘的降解率。结果表明:翅碱蓬种植试验组土壤低分子有机物各组分含量均显著高于未种植翅碱蓬对照组土壤中相应成分(P<0.05),其中总糖与氨基酸含量在0~3.0mm根际距离区最大,草酸含量在3.1~6.0mm根际距离区最大,均显著高于其他根际距离区(P<0.05),随着根际距离的增大,各组分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和土壤细菌数量最大值均出现在3.1~6.0mm根际距离区,均显著高于其他根际距离区(P<0.05);各根际距离区翅碱蓬种植试验组原油降解率均显著高于未种植翅碱蓬对照组(P<0.05),最大值出现在3.1~6.0mm根际距离区,显著高于其他根际距离区(P<0.05),随着根际距离的增大,土壤原油浓度总体呈增大趋势。研究表明,翅碱蓬根际环境有利于降低土壤的原油浓度,且在3.1~6.0mm根际距离时效果最为显著。

过渡式护理模式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下载:56 浏览:437

张志敏 《中国护理学报》 2018年1期

摘要:
探讨过渡式护理模式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7年6月于本院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的72例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为对照组,并将同期采用过渡式护理模式进行干预的72例患者设为观察组,然后将两组患者干预前与干预后1,2个月的肺癌生存质量测定量表和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分进行统计与比较。结果:观察组干预后1,2个月的肺癌生存质量测定量表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焦虑、抑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过渡式护理模式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更为积极,更有助于患者心理与生理双方面的改善。

鮰爱德华菌T6SS eivpP基因缺失突变株的构建 下载:87 浏览:520

郭羿 杨晓宇 倪萍 王一婷 郭思聪 马红丽 赵小然 叶仕根 《中国水产学报》 2019年3期

摘要:
为研究鮰爱德华菌Edwardsiella ictaluriⅥ型分泌系统(T6SS)EivpP与其他分泌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在细菌致病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在克隆到eivpP基因上、下游同源臂的基础上,采用融合PCR技术制备了eivpP基因缺失用的融合片段,并成功克隆到自杀质粒pDM4内,再将重组自杀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S17-1λ(pir)中,与鮰爱德华菌野生菌株ATCC33202共培养。经同源重组和蔗糖负筛获得鮰爱德华菌eivpP基因缺失突变阳性克隆,经PCR鉴定结果显示,突变株未检测出eivpP基因,即eivpP基因彻底敲除成功。本试验结果可为研究eivpP基因在鮰爱德华菌致病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提供数据资料,为鮰爱德华菌弱毒疫苗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中医药现代化进程中天然提取物的发展与应用 下载:43 浏览:396

陈品丽1 冼根玲1 林好2 《中医研究杂志》 2025年2期

摘要:
中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长期积累的宝贵财富。中医药现代化理论中渊博的知识和有效的实践中蕴含着非常深厚的科学内涵,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愈发强烈,对各类应用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崇尚自然、回归自然的健康理念逐渐成为主流,这为天然植物提取领域提供了新的机遇与发展空间。本次综述以中医药现代化进程为支撑,从不同的视角分析天然中药提取物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过渡式护理模式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下载:26 浏览:160

张志敏 《临床医学杂志》 2018年2期

摘要:
目的:探讨过渡式护理模式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7年6月于本院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的72例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为对照组,并将同期采用过渡式护理模式进行干预的72例患者设为观察组,然后将两组患者干预前与干预后1,2个月的肺癌生存质量测定量表和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分进行统计与比较。结果:观察组干预后1,2个月的肺癌生存质量测定量表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焦虑、抑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过渡式护理模式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更为积极,更有助于患者心理与生理双方面的改善。

养殖大菱鲆红斑溃疡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下载:55 浏览:470

郭羿 叶仕根 王诗瑶 邢震宇 荆笛 高东旭 黎睿君 刘娟 《中国水产学报》 2018年6期

摘要:
为研究养殖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红斑溃疡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从辽宁葫芦岛地区养殖大菱鲆患病鱼的溃疡灶、肝脏、肾脏和脾脏中均分离到一株优势菌,命名为HLD01,该菌株呈乳白色,圆形,直径为(0.6±0.1)mm,表面湿润、光滑;用腹腔注射法和划伤浸泡法进行人工感染试验,这两种方法感染大菱鲆的半致死剂量分别为8.4×10~7、6.3×10~4CFU/mL,结果显示,人工感染患病大菱鲆体表出现与自然发病大菱鲆相同的溃疡灶及其他病症,表明菌株HLD01对大菱鲆有较强的致病力,可以引起养殖大菱鲆发生红斑溃疡病;生理生化鉴定结果显示,该菌与杀鲑气单胞菌无色亚种Aeromonas salmonicida subsp.achromogenes相似度最高;基于16S rDNA序列构建的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该菌与气单胞菌属Aeromonas细菌聚为一支。综合HLD01菌株各项生物学特征,将其鉴定为杀鲑气单胞菌无色亚种,该菌对庆大霉素、卡那霉素、菌必治、恩诺沙星等药物高度敏感,可参考选取以上药物来治疗和控制养殖大菱鲆溃疡病。

针对性护理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232 浏览:2686

谭丽萍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10期

摘要:
目的浅析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应用针对性护理的效果。方法 抽选74例肺癌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均于2020年12月-2021年12月在本院实施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以入院先后顺序为标准进行分组,实验组和常规组围手术期分别采用针对性护理方式和常规护理方式,对比整体效果差异。结果 实验组手术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拔管时间、住院时间比常规组短,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比常规组少,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4.88%的实验组患者和19.51%的常规组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经过护理后,抑郁评分和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模式的运用,能够减少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后并发症,并稳定患者的消极情绪,优化手术效果及术后恢复效果,值得大力推广。

养殖大菱鲆感染迟缓爱德华氏菌的分离、毒力基因及ERIC-PCR分析 下载:55 浏览:534

于新然1 姚洪1 叶仕根1 黎睿君1 李华1 李强2 《中国水产学报》 2018年4期

摘要:
为了调查辽宁省葫芦岛市养殖患病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病原菌感染情况,选用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特异性引物对分离菌株进行PCR鉴定,共分离得到22株迟缓爱德华氏菌。结果表明:迟缓爱德华氏菌毒力基因的PCR扩增显示,22株菌均含有kat B、fim A、gad B、esa V等基因;人工感染试验表明,22株迟缓爱德华氏菌感染并致大菱鲆累积死亡率均为100%;ERIC-PCR结果显示,迟缓爱德华氏菌模式菌株(ATCC15947)与分离株可分为2个基因型,分别标记为Ⅰ和Ⅱ型,其中22株迟缓爱德华氏菌分离株均为Ⅱ型,与ATCC15947菌株为Ⅰ型明显不同。本研究结果为养殖大菱鲆迟缓爱德华氏菌感染的防控提供了依据。

DI-60型全自动数字化细胞形态识别分析系统的临床应用 下载:93 浏览:518

曾素根 毛志刚 朱新勤 郭曼英 庄利芳 韩秀华 左永太 李倚 江虹 《国际检验医学》 2018年2期

摘要:
目的评估DI-60型全自动数字化细胞形态识别分析系统(简称DI-60系统)对外周血细胞的认知和分辨能力。方法对随机选取的322份血液标本采用SYSMEX XN-9000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流水线检测后用SP-10自动涂片染色仪进行自动推片、染色,然后使用DI-60系统对已经染色好的血涂片进行血细胞预分析识别,再由有丰富形态学经验的主管技师对预分类的细胞进行复核。结果 DI-60系统对322份血液标本进行白细胞(WBC)预分类,共扫描记录了56 728个细胞及杂质,正确数为51 704个,正确率为91.14%,错误数为5 024,错误率为8.86%。结论 DI-60系统只能对WBC进行预分类,识别WBC分叶中性粒细胞、嗜酸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大血小板、血小板聚集、涂抹细胞及人造细胞(杂质)等的正确率较高,均在95%以上,而对变异淋巴细胞、浆细胞等的识别正确率低,均在5%以下。

L-色氨酸和褪黑激素对中华绒螯蟹血清血糖水平及肝胰腺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下载:88 浏览:476

徐敏杰1 张佳鑫1 黄根勇2 张聪2 成永旭2 杨筱珍3 《水产研究进展》 2018年1期

摘要:
为探究L-色氨酸和褪黑激素(MT)对中华绒螯蟹血糖水平及肝胰腺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实验选取初始体质量为(16.58±2.20)g的雌性中华绒螯蟹,随机分成8组(L-色氨酸和MT处理各4组),实验周期均为30 d。(1)L-色氨酸饲料投喂实验4组:L-色氨酸所占饲料比重分别为0.36%(基础饲料即对照组)、0.47%、0.73%和1.05%(分别记为1、2、3和4组),30 d后分别测定各组蟹的血糖水平及肝胰腺的T-AOC和SOD活性;(2)MT注射实验4组:每组分别在第1天和15天时注射生理盐水(即对照组,C组)和不同剂量的MT 10–6 mol/只(μM组)、10–9 mol/只(n M组)和10–12 mol/只(p M组)。分别于第1天和15天时,收集血淋巴和肝胰腺,分别测定血糖水平、T-AOC和SOD活性。于第30天时,再次收集血淋巴以测定血糖水平。结果显示:不同含量L-色氨酸对中华绒螯蟹血糖水平无明显影响,其血糖含量约为(4.62±0.20)mmol/L。此外,0.73%L-色氨酸的饲料能显著提高肝胰腺SOD活性(82.86±1.07)U/m L;注射MT仅在第1天时对中华绒螯蟹的血糖水平有促进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的方式升高,其中μM组蟹血糖水平高达(7.56±0.36)mmol/L,其值显著高于C、p M和n M组。此外注射MT在第1天时,对肝胰腺T-AOC和SOD活性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μM组蟹肝胰腺T-AOC和SOD活性均显著高于C、p M和n M组。研究表明,饲喂0.73%L-色氨酸的饲料能够提高中华绒螯蟹的抗氧化能力,但对血糖水平的影响不明显;注射10–6 mol/只MT可以在短时间内(1 d)提高中华绒螯蟹的血糖水平和抗氧化能力。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跟骨骨折围手术期患者疼痛影响的研究 下载:33 浏览:1380

尹玲 段沙沙 张胜兰 《医学研究杂志》 2025年1期

摘要:
目的: 研究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跟骨骨折围手术期患者疼痛影响。方法:选自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患者120名,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根,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快速康复外壳护理,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在术后前三天的VA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康复训练耐受时间、健侧和患侧周经比值以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讨论: 使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术后的疼痛,值得临床推广。

中医护理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胃肠功能及不良情绪的影响 下载:144 浏览:1389

潘薇 林琴芳 《医学研究杂志》 2023年12期

摘要:
目的:分析中医护理应用到胃癌根治术患者中,对胃肠功能及不良情绪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116例胃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常规组58例接受围术期常规护理,中医组58例加用中医护理方法,对比两组胃肠功能指标恢复情况、干预前后不良情绪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中医组的首次排气、肠鸣音恢复、首次排便和流食恢复时间均较常规组短(P<0.05);干预前两组不良情绪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中医组SAS和SDS评分均较常规组低(P<0.05);中医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较常规组低(P<0.05)。结论:胃癌根治术患者接受中医护理干预方法,能够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更加快速地恢复,并且患者负性情绪和生存质量得到显著改善,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明显降低,对于患者预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RCA²理论在一例护患沟通不良事件分析中的应用 下载:138 浏览:1406

牛慧敏 杨雯瑾 顾义娟 《医学研究杂志》 2023年11期

摘要:
探讨运用根本原因分析及行动(RCA²)进行一例护患沟通不良事件分析,找出根因是科室出入院流程不完善、医护人员缺乏语言沟通技巧、疫情防控时期下医院未明确下达出入院办理管理规定,提出相应的措施为修订出入院标准化流程、科室每月组织学习沟通之道、深化优质服务举措、医院完善出入院办理制度,避免了此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简化了出入院流程,提升了医护人员沟通技巧,最终提高患者满意度。

基于ERK信号通路探讨电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模型大鼠镇痛机制的研究 下载:67 浏览:507

黄霞1 粟胜勇2 陈舒1 黄小珍1 覃美相1 蒋香玉1 母叶1 《中国中医药》 2020年7期

摘要:
目的观察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模型大鼠脊髓及神经根组织神经细胞自噬小体的变化及p-ERK的表达情况,探讨基于ERK信号通路介导电针颈夹脊穴对CSR大鼠的镇痛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及电针组,每组10只。采用颈椎插线法构建CSR模型大鼠,并于造模后第3天进行干预,模型组予每日抓取1次,针刺组取双侧颈2/3(C2/3)、颈6/7(C6/7)节段颈夹脊穴进行普通针刺,电针组在此基础上以一侧穴位为一组进行电针干预,每日1次,每次20 min,连续干预7 d后处死。干预后检测各组大鼠外周神经机械性痛阈,取压线处脊髓及神经根组织,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其神经细胞自噬小体的变化,并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p-ERK蛋白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及电针组外周神经机械性痛阈、p-ERK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自噬小体数量明显增加;与针刺组对比,电针组外周神经机械性痛阈、p-ERK蛋白表达升高(P<0.05),自噬小体数量增多。结论电针颈夹脊穴对CSR大鼠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通过ERK信号通路调节神经细胞自噬,抑制神经细胞凋亡以修复损伤神经根可能是实现其镇痛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