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普惠金融对农业产业化的影响研究 下载:72 浏览:784

余婷 《金融研究杂志》 2025年3期

摘要:
农业产业化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途径,其发展离不开普惠金融的支撑。普惠金融的发展惠及了贫困农户和涉农小微企业,满足了农业生产的资金需要,对于推动农业产业化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采用熵值法测度普惠金融及农业产业化指数。使用我国31个省市2010-2021年的面板数据,用固定效应模型研究了普惠金融与农业产业化的关系。同时进行了稳健性检验,保证了实证结果的合理性。

计及外部性转移机制的绿色证书交易制度效益研究 下载:86 浏览:506

田雪沁1 吴静2 张予燮2 王新雷1 谭忠富2 杨佳澄2 《电力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绿色证书交易机制是将火电外部性成本转移至对可再生能源发电正外部性补偿的有效途径。为控制燃煤发电带来的污染物影响,我国设立污染物排放费用的征收标准,对于排污企业进行费用征收。本文联合排污费征收、绿色证书交易机制,并考虑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运行产生的财政缺口,进行了外部性转移机制设计。在引入排污费机制,并将排污费缴纳作为燃煤企业核发绿色证书的标准后,可以实现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资金缺口的有效填补。论文以华北某地区的机组运营数据为依据形成算例,通过经济、环境效益两方面的分析,证实了所设计机制的有效性。

低碳形势下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含微电网电力市场交易出清模型 下载:71 浏览:461

王辉 廖昆 陈波波 金彬斌 《电力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随着电力市场改革的推进和微电网的发展,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市场成员包括微电网参与到电力市场中,电力交易更加频繁,市场的管理难度随之增大。针对目前电力交易中心存在的缺陷,引入区块链技术可实现电力市场的去中心化管理,保证交易的安全、高效。首先基于现阶段区块链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区块链技术实际应用于含微电网电力市场的可行性;鉴于微电网的环保价值,提出了一种考虑低碳效益的新型交易出清模型。最后对所提出的模型进行算例分析,通过与传统出清模型对比,验证了低碳交易出清模型的有效性,并具体阐述了区块链的应用流程。

风电-抽水蓄能-供热联合优化运行——以蒙西为例 下载:76 浏览:440

施泉生 丁建勇 《电力研究》 2018年6期

摘要:
风电因为其随机性和不稳定性等特点使得风电无法实现大规模的并网而产生弃风,而抽水蓄能电站具有的良好"削峰填谷"能力,能够消纳过剩的风电。本文以供热季弃风现象尤为严重的蒙西地区为例,基于蒙西电网和呼与浩特抽水蓄能电站的实际数据,建立风电-抽水蓄能-供热联合运行的优化模型。通过研究对比结果发现在风电和抽水蓄能联合的基础上再加以蓄热电锅炉对风电进行进一步的消纳,既能提高风能的利用率减少弃风,又能解决煤炭供热污染物的排放问题,缓解化石能源资源短缺问题。

​徽商文化与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路径研究 下载:165 浏览:2694

周莹莹 潘荣根 金沙沙 《中国教育研究》 2022年7期

摘要:
作为我国历史上三大商帮之一,徽商在明清时期盛极一时,其在长期商业活动中形成了独特的徽商文化是我国传统优秀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仍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文章分析徽商文化的内涵和徽商文化与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在关系,通过问卷调查法,了解调查对象对徽商文化的了解程度及徽商文化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必要性,并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层面提出徽商文化与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的路径。

大类培养模式下学生专业分流的现状与对策——以东华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类学生为例 下载:67 浏览:384

马杰 刘璐 《中国教育探索》 2020年9期

摘要:
以东华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类学生为对象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专业分流工作中存在素质教育难以推行、学生身心健康受损、缺乏足够引导、统一培养时间过长等问题。在专业分流过程中,高校应"以学生专业选择意愿为主,以成绩排名为辅;培养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允许特殊条件变更专业;成立短期专业分流引导小组,打造专业化教师队伍;缩短大类培养的学习时间,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以逐步解决专业分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大类招生培养模式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优势。

把工匠精神融入研究生科研创新实践——基于烙印理论视角 下载:79 浏览:511

李玉倩1、2 陈万明1 蔡瑞林3 《中国教育探索》 2018年11期

摘要:
研究认为:外部环境的变化和烙印理论的主客体系统,为工匠精神烙印产生奠定了前提基础;工匠精神印记的形成需要借助社会影响机制、激励机制和惩戒机制的建立,并且存在非正式的自由演进路径和正式的烙印建构设计路径两条并行的烙印路径。为了培养工匠型研究生或科研团队,应采取营造工匠培养的微观环境、科学引导印记演化方向、强化工匠精神的师徒传承、健全工匠精神的培养机制、探索工匠精神传承的路径等对策。

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社会认知理论 下载:71 浏览:455

吴昊 马万里 《中国教育探索》 2020年4期

摘要: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从创业认知、环境和行为等三个方面构建出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针对7所高校发放问卷调查514份,并采用SPSS22.0和Amos21.0软件对该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有效地验证了相关假设。研究结果表明,个人期望、绩效期望、创业态度、政府支持、学校支持、创业能力和创业自我效能等对大学生的创业意愿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政府和高校可以通过提升创业认知、增强创业能力、优化创业环境等途径增强大学生创业意愿,提高创业成功率。

关于农村精准扶贫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下载:42 浏览:444

尹素丽 《农业研究进展》 2020年11期

摘要:
精准扶贫对中国扶贫工作具有坚实的、不可磨灭的推动作用。具有可持续性、时代性的扶贫方式可有效对接2020年完全脱贫后的扶贫机制。本文指出目前在贫困农村实施准扶贫过程中仍然存在的一些不精准问题,并提出在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共同干预帮助下,提高农村贫困群体的自我追求及生存能力的办法,从而从根本上彻底摆脱贫困,进入共同富裕。

关于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建设研究 下载:86 浏览:500

​张怀彬 《农业研究进展》 2019年3期

摘要:
农业发展的关键在于农业科技人才,河南省农业要有长足的进展,必须加强对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当前,河南省农业科技人才发展政策不够完善、培育资金缺乏、总量少、结构失衡、培养体系不健全。对此,应该根据河南省农业科技人才的实际情况,以农业科技人才为中心,加大资金投入、健全相关政策,建立具有河南省特色的结构合理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

公共教育投入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影响:机制分析与差异研究 下载:74 浏览:497

何宗樾1 宋旭光2 《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 2019年10期

摘要: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探讨公共教育投入影响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内在机理,研究表明,公共教育投入改善个体教育获得主要通过提升教育预期收益、改善个体教育预期以及增加教育供给三种路径来实现。具体而言,公共教育投入改善了各个收入阶层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促进了人力资本积累,且在现行教育政策下,教育部门能够在改善教育预期、扩大教育供给等诸多方面有效干预个体的教育决策。

产教融合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1234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湖南文理学院经管类专业为例 下载:55 浏览:506

肖小勇 孙登攀 《中国教育学报》 2019年1期

摘要:
经管类专业应用性强,实践教学"痛点"明显,因此,在产教融合背景下,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应抓住机遇,牢固树立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从"虚实"两条途径全面创建实践教学条件,系统构建"宽基础、强能力、高综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内容体系,科学设计课程实习、专业综合实习、跨专业综合实训、社会服务等主要实践教学类型。经管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1234模式"有一定的理论创新,实践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破解企业深度参与高职教育之困:借鉴德国的经验 下载:80 浏览:492

徐金河1 陈智强2 《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 2018年4期

摘要:
高职院校办学过程中,只有校企深度融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但在现实中,企业"不想"、"不能"、"不常"深度参与高职教育,一直困扰着高职教育的发展。实践表明,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经验,创建跨企业培训中心,可以破解企业深度参与高职教育之困,让企业"想"、"能"并"常"深度参与高职教育。

初中生的地理学家形象认知调查研究 下载:80 浏览:475

杨代虎1 王从戎2 傅文茹3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国内对初中生理解的地理学家形象的研究尚处于空白。这方面的研究对了解学生对地理学家的认知、地理学习兴趣、职业意向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绘画地理学家的方式,调查了合肥市212位学生对地理学家形象的认识,多数学生认为:地理学家以男性、年轻的自然地理学家为主,在室外或野外从事观察或调查工作,身边常伴有地图、地球仪与书籍;地理学家有着丰富的地球、地理、地形、植物、生态环境、区域知识;地理学家有毅力,且勇敢、能吃苦,具有创新、观察、冒险、发现与生存能力。多数学生对地理学家持正面印象,但是这种正面印象没有转换为职业意愿,绝大部分学生不愿成为地理学家。

基于学生满意度的高校辅导员工作评价体系研究 下载:22 浏览:215

李吉桢 《国际教育论坛》 2020年5期

摘要:
高校辅导员工作评价是检验辅导员工作效果的重要手段。目前,各高校都制定了辅导员工作评价方案,积极开展评价工作。然而,在工作实际中,我们也发现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如多个评价主体使用同一指标体系、评价发展性功能削弱、量化评价较多质性评价较少等。从学生满意度的视角来评价辅导员工作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对高等院校的满意度,对进一步完善高校辅导员工作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基于注意力机制和深度学习模型的外来海洋生物命名实体识别 下载:68 浏览:369

贺琳 张雨巴 韩飞 《中国水产学报》 2021年3期

摘要:
为解决因外来海洋生物领域实体复杂且实体间存在嵌套导致命名实体识别效果较差等问题,提出基于融合注意力机制的卷积神经网络(CNN)-双向门控循环单元网络(BiGRU)-条件随机场(CRF)网络模型进行外来海洋生物命名实体识别,并构造词向量、词性特征向量等特征作为网络模型的联合输入,以提升网络模型识别效果。结果表明:使用融合多特征向量的CNN-BiGRU-CRF网络模型对外来海洋生物名称实体、时间实体、地名实体3类实体上的命名实体识别结果平均准确率达到了90.62%,平均召回率达到了89.50%,平均F1值达到了90.05%,较传统命名实体识别方法均有较大提高。研究表明,本研究中提出的网络模型可以充分提取文本特征,解决了文本的长距离依赖问题,对外来海洋生物领域的命名实体识别具有较好的识别效果。

基于UTAUT模型的智慧养老产品使用意愿研究 下载:66 浏览:370

杨秋红1 冯缨2 《老龄研究进展》 2020年1期

摘要:
老年人对智慧养老产品的接受程度直接影响到智慧养老产业的发展。通过研究老年人接受智慧养老产品的影响因素,为设计和推广智慧养老产品提供理论参考。通过对284名50岁以上人口进行问卷调查,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发现努力期望、绩效期望和社会影响对老年人使用智慧养老产品的意愿具有显著影响,其中努力期望的作用最大。在将老年人的个体特征作为调节变量放入模型后,发现月收入和年龄在努力期望-使用意愿、社会影响-使用意愿、绩效期望-使用意愿路径中有着调节作用。

老年人对不同科技产品的接受倾向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北京市为例 下载:67 浏览:388

黄鲁成 薛爽 吴菲菲 苗红 《老龄研究进展》 2019年6期

摘要:
通过调查北京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对科技产品的接受情况,分析老年人对不同科技产品的接受倾向,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老年人更容易接受的科技产品依次是信息沟通类、居家与日常生活类、学习娱乐类、健康照护类、行动交通类;不同个体特征、身心状况、社交关系的老年人对不同科技产品的接受情况有明显差异。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空间网络结构及其影响因素——基于网络分析方法 下载:79 浏览:421

邸晓东 《老龄研究进展》 2019年2期

摘要:
基于2006—2016年中国省际人口老龄化指标,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确定人口老龄化关系矩阵,然后构建人口老龄化空间关联网络,并从整体网络密度、中心性、块模型角度分析了人口老龄化空间特征,最后运用QAP方法考察了人口老龄化空间关联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中国人口老龄化空间网络关联关系密切复杂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2)人口老龄化空间关系主要呈现出以东北地区、中部地区、重庆为中心的网络特征;(3)人口出生率、城镇化率、人均GDP对人口老龄化的影响较大,其中,提高人口出生率可有效缓解人口老龄化压力。

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可视化的海洋牧场研究分析 下载:50 浏览:381

王玉梅1 苑吉洋2 林少钦1 《中国海洋学报》 2020年5期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海洋产业的优化升级,海洋牧场这一新兴的海洋产业近年来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点关注。利用Citespace软件,采用知识图谱可视化技术,根据CNKI和WOS的数据库资料,分别以"海洋牧场"和"海洋承载力"为主题,对数据库中的CSSCI与核心期刊文献、硕博论文和SCI文献从发文量、关键词研究两个方面进行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通过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全面分析关于"海洋牧场"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焦点和发展趋势,为今后的"海洋牧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