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录用
髓芯减压联合硫酸钙人工骨植入治疗早期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效果
下载:42 浏览:469
摘要:
目的观察髓芯减压联合硫酸钙人工骨植入治疗早期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70例早期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单纯髓芯减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髓芯减压联合硫酸钙人工骨植入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髋关节功能评分均升高,疼痛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71%(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43%(P<0.05)。结论髓芯减压联合硫酸钙人工骨植入治疗早期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不仅能提高患者整体治疗效果,而且能避免其发生股骨头塌陷及坏死等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人工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术应用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分析
下载:250 浏览:2037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开展人工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应用与效果,方法:纳入我院2018年5月至2020年11月期间收治的择期行手术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老年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手术类型分为研究组(50例)及参照组(50例),研究组患者开展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参照组患者开展内固定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及术后恢复主要指标进行统计比较,同时对术前及术后不同阶段患处疼痛情况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离床时间、术后完全负重时间均显著短于参照组(P<0.05),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伴随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术后不同阶段研究组患者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开展人工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术相比在术后恢复及疼痛改善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值得开展。
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两种不同切口对术后干眼的影响
下载:28 浏览:324
摘要: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两种不同手术切口对术后干眼的影响。方法将我院进行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白内障患者173例(194眼)根据手术切口方式的不同分为巩膜隧道切口组89例(103眼)和透明角膜切口组84例(91眼)。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 d、1周、1月、3月的干眼症状评分及BUT、FL检查结果。结果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的干眼症状评分及FL评分先升高后降低,BUT先缩短后延长,且两组患者术后1 d、1周、1月干眼症状评分及FL评分均高于术前,BUT短于术前(P<0.05);术后1 d、1周透明角膜切口组干眼症状评分及FL评分高于巩膜隧道切口组,BUT短于巩膜隧道切口组(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采用透明角膜切口和巩膜隧道切口均可引起患者术后出现早期干眼症状,且前者较后者引起干眼症状更加严重。
微切口超声乳化加非球面人工晶体植入治疗白内障的疗效观察
下载:17 浏览:185
摘要:
目的观察与探究微切口超声乳化加非球面人工晶体植入治疗白内障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于本院就诊及治疗的60例白内障患者(60只患眼)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患者(30只患眼)。对照组患者给予微切口超声乳化加球面人工晶体植入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微切口超声乳化加非球面人工晶体植入治疗,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患者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视力1.0以上的占比略高,但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角膜高阶像差、晶状体高阶像差、全眼高阶像差更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对白内障患者实施微切口超声乳化加非球面人工晶体植入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患者的术后并发症较少。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置换术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疗效研究
下载:32 浏览:350
摘要:
目的分析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抽取2015年4月至2016年7月入我院治疗的6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临床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患者。其中,将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33例患者设为试验组,接受半髋置换术的33例患者设为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总输血量、住院天数及治疗后疼痛程度。结果通过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不同方法治疗,试验组患者手术用时为(139.37±22.13)min,同对照组的(105.59±33.20)min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总输血量及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术后髋关节疼痛缓解情况来看,试验组患者无痛率(72.7%)明显高于对照组(4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中,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置换术各有优势,但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可以使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缓解,因此临床需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信息化技术在手术室医用高值耗材管理中的应用
下载:57 浏览:829
摘要:
目的:探究信息化技术在手术室医用高值耗材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实施的人工管理方法和2020年1月至2020年8月期间实施的信息化管理技术在手术室医用高值耗材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信息化管理组审核证件时间(11.22±1.44)、实物盘点时间(13.72±2.18)与人工管理组审核证件时间(29.83±2.16)、实物盘点时间(39.24±2.47)对比均存在明显差异;信息化管理组医护人员总满意度(92.31%)与人工管理组(69.23%)对比明显较高。讨论:在手术室医用高值耗材管理中,通过信息化技术管理能够有效的简化管理、调配流程,使其更加规范化,能够有效提高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值得广泛推广。
一种基于AI智能识别的机械仿真设计大模型
下载:161 浏览:877
内固定术与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研究
下载:221 浏览:2589
摘要:
目的:评价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行内固定术与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选择8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样本,样本均是我院在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时间段内收治的患者,结合不同的治疗方式,随其电脑表法将其分组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各40例,前者行内固定术治疗,后者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手术指标,记录并发症,统计治疗有效率,对比创伤恢复情况,评估髋关节功能水平。结果:研究组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首次下床时间、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检验后均比常规组患者低,P<0.05;通过泌尿系统感染、下肢静脉血栓、褥疮等三方面记录并发症数据,检验后研究组均比常规组低,P<0.05;统计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有效率数据检验后研究组均比常规组高,P<0.05;经由软组织恢复、骨痂形成、愈合时间等三方面对比创伤恢复情况,检验后研究组均比常规组低,P<0.05;术前研究组、常规组组间髋关节功能比较,P>0.05,术后1个月、3个月以及半年研究组患者髋关节功能均比常规组高,P<0.05。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别应用人工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术治疗,人工关节置换术更有助于减少并发症,提高治疗有效率,加速创伤恢复,改善髋关节功能,具有显著应用价值,建议将该方案推广临床。
人工智能时代科技与伦理的争夺以——《黑镜:急转直下》为例
下载:83 浏览:885
人工智能驾驶的刑法解构与回应路径
下载:66 浏览:807
摘要:
当前智能驾驶技术不断更新,而由此对传统的交通安全犯罪观念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引发了人法定驾驶地位是否丧失等诸多问题的探讨。传统交通事故犯罪相关内容已经无法满足当前交通的具体发展需求,而新型智能驾驶犯罪需要将其分为工具型、对象型以及独立型,但其实际规范界定仍然有待于深入性的优化,需要依照自动驾驶的具体模式以及相应的程度对智能产品的责任犯罪以及公共安全犯罪等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对于其研发设计人员、所有人员与使用人员、销售人员以及相关监督管理人员的主体进行有效的责任划分。传统刑法体系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供给不足的危机,需要当代刑法提供相应的框架性保障,即使对技能驾驶时代之下新型犯罪的立法相关问题进行有效的分析与思考。
人工智能技术在法学教育中的应用潜力
下载:101 浏览:1059
人工智能赋能思想政治教育的伦理审视
下载:92 浏览:914
将人工智能引入高校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挑战
下载:82 浏览:1062
全髋关节置换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对比研究
下载:427 浏览:4358
人工智能时代数据安全犯罪的刑法规制思路分析
下载:83 浏览:1038
关于自主研发的图像识别应用场景的研究
下载:196 浏览:3229
论述不同冷疗护理时间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疗效的影响
下载:539 浏览:5773
摘要: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与日俱增,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缓解膝关节疼痛、重建膝关节功能的主要手段之一。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伤口会有大量的引流液,术后关节肿胀程度高,疼痛严重。冷疗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特别是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但是冷疗的时间还没有一个科学统一的共识。由于TKA术后24h内是出血最多的时间,而72h是肿胀最明显的时间,故本研究通过比较术后患者持续冷疗24h和72h的时间对术后伤口引流量、肿胀程度、VAS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等指标的影响进行对比,旨在探讨最佳的术后伤口冷疗时间,以促进患者康复。
新能源领域知识产权保护挑战与争议解决策略
下载:121 浏览:1791
智慧电厂技术在大型火力发电厂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59 浏览:673
偏光片自动光学检测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
下载:286 浏览:3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