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心理护理干预对胎膜早破产妇分娩方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观察 下载:232 浏览:1855

韩晚霞 《中国护理学报》 2022年4期

摘要:
探讨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胎膜早破产妇分娩方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6月~2021年6月期间我院产科收治的100例胎膜早破产妇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心理状态和分娩方式,并对数据作以分析。结果:研究组SAS焦虑评分、SDS抑郁评分较对照组更低(P<0.05),研究组自然分娩率为90.00%,对照组为72.00%,前者高于后者(P<0.05)。结论:将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胎膜早破产妇的护理中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并提高自然分娩率。

认知性心理护理在老年抑郁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下载:184 浏览:1853

姜丹丹 《医学研究前沿》 2022年4期

摘要:
分析在老年抑郁症患者中采用认知性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定2021年1月至2021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抑郁症患者76例,经双盲法分入实验组(n=38例)与参照组(n=38例),不同组别分别应用认知性心理护理、常规心理护理,比较患者护理前后抑郁评分(HAMD评分)、疾病认知程度。结果:护理前,对比两组患者的抑郁评分,结果显示无意义(P>0.05);护理后,总结患者的抑郁评分,结果显示实验组比参照组低(P<0.05);从疾病认知程度上分析,显示实验组比参照组高(P<0.05)。结论:老年抑郁症患者接受认知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明显,能有效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对改善抑郁症状有重要价值,值得推广。

语言沟通联合心理护理对于焦虑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下载:213 浏览:1906

杨可心 《中国护理学报》 2022年3期

摘要:
对焦虑症患者护理过程中,语言沟通联合心理护理对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旨在为后续的相关护理工作提供指导。方法:将我院66例焦虑症患者作为此次评估对象,将患者分为(随机数表分组法)两组:研究组、对照组。上述组别分别对患者实施语言沟通+心理护理、常规护理,以上每组患者各33例,对比上述措施实施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依从性,评估语言沟通+心理护理的有效性。研究患者入选开始、结束时间分别为:2021年02月、2022年02月。结果:研究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差异分析结果有意义;研究组依从性高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大,P<0.05,提示分析有意义。结论:语言沟通+心理护理在疾病护理中发挥了显著优势,可以帮助患者提升依从性,对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促进作用,预后效果显著。

针对性心理护理模式对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效果研究 下载:201 浏览:2026

林玉梅 《中国护理学报》 2022年1期

摘要:
对比了解常规护理干预与个体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对于早期先兆流产患者的整体心理状态调整有何帮助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19年3 月至2020年9月的早期先兆流产患者202例,将符合标准的202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随机且均等地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101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行保胎、止血等对症治疗措施,常规监测体征情况,避免大量及剧烈活动,对于对照组早期先兆流产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针对观察组早期先兆流产患者在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增加针对性心理护理措施,对比观察两组早期先兆流产患者治疗及干预前后的焦虑及抑郁自评分情况。结果:对比观察两组早期先兆流产患者治疗及干预前后的焦虑及抑郁自评分情况可见,在两组患者干预前SAS与SDS评分差异未影响结果统计分析的基础上,使用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模式的早期先兆流产患者(观察组)评分显著低于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的早期先兆流产患者(对照组),其中常规护理干预组干预后SAS评分(58.43±5.21)分,干预后SDS评分(49.24±5.48)分,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模式组干预后SAS评分(54.21±4.28)分,干预后SDS评分(45.69±5.33)分(P<0.05)。结论:针对早期先兆流产患者实施个性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负面心理状态。

心理护理在腹腔镜巧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206 浏览:1956

王桐 《医学研究前沿》 2021年12期

摘要:
探讨心理护理在腹腔镜巧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法取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接受82例腹腔镜巧囊切除术患者研究,以1∶1比例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应激状态及饮食恢复、住院、下床活动、排气时间。结果通过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的应激反应指标发现,手术前,两组患者CVP、MAP、HR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中及手术后,观察组CVP、MAP、HR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饮食恢复、住院、下床活动以及排气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巧囊切除术患者开展心理护理对缩短胃肠排便时间,降低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效果更理想。

心理护理对重症护理效果的作用分析 下载:222 浏览:2204

韩培 师伟 《医学研究前沿》 2021年10期

摘要:
探讨心理护理对重症患者干预护理所产生的作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从 某院最近一年收治的重症患者当中选取部分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和常规护理加心理护理措方案,最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干预恢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包括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以及心理健康状态等。结果:通过本次实验研究发现,采取心理护理干预的患者恢复情况明显优于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的患者组,患者患有焦虑以及抑郁等不良心理的几率大大降低。结论:心理护理对于改善重症护理效果具有积极作用,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心理护理对接受下肢血管介入治疗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下载:264 浏览:2986

张燕 《中国医学研究》 2021年9期

摘要:
目的:研究下肢血管介入治疗患者接受心理护理后对其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摘选68例,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期间,于本院开展下肢血管介入治疗的患者,现以随机抽取方式进行对等分组,A组(n=34),对患者开展常规护理,B组(n=34),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给予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护理后,对比两组的心理状态,显示B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分值均明显低于A组,P<0.05;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显示B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对于行下肢血管介入治疗的患者,加强其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让其保持良好心理状态配合治疗,对其疾病康复有积极作用,满意度较高,建议临床多重视心理护理。

康复外科理念联合心理护理在泌尿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探讨 下载:355 浏览:3452

何嫚 《中国护理学报》 2021年9期

摘要:
研究泌尿外科手术患者中康复外科理念联合心理护理的具体应用价值。方法:于我院泌尿外科2020年7月份到2021年7月份入院接受泌尿外科手术的患者中选取74例,将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3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37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康复外科理念联合心理护理,从护理满意度、时间指标、SDS、SAS评分予以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7.30%、72.97%;术后首次排气时间(7.99±3.78)h、(16.35±2.67)h,留置引流管(20.06±2.78)h、(25.88±3.68)h,住院(4.03±2.03)d、(6.89±2.72)d;SDS评分(43.49±1.01)分、(50.35±2.35)分,SAS评分(42.23±1.25)分、(48.24±2.34)分,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康复外科理念联合心理护理的应用,既能调节患者的不良情绪,又能优化护理效果,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对此,可将其作为临床护理首选方案。

探讨心理护理在女性乳房肿瘤患者围术期的科学实施及影响 下载:199 浏览:2207

周洁 《医学研究前沿》 2021年8期

摘要:
分析研究女性乳房肿瘤患者围术期护理工作中应用心理护理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本院自2019年1月-2020年4月期间收治的62例女性乳房肿瘤患者展开研究,将其随机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1例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31例患者应用心理护理,比对两组患者焦虑及抑郁评分情况。结果:经比对两组患者焦虑及抑郁评分情况后得出,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统计组间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女性乳房肿瘤患者围术期护理工作中应用心理护理对患者焦虑及抑郁评分情况可明显改善,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个体化心理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 下载:168 浏览:1889

张学颖 付明珠 修丽娟 孙宏宇 薛鹏瑶 于萍萍 《医学研究前沿》 2021年6期

摘要:
分析了个体化心理护理的作用,并阐述了其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技巧。方法:选择了某医院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300例血液透析患者,并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共有患者150例,对照组患者在临床护理中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采用个体化心理护理,分析和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满意度。结果:对照组SAS评分为63.41±5.32、SDS评分为59.75±5.84,患者满意度为80.67%;研究组患者SAS评分为36.68±4.57、SDS评分63.41±5.32,患者满意度为90.67%;由这些数据得出无论是心理状态还是患者满意度,研究组都优于对照组。结论:由本次试验研究得出,将个体化心理护理科学运用在血液透析护理中效果十分明显,能有效减轻患者负面情绪,降低患者心理恐惧感,提高患者满意度,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值得临床推广。

社区老年人的心理护理探析 下载:324 浏览:3139

孟莉 《中国护理学报》 2021年7期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医疗保健的进步,延长人均预期寿命,老年人口快速增加,在我们社区中,老年人约占总人口的60%以上。人生的一个特殊时期是老年期,其生理、心理都有显著的改变,易患很多疾病,所以社区护理中认识老年期的变化特征,及时给予心理护理,可以提升生活质量,让其愉快度过晚年生活。

延续心理护理对脑肿瘤患者及家属负性情绪的影响 下载:345 浏览:2194

刘金香 《中国医学研究》 2021年6期

摘要:
:目的 研究延续心理护理对脑肿瘤患者及家属负性情绪产生的影响。方法 2019年4月至2020年7月,某院共抽取了78名接受脑肿瘤治疗的脑肿瘤患者,将这78名脑部肿瘤患者随意平均分为实验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39例。实验组是对脑部肿瘤患者实施了延续心理护理,观察组则是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结束后,分析讨论结果发现,分别分析讨论这两组脑部肿瘤病患及其病患家属不良情绪的影响。结果 经研究发现,护理后实验组SAS、SDS评分优于观察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且P<0.05。结论 对于脑部肿瘤患者采取延续心理护理,能够有效的改善脑部肿瘤患者及其家属的不良情绪的发生,如焦灼,扪心等。

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与中医养生 下载:253 浏览:2448

陈美琴 《中国中医药》 2021年9期

摘要:
研究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与中医养生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接治的80例老年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与中医养生。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抑郁评分和焦虑评分。结果:两组患者通过护理后,研究组抑郁评分和焦虑平评分要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之间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患者予以心理护理和中医养生,其效果较为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情况,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细节化护理管理配合心理干预对慢性荨麻疹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积极价值 下载:304 浏览:2987

陈莉莉 《中国护理学报》 2021年6期

摘要:
研究分析慢性荨麻疹患者护理工作中应用细节化护理管理配合心理干预对改善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自2018年6月-2019年7月期间收治的8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展开深入研究,将其随机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的8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应用细节化护理管理联合心理干预的另外4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对两组患者心理状况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焦虑及抑郁评分情况显著比对照组低,显示组间差异统计有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统计有意义(p<0.05)。结论:慢性荨麻疹患者应用细节化护理管理模式联合心理干预对患者病情恢复有促进作用,能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应用。

心理护理结合延续护理对外周血管介入治疗患者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 下载:298 浏览:2956

杨璐玭 《中国护理学报》 2021年6期

摘要:
对外周血管介入治疗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结合延续护理所产生的实际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方法:实际研究中,将来我院就医的120名外周血管介入治疗患者当成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实验及对照两组,各60名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是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采用的是心理护理结合延续护理措施。最后对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进行了量化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要高于对照组患者,而并发症发生率则要低于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也要高于对照组患者。因为P均<0.05,所以结论均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对需要接受外周血管介入治疗的患者来说,对其实施心理护理联合延续护理措施至关重要。因此应当做好这类护理措施的推广应用。

个性化心理护理对于社区丧偶空巢老人干预的效果 下载:287 浏览:2609

竺琳 《中国护理学报》 2021年4期

摘要:
探讨个性化心理护理对于社区丧偶空巢老人干预的效果。方法:收治丧偶空巢老人60例,随机分为 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社区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心理护理模式,比较两组 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心理护理对社区空 巢老人干预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

心里护理对心脏病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分析 下载:258 浏览:2619

叶洪 白玛群宗 《中国护理学报》 2021年3期

摘要:
探讨分析心理护理对心脏病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10例心脏病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10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并对数据作以分析。结果 护理前两组SAS焦虑评分、SDS抑郁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心理护理应用于心脏病患者的护理中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值得推广应用。

中医护理都有哪些重要内容 下载:261 浏览:1908

姚敏 《中国中医药》 2021年3期

摘要:
在我国中医学领域,不光有精湛的医术,还有多种重要的护理精髓,对于患者的疾病症状缓解和恢复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特别是中医护理,对患者的疾病治疗有着非常重大的帮助。从中医学的角度上说,中医护理具有两个特征;其一是整体护理观念;其二是辩证护理观念,无论是哪种,在对患者护理的过程中都需要依照患者自身的情况和疾病的治疗程度进行,不能盲目使用。而且中医护理涵盖了四方面的护理内容:其一是生活护理;其二是心理护理;其三是饮食调节;其四是用药指导,只有做好这几方面的护理工作,才能够强化中医护理效果,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重要的前提保障。

心理护理干预对脑震荡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下载:126 浏览:2693

姚佳燕 《中国护理学报》 2021年1期

摘要:
探析为脑震荡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应用心理护理干预的时对其负面情绪的影响价值。方法:在本院选取确诊为脑震荡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择期日期为2019年3月-2020年7月,在计算机辅助下将患者均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应用常规护理干预以及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种护理方式对于患者情绪的影响价值。结果:通过不同方案护理干预,两组患者情绪上相较于治疗前均有改善,从数据结果上分析可得,观察组患者在情绪状况上相较于相较于对照组患者更具优越性(P<0.05);从护理内容信赖度、满意度方面可见,观察组患者相较于对照组患者更具优越性(P<0.05)。结论:为确诊为脑震荡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可考虑应用心理护理干预,其相较于传统护理方式更有助于患者情绪的改善,更可为患者提供舒适的护理体验,值得临床推广。

分级心理护理模式用于急性胰腺炎患者对不良情绪的改善作用 下载:79 浏览:2143

王堰萍 《中国护理学报》 2021年1期

摘要:
目的:分析分级心理护理模式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作用。方法:随机抽取58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研究组,分别实施分级心理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实施护理后,研究组患者不良情绪以及临床症状都优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相较于常规护理,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分级心理护理,具有较为理想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值得推广。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