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最新录用
针灸手厥阴心包经穴位应用于昏迷促醒的研究进展 下载:120 浏览:1487
摘要:
针灸是我国传统中医学的重要临床治疗手段,在各类疾病的临床治疗中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与传统中医学的不断融合,针灸也成为临床治疗常用的方法,其中在昏迷患者治疗中针灸疗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地位。相关研究表明通过针灸进行神经电刺激治疗能够促进昏迷患者苏醒,但针对针灸在昏迷促醒中的具体作用机制目前仍没有完全阐明,因而本文针对针灸手厥阴心包经穴位应用于昏迷促醒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并对针灸促醒的相关机制加以综述和研究。
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常见神经精神疾病的临床观察 下载:131 浏览:1233
摘要:
经颅直流电刺激是一种新型的神经康复技术,可在短期内治疗多种常见神经精神疾病,包括帕金森病、震颤麻痹、强直性脊柱炎等神经精神疾病患者。研究显示直流电刺激可以治疗精神分裂症、多发性硬化、焦虑、抑郁、失眠、焦虑抑郁障碍等与认知功能障碍相关神经精神疾病。与常规药物相比,直流电刺激疗法可提高患者依从性、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经颅直流电刺激作为一种新型脑血管调控技术,在治疗神经精神疾病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和积极口碑。但是在治疗过程中也存在一定问题。最重要原因在于大脑内存在有不同电生理信号通路。
球囊扩张术联合低频电刺激对颅脑损伤后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下载:229 浏览:1649
摘要:
观察尿导管球囊扩张术联合低频电刺激对颅脑损伤后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康复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选取80例颅脑损伤后吞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进行为期8周的康复训练。对照组采用传统康复手段,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尿导管球囊扩张术和神经肌肉低频电刺激治疗。治疗前后分别采取电视荧光吞咽造影检查、洼田饮水试验、摄食-吞咽功能障碍评估、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进行疗效评估。在经过8周治疗后两组各评分均有效果,且观察组的康复效果优于对照组。因此尿导管球囊扩张术联合低频电刺激治疗对颅脑损伤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效果较好,可以改善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及进食情况,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咽部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效果探讨 下载:161 浏览:1581
摘要:
目的:探讨咽部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9.11至2021.11这两年间,所收治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共有96例作为本项研究的对象,以随机分配原则对患者分组,对照组患者有48例,应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同样48例,实施咽部电刺激治疗,对2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展开分析。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吞咽功能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患者的吞咽功能显著好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SSA评分、VFSS评分相比对照组更优,(P<0.05)。结论:对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治疗,临床采用咽部电刺激的效果显著,利于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值得推广。
神经肌肉电刺激结合中医穴位疗法治疗老年腰背部疼痛患者的护理策略与实践研究 下载:149 浏览:712
摘要:
目的:分析在腰背部疼痛患者接受神经肌肉电刺激和中医穴位疗法联合治疗的过程中,实施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23年10月至2024年3月期间选取100例腰背部疼痛患者,且接受神经肌肉电刺激和中医穴位疗法联合治疗,=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NRS评分、‌PSQI评分改善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GQOL-74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腰背部疼痛患者接受神经肌肉电刺激和中医穴位疗法联合治疗的过程中,实施综合护理可降低患者病灶部位的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日常生活能力,使得患者的满意度得到提升,值得推广。
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盆底电刺激治疗临床分析 下载:273 浏览:2248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盆底电刺激治疗临床效果。方法:从近两年于我院收治的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为50例,分别采取盆底电刺激治疗、产后常规健康教育,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效果的对比方面,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更好,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盆底电刺激治疗,在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确保治疗效果的稳步提升。
经皮电刺激夹脊穴缓解分娩疼痛的临床护理研究 下载:124 浏览:1315
摘要:
目的:探究分析经皮电刺激夹脊穴应用于产科分娩疼痛护理过程中的效果及其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到2021年1月作为研究时间段,抽取期间本院产科收治的产妇合计100例纳入观察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的产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产科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应用经皮电刺激夹脊穴进行镇痛,对比两组产妇的疼痛情况、心理状态、应激指标、新生儿评分、预后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产妇在分娩过程中接受经皮电刺激夹脊穴进行镇痛后,疼痛VAS评分、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下降且明显低于对照组,应激指标、新生儿评分、预后满意度显著更优,产后出血、感染、产后抑郁的发生率显著更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电刺激夹脊穴应用于产科分娩护理过程中的效果确切,能够缓解产妇的疼痛、改善产妇的焦虑情绪、降低产妇应激、优化妊娠结局、提高产妇及其家属的满意度,值得在基层医院进一步推广应用。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