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湿热蕴肺型40例临床观察 下载:35 浏览:369

钱富红 《中国儿科杂志》 2019年2期

摘要: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MPP)湿热蕴肺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MPP湿热蕴肺型患儿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予甘露消毒丹加减。治疗2周后观察2组治疗1周和2周的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变化水平及呼吸音异常、高热、胸闷和气促改善情况,高热、咳嗽、痰中带血持续时间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TNF-α、CRP及IL-6水平及呼吸音异常、高热、胸闷及气促例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具有可比性。与同组治疗前和治疗1周比较,治疗2周时2组TNF-α、CRP及IL-6水平显著下降,呼吸音异常、高热、胸闷及气促例数显著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下降或减少更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高热、咳嗽、痰中带血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MPP湿热蕴肺型,可显著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促进疾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细胞连接分子对上皮组织物质转运的调控机制 下载:76 浏览:495

杨斐1,2 杨艳红3 张馨月1,2 吴慧娟1,2 阳长媛1,2 朴胜华1 雷自立1 《生物技术研究》 2019年4期

摘要:
细胞连接分子对上皮组织物质转运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其分子机制有待总结归纳。上皮组织中多数细胞连接分子参与形成紧密连接、粘附连接、桥粒连接和间隙连接等连接结构,调控细胞间转运和跨细胞运输。构成紧密连接的Claudin蛋白通过栅栏功能、受体功能和维持上皮细胞极性三种机制在调控上皮组织物质运输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它细胞连接分子通过对紧密连接的调控间接影响物质运输。由于Claudin家族的各成员之间的功能代偿作用及转录后调控对Claudin蛋白的表达的重要性,给细胞连接研究造成一定局限,新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有待发展。该文总结归纳出上皮细胞间连接分子调控物质转运的三种方式及当前应用于检测连接分子的生物技术,为基础和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头部亚低温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TXB2、resistin水平的影响 下载:71 浏览:310

张雪荣 《诊断医学》 2018年7期

摘要:
目的研究头部亚低温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CIS)患者血清血栓素B2(TXB2)、抵抗素(resistin)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CIS患者123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1例和观察组62例。对照组予以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予以头部亚低温+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及血清TXB2、resistin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8.39%高于对照组81.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TXB2、resistin水平、NIHS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TXB2、resistin水平、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IS患者采用头部亚低温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疗效显著,可减小神经功能损伤,提高血清TXB2、resistin水平,减轻炎性反应。

医疗设备的维修与保养工作研究 下载:44 浏览:354

陈国庆 《中国设备》 2025年2期

摘要:
医疗设备的使用,不仅代表了一个医院的医疗水平,还保障了患者疾病的治疗。为了确保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行,有效的维修与保养工作不容忽视。医疗设备的引进,是需要较高的经济成本,在日常使用过程中,提高保养效果及维修质量,是延长医疗设备使用寿命的重要手段。本文就医疗设备的维修与保养工作作简要论述。

医疗设备安全运行管理风险预警模型构建研究 下载:46 浏览:377

陈国庆 《中国设备》 2025年2期

摘要:
在医院管理中,医疗设备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保证医疗服务质量的关键。为了更好的提升医院医疗设备安全运行管理质量,医院可以根据当前的情况,构建医疗设备安全风险预警模型,然后利用医疗设备安全风险预警模型来开展医疗设备管理,做好风险预警和干预,更好的保证医疗设备安全顺利的运行。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医疗设备安全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探究医疗设备安全运行管理风险预警模型构建的意义和具体实施策略,以供参考。

核磁共振设备日常维修与维护有效方法 下载:57 浏览:413

李耐宁 《中国设备》 2025年1期

摘要: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与核磁共振技术的持续发展,医院中使用的核磁共振设备变得越来越普遍。核磁共振成像系统以其独特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各大医院之中,而系统则以其特有无辐射的优点逐渐取代传统放射性成像方式。利用核磁共振技术获得的图像为疾病的早期检测提供重要参考,这极大地辅助医生在临床上诊断与治疗,从而提升医疗效率。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核磁共振设备在医疗领域的潜能,确保其工作效率,并对设备进行日常维护与维修,确保其保持在最佳工作状态至关重要。

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 下载:53 浏览:514

傅友雯 《护理研究杂志》 2019年8期

摘要:
总结196例腹股沟疝行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治疗患者的护理,在术前预防高腹压、术前准备与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观察护理以及出院后的防治及健康指导等方面实施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从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尿潴留、阴囊血肿、血清肿、腹股沟区感觉异常、深静脉血栓和术后疝复发以及补片感染等远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分析总结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的实施方法和实施效果,以期对接受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利用中西医结合的特色护理模式在有效控制并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治疗效果、加快患者康复方面给他人提供经验,寻找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信息化护理干预在鼻窦炎内窥镜术后患者院外护理中的应用 下载:53 浏览:514

汪淑凤 《护理研究杂志》 2019年7期

摘要:
探讨信息化护理干预对鼻窦炎内窥镜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耳鼻喉科行鼻窦炎内窥镜手术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出院健康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为期6个月的信息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健康指导内容的掌握程度、复诊依从性、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出院健康指导内容掌握程度、复诊依从性、临床疗效均优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信息化护理干预可提高鼻窦炎内窥镜术后患者的复诊依从性,增进医患沟通,提高临床疗效。

老年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的中西医结合护理 下载:58 浏览:485

黄元元 《护理研究杂志》 2019年6期

摘要:
总结38例老年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术前充分评估患者病情,做好心理护理、患肢护理及疼痛护理并完善各项术前准备,术后做好基础护理、患肢护理和并发症护理的基础上结合中药熏洗、穴位按摩等中医辨证施治,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

68例基底节大量出血患者超早期联合微创术后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 下载:54 浏览:505

王明昕 甘燕玲 《护理研究杂志》 2018年10期

摘要:
总结68例超早期联合微创术治疗基底节大量出血患者中西结合护理,采用为中药汤剂保持患者大便通畅,术后72 h内鼻饲补阳还五汤加味,预防发生吸入性肺炎,中医辨证护理,保持良肢位,预防肌肉萎缩,针灸针刺治疗,给予康复护理等,促进患者康复。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胰腺炎的效果分析 下载:77 浏览:459

何绍吾 陈怀宇 李玮 《医学研究前沿》 2020年3期

摘要:
目的:探析中西医结合疗法在重症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接治的30例SAP患者纳入观察研究中,基于乱数表法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联用中药清胰汤治疗,治疗1周后评估两组中医证候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 Ⅱ)评分,并掌握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评分、APACHE Ⅱ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为73.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对SAP采用中西结合治疗有良好效果,能更好改善症状和体征,促进病情转归,且有较高安全性,值得临床应用。

小切口负压治疗毒蛇咬伤后肢体肿胀的效果及对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分析 下载:69 浏览:455

庄增根 《医学研究前沿》 2020年3期

摘要:
目的:研究小切口负压治疗毒蛇咬伤后肢体肿胀的效果及对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3-11月笔者所在医院接收的毒蛇咬伤后肢体肿胀患者5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6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26例加用小切口负压治疗。对比两组炎性因子水平、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肢周径减少值、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后CRP、PCT、白细胞计数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3 d患肢肿胀周径减少值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5、7 d患肢肿胀周径减少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毒蛇咬伤后肢体肿胀患者实施小切口负压治疗安全有效,有助于炎性因子水平的降低,促使肢体症状在短时间内消退。

舒芬太尼联合异丙酚在无痛肛肠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观察 下载:81 浏览:448

范福萍 张文强 《医学研究前沿》 2020年3期

摘要: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联合异丙酚在无痛肛肠手术中的临床效果和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156例行肛肠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对照组采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指标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的麻醉总优良率92.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05%(P<0.05);两组麻醉前HR、SBP、DB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对照组患者的HR(92.61±4.13)次/min,SBP(131.77±8.43)mm Hg,DBP(81.83±3.54)mm Hg,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的舒适度评分为生理(24.58±3.28)分,心理(23.45±3.81)分,环境(24.57±4.19)分,社会文化(25.37±4.13)分,疼痛出现时间(44.23±5.37)min,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痛肛肠手术的患者采用舒芬太尼联合异丙酚进行麻醉,起效快,手术全程无痛、安全,血流动力学指标稳定。

中西医结合护理模式对胸腰椎骨折术后患者胃肠道改善情况的影响 下载:57 浏览:364

姚建媛 周岚 吴治琳 俞伟忠 《医学研究前沿》 2019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对胸腰椎骨折术后患者胃肠道的影响。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2017年1-12月收诊的45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对照组,将笔者所在医院2018年1-12月收诊的45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组。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模式,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胃肠道改善情况、护理满意度、腹胀及便秘发生率。结果:研究组首次排便时间早于对照组,肠鸣音频率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腹胀及便秘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腰椎骨折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能改善术后胃肠道蠕动,且能减少便秘和腹胀的发生,可提高护理满意度。

综合辨证施护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影响 下载:76 浏览:495

陈丽彬 罗美珠 《医学研究前沿》 2018年4期

摘要:
目的:观察综合辨证施护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13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及常规基础护理基础上,根据患者辨证分型加用中西医综合辨证施护。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试验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辨证施护能提高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下载:98 浏览:505

伍豫军 《医学研究前沿》 2018年2期

摘要: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10月112例踝关节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下肢熏洗方剂熏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94.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肿胀、X线表现、踝关节功能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踝关节骨折在西医手术治疗基础上加用下肢熏洗方剂治疗可有效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症状,提高患者踝关节功能的恢复。

病毒性肺炎患者临床康复的相关调查研究 下载:129 浏览:1526

王超 张志虎 李晓妹 《现代康复医学》 2024年8期

摘要:

目的:总结病毒感染患者病毒性肺炎后期临床康复的诊疗经验。方法:220例病毒性肺炎患者病毒感染后给予加强序贯氧疗、俯卧位通气等呼吸支持、中西医结合抗病毒、抗菌、对症支持治疗、心理疏导和临床康复锻炼。结果:220例患者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康复出院205例、治愈好转15例,未出现死亡病例。结论:在病毒性肺炎病毒感染后,立足中西医结合特色的临床治疗、护理及康复过程中,医护人员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采取具体精细化、个体差异化的优质医疗服务措施[1] ,展现出学科优势,科学、有效地展开治疗、护理、康复,使患者尽早回归社会。

刮痧结合传统康复技术对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 下载:118 浏览:1519

梅沙沙 《现代康复医学》 2023年6期

摘要:
目的:使用铜砭刮痧技术结合传统康复技术对卒中进行康复治疗,分析刮痧在卒中患者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方法:本研究的分析对象选自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期间,于我院进行诊治的卒中患者100例,单双号平均分为单一治疗组(N=50,对患者实施传统的康复治疗技术)与结合治疗组(N=50,在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铜砭刮痧),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内科护理后经统计,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平衡及步行功能)、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都有改善,但额外实施铜砭刮痧治疗的卒中患者的恢复情况明显提升幅度更大,P<0.05。结论:对卒中患者而言,采用铜砭刮痧技术结合传统康复治疗具有更好的恢复效果,能够进一步提升平衡及步行运动功能、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慢性踝关节不稳定的临床分析 下载:237 浏览:2390

陈兴琼 《现代康复医学》 2022年9期

摘要:
目的:为了进一步分析以及记录慢性踝关节不稳定在康复治疗过程中实施中西医结合康复方案的实际临床疗效。方法:以2022年3月-2022年7月期间,本院对接受康复治疗的慢性踝关节不稳定92例病人进行记录和观察。实行西药康复方案的46例病人为参考组,实行中西医结合康复方案的46例病人为研究组。通过观察与比对92例病人距骨实际倾斜角、AOFAS实际得分、临床实际疗效;结果:研究组46例病人临床实际疗效以及AOFAS实际得分,比参考组的46例病人高,而距骨实际倾斜角要比参考组46例病人低。结论:实行中西医结合康复方案可以降低距骨实际倾斜角,大幅度改善病人临床实际疗效以及AOFAS实际得分,值得大面积临床使用。

静脉输液港护理管理实践中存在问题的质性研究 下载:65 浏览:649

乔丽影 《中国护理学报》 2025年2期

摘要:
目的:探讨了静脉输液港护理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期为相关领域提供借鉴。方法: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对我院的10名临床医生及护士进行访谈和观察,收集相关数据。在访谈中,询问了对静脉输液港护理管理实践的看法和经验,并记录下他们的回答。在观察中,观察了护士在实际工作中使用静脉输液港的情况,并记录下问题的出现。结果: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发现静脉输液港护理管理实践存在以下问题:管理层面:领导对静脉输液港的管理重视不够,缺乏相关培训和指导;输液港多学科团队建设力度不够;并发症处理流程不够完善;材料费用无法纳入医保而引发较多的后续问题。结论: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改进措施:首先,应当加强护理管理人员对静脉输液港管理的重视,提供相关的培训和指导。其次,应加强护士的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其对静脉输液港的使用技能。再次,应制定相应的使用流程和规范,明确护士的工作职责和任务,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提高静脉输液港护理管理实践的质量,减少患者的风险。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