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丁苯酞序贯治疗并用支架成形术治疗脑梗死合并颈内动脉中重度狭窄的疗效 下载:66 浏览:427

赵小妹1 刘永刚1 任翠剑1 王宁1 赵静1 齐伟静1 许云鹤1 曹姗1 高爱民1 周炜2 孙海川2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8年10期

摘要:
观察脑梗死合并严重狭窄的颈内动脉患者给予丁苯酞序贯疗法和支架成形术后神经功能及局部脑血流灌注的情况。方法选取颈内动脉中重度狭窄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丁苯酞序贯治疗及颈内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颈内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住院后行头颅CT、头颅磁共振明确脑梗死,头颈部MRA和颈部血管超声、经颅多普勒(TCD)筛查颅内外血管,头部CT灌注检查明确脑灌注。进一步行脑血管造影术(DSA)确定颈内动脉狭窄的情况,比较入院时和治疗2周、4周和3个月时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 index,BI)评分;治疗前及治疗2周、4周时脑灌注指标局部脑血流量(regional cerebral blood flow,r CBF)、局部脑血容量(regional cerebral blood volume,r CBV)、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的变化。结果成功地完成了100例颈内动脉狭窄的血管内支架植入术,其中50例成功完成丁苯酞序贯疗法,治疗2周、4周和3个月的患者神经症状体征均得到明显改善,治疗前NIHSS评分、mRS评分、BI评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治疗4周和3个月的观察组与对照组NIHSS评分、mRS评分、B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植入术后颈内动脉狭窄程度明显降低。在治疗前,两组r CBV和r CB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4周观察组较对照组患侧r CBV、r CBF均明显高于治疗前,MTT明显低于治疗前,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植入术后无明显并发症。结论丁苯酞序贯疗法可减少患者颈内动脉狭窄合并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显著改善残疾程度,丁苯酞序贯治疗并用支架植入血管成形术观察组比对照组显著改善神经功能及脑灌注。

延续性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心理状态与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下载:41 浏览:238

李臣凤 《临床医学杂志》 2019年5期

摘要: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PCI)心理状态及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指导和随访,观察组采用延续性护理。在患者出院时(干预前)和出院后3个月(干预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心理状况进行评价,并于干预后1,3个月采用自制的用药依从性量表对患者服药依从性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干预后1,3个月的用药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延续性护理能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PCI患者心理状况,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术前精神放松指导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患者心理因素的影响 下载:73 浏览:403

任冬梅 黄蔚萍 刘玲 鲍克娜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8年8期

摘要:
分析术前精神放松指导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患者心理因素的影响。方法按照入选标准选择我院住院实施PCI术患者120例,其中1至6月患者为对照组,共58例,实施常规围手术期护理;7至12月患者为观察组,共62例,在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基础上,加行术前精神放松指导。干预前后,采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测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并分别监测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体温和血氧饱和度(SPO2)。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血压、心率、体温、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及抑郁评分,SBP、DBP、H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手术患者实施术前精神放松措施,可有效缓解和减少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尼克地尔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心肌的保护作用 下载:68 浏览:384

黄晓慧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8年7期

摘要:
分析尼克地尔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将本院108例U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9例)给予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及他汀类药物等常规抗UA药物治疗;观察组(49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尼克地尔进行治疗,比较两组PCI术中心绞痛发生率及心电图的改变;比较两组PCI手术前后肌钙蛋白Ⅰ(c TnⅠ)、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结果观察组PCI术中心绞痛及缺血性心电图改变的发生率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c TnⅠ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K-MB水平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LVEF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尼克地尔能够有效降低UA患者PCI术中心绞痛及缺血性心电图改变的发生率,提高LVEF的水平,减少心肌损伤,有助于改善患者心脏功能。

止麻消痰活血汤对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行介入治疗无复流的作用 下载:79 浏览:499

刘琪 贾运时 马秀娟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0年9期

摘要:
目的探讨止麻消痰活血汤对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无复流的作用。方法选择石家庄市中医院于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行PCI治疗患者134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7例与对照组67例。对照组患者入院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止麻消痰活血汤治疗。两组疗程均为7 d。比较两组行PCI术后冠状动脉无复流患者血流变化,PCI术后即刻和术后7 d心肌酶和心功能变化,及住院期间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TIM血流分级明显改善,治疗后10 min观察组TIMI 3级血流恢复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573,P <0.05)。两组患者术后7 d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较术后即刻降低(t=55.516、28.461、91.206、55.790,P <0.05);观察组术后7d cTnI和CK-MB低于对照组(t=24.709、34.590,P <0.05)。两组患者术后7d LVEF较术后即刻升高(t=15.270、9.030,P <0.05);观察组术后7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t=4.221,P <0.05)。观察组住院期间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8.96%)低于对照组(23.88%)(χ2=5.438,P <0.05)。结论止麻消痰活血汤对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行PCI术患者,对改善TIMI 3级血流恢复有一定作用,可减轻心肌损伤及改善心功能。

碎裂QRS波与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后ST段回落不良的关系 下载:76 浏览:449

付蕾 何浪 钟诚 孙国建 欣明花 沈法荣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研究碎裂QRS波与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后ST段回落不良的关系。方法选取急诊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根据心电图有无破碎QRS波分为观察组(有破碎QRS波,n=50)和对照组(无破碎QRS波,n=40)。分析两组患者的心电图参数、实验室指标并统计Gensini评分与ST段回落率。结果有破碎QRS波患者心电图参数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MB Form,CK-MB)、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 I,c Tn I)等实验室指标和临床特征均显著高于无破碎QRS波患者,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 QRS时限增量、术前f QRS导联数、c Tn I与术后ST段回落不良独立相关。结论 QRS碎裂波与行急诊介入治疗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术后ST回落不良有关,急诊PCI术前心电图出现f QRS能够作为ST段回落不良的预测指标。

HbA1c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心脏功能与MACE发生率及死亡率的影响 下载:74 浏览:433

顾方方 韦凡平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术后心脏功能、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及死亡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行PCI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依据术前静脉HbA1c水平分为两组,其中A组患者HbA1c值<8%,而B组患者HbA1c值≥8%,每组各5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Killip心功能分级、NYHA心功能分级、左室舒张末期内经(LVDd)水平、左心房大小(LAd)水平、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随访MACE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 A组患者术后Killip心功能分级水平显著优于B组(P<0.05);A组患者术后NYHA心功能分级水平显著优于B组(P<0.05);A组患者LVDd、LAd及LVEF水平均显著优于B组(P<0.05);A组患者随访MACE总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P<0.05);A组患者随访死亡率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高HbA1c水平可能影响行PCI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术后心脏功能恢复,导致MACE和死亡风险上升。

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术后心肌损伤和炎性因子的影响 下载:86 浏览:458

熊晡 武凌宁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探讨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肌损伤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n=40)和瑞舒伐他汀组(n=40)。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瑞舒伐他汀患者在PCI术前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1周,阿托伐他汀组患者在PCI术前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1周,对两组患者用药前、术前、术后24h心肌损伤标记物的变化以及炎性反应进行监测。结果术后24h时,与阿托伐他汀组比较,瑞舒伐他汀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肌酸激酶同工酶、心肌肌钙蛋白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IL10的水平则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PCI术前应用瑞舒伐他汀不仅可以减轻患者心肌的损伤,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炎性反应,效果优于同剂量阿托伐他汀。

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行PCI+MIVS与CABG+MVS治疗临床效果比较 下载:51 浏览:488

李传传1 任明明2 陈立波2 韩振2 李敬来2 冯钢2 许志峰2 于洋3 顾承雄3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9年9期

摘要:
目的合并双支冠状动脉疾病(CAD)的中重度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IMR)的患者比较先行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行微创二尖瓣手术(MIVS)与选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联合二尖瓣手术(CABG+MVS)临床效果比较。方法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心血管病外科住院患者3358例中,接受PCI+MIVS 18例,CABG+MVS 24例,两组患者进行手术效果比较。结果 PCI+MIVS组与CABG+MVS组二尖瓣修复率、术后并发症住院总时间、1月内死亡率、心力衰竭、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体外循环时间[(141. 12±25. 39) min vs(202. 67±45. 94) min]和主动脉阻断时间[(78. 63±17. 85) mis vs (129. 44±33. 72) min]和呼吸机辅助时间[(17. 42±3. 88) h vs (24. 54±2. 63) h]和输注红细胞单位[3. 54(1-5) VS 1. 56(0-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中重度IMR合并双支CAD的患者选择PCI+MIVS治疗方式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即刻康复训练的效果研究 下载:12 浏览:246

顾淑芳1 于艳艳2 张丽敏3 2018年7期

摘要: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即刻康复训练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试验组给予术后即刻康复训练的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康复训练的方法。比较两组干预前和干预后第7天的日常生活能力、左心室射血分数、住院时间的变化,两组干预后6个月的生活质量和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访谈患者的看法,进行全面的效果评价。结果干预1周后,试验组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日常生活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6个月时,试验组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1);心绞痛、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心力衰竭、冠状动脉再狭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均对术后即刻康复训练在提高舒适度方面给予了肯定并表示愿意积极配合。结论术后即刻康复训练可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左心室射血分数,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心绞痛、心律失常的发生。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侧支循环代偿程度对介入治疗患者预后的影响 下载:89 浏览:514

王颖 郭培培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侧支循环代偿程度对介入治疗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医学中心95例行介入治疗的AIS患者,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以判断脑血管侧支循环代偿是否开放及其程度,分为无侧支循环开放组(35例)、一级侧支循环组(26例)、二级侧支循环组(22例)、三级侧支循环组(12例)。比较各组患者临床基本资料、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RS)评分的差异。结果各组患者高脂血症、高血压、饮酒史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801、16.974、15.361、10.707,均P <0.05)。各组患者脑血管狭窄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685,P <0.05)。相比治疗前,无侧支循环开放组、一级侧支循环组、二级侧支循环组、三级侧支循环组患者治疗后1、3、12个月NIHSS评分均明显减少(F=36.867、25.476、21.063、30.253,均P <0.05);一级侧支循环组、二级侧支循环组、三级侧支循环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3、12个月NIHSS评分较无侧支循环开放组均明显减少(F=19.684、13.582、10.960、15.875,均P <0.05)。二级侧支循环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3、12个月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一级侧支循环组、三级侧支循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相比无侧支循环开放组,一级侧支循环组、二级侧支循环组、三级侧支循环组治疗后6、12个月mRS评分均明显减少(F=11.681、14.766,均P<0.05);二级侧支循环组、三级侧支循环组治疗后6、12个月mRS评分较一级侧支循环组均明显减少(t=3.891、4.356、5.052、4.837,均P <0.05);二级侧支循环组治疗后6、12个月mRS评分较三级侧支循环组均明显减少(t=3.253、2.895,均P <0.05)。结论在行介入治疗的AIS患者中,有侧支循环形成者预后状况明显优于无侧支循环开放者,并且二级侧支循环形成者在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改善预后状况方面明显优于一级侧支循环和三级侧支循环形成者。

药物涂层球囊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下载:66 浏览:483

吴申钟 益刚 许轶洲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冠心病的治疗,药物涂层球囊作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技术中的后起之秀,可运送抗增殖药物以抑制血管内膜增生,并不增加金属支架层,降低了血管炎症反应及支架内血栓形成风险,目前在支架内再狭窄、小血管病变及侧支分叉病变等领域显示出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文就药物球囊的基本原理及其在不同病变中治疗的进展进行综述,为其在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心理干预对脑血管介入治疗术后患者身心康复的影响分析 下载:86 浏览:951

赵思思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4年8期

摘要:
目的:本文主要针对脑血管病人在手术医治结束之后,使用心理干预模式来进行护理,对其他们的焦虑、抑郁改善情况、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等多项指标产生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以随机选取的方式,选取2019年3月到2020年3月进入我院进行脑血管疾病的病人作为研究样本,为满足数据间的对比分析,将其分成常规组和研究组。常规组病人使用的是传统护理模式,研究组病人则是使用心理干预模式。结果:在使用不同的护理模式来进行护理之后,焦虑、抑郁改善情况,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生活质量,护理效果等多项指标方面存在比较大的差异 而以上这几项指标当中的数据都表现为研究组病人占有比较大的优势。结论:在为脑血管病人提供护理服务时,使用心理干预模式,可使得病人的护理效率能够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同时还能够对病人的生活质量进行改善,具有比较高的使用价值。

步长脑心通胶囊辅助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 下载:71 浏览:999

吴娟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4年7期

摘要:
目的:探讨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使用步长脑心通胶囊辅助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在2017年4月-2019年4月内,选择10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抽取各51例设为研究和对照两组,使用阿司匹林+步长脑心通胶囊辅助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为研究组,使用阿司匹林辅助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为参照组,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心功能指标。结果:研究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好(P<0.05),心功能比参照组提高(P<0.05)。结论: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使用步长脑心通胶囊辅助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效果明显,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促进心功能的恢复,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心理干预护理对脑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的影响 下载:75 浏览:677

祁雪芳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4年6期

摘要:
目的:通过对脑动脉瘤破裂患者进行研究,采用介入栓塞治疗的方式,在此基础上加入心理护理的方式,对其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脑动脉瘤破裂患者进行分组,一般组患者采用一般护理方式,对于观察组来说,通过进行心理护理加栓塞治疗方式。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满意度为95.0%,整体治疗有效率为95.0%(P<0.05)。结论:通过进行患者心理护理和栓塞治疗相结合方式的应用,其脑动脉瘤破裂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观察 下载:144 浏览:1248

酿郭 《医学研究杂志》 2023年11期

摘要:
目的 分析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观察。方法 于2022年5月-2023年5月期间,取80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进行分组治疗,各40例,对照组予以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组予以氯吡格雷,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对比,观察组相关各项指标均更优(P<0.05)。结论 在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中,氯吡格雷的治疗效果更加显著。

术后延续性护理对心血管介入治疗患者自护能力的影响及意义 下载:135 浏览:1141

倪敏慧 《医学研究杂志》 2023年11期

摘要:
目的:分析术后延续性护理对心血管介入治疗患者自护能力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将2021年8月-2022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136例接受心血管介入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并分析不同护理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自护能力以及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后延续性护理能够使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得到改善,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促使患者快速恢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替罗非班对冠心病介入治疗后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影响 下载:76 浏览:908

甘颖慧1 刘俊桐1 陈洪云2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4年2期

摘要:
目的:探析替罗非班对冠心病介入治疗后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于2022年5月-2023年8月时间段内,纳入大连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78例冠心病患者为参选对象,均接受冠心病介入治疗,依据盲选法均等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前者采用替罗非班治疗、后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生活质量。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接近,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d,各项炎性因子水平出现升高态势,对照组TNF-α、Hs-CRP、IL-6水平均比观察组高(P<0.05);观察组、对照组各有2例、5例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前者总发生率5.12%与后者总发生率12.82%未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生活质量水平更高(P<0.05)。结论:在冠心病临床中应用替罗非班治疗的疗效较佳,能有效规避支架内血栓形成风险,遏制炎性反应,不良发应风险低,值得推广。

心脑血管疾病病理及介入治疗 下载:97 浏览:890

马霞 刘颖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4年1期

摘要:
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和糖尿病等疾病的致死率在我国位居前五,被 WHO列为“三大杀手”,对人们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在众多的恶性肿瘤中,心脑血管疾病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第二癌症”,其发病率、致残率、致死率均较高,并呈逐年增高之势。心脑血管疾病比癌症更可怕:癌症还有生命的倒计时,而心脑血管疾病却无法给病人生命倒计时,它的发病速度之快,致残率之高,必须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

老年冠心病患者行介入术后康复护理的研究进展 下载:342 浏览:3572

曹金云 《老龄研究进展》 2022年6期

摘要:
介入治疗是目前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手段,介入术后指导患者积极进行心脏康复,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作为心血管疾病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心脏康复正在变得越来越完善和标准化。持续性心脏康复护理主要包括:综合护理评估、控制危险因素、运动与饮食护理等。本文总结了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康复护理的相关研究,以期为临床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康复护理提供依据。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