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护士院内弹性调配管理平台的研发与应用 下载:5 浏览:349

吴松梅1 张艳2 陈睿1 韩二环1 张甜甜3 庞浩杰4 王鹏4 2020年3期

摘要:
为高效调配护士人力资源,研发护士院内弹性调配管理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并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组建包括信息专业人员的研发小组和专家小组,提出时薪制护士跨科室兼职加班的调配模式,形成平台设计修订稿,交由专业信息人员研发、测试、上线。依据纳入标准给220名护士、18名护士长、2名管理员开放平台使用权限,在院内通过平台进行跨科护士人力资源调配。结果平台由移动APP终端和电脑PC终端组成,均包括3个用户端口:管理员端、护士端和护士长端。应用平台6个月,有105名护士通过平台兼职加班共1 295 h。平台应用前后,管理员班次调配成功率和调配花费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往年同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平台可实现护士人力弹性调配,增加护理服务供给,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共享院内护理人力资源。

基于TPACK框架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构建 下载:61 浏览:361

董瑞杰 2020年11期

摘要:
TPACK为构建信息教学能力提供了一个思考框架。基于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整体性,从信息化教学知识方面考量,构建由多个维度构成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综合体系。依据TPACK的逻辑起点,梳理出信息化教学能力的要素,包括:技术知识(TK)、整合技术的教学法知识(TPK)、整合技术的学科知识(TCK)、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CK)。根据信息化教学能力的不同维度以及表层知识与深层知识的融合层面,把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基本结构分为六大类别,依次是信息化教学整合知识、信息化教学设计知识、信息化教学实施知识、信息化教学评价知识、信息化教学反思知识、信息化教学研究知识。

TPACK框架下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新路径——基于信息化技术的视角 下载:64 浏览:390

张燕1 赵斌2 2020年9期

摘要:
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是新时代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通过阐述特殊教育教师的TPACK知识框架内涵,审视TPACK框架下我国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困境,发现我国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存在着"教师技术接受意愿不足,缺乏变革理念""教师知识体系偏重学科教学知识,忽视教学技术与辅助技术""教师学科教学知识与技术的深度整合能力较弱"等问题。对此,应通过"促使特殊教育教师角色转型,适应持续技术变革的挑战""重构特殊教育教师知识体系,促进技术与特殊教育的深度整合""将TPACK作为特殊教育教师培训内容,合力应对技术带来的挑战"等措施,促进新时代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

NICU母乳喂养闭环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开发及应用 下载:11 浏览:435

魏丽1 朱凤1 黄晨2 林迦密1 王婷婷1 潘红英2 2019年11期

摘要:
运用母乳喂养闭环信息化管理理念对NICU母乳喂养进行闭环管理,保障患儿喂养安全,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方法成立多学科合作管理小组,分析原母乳喂养管理流程中存在的问题,构建母乳喂养闭环信息化管理方案,开发母乳喂养闭环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护理信息系统与医嘱信息系统共享,母乳喂养医嘱与配方奶医嘱科学结合。结果 2016年1月—12月实施母乳喂养闭环信息化管理前,因母乳喂养信息核对环节错误发生意外事件1例,近似错误2例。2017年1月—12月实施母乳喂养闭环信息化管理后,未发生母乳喂养相关的意外事件及近似错误。实施母乳喂养闭环信息化管理前,需人工统计母乳收集量、抄写喂养单、录入喂养医嘱执行情况,每日工作时数为2 h,母乳喂养率统计每月工作时数为8 h。实施母乳喂养闭环信息化管理后,系统自动生成以上数据,无需人工统计。结论应用母乳喂养信息化闭环管理能够确保母乳喂养安全,减轻护理人员工作负荷。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师知识权威的时代转向 下载:80 浏览:445

李荣华1 田友谊1,2 2019年9期

摘要:
随着"互联网+教育"时代的来临,"知识垄断地位的丧失"正在稀释教师知识权威的滋养沃土,"知识话语权的受限"正在淡化教师知识权威的核心指征,"学生信任感的减弱"也在消解对教师知识权威的外在认同。面对这些挑战,教师知识权威不得不进行时代转向,即外部舆论空间由知识垄断转向平等对话,权威特征由绝对意义转向相对意义,知识构成由注重显性知识转向兼顾"缄默知识",权威塑造的方式由单一控制转向多方重塑。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下的思考 下载:55 浏览:374

欧佩玲 2020年6期

摘要:
随着教育信息化2. 0时代的到来,教育信息化所呈现的巨大推动力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提供强有力的切入点。如何优质化地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是当今教育信息化时代下广大教育教学工作者亟待探究与思考的焦点话题。本文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内涵做出了一定的概述,并基于课堂教学实践的客观事实,从教学主体、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三个方面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问题进行了思考。

我国教育信息化产业发展态势审视 下载:86 浏览:489

雷鹤 2019年1期

摘要:
教育信息化是我国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支撑。目前,受益于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和财政的巨大投入,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迅猛,但是产业集中度不高,互联互通效应不明显。信息技术服务教育的前景很广阔,需要教育信息化产业大力开拓。

线上线下精准对接:信息化时代教育应灾能力提升的关键 下载:61 浏览:436

刘明清 2020年5期

摘要:
信息化带来的线上教育让教育的应灾能力显著增强,但本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也暴露了线上教育的诸多问题,尤其是线上与线下教育脱节的问题。因此,通过梳理疫情期间线上教育出现的各种问题,整合已有的研究经验,可提出从以下五个方面进一步提升信息化时代教育的应灾能力:构建学习者本位的线上课程体系、完善质量为本的线上课程评价体系、创设问题导向的人机互动课程生态、选择"全身反应"的课程实施方式、建设多主体协同育人的课程环境。

基于大数据的教师管理精准化 下载:86 浏览:505

范新霞 范敏 2018年3期

摘要:
教师管理是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实现"善治"的重要手段。然而,我国当前的教师管理却陷入培养错位、培训不当、共享不足、取向失效的"管理失灵"困境。破解当前教师"管理失灵"这一难题的有效策略在于全方位运用教育基础信息数据库,通过大数据了解培训对象主体诉求,利用云平台共建教师信息库并实时更新数据,多渠道收集教师个体量化数据,以实现"精心培养、精密培训、精确配置、精细评估"的精准教师管理。

运用教育信息化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益的思考 下载:68 浏览:479

孙文娟 2020年6期

摘要:
随着信息时代的影响更加深入,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主张积极的运用相关的手段,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证教学的成果更加优良,同时又能促使小学语文教学实效性更加明显,充分的彰显小学语文教学的良好效益。本文将解读运用教育信息化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益的方式。

浅析促进教学互动生成发生的若干策略 下载:43 浏览:432

龚红霞 2019年3期

摘要:
教学乃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是现代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而互动生成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课堂形态,不仅能够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对学生的多维素质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如何促进课堂从知识讲授走向互动生成已经成为中小学教师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结合教学实际尝试从五个方面探讨促进教学互动生成发生的若干策略。目标定位、弹性预设、教学引导、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教学策略都能促进教学中互动生成的发生,对推进教学改革具有积极意义。

浅析高校教育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下载:60 浏览:380

肖帅 2018年8期

摘要:
如今我国正处于全面、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而信息技术手段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采用信息化的管理方式,也是促进各行各业发展的关键。因此高校在对学生进行管理和服务的过程中也引入了教育信息化的概念。从过去一段时间可得看出,高校教育信息化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比如使得学校的传统教育、教学环境有了极大的改变,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方式、观念的转变。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在高校信息化管理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影响和制约着高校信息化管理的进一步发展,所以本文将着重分析高校信息化管理进行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解决该类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希望能够对促进高校信息化的改革和发展有所帮助。

信息化校园多媒体教室管理思考 下载:70 浏览:529

韩谨 2019年8期

摘要:
本文紧密结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多媒体教室现状,旨在建立信息化多媒体教室管理体系,探索多媒体教室管理的新方案。

口腔门诊护士信息化绩效管理方案的制订及应用 下载:23 浏览:346

刘琳 陈守会 焦慧勤 2019年2期

摘要:
制订口腔门诊护士信息化绩效管理方案,为口腔门诊护士的绩效合理分配提供借鉴。方法以口腔专科护理工作范畴为基础,通过小组讨论、问卷调查,制订口腔门诊护士信息化绩效管理方案,于2016年3月开始正式应用,分别比较方案实施前后护士满意度和绩效考核统计时间。结果绩效管理方案包括3个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和21个三级指标。临床应用后,护士绩效满意度从(86.19±1.26)分提高到(88.04±1.45)分,护理绩效统计时间从(246.17±9.38) min降低到(113.17±10.75) 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口腔门诊护士信息化绩效管理方案体现了口腔专科护理工作特性,提高了护士满意度和护理管理效率。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改革与实践——以成都师范学院为例 下载:41 浏览:411

唐瓷 2019年1期

摘要:
信息化教学能力是新时代教师教育研究领域的热点话题,本文依据《师范生信息教学能力标准》,系统思考师范学生和未来教师的双重特性,从"信息素养课程体系建构、信息化教学改革探索、信息化教学能力应用实践及信息化教学大资源建设思考"等四个方面重构了师范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模式,提出了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九维一体"实践路径。

临床实验室设备管理系统开发与应用 下载:89 浏览:484

罗嘉俊 丘文慧 尹小毛 吴海雄 曾方银 2018年12期

摘要:
目的开发临床实验室设备管理系统,实现设备管理信息化。方法利用编程语言Visual Basic 6.0和数据库平台SQL Server 2005进行软件开发。结果临床设备管理系统包括6个模块:设备管理模块主要为档案管理和基础设置,工作人员可快速查阅设备基本信息和相关资料;维护保养模块包括日常保养、计划性维护、故障处理项目,为工作人员使用频率最高的模块;业务管理模块包括申购、验收、调拨、租赁、报废、不良报告项目,可对设备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统计分析模块包括效益、折旧、使用分析项目,可帮助管理者方便地了解科室设备资产效益和使用情况;附件管理模块主要包括设备的三证、相关资料文件等项目,可根据不同人员设置不同的权限;系统设置模块主要为管理员后台管理,包括参数设置、人员设置、操作日志等。系统调试后运行稳定,设备档案管理由原来的30 min缩短至2 min,记录查阅和文件查找由原来的15 min减少为30 s,保养登记和故障记录等漏登率减少了70%,同时员工满意度由原来的62%提升至90%。结论开发的临床实验室设备管理系统可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运行成本,能替代手工登记和纸质管理模式,实现设备管理信息化和无纸化。

农业信息化管理现状与趋势 下载:63 浏览:638

韩熠1 蔡博2 2024年11期

摘要:
现阶段,管理人员要想实现促进农业产业发展的目标,并紧追时代发展的步伐,则应积极开展农业信息化建设工作,要求管理人员能够知晓农业产业的发展现状,明晰农业信息化的管理情况,了解市场需求,并通过制定完善的发展战略、建立农业信息数据库、打造农业品牌等方式,提高现代化农业的发展速度,加快农业信息化的融合效率。

信息化技术在农业土地整理项目中的研究与应用 下载:79 浏览:809

刘统 2024年9期

摘要:
本文探讨了信息化技术在农业土地整理项目中的具体应用,包括无人机航测技术、监测系统技术监控系统技术,总结了信息化技术的管理要点,包括施工原则与管理措施、人机料法环的综合管理,并分析了信息化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通过更好地应用信息化技术,农业土地整理项目可以产生最大化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从而推动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等工作走向更大的成功。

从审计准则变化中解读信息化对审计取证的影响 下载:23 浏览:268

陈黎 2025年4期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信息化系统的运用也在促使经济活动产生新的改变,作为经济守门员的审计工作必须随之变化。作为审计工作重点的审计证据的特征也要随着经济环境的改变和企业所运用的信息化技术的进步而不断的更新。因此近些年来国家多次修订了审计准则,提高了审计工作的信息化比重,保证了审计数据的完整性,提高审计报告的质量。本文通过对审计准则变化解读,分析信息化对审计取证的影响,期望能够更好地促进信息化取证在审计工作中进一步推广使用,进一步提升审计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渠系计量设施(信息化)建设工程的作用、意义及前景 下载:80 浏览:818

刘继远 2024年8期

摘要: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是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的重要部分,对于推动节水农业和乡村振兴具有重要作用。对改革渠系计量设施(信息化)建设工程的研究,探讨了水价改革对农业的影响,从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益、培育节水农业模式、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等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引入信息化的农田水利设施,发现其能够实现更精准的用水量控制和水价收费制度,有效推动农田的节水用水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此外,也指出了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如农户用水支付能力、信息化的技术与设施建设等,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研究预测,随着信息化设施的进一步投入使用和综合改革的深入推进,其在提升农业水资源管理效能、推动节水农业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等方面的作用将更加明显。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