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家校共育的城镇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分析 下载:178 浏览:2617

王治华 《中国城镇》 2024年1期

摘要:
家校共育是一种重要的教育理念,强调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合作与互动,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在城镇初中阶段,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因为这时孩子们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通过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能够为城镇初中生提供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心理健康习惯,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质。于是城镇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就变得不可或缺。

“双减”视域下,搭建“学校、社会”实践研学平台共育共建”的实践与思考 下载:219 浏览:2248

唐雅璇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22年4期

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指出要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共育机制。校社共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在校社共育的价值定位确定后,教育者具有什么样的资源、采用什么样的实施策略就成为决定该育人机制成效的关键因素。笔者将围绕双减背景下的实际状况,阐述双减背景下学校实施校社共育过程中遇到的阻力与笔者对其的认识和展望。

家校共育促进职业学校学生行为规范的培养策略 下载:90 浏览:2032

李光金 《中国职业教育》 2022年3期

摘要:
职业学校学生行为习惯问题一直以来备受关注,除了通过学校的课程培养,同时也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学生在职业技能和文化课程的学习中不断汲取成长正能量,但学贵力行。如何,将书本所学,课堂习得落实到每日的生活、学习中,将经典内化为信念,外付诸行动,家校共育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信息技术背景下家园共育模式创新实践探究 下载:45 浏览:751

姜冰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24年8期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在教育领域家园共育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其模式也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不断创新与发展。传统的家园共育方式受限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难以满足现代家庭和教育机构对高效、便捷沟通的需求。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家园共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使得家长与教师之间的沟通更加顺畅,教育资源的共享更加高效。基于此,本文章对信息技术背景下家园共育模式创新实践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家园共育政策下经济状况落后家庭幼儿的学前教育现状研究 下载:78 浏览:1101

张梦洁 《财会研究杂志》 2024年2期

摘要: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学前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它不仅是孩子成长的基石,更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在当前的家园共育政策背景下,家庭与幼儿园之间的紧密合作被赋予了更高的期望。然而,当聚焦于经济状况落后家庭的幼儿时,这一政策下的学前教育现状却显得尤为复杂和严峻。因此,本研究旨在深入探索家园共育政策下,经济状况落后家庭幼儿的学前教育现状,并提出针对性措施,以此为改善经济状况落后家庭幼儿的学前教育环境提供有益的参考,促进教育公平,为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更好的条件。

幼儿园品格教育实施家园共育的新路径探索 下载:192 浏览:670

张慧敏 《中国教育学报》 2024年11期

摘要:
幼儿阶段被视为人格框架构建与道德品质培育的黄金时期,其重要性显著。在这一关键时期,家庭与幼儿园作为幼儿生活的两大核心环境,共同承担着幼儿品格教育的重任。当今社会聚焦于幼儿园品格教育实施中家园共育的新路径探索,提升教育效果。品格教育通过引导幼儿内化正向价值观,培养良好的习惯,为其人生道路奠定坚实基础。

双减教育环境下家校共育提升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探究 下载:241 浏览:3589

康淑艳 《计算数学学报》 2022年4期

摘要:
随着我国“双减”政策的实施,学校对快乐学习比较推崇,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方面的训练大幅度的降低,造成了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效果不佳。“双减”政策严格的规定了小学生家庭作业的时间,教师严禁采用传统题海战术来提升小学生计算能力。所以说,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教师可以有效的结合家校共育的方式,进一步对学生数学计算能力予以提升。由于小学数学计算很长一段时间都是采取单一和枯燥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借助家校共育的教学模式进一步提升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而且学生还能够在家长和教师的帮助和鼓励作用下,进一步提升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信心。因此,基于“双减”的教育环境,家校共育能够有效的提升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

高中历史作业管理与家校共育路径探析 下载:265 浏览:1949

田惠 余平慧 《教学管理研究》 2024年12期

摘要:
本文深入剖析了高中历史作业管理的现状及其在家校共育框架下的优化路径。通过详细阐述作业设计的科学性、作业布置的层次性、作业反馈的及时性以及家校合作的紧密性,本文旨在构建一种高效、协同的历史作业管理模式。文章进一步探讨了家校共育在提升历史作业管理效能中的作用,并提出了具体可行的实施策略,以期为高中历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提供有力支撑。

创新视角下幼儿园家园共育的实践路径探究 下载:68 浏览:722

刘婷 《教师教育与创新》 2024年9期

摘要:
随着社会的持续进步及教育理念的不断革新,幼儿园与家庭共同育儿模式已成为教育领域备受瞩目的焦点。这种模式的核心在于构建家庭与幼儿园之间的紧密合作关系,致力于为幼儿营造一个和谐、积极的成长氛围。通过双方的协同努力,旨在全方位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智力发展、情感培养以及社交技能的提升。家园共育不仅强调家庭与幼儿园之间的信息共享与资源整合,更注重在相互尊重与理解的基础上,共同为幼儿未来的人生旅程铺设美好开端。

初中德育教育及家校共育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 下载:273 浏览:2656

杨利水 《教学管理研究》 2022年5期

摘要:
德育教育在初中教育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班级管理是促进学校管理的有效途径。因此,在管理过程中,有效地将德育教育融入日常课堂,充分发挥德育教育的作用,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和课堂氛围,自觉承担学生的责任。文章分析德育教育在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解决方案,推动班级管理工作,取得了实际效果。家校共育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意义重大,如何促进家校共育,多方面培养学生,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关注。

小学劳动教育中实施家校共育的实践 下载:54 浏览:1679

张雅璐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2023年10期

摘要:
为了使劳动教育在小学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需要通过家校共育手段进行劳动教育实践。文章分析了家校共育在劳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当前劳动教育原则,提出了更具有可行性的优化策略,能够让小学生在“五育”并举的教学理念下进行劳动锻炼。

家校共育视角下小学劳动教育实施策略分析 下载:77 浏览:1882

贾彩霞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2023年10期

摘要:
劳动是塑造人格魅力和强健体魄的重要动力,也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一部分。在新时代背景下,学校劳动教育已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各地各级学校也纷纷将劳动教育纳入课程实践中。在小学阶段,劳动教育更是塑造和培养学生人格的重要阶段,因此应重视劳动素养的培养,确保全面素质教育的有效落实。本文从家校共育视角出发,探讨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策略,以期为小学劳动教育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

家校共育构建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 下载:421 浏览:2050

​代敬宗 《国际教育论坛》 2023年1期

摘要: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高中生面临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因此,构建一套科学、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路径显得尤为重要。家校共育作为一种全面、立体的教育模式,对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家校共育构建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进行了详细分析,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家园共育提升幼儿园幼小衔接水平的思考 下载:247 浏览:2103

叶丰伟 《国际教育论坛》 2022年4期

摘要:
在小升初时期,幼儿园的幼小衔接水平对孩子们的学习和全面发展都具有显著的意义,目前,我国幼儿园在幼小衔接方面面临多种困难,包括家长和教师之间沟通不足以及孩子们的学习方法不合适等现象。本文探讨了家园共育对于提升幼儿园幼小衔接水平的关键作用。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