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新工科背景下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下载:374 浏览:2784

张超1 田恐虎2 林秀玲3 万祥龙4 潘育松5 潘成岭6 《新材料》 2022年4期

摘要:
本文根据目前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培养模式,以“新工科”建设为契机,瞄准智能复合材料,紧抓当前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发展机遇,从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课程培养体系、课程结构,教学方法以及实验等方面,探究了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路径研究 下载:223 浏览:2200

张文娟 郭鹏 容旭巍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21年11期

摘要:
本文首先分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存在的问题,然后探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特色和实践路径,培养具有市场导向的实用型创新人才,促进创新型、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发展,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推进教育与产业共同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创意”到“产品”--中小学贯通式创新人才培养实践 下载:203 浏览:666

王教凯 王佳婧 《中国教育学报》 2024年10期

摘要:
本文聚焦于“创意”到“产品”的转化过程,深入探讨了中小学阶段实施贯通式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路径。通过阐述贯通式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理念,本文提出了从激发学生创意、培养创新思维、到引导其将创意转化为实际产品的系统性策略。这些策略旨在打破传统教育模式的界限,促进学生在不同学段间的无缝衔接,为国家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未来人才。

优化高校教学管理评价机制完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下载:162 浏览:1480

倪洁诚 《中国教育学报》 2021年12期

摘要:
国家(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远景目标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高校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力军。严格来说,创新型人才不是“教”出来的。创新的本质是人的智慧火花的闪现与变现,因此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更需要的是土壤、氛围、平台、机制、探索的热情与必要的时间。本文以一般的普通高等学校为例,探索如何围绕实践创新型人才培养这一目标,深化教育评价改革,优化教学管理体制,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合适的土壤和必要的机制,引导促进更多的教师、学生参与到创新教学活动中,以期培养更多更好的创新型人才。

浅析电子商务创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下载:90 浏览:964

李震 《教师教育与创新》 2023年6期

摘要: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也是一个国家强盛的原动力。抓住创新,就是抓住发展,抓住创新,就是抓住未来。近几年,国家对电子商务的大力扶持,在目前我国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技工类学校要抓住“互联网+”的发展机遇,以“为党为本,为国为本”为宗旨,以创新创业为本,把“为民”为本,以“以人”为本的创新创业教育为重点,把“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使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都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从而使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得到全方位的提高。

中职思政课混合教学模式与创新人才培养探究 下载:86 浏览:971

王超 《教师教育与创新》 2023年1期

摘要:
混合教学模式,是以互联网为载体和平台的教学模式。即,借助信息技术将网络、传统教学进行融合,发挥两种模式的优势,打造现代化课堂。新形势下,职业学校应当重点对创新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基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现况,本文明确了混合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并探讨如何与传统教学有机地结合,以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职会计教学改革分析 下载:193 浏览:2121

吴迪 《会计研究杂志》 2021年5期

摘要:
近些年,我国高职会计教育行业获得较大的发展,与此同时,对于会计教学改革提出更高的要求,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求有关院校认真进行该专业教学改革,以便加快会计人才培养,满足社会所需新型会计人才需要。基于此,本文主要围绕高职会计教学改革进行分析,先阐述高职会计教学中国的常见问题,再总结针对性的改革对策,通过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合理安排理论与实践内容以及创新会计教学方法等,提高高职会计教学改革成效,为有关院校会计专业改革提供借鉴。

《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改革与创新人才的培养 下载:137 浏览:2303

张馨文 潘利 冯成业 张文智 《教师教育与创新》 2021年5期

摘要:
《无机及分析化学》是高等农林院校农学、林学、动物科学(医学)、食品科学、园林(艺)、生物科学、环境科学等相关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基础必修课,授课对象为大一新生,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方面起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也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基石课程。本文从改变教学理念,优化教学内容,变革教学手段,完善实验教学,改革考核方式五个方面形成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新体系,最终达成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

科技场馆建设赋能创新人才培养实践路径探究 下载:224 浏览:1075

李妍1 李超2 《国际教育论坛》 2024年7期

摘要:
本研究探讨了科技场馆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和未来发展方向。通过分析国内外科技场馆的成功案例,总结了其在提升科学兴趣、激发创新思维方面的有效经验。文章提出,科技场馆应通过提升数字化水平、拓展多元化服务功能和加强国际合作,进一步优化其教育和创新支持功能。未来,科技场馆应充分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并引入更多科研项目和创新竞赛,以更好地服务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促进社会整体科学素养的提升。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