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进展分析 下载:98 浏览:1020

​杨柳华 季仙依 张朱婧 《纳米技术研究》 2024年2期

摘要:
分子生物学技术是一种在医学检验中常用的高科技手段,能够为治疗带来便利,更加容易分析病因,找出患者的症结所在,提高诊治效率。本文将从医学检验中常用的分子生物技术入手,试析其在临床病原微生物检验、肿瘤诊断及评估、遗传病例诊治、免疫系统疾病诊治中的表型,来具体分析,分析在使用生物学技术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并且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一定的评估和预测。

基于“院”“校”“企”创新协同培养医学检验人才的效果研究 下载:2003 浏览:2013

胡慧琼1 刘斌2 王红1 《国际检验医学》 2023年9期

摘要:
为培养具有精准医疗发展的高素质实用型医学检验技术人才,有效解决现有的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学生质量不高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差的问题,本文创新 “院”“校”“企”深度合作培养医学检验人才进行教学改革,精准构建教学环节,强化职业精神与职业技能培养等建议,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检验科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及探讨 下载:469 浏览:4578

董小玲 《医学研究杂志》 2018年10期

摘要: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日常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对医学检验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学检验质量控制不合格,必定会影响检验结果的真实性,从而影响医院的治疗、诊断水平,甚至可能造成医疗事故而发生医患纠纷。检验人员必须要高度重视检验质量控制,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的检验数据。

临床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下载:408 浏览:4013

徐萍 《国际检验医学》 2021年7期

摘要:
分析医学临床检验当中血液细胞的检验质控方法。方法:此次纳入研究的对象为本院于2019年2月-2020年2月接诊需接收临床血液细胞的常规检查80例病人,借助数字分配法,把80例病人平分为四个小组,即为Ⅰ、Ⅱ、Ⅲ、Ⅳ,比较分析比例不同抗凝血剂的检验结果、储存不同时间的检验结果。结果:比较运用抗凝血剂不同比例 Ⅰ、Ⅱ两组病人血液细胞的检测后表明,血小板、红细胞、白细胞的数值差异显著,P<0.05;储存不同时间条件下 Ⅲ、Ⅳ两组病人血小板、红细胞、白细胞的数值差异显著,P<0.05。结论:检测血液细胞期间,比例不同的抗凝血剂与不同的储存时间条件下,样本的血液细胞之间有较大数据差异,今后在检测血液细胞期间,应当注意比例不同的抗凝血剂与不同的储存时间对于样本的检验质量影响,便于更好地控制检验质量。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体验式实践教学研究 下载:320 浏览:4118

凌成君 《国际检验医学》 2021年2期

摘要:
目的 分析体验式教学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方法 选取本校2018级两个班20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班100名学生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2班100名学生作为观察组,进行体验式教学。依照实验数据来对比这两种教学方式的效果。 结果 观察组学生的理论成绩(90.88±2.86)以及实践成绩(87.56±2.75)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学生的理论成绩(78.86±3.44)以及实践成绩(75.65±2.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中使用体验式教学能够有助于增强学生理论知识以及实践知识的掌握,教学效果显著,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在临床医学检验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325 浏览:4010

梁任1 李静2 梁旭玲3 《国际检验医学》 2021年2期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在临床医学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月本院150例行血液细胞检查患者的血液样本。观察不同稀释比例(1:10000、1:5000)、不同放置时间(30min、3h、6h)下血液细胞检验结果。结果 1:10000组WBC、Hb、RBC、PLT水平高于1:5000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置3h、6h组WBC、Hb、RBC、PLT水平高于30min组,且6h组高于3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凝的配置比例差异及室温时间的差异可影响细胞检测的质量,因此在进行检验时,需把握每一个的检测环节,从而对检验结果进行保证。

医学检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试析 下载:459 浏览:2088

代雁凌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21年3期

摘要:
医学检验必须注重专业性,而为了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专业性,采用虚拟仿真技术建立虚拟教学平台,也可以有效地对传统医学检验教学中存在弊端进行完善,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上的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增强实践操作能力。

观察化学发光免疫法在肿瘤生物标志物检验中的价值 下载:293 浏览:2984

王志银 《肿瘤研究》 2021年4期

摘要:
目的本文主要针对化学发光免疫法在肿瘤生物标志物检验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126例肿瘤患者为观察组研究对象,选择同期体检正常者50例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均接受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查肿瘤标志物AFP、CA125、CEA、CA153、CA199,观察两组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差异性。结果观察组AFP(9869.0±69.0)ng/mL、CEA(82.5±1.6)ng/mL、CA125(526.9±31.9)kU/L、CA153(521.5±23.8)kU/L、CA199(425.8±5.9)kU/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方法有助于准确检出肿瘤生物标志物,从而辅助诊断疾病,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值得推广。

临床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探讨 下载:193 浏览:2554

张家文 《预防医学杂志》 2021年7期

摘要:
目的:探讨观察临床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2019.10-2020.10,抽取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9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获取患者血样进行血液细胞检查,分析并对比不同样本量、不同抗凝剂、不同静置时间的检查结果。结果:样本量2ml时的检查指标水平显著高于样本量1ml(P<0.05)。抗凝剂1:10000时的检查指标水平显著高于抗凝剂1:15000(P<0.05)。静置6h时的PLT水平与静置3h比较无差异(P>0.05),静置6h、静置3h的PLT水平大于静置30min(P<0.05);静置6h、静置3h、静置30min的WBC、RBC、HGB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明确血液细胞检查质量的影响因素,制定有效干预措施,可保证检验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值得推广。

CRP联合PCT联合检测在小儿细菌性感染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下载:264 浏览:2837

胡维波 《诊断医学》 2023年3期

摘要:
目的 分析CRP联合PCT联合检测在小儿细菌性感染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46例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为研究组,46例同时期体检的健康患儿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中CRP、PCT水平。结果 研究组患儿PCT、CRP水平明显均高于对照组患儿,两组患儿PCT、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P联合PCT联合检测在小儿细菌性感染疾病中诊断价值较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肾细胞癌冰冻切片的病理诊断准确性分析 下载:427 浏览:3501

杨旭 柳盛伟 张鹏博 张俊涛 《诊断医学》 2021年12期

摘要:
目的:探讨肾细胞癌冰冻切片的病理诊断准确性。方法:将2018年6月-2019年6月接收的进行肾细胞癌手术病理切片治疗的120例患者为例。随机将其分为实验1组和实验2组,每组60名患者。让实验1组采取冰冻切片法,让实验2组采取石蜡切片法。对两组切片诊断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诊断及鉴别诊断的要点。结果:冰冻切片确诊癌性病变的准确度高于石蜡切片的准确度(P<0.05)。结论:肾细胞癌组织冰冻切片的病理诊断性准确度较高,但亚型较多,形态多样,应当注意甄别。

接触性出血与宫颈细胞病理学诊断 下载:405 浏览:3342

杨旭 张鹏博 张俊涛 《诊断医学》 2021年6期

摘要:
目的 探讨接触性出血临床症状与宫颈细胞病理学诊断之间的关系。方法 报道200例接触性出血患者的宫颈液基细胞病理诊断特点。结果 200例接触性出血患者,其中ASC-US 58例,占29%;ASC-H 14例,占7%;HSIL 9例,占4.5%,其中滴虫感染引起的接触性出血7例,占3.5%。结论 1.接触性出血患者的宫颈液基细胞片较大多数阴性片背景稍不好,ASC-US诊断率稍高,少数接触性出血患者可诊断LSIL/ASC-H、ASC-H或HSIL,或微生物感染(如滴虫)。2.对于接触性出血患者的宫颈液基细胞片更应仔细阅片,提高阳性诊断率;3.液基细胞片诊断阴性的接触性出血患者,建议每年复查一次,连续复查两年阴性者可每两年或三年复查一次。

临床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方法分析 下载:78 浏览:821

孙健 《临床医学杂志》 2024年1期

摘要:
目的:探讨临床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2022.11至2023.11为研究时间。对院内的参与研究的志愿者进行血液采集。所有研究人员的血型保持一致。借助于对比形式,对医学检验期间,血液细胞检测结果出现偏差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稀释比例血方面,1:5000的血液细胞检验结果与1:10000血液细胞检验结果有显著区别,P<0.05。(2)在血液存放时间方面,存放6h血液样本测定的相关指标数值最高,其次为存放3小时,最低为存放1.5h,组间对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医学检验期间,血液稀释比例、人为操作等均会影响细胞检验质量。针对各影响因素,制定适宜的质量控制对策,并不断改进,以此提高血液细胞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医学检验中的有效应用 下载:1136 浏览:2392

蔡芳 《生物学报》 2021年8期

摘要: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地发展,使得人们在各领域均取得成果,这其中也包含分子生物学。在多个领域对此项技术的广泛运用,使得基因成为临床医学的基本发展方向,从而衍生出免疫学以及分子细胞学等学科。本文先说明分子生物学技术中技术概况,再叙述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发展现状,然后分析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医学检验中的有效应用,最后对分子生物学在医学检验中应用的问题及展望展开叙述。

医学检验中微生物相关指标的快速检测方法研究 下载:105 浏览:1182

唐金凤 《中国医学研究》 2024年11期

摘要:
本文介绍了传统常用的微生物检测方法及其局限性,强调了加速检测过程的紧迫性。本研究探讨了一系列快速检测方法,包括分子生物学技术、免疫学方法和生化传感器等。

医学检验质量控制体系构建与优化策略研究 下载:116 浏览:1385

宋云丽 《中国医学研究》 2024年10期

摘要:
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医学检验在临床诊疗中的作用日益突出。然而,当前医学检验质量控制体系仍存在诸多不足,影响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为提高检验质量,保障患者健康,有必要加强质量控制体系的构建与优化。本文将深入探讨医学检验领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检验质量控制策略,以提升医学检验的整体水平。

论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若干问题 下载:209 浏览:1394

何兵 《临床医学杂志》 2022年1期

摘要:
目的:了解影响临床医学检验检查质量的因素与控制方法。方法:纳选我院收治入院进行医学检验的患者128例作为观察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数字表法将纳入观察的患者均等、随机地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进行对比,每组各6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流程医学检验检查,结束后统计分析整体存在的问题,观察组患者接受优化流程+质量控制医学检验检查,流程优化及质量控制根据对照组检查结束后分析所得问题与经验进行改善。结果: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医学检验结果,分析影响结果质量的因素所在可见,流程优化+质量控制后的检验准确率明显更高,其中常规流程医学检验检查组的检验准确率90.63%,流程及质量优化后检验准确率提升至96.88%(P<0.05)。结论:提升临床医学检验的质量需要从受检者、工作人员以及试剂仪器三个方面入手,对整体流程和细节方面进行控制和改善,对受检者针对个体差异进行健康教育和检查指导,对工作人员和仪器试剂增加培训考核力度。

浅析医学检验专业建设在国际形式下的研究 下载:119 浏览:1451

罗银莉 张惠芬 《医学研究前沿》 2023年2期

摘要:
通过对澳大利亚、新西兰两所大学医学检验专业的教学、学分互认、联合培养、学科专业建设、联合科研等方面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提出借鉴和吸收国际先进的医学检验教育理念和培养体系,建设一流医学检验技术本科专业,培养一流医学检验技术本科专业,培养一流医学检验技术本科专业,培养一流医学检验人才。

医院医学检验实验室的管理探索与研究 下载:134 浏览:1697

张惠芬 罗银莉 《中国医学研究》 2023年3期

摘要:
讨论医学检验实验室研究前质量管理,增强检验质量管理体系,提升医学检验实验室检验质量。采用的方法为确保研究前检验质量的每个环节,认真完成每个细节需要注意的事项。搞好专业知识宣传教育、注重检验与临床的相互交流,充分完善各项制度。增强了研究前检验质量管理,确保了医学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增强研究前检验质量管理,明显提升了医学检验实验室检验的质量。

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生物安全知识调查研究 下载:139 浏览:1420

张惠芬 罗银莉 《中国医学研究》 2023年3期

摘要:
生物安全防护指的是在实验室环境下处理和保存感染性物质的过程当中选用一系列的安全防护措施,包含个人防护用品、实验室防护设施、相关仪器设备、物品和管理体系。近些年实验室SARS感染事件的发生,再次给医学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敲响警钟。医学检验专业学生毕业后最主要的去处是各级医院临床实验室,是患者血液、体液、排泄物标本集中场所,同样是医院极为重要的污染源和传染源,是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对医学检验专业学生们生物安全防护专业知识展开调查,深入分析学生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的了解现况,探讨对医学检验专业学生们开展实验室生物安全专业知识专题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