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乡村振兴视野下的社区(生态)博物馆本土化研究——从文化保护到地域发展 下载:81 浏览:438

潘梦琳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19年1期

摘要:
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城镇化、全球化给乡村社会的生存带来危机,社区博物馆理念正是将人类文化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有机结合的媒介。由于理念引进之初被解读为一种"文化保护""社会动员"的工具,以及对社区博物馆蕴含的经济发展职能研究相对薄弱,使得本土化地域实践难以处理保护与发展、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造成了早期实践"普遍充满失败感"。文章以此为切入点,通过对社区博物馆理论性解读和实践性分析,厘清了我国乡村地域发展与社区博物馆本土化所承担的经济职能及彼此的关联,并进一步融合对内生式发展的思考,提出了符合我国乡村发展需求的本土化途径。

生态旅游与生态博物馆:日本的经验 下载:68 浏览:382

井原满明1 田乃鲁2 李京生3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18年11期

摘要:
日本为应对东京一极化和乡村人口持续外流而引起的乡村地区过疏化问题,开展了各种社会活动和建设事业。在此进程中,乡村地区的区域资源特性日益被重视,生态旅游则被视为城乡沟通的桥梁而不断被推进。生态博物馆因能够发挥区域资源优势的作用而从法国引入了日本,旨在守护原生态、培育特色农作物和传承"生活生产"技能与文化。文章介绍了生态博物馆所经历的四个阶段发展,指出生态博物馆要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以达到"地方创生"的目的。

中国东北侏罗-白垩纪细腰亚目昆虫化石 下载:81 浏览:17

李龙凤1 王丽霞2 任东3 《生物学报》 2019年8期

摘要:
细腰亚目现生类群种类丰富,包含各类蜂和蚂蚁,因其传粉、寄生和社会性等习性备受关注。有关细腰亚目化石类群的研究近年来越来越广泛。系统回顾了中国东北部中侏罗世九龙山组地层和早白垩世义县组地层中已报道的细腰亚目化石物种。详细阐述了代表性类群魔蜂科(Ephialtitidae)、中细蜂科(Mesoserphidae)、异背蜂科(Anomopterellidae)、长腹细蜂科(Pelecinidae)的最新研究进展。

长春市三个树种秋季叶片颜色变化影响因子的研究 下载:53 浏览:369

刘彩伶 易晓煜 《林业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选取中国物候观测网中的白桦、黄花落叶松、五叶地锦三个树种2007—2013年秋季叶片变色的原始数据,与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气候因子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树种对气候因子变化的反应有所不同,气温和日照时数对树木秋季叶片变色的影响更为显著一些,且日照时数对阔叶树的影响要大于针叶树。

基于内部控制视角的文博事业单位无形资产管理研究 下载:87 浏览:483

孙洁 《财会研究杂志》 2020年3期

摘要:
在经济和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无形资产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逐渐加重,成为文博事业单位重要的资产组成部分。2006年财政部印发了《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对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进行了规范,但是无形资产由于不具备可辨认实物形态,且部分无形资产成本难以可靠计量,因此文博事业单位的部分无形资产不完全适用《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且长期以来,文博事业单位在资产管理中重实物资产轻无形资产,导致了无形资产的低效运转。为了确保无形资产安全和有效使用,文博事业单位应当加强自身内部控制,强化对无形资产的管理,提高无形资产的使用效率和国有资产收益。

基于AR和移动终端的博物馆智能导览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载:85 浏览:407

李楠 马开疆 刘俊 黄柏银 《航空航天学报》 2020年4期

摘要:
介绍了一个基于Unity3D引擎和Vuforia SDK开发,在Android移动终端上运行的博物馆智能导览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重点介绍了系统的增强现实相关功能、室内导航功能和数据库等的设计与实现。该系统可为参观者在移动设备上显示和播放与展品有关的图片、讲解音频、视频动画,还可供参观者观看、触控展品的三维模型,可使参观者获得与传统方式不同的观展体验。

接受美学视域下探索融通中外的博物馆话语体系建设 下载:74 浏览:177

何煜婷 赵璐 《航空航天学报》 2019年2期

摘要:
本研究以接受美学作为研究方法,提出藏品解说词需要得到参观者的认可才具有了文化价值和文化意义。以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中国瓷器的藏品解说词为例,本研究考量了英文解说词的话语特点,并从接受美学的视角出发,提出了促进文化价值构建和文化知识传播的博物馆藏品解说词的话语体系建设的方向。

钱币学与考古学的关系——以广西出土的钱币为例 下载:41 浏览:337

陈小波 《金融研究杂志》 2018年6期

摘要:
钱币学是门新学科,与考古学同属史学的范畴。两者之间关系密切,是相互利用的互为关系和史学研究的平等关系,两者都有研究钱币的发展规律、历史作用、文物价值和社会意义的任务,都有印证、更正或补充钱币史的作用。

岭南及东南亚等地发现的汉代货币与海上丝绸之路 下载:36 浏览:426

廖国一1 樊博琛2 《金融研究杂志》 2018年3期

摘要:
在今天我国的广东、广西、海南等地以及越南、印度尼西亚、印度等国家和地区都发现过汉代的货币,在缅甸则有汉代货币的文献记载,反映了汉代的货币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流播到了东南亚、南亚等地。汉代货币不仅是一种交易媒介,更是一种中国文化的代表产物,对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国家与地区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沿海地区海洋第三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实证研究 下载:54 浏览:441

徐忠1 杨鹏1 肖欠欠1 李科勤2 《海洋研究》 2023年2期

摘要:
文章根据2006—2016年我国11个沿海省、市、自治区海洋第三产业产值和GDP相关数据,采用变系数模型定量分析了沿海地区海洋第三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我国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并开始由量的增加转变为质的提高,总体海洋产业结构模式表现为三二一模式,海洋主导产业为第三产业。②沿海11个省、市、自治区海洋第三产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存在促进作用。因此提出优化升级海洋产业结构,积极发展海洋第三产业、提升海洋科技创新水平、构建多元化融资机制等针对性的建议。

结构成就建筑之美——张之洞博物馆 下载:58 浏览:461

张凯静 周兰翎 《中国建筑》 2019年11期

摘要:
古时建筑师和结构师统称为"工匠",他们不仅要呈现建筑物美观的效果,而且要保证结构的安全使用。在绿色建筑、工业化建筑、BIM技术日趋成熟的今天,结构师需与建筑师密切配合,使"骨骼"和"皮囊"完美的结合,力求形成建筑造型与结构受力体系的和谐统一。该文通过对张之洞博物馆项目从方案到设计到实现的全过程介绍,描述了结构如何体现建筑师的设计概念、成就建筑之美,也希望能为建筑师、结构师今后的设计工作提供参考。

数字协同下的文化建筑外立面优化实践——以国家南海博物馆为例 下载:63 浏览:479

​马辰龙1,2 朱姝妍3 向科1 《中国建筑》 2018年9期

摘要:
该文以国家南海博物馆立面深化设计为例,描述了实际项目施工优化过程中的具体实践,并总结提出了一套典型深化流程,以在当前有限的项目平台与施工条件下能够高效睿智地利用当前的数字协同工具集,最大限度地提高建筑方案深化效率。

千年古钺,文明曙光——平湖博物馆新馆建筑设计 下载:79 浏览:492

倪剑 李琪 《中国建筑》 2018年4期

摘要:
当代综合类博物馆是展示城市或地方的自然、历史、艺术藏品的复合平台,找寻多维度、多领域因子的平衡点是博物馆设计的重要课题。结合平湖博物馆新馆设计分析,阐述了建筑空间形式和地域文化隐喻、宏观城市设计和微观流线组织、外部建筑造型和内部功能布局三方面关系之间的平衡,讨论了平衡设计策略在综合类博物馆设计中的重要性。

短吻三线舌鳎、褐斑三线舌鳎和紫斑舌鳎种类的有效性厘定 下载:60 浏览:461

孔晓瑜1 罗海容1 THOMAS A. Munroe2 《水产研究进展》 2024年6期

摘要:
舌鳎属有些种类形态特征高度相似,导致了鉴定困难和种类的混乱,例如短吻三线舌鳎(Cynoglossusabbreviatus,Gray,1834)、褐斑三线舌鳎(C.trigrammus,Günther,1862)和紫斑舌鳎(C.purpureomaculatus,Regan,1905)的种类有效性和种间关系就存在三种观点:仅短吻三线舌鳎为有效种;短吻三线舌鳎和褐斑三线舌鳎均为有效种,而紫斑舌鳎是褐斑三线舌鳎的次同物异名;三个名义种均为有效种。为了解决这一分类混乱,本研究对三种舌鳎的原始描述、自测的模式标本和中国大陆沿海采集标本的28个形态特征和分子条形码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8个可数和16个可量特征的比例值以及2个描述性状在三个种之间为一致、包含、大部分重叠的关系;只有2个描述特征存在差异,一个是在吻长较上眼上缘距背鳍基部的长度特征上,短吻三线舌鳎和紫斑舌鳎为略长、等长或略短于的连续特征值,而褐斑三线舌鳎为明显大于;另一个差异是体表的花色差异,紫斑舌鳎体长一般小于200mm,且具有明显的斑纹,短吻三线舌鳎体长一般大于200mm,且随着体长增加,斑点逐渐淡化或者无斑,而不同体长的褐斑三线舌鳎在头后和身体前3/4均具有明显的零星褐色斑纹。COⅠ分子条形码结果显示,短吻三线舌鳎和紫斑舌鳎的遗传距离为0.000~0.002,为种内差异;褐斑三线舌与其他两种舌鳎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141~0.145,为种间差异。研究表明,短吻三线舌鳎和褐斑三线舌鳎是有效种,紫斑舌鳎是短吻三线舌鳎的次同物异名。本研究结果为鲽形目鱼类的正确分类提供了科学依据。

抓关键词,找到解读科普说明文的金钥匙 下载:69 浏览:480

张聪慧 《语文教学与创新研究》 2019年4期

摘要:
阅读科普说明文,需要抓住关键词。以《故宫博物院》一文为例,谈谈解读科普说明文的四把金钥匙:抓名词,知本质;抓形容词,知特征;抓方位词,知顺序;抓抒情句,知作者立场。

辽宁省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4种新纪录 下载:98 浏览:529

王佳豪1 张淑梅2 邢艳萍1 许亮1 梁勇满1 王冰1 康廷国1 尹海波1 《中国中医药》 2020年1期

摘要:
目的对辽宁省进行了普查试点研究,旨在了解辽宁省地区野生中药资源蕴藏状况,并对新发现的新纪录种进行报道。方法依据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试点技术方案,通过对辽宁省15个市县野外样地调查,归纳总结各地区的资源蕴藏状况,对新发现的物种进行分类鉴定研究。结果共调查588个样地、2905个样方套,17430个样方的调查,共调查出1269种药用植物,31种新纪录植物。对辽宁省未报道的4种新纪录(其中臭菘Symplocarpus foetidus为辽宁省发现的新记录属,狭瓣孩儿参Pseudostellaria palibiniana、伏水碎米荠Cardamine prorepens、叶芽南芥Arabis gemmifera为3种新记录种)作首次报道。结论此次普查对辽宁省野生中药资源的保护与合理运用总结出了理论依据,新纪录的发现也为物种多样性提供了新资料。

文化传承视角下博物馆在群众文化中重要作用体现 下载:16 浏览:184

吴尉 《当代中文学刊》 2025年2期

摘要:
本文以文化传承视角出发,探讨了博物馆在群众文化中的重要作用。首先分析了博物馆在文化传承中的地位和作用,其次探讨了博物馆在群众文化中的特殊地位及其作用机制,最后以具体案例为例,展示了博物馆如何通过各种形式与群众互动,促进文化传承,提升群众的文化素养,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文化馆开展群众性艺术培训工作的优化措施 下载:36 浏览:1484

黄小玲 《当代艺术》 2025年2期

摘要:
文化馆开展群众性艺术培训工作目的有三:其一,保证经典群众文化得到培植,让各类艺术得到健康发展;其二,为社会群众艺术及文化素养提升作出积极贡献。其三,将主流文化融入到群众艺术文化当中,培养群众“四个自信”。然而目前来看,文化馆群众艺术培训工作存在专业人员不足、场地有限、设备老化以及缺乏线上线下结合手段,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在应对上需要抓住资源建设、制度建设,确保群众性艺术培训工作有效开展。

科技馆沉浸式体验项目:实践科普伦理 传递科技向善 下载:87 浏览:821

​徐雅丽 《国学研究》 2024年3期

摘要:
新时代科技馆体系建设面临着科技馆建设发展不平衡、价值引领功能较弱、缺少优质科普资源等问题,科技馆体系建设呼吁科技馆创新开发科普资源,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在文旅行业兴起的沉浸式体验项目恰能对以上问题进行较好平衡,国内也有多家博物馆、科技馆研发了效果较好的沉浸式体验项目。本文从践行科普伦理、加强科技馆价值引领功能方面切入,通过科普伦理的内涵分析、剧本杀模式的归纳分析,界定沉浸式体验项目的概念,通过湖北省科技馆沉浸式体验项目的开发过程论证沉浸式体验项目作为科技馆科普资源开发形式的优势。通过总结实践经验、梳理国内科技馆、博物馆沉浸式体验项目,提出沉浸式体验项目的优化方向。

文化自信背景下群众文艺队伍的整合及管理 下载:92 浏览:964

黄小玲 《中国文学》 2024年8期

摘要:
本文阐述了文化自信背景下群众文艺队伍的作用;探讨了群众文艺队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群众文艺人才供需矛盾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文化自信背景下群众文艺队伍的建设路径,以及文化自信背景下群众文艺队伍管理的有效方法。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