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富水砂卵石地层超高压旋喷桩施工技术研究 下载:67 浏览:364

任军1 范长春2 李博3 《交通技术研究》 2019年7期

摘要:
超高压旋喷桩以其优异的地基加固效果和挡土挡水性能被深基坑工程广泛使用,而该技术在富水砂卵石地层中的桩体质量及桩间咬合程度均较难控制。通过现场试验的方法,对高压旋喷桩在富水砂卵石地层中的加固效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超高压旋喷注浆技术基本实现了不同土层的有效土层置换加固;在合理布置旋喷桩间距的前提下,各土层中均可形成密实的咬合体;在粉细砂及粉质黏土等细颗粒土层中,加固直径可以达到2m以上;在富水砂卵石地层中,加固直径可达1.9m。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适用于富水砂卵石地层中的高压旋喷桩施工参数建议值。

川西气田须家河组致密坚硬地层钻井提速关键技术 下载:54 浏览:411

刘伟 《天然气进展》 2020年12期

摘要:
四川盆地川西气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埋深为2 000~4 500 m、厚度为1 700~3 050 m、地层压力系数为1.85~2.0、岩石致密坚硬、岩石可钻性极值高达8.0,前期评价阶段的直井在相应井段的平均机械钻速为1.41~2.22m/h。为了实现对川西气田的有效开发,以机械钻速较慢的须家河组为研究对象,开展工程地质参数精细描述、井身结构优化、提速工具优选和强化钻井参数等系统研究,形成了一套适合于该区须家河组致密坚硬地层钻井提速的关键技术。研究成果指导完成6口开发井,平均机械钻速达3.19 m/h,同比提速32%,钻井周期缩短约40 d。结论认为,所形成的集"工程地质参数评价、井身结构优化、破岩工具优选、钻井参数强化"于一体的硬地层钻井关键技术有利于须家河组钻井提速提效,不仅能满足川西气田有效开发需要,还可以为国内外类似气井优快钻井提供技术借鉴。

随钻电磁波电阻率测井在水平井各向异性地层响应特征研究 下载:63 浏览:412

李鹏 《地球科学探索》 2020年12期

摘要:
在砂泥岩薄互层、缝洞型地层以及泥页岩储层等非常规油气藏中,地层普遍存在各项异性。在水平井测量环境下,仪器响应方式与直井不同,同时受到地层各向异性影响,电阻率测井响应更加复杂,增加了储层评价难度。使用数值正演方法模拟了水平井各向异性地层电磁波电阻率测井响应,分析了各向异性地层对电磁波电阻率测井响应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各向异性系数增大,方位相位差电阻率和方位幅度比电阻率均增大,而方位幅度电阻率随各向异性系数增大分离程度比方位相位差电阻率分离程度小。最后,对电磁波电阻率实测资料进行分析。可知,各向异性地层往往会导致水平井电阻率与直井电阻率存在显著差异,同时在泥岩层会出现曲线分离现象。

东胜气田什股壕地区下二叠统山1段河道识别 下载:10 浏览:453

李灿 归平军 《天然气进展》 2020年10期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东胜气田什股壕地区下二叠统山西组是一套由辫状河三角洲向辫状河过渡的沉积相,砂体横向变化快,纵向叠置复杂,薄层、薄互层砂体预测较难。已有钻井揭示山西组山1段气藏部分天然气高产井分布与砂体尖灭线关系密切,为了精确预测山1段的河道砂体展布特征,深化对该气藏的认识,以什股壕地区的三维地震资料、钻井资料、测井资料为研究对象,以地震沉积学理论为指导,利用三维地震资料的横向分辨率解释优势,应用90°相位转换、地层切片等技术对山西组进行河道识别。研究结果表明:①90°相位转化技术对薄砂体的识别更加精确,采用90°相位转换后的地震数据体进行地层切片的提取能够更准确地刻画河道空间展布及河道的边界;②已有钻井揭示什股壕地区山1段气藏有利区位于河道砂体上倾尖灭与构造高部位处,气藏类型为地层—构造复合气藏。结论认为,所形成的基于地震沉积学的河道精细识别技术,为指导研究区气藏精细描述及开发奠定了基础。

东胜气田锦58井区下石盒子组致密砂岩气藏气水关系 下载:61 浏览:487

李阳 《天然气进展》 2020年7期

摘要:
为了明确鄂尔多斯盆地东胜气田锦58井区下二叠统下石盒子组致密砂岩气藏气水分布关系及影响因素,以气藏地质特征为研究基础,分析了下石盒子组气藏地层水的化学特征和赋存状态。研究结果表明:①地层水型为高矿化度氯化钙型,地层水地球化学特征参数反映出储层封闭条件好,有利于天然气的聚集和保存;②地层水分为边底水、透镜状水体及滞留水3种类型;③平面上以气水同层、含气水层分布为主,纵向上多个气水系统共存,无统一的气水界面。结论认为:①气水关系主要受生烃强度、储层连通性、储层非均质性及局部构造的共同影响,其中储层连通性越好越有利于天然气聚集成藏,反之易形成透镜状水体;②储层非均质性导致纵向剖面呈现"气层—干层—水层"的叠置分布;③局部构造微断裂、微裂缝既是有利的天然气运移通道,又是储层改造沟通它层水体的主要途径,而局部构造高点或构造隆起是天然气的相对富集区。

东胜气田锦58井区下石盒子组致密砂岩气藏气水关系 下载:47 浏览:455

李阳 《天然气进展》 2020年7期

摘要:
为了明确鄂尔多斯盆地东胜气田锦58井区下二叠统下石盒子组致密砂岩气藏气水分布关系及影响因素,以气藏地质特征为研究基础,分析了下石盒子组气藏地层水的化学特征和赋存状态。研究结果表明:①地层水型为高矿化度氯化钙型,地层水地球化学特征参数反映出储层封闭条件好,有利于天然气的聚集和保存;②地层水分为边底水、透镜状水体及滞留水3种类型;③平面上以气水同层、含气水层分布为主,纵向上多个气水系统共存,无统一的气水界面。结论认为:①气水关系主要受生烃强度、储层连通性、储层非均质性及局部构造的共同影响,其中储层连通性越好越有利于天然气聚集成藏,反之易形成透镜状水体;②储层非均质性导致纵向剖面呈现"气层—干层—水层"的叠置分布;③局部构造微断裂、微裂缝既是有利的天然气运移通道,又是储层改造沟通它层水体的主要途径,而局部构造高点或构造隆起是天然气的相对富集区。

浅谈青海省鱼卡矿区三井田含煤地层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下载:51 浏览:369

赵宇星 《煤炭技术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青海鱼卡矿区三井田煤层结构复杂,鱼卡矿区三井田含煤地层主要发育冲积扇、辫状河以及曲流河三类沉积相。大煤沟组一段沉积期主要以冲积扇相发育为主,大煤沟组二段沉积期主要发育辫状河相,石门沟组一段沉积期主要发育曲流河相,通过对典型钻孔ZK38-2沉积相划分及走向上钻孔之间的沉积相对比研究,对井田内煤层对比研究具有实际意义。

井研—犍为地区筇竹寺组页岩气保存条件研究 下载:53 浏览:424

谢丹 韩书勇 周伟韬 袁玥 任街平 贺洪强 《天然气进展》 2018年7期

摘要:
在分析井研—犍为地区页岩气保存条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探讨了影响研究区筇竹寺组页岩气保存条件的主要因素。首先,明确了断裂作用对页岩气保存条件的影响:断裂作用形成的微裂缝对页岩气藏起改善储层渗滤条件的作用,而强烈的断裂作用所形成的断层及宏观裂缝则对页岩气藏起破环作用。研究区远离褶皱冲断带,褶皱变形强度较弱,断层规模小、相对不发育,未破坏页岩气的保存,并且断层、裂缝系统对储集条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其次,明确了顶、底板条件对页岩气保存条件的影响:良好的顶、底板可以形成封闭系统,可完好地封存页岩气。研究区含气页岩段顶板发育完整,岩性致密且具有较好的屏蔽作用,底板由于存在风化壳,相对较为薄弱。最后,明确了地层压力对页岩气保存条件的影响:大断裂较为发育的地区地层压力下降明显,吸附气含量较低,为保存条件较差的地区,反之较好。研究区筇竹寺组页岩地层为异常高压,页岩气层封闭性较好。

页岩气水平井地层倾角随钻监测方法应用研究 下载:75 浏览:424

陈杨 陈兵 《天然气进展》 2018年3期

摘要:
由于地震解释精度限制,页岩气水平井钻进过程中常常遇到预测地层深度与倾角与实钻误差较大的情况,故对页岩气水平井进行随钻地层倾角监测,及时根据监测结果进行轨迹调整对于页岩气水平井顺利中靶并长穿优质储层有重要的意义。利用导眼或邻井的自然伽马曲线建立地层对比标志层,在此基础上结合钻井轨迹及预测地层倾角建立地质模型,分析随钻自然伽马曲线变化情况,选择在标志层处、A靶点等控制点进行地层深度和地层倾角的确认,提前预判实际地层的变化,调整钻井轨迹,保证井筒在目标地层中穿行。

复合地层条件下矩形顶管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研究 下载:78 浏览:472

丁亚会1 王雅建2 许有俊3 《建筑技术学报》 2020年2期

摘要:
依托广西省南宁市轨道交通1号线某过街通道土压平衡矩形顶管工程,基于现场实测数据,分析了复合地层条件下顶管施工地面横纵向变形规律,提出了Peck公式在预测该地区典型复合地层中顶管隧道地面沉降的关键参数建议值。

浅埋大断面黄土隧道大变形特性及其控制措施研究 下载:75 浏览:476

陶鼎1 李大华1 刘成1 方辉2 陶顺2 《建筑技术学报》 2020年1期

摘要:
依托银西客运专线某浅埋大断面隧道,基于数值计算和现场监测等手段对隧道变形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浅埋大断面黄土隧道拱顶沉降量大、变形时间长,初支封闭成环后变形速率变缓,但在二衬施作前隧道变形速率依旧较大,围岩未达到稳定状态。隧道施工过程中会在拱脚和墙脚形成塑性区,围岩塑性变形导致地层的不均匀沉降使围岩受到的拉应力或剪应力大于土体的强度,极易形成可见的地表裂缝。采用袖阀管注浆+洞内超前中管棚的控制措施能有效控制浅埋大断面隧道变形,保证施工安全。

深部及复杂地层中PDC钻头综合改进方法 下载:408 浏览:434

王滨1 邹德永2 李军1 杨宏伟1 黄涛1 《石油科学研究》 2018年10期

摘要:
深部及复杂地层条件下岩石普遍具有硬度大、非均质强、可钻性差、研磨性高等特点,因此钻速慢、寿命短、成本高等问题一直是制约PDC钻头在上述地层中高效应用的主要技术瓶颈,开展PDC钻头改进方法研究十分必要。通过对国内外PDC钻头最新产品及相关技术进行研究,从提高破岩效率、延长使用寿命、增强稳定性、优化定向性4个方面系统地提出了深部及复杂地层条件下PDC钻头综合改进方法,进而应用该方法设计了6只PDC钻头用于华北、东北等油田的花岗岩、硬砂岩、砾岩等难钻地层,均取得了优于常规PDC钻头及牙轮钻头的破岩效率和使用寿命,说明该综合改进方法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使用价值。研究成果可对深部及复杂地层条件下PDC钻头个性优化设计提供指导。

冲洗液在复杂地层的运用 下载:85 浏览:480

赵亮 《地球科学探索》 2019年12期

摘要:
在复杂地层地质钻探中,钻进冲洗液质量的好坏,是钻孔能否顺利完工的必备条件,众所周知:冲洗液是钻进的"血液"。在复杂地层中钻探,钻进是否顺利进行,取决于冲洗液能否护壁、防塌、抑制水敏膨胀、排粉等功效,是检查冲洗液在钻进中是否起到了"血液"的功能。才能保证钻进的更加高效与安全,避免发生孔内事故

辽东半岛寒武纪地层古生物及沉积环境 下载:67 浏览:432

俞笋1 董涛2 《地球科学探索》 2018年5期

摘要:
本文拟对辽东半岛的寒武纪地层古生物及沉积环境进行研究。在对辽东半岛寒武纪地层进行整理划分的基础上,分析了寒武纪时期该区域的古生物及其生存环境,对辽东半岛在寒武纪时期的气候变化及环境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

苏埃湾海域孤石段盾构施工技术探讨 下载:76 浏览:324

王连山1 奚正平2 《交通技术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花岗岩球状风化体(孤石)段盾构施工易造成刀具磨损,甚至刀盘变形,严重时掘进困难。文章对花岗岩球状风化体(孤石)的形成原因、主要组成成分以及形成机理、分布规律进行分析,结合广州、深圳地区地铁盾构施工孤石段常规处理方法,探讨了孤石物探方法及发展,并针对即将在苏埃湾海域开工建设的苏埃通道盾构施工,提出刀具配置、地质预报、水下爆破等施工建议。

浅析断层脉状裂隙水的富水性规律 下载:32 浏览:335

徐文荣 《低碳研究》 2018年10期

摘要:
为有效寻找出地下水源地,本文通过实例分析断层脉状裂隙水富水性规律之一,指出断裂切割地层岩性与断层脉状裂隙水富水性有密切联系。

综合降水技术在胡麻岭隧道富水粉细砂地层中的应用 下载:73 浏览:505

王胜国 《工程与技术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兰渝铁路胡麻岭隧道第三系富水粉细砂地层,具有复杂敏感的水稳特性,开挖后随时间推移受地下水的补给,围岩含水率和稳定性具有显著变化的特点。经过理论分析和现场试验,确定洞内采用分部台阶轻型井点降水、超前水平真空降水、重力深井负压降水,洞外采用地表重力式深井降水。通过含水率现场测定,得到降水时机—围岩含水率的关系,确定了富水粉细砂地层隧道施工的最有利降水时机。实践证明,在富水粉细砂地层开挖支护过程中,洞内超前水平真空降水应在开挖前3d进行,洞内分部台阶轻型井点降水及重力深井真空降水应随时跟进,洞外地表深井降水应超前15d进行,可稳定控制围岩含水率在10%11%,达到预期降水效果。

地铁盾构穿越钙质结核富集地层施工技术 下载:65 浏览:376

姚智慧 《工程与技术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郑州市轨道交通2号线盾构施工通过无水粉砂钙质结核富集地层,地质突变导致工作参数不稳定、满负荷掘进,致使地面沉降难以控制、地面沉陷、设备故障频发。对此除进行地质补勘外,对盾构设备进行局部改造、控制掘进参数,采用聚合物(或膨润土)+泡沫的组合式渣土改良方式,顺利通过钙质结核富集地层。可为今后类似地层中盾构施工提供一定借鉴和参考。

浅地层剖面系统在福建沿海海底沉船调查中的应用 下载:89 浏览:493

李海东1,2 胡毅2 许江2 林兆彬2 刘伯然2 王恒波2 郑江龙2 《海洋研究》 2021年1期

摘要:
海底沉船是水下文化遗产的一种重要类型和存在形式,利用综合地球物理手段对福建平潭、莆田及福州海域的海底沉船进行了探测研究,并重点探讨了不同浅地层剖面系统及不同探测频率在不同埋藏状态的水下文物调查中的应用。结果表明:浅地层剖面探测能够有效识别处于不同埋藏状态的沉船,尤其对探测埋藏海底面以下的沉船具有其他探测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但是探测频率的调节对目标物探测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对于埋藏式的海底沉船低频信号探测效果较理想。

油气管道定向钻长距离穿越粉细砂地层安全控制技术 下载:86 浏览:954

叶建东 梁晓强 《天然气进展》 2024年1期

摘要:
自水平定向钻施工技术问世以来,给城市燃气管道敷设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现如今,水平定向钻施工技术已在我国的城市燃气管道敷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其实际施工过程中,对燃气管道外防腐层的防护仍是一项重难点问题。必须要在水平定向钻施工中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来对燃气管道外防腐层进行防护,才能够保证整体管道敷设质量。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