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国考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创新探索 下载:68 浏览:392

雷励 《当代音乐研究》 2019年9期

摘要:
随着学前教育领域的拓展,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也被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旨在通过对国考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堂教学创新模式的发展,针对教学的现实情况,结合国考要求,以儿歌钢琴即兴伴奏的授课新模式为突破口,以音乐基础理论作为指导,结合即兴伴奏拓展训练,从教学目标、教学体系和教材方法构建国考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创新课堂,从而提高课堂质量,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教师的教学水平。

2018年“珠江·凯撒堡”杯全国音乐教育专业基本功展示实况 下载:68 浏览:388

胡朔 《当代音乐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两年一度的"珠江杯"全国音乐教育专业基本功展示(又称五项全能比赛)可谓是高师音乐专业院校的盛世之会,对音乐教师的几项基本技能进行全方位的考查,不仅检验了各大高师院校音乐教学能力的高低,还提高了即将从事音乐教师这一职业的毕业生的业务水平能力。笔者作为观摩人员,有幸参与这一音乐盛会,通过此文得出思考。

教育现象学视域下高职院校新建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策略 下载:78 浏览:494

刘莹 陈天怡 赵京娜 《中国教育探索》 2018年12期

摘要:
自《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颁布以来,无论是本科还是高职院校都对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进行积极的探索,在很多方面取得显著成果,但是部分高职院校在积极响应教育部号召的同时在学前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上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对黑龙江省三所高职院校新建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展开现状调查及问题成因分析,并提出现象学视域下高职院校新建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策略。

对学前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反思 下载:48 浏览:518

曾强 《中国教育探索》 2019年6期

摘要:
针对价值取向偏差、目标导航缺位、测评标准含糊问题,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培养要以社会发展为导向、以个人发展为基本遵循,从社会对人才需求、高校对人才期盼、学生对自我发展的追求出发,奠定人才培养目标之基,以"三位一体"的人才目标观,依托良好的德性、广博的学识、精湛的专项特色技能的人才评价标准,夯实人才培养目标之本。

地方性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盲点与突围 下载:22 浏览:218

李中英1 陈志其2 《国际教育论坛》 2020年11期

摘要:
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已成为高校转型发展的关键之举,然而,在实践视域下,实践教学仍然在很大程度上迷恋于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学生学习的实践属性难以得到彰显。从地方性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实施来看,存在着人才培养方案与学生现实需求之间的耦合性较弱;课堂教学缺乏主体性活动;教师重实践训练,轻认知、情感培养;师生缺失反思与交往对话等现实困境。因此,在"实践取向"的视域下,就需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打造课堂"三方联动"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堂教学,推动实践教学改革;培养"双师型"教师,增强教师的实践反思能力;转变学生认知,形成有效师生交往等有效路径的探索,以推动地方性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高职院校幼儿教师职前培养困境及对策 下载:27 浏览:305

周静娴 《国际教育论坛》 2020年11期

摘要: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师范生是我国幼儿园一线教师队伍的主要来源,其培养质量制约着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进程。目前我国高职学前教师职前培养面临管理缺乏人文精神,课程受到制度文本统摄,教师与学生交往匮乏,师范生职业使命淡漠等现实困境。基于此,高职高专院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有必要迈向人文,还原教育本真;注重体验,关照个人经历;鼓励对话,促进共同行动;确立职业锚,引领专业成长。

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技能标准研究 下载:35 浏览:377

姜继为1 吴芳2 《国际教育论坛》 2020年3期

摘要:
我国学前教育专业目前以本科培养为主。贯彻"以本为本"的精神,需要制定学前专业本科毕业生技能标准,促进学生在关键技能方面有长足的发展。学前专业本科毕业生技能标准,应包括毕业生的职业技能、教师技能、幼师技能等方面的质和量及其评价指标,并对其输出表现、评价点和测评方式等建立整套的规范。只有确立技能标准,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学和教师教,为培养大批符合幼儿园需要和国家幼师标准的合格毕业生奠定基础。

美国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实习表现性评价及其启示 下载:83 浏览:521

李政云1,2 刘向娟1 《教师教育与创新》 2018年9期

摘要:
师范生教育实习评价是教师职前培养中的重要一环,对于检测师范生的实习成效、促进师范生素质能力提升及其入职后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美国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实习表现性评价对实习师范生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反思与评价等整个教学流程中的表现展开全方位评估,具有评价内容全面、评价标准具体、注重师范生自我反思、重视评价结果的客观性等特点,对我国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的培养尤其是教育实习的评价具有借鉴意义。

学前教育专业卓越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重构与实践创新 下载:79 浏览:454

胥兴春 李燕 《教师教育与创新》 2020年6期

摘要:
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基础。卓越教师培养是落实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起点,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素质直接决定着学前教育的质量。在教师专业认证的推动下,西南大学紧扣认证理念,按照认证标准(第三级)开展了学前教育专业自评自建工作,并积极探索卓越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实现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卓越"转向,通过对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与教学的持续改进,重构卓越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指向的课程体系并进一步探索实践创新路径,以实现卓越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有效培养。

我国高校特殊教育专业建设与师资保障 下载:86 浏览:455

李尚卫 《教师教育与创新》 2020年4期

摘要:
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是培养特殊教育师资的主渠道。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特殊教育专业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体系日趋合理、中国特色日益凸显,但仍存在社会支持与保障体系欠完善,招生规模不足、地区分布失衡,人才培养方案形式与内容设计欠合理,内部治理机制不够健全等现实困境。根据特殊教育、特殊儿童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国际趋势和国内现实,我国高校需进一步优化保障与支持体系、数量与结构、人才培养体系和内部治理机制,提升特殊教育专业的合法性、全纳性、可行性、实效性,通过外部引进、内部培养、师资共享等多种形式,提升特殊教育专业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

中韩幼儿教师职前教育比较研究——以两所大学学前教育专业为个案 下载:89 浏览:501

李晓辉 《教师教育与创新》 2019年1期

摘要:
以我国华东师范大学和韩国釜山大学两所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为个案,对中韩两国幼儿教师职前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进行比较。中韩两国幼儿教师职前教育共性与差异并存。在培养目标上,中国更加注重综合素养的培养,韩国更侧重于专业素养的提升;在课程设置上,尽管两校课程结构类似,但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和教师教育课程各部分所占比例不尽相同,必修与选修课程的比例也各有偏重。由于中韩两国政治制度、历史文化等存在差异,不能简单地判定其幼儿教师职前教育孰好孰坏,但目前我国正在推进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可从中获得一些参考和启示。

我国高等特殊教育专业建设现状调查 下载:89 浏览:513

齐培育1 拓小娟2 赵斌2 《教师教育与创新》 2018年1期

摘要: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教育理念的变革,我国高等特殊教育专业建设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开设特殊教育专业的高校日渐增多,至今已达百余所。为全面了解我国高等特殊教育专业的建设和发展现状,进一步促进我国特殊教育师资队伍专业化发展,本研究抽取48所样本院校,对我国当前承办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高等院校专业建设情况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高等特殊教育专业教师年龄分布不尽合理,学历水平相对较低,专业化程度不高;专业建设方面存在着经费投入不均衡、新建校师资与招生规模严重失衡等问题。

建设教育强国必须构建基础教育教师培养的新体系 下载:39 浏览:318

李洪天 《国际教育论坛》 2018年3期

摘要:
基础教育教师培养体系建设是涉及我国教师队伍建设顶层设计的重要的和基础的环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加强教师教育体系建设"的指示促使我们思考我国以往的、目前的基础教育教师培养体系,深感需要构建适应并能够引领教育强国建设的教师培养新体系,本文对新体系作了勾勒。

浅谈中职学校幼儿教育专业开展硬笔书法教学的必要性 下载:88 浏览:947

高泽慧 《国学研究》 2024年12期

摘要:
硬笔书法教育是中等职业学校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项基本工程,对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养,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具有直接功能。练习写字是提高书写水平、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途径,也是提升职业素养和完善自身发展的需要。写字的过程,就是育人的过程,一手好字能使人受益终身。书法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有利于人际交往,增进友谊;有助于学习和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成果的取得;有助于审美情操的提高。尤其是幼儿教育专业的学生,其书写水平的高下直接影响着幼儿启蒙教育的成效,对幼儿认知和审美的培养起到直接的影响。

如何提高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儿童文学的创编及表演能力 下载:216 浏览:1178

胡江枫 《文学研究》 2024年7期

摘要:
本文作者通过调查和教学实践发现,目前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儿童文学的创编及表演能力方面较差。根据所存在的问题,作者提出了有效的解决办法:首先要激发学生主动创编的热情,表演的欲望及创新能力;其次要突出教学实践,突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和创新性,激发创造潜能,促进专业教学素质的形成;另外还要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学习相结合、互相促进。

儒家经典《大学》对提升学生学习状态的教育实践研究 下载:169 浏览:1759

钟明 邵党国 《国学研究》 2022年5期

摘要:
文章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历时一年,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了实地调研。研究者提出如何从儒家经典《大学》提炼内容,采取有效措施,调动学生的内在力量,促进学生学习状态改变,使学生通过学习状态的自我评价来调整和改善自己的学习行为,最终促进学风的建设。

关于语文教学艺术的反思——以语文教育专业学生模拟试讲为例 下载:263 浏览:2439

嘉艺 《中国艺术研究》 2022年4期

摘要:
教学不仅仅是教师教授和学生学习的互动过程,也是一门艺术。素质教育倡导“终身学习”的理念,要达到使学生会学、乐学、好学的目的,这需要教师的教学运用教学艺术。在语文教学时,教师将教学艺术的引进语文课堂,在课堂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参与语文活动。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感悟生活,从而培养美感和提高审美能力。让教师用多种类型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听懂、理解、掌握并形成一定的语文能力。因此本文根据相关的教学经验以及研究成果,对以上内容的语文教学艺术进行总结与反思。

浅谈基于就业导向职业大赛的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研究 下载:40 浏览:352

庄静宇 《中国职业教育》 2025年4期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职业能力的培养在学前教育专业中越来越重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学前教育专业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能力大赛实践,研究背景和意义部分介绍了学前教育专业就业导向的背景和现状,指出了学前教育专业就业面临的挑战。职业能力大赛的定义和特点部分对职业能力大赛进行了概念和目的的分析,并探讨了其分类和形式以及优势和劣势。基于职业能力大赛的学前教育专业就业能力提升策略部分提出了量化实践教学指标、创设实践问题情境、注重职业能力培养以及重视校园合作实践等策略。通过研究的实践,得出了学前教育专业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能力大赛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重要性和有效性的结论。本研究对学前教育专业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能力大赛提供了有益的指导和借鉴,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提升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策略。

以就业为导向的学前教育专业职业能力大赛实践研究 下载:36 浏览:361

刘翾 《中国职业教育》 2025年4期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学前教育专业职业能力大赛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作用和实践策略。经济高速发展,人口政策调整,幼教行业依然存在较大的发展机遇。中职院校作为培养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重要基地,其教育实习和职业能力大赛在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文旨在探讨以就业为导向的学前教育专业职业能力大赛的实践研究,分析当前学生就业现状,提出通过职业能力大赛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提升路径探析 下载:43 浏览:355

高翃 《中国职业教育》 2025年3期

摘要:
学前教育是启蒙教育,对幼儿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学前教育专业开展学前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时,应着力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进而为学前教育的开展奠定基础。各大学校应不断完善教学体系,创新教学手段,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使之符合岗位需要。本文围绕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开展探讨,提出增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一系列对策,旨在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技能水平,推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和教学质量提高。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