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作为文学的《狂人日记》——纪念《狂人日记》诞生一百周年 下载:89 浏览:511

李怡 《文学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将《狂人日记》当作社会历史文献还是文学作品是两种不同的读法,前者将"吃人"视作对中国传统文化性质的理性概括,而后者则是作家对人生与世界的直觉性的感受,前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可能引发褒贬不一的议论,而议论有可能离开作品真实的"文学性质",后者则是鲁迅对世界的与众不同的观察、感受和文学形态的建构,是现代中国的白话文学在起始之日就直接步入现代主义境界的典范,它昭示着鲁迅感知和表达人生的最独特的思维的经久不衰的价值。

新文科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新闻学专业课程建设探析 下载:68 浏览:406

黄鸿业 《中国教育探索》 2020年4期

摘要:
在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在新闻学专业课程建设中需要转变人才培养的定位,体现学科融合和先进媒介技术应用,对接地方媒体进行能力模块化培养,建构面向融媒体的课程体系,开展创新和应用实践能力的全过程培养,与地方媒体合作打造校媒合作"金课",提高课程考核方式的针对性,从而培养熟悉融媒体发展和新技术应用的毕业生。

爱为核心:西方家庭伦理观视野下的美剧《我们这一天》 下载:174 浏览:1797

张硕 葛光和 《国学研究》 2022年6期

摘要:
美国家庭伦理剧《我们这一天》以一股清流般爆火中国,剧中浪漫互爱的夫妻关系与平等尊重的亲子关系,反映出西方传统家庭伦理观在美剧中的表现特征。家庭是个体获得归属感与认同感的来源,西方家庭伦理观中处于轴心地位的夫妻之爱,充分尊重孩子独立性的亲子之情在以爱为核心的《我们这一天》中被淋漓展现。

虚拟仿真在“现代汉语”教学中的运用及思考 下载:278 浏览:1288

刘晓丽 马倩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23年7期

摘要: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是实践教学的手段之一。基于国家实验空间共享平台“现代汉语”类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的建设使用情况,结合问卷调查,针对性分析了当前“现代汉语”传统教学的情况和虚拟仿真在“现代汉语”教学中的使用情况,探讨在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语境下利用虚拟仿真进行现代汉语教学活动的可能性、必要性及相关措施。

广播电视新闻学在新媒体运营方向的发展策略 下载:71 浏览:800

杨建强 《新闻传播研究》 2024年1期

摘要:
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广播电视新闻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新媒体运营的兴起改变了传统广播电视新闻的格局,促使广播电视新闻学转型与发展。基于此,本文对广播电视新闻学在新媒体运营方向的发展策略进行相关讨论。

融媒体时代新闻学教育“第二课堂”实践探索 -----以NMZU新传坊公众号为例 下载:124 浏览:1258

赵作为 陈喆 王良玉 《新闻传播研究》 2023年12期

摘要:
融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需求倒逼高校新闻学专业进行锐意改革,加强学生融媒体作品生产能力的培养,在校内打造专业实践育人体系。其中,微信公众平台成为近年来各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校内实践的有效平台。本文以内蒙古民族大学新闻学专业微信公众平台“NMZU新传坊”公众号近一年的实践为切入点,探索融媒体时代新闻学教育教学改革实践路径,以期给国内同类型高校以启发作用。

视觉文化与新闻学教育的思考 下载:137 浏览:1357

苏丽 《新闻传播研究》 2023年6期

摘要:
在数字化时代,以视觉为主导的信息消费方式已经成为新闻消费的主流。近几年,在新闻传播实践中,出现了大量以“视觉”为主的新闻形式,如“数据新闻”、“短视频新闻”、“沉浸式新闻”等。这种“另类”的新闻行为对传统的新闻准则和价值观构成了极大的冲击,引起了理论界的广泛关注和热议。近几年来,在新闻媒介的实践中,出现了一种新的视觉性新闻形式,即“创造性视觉性新闻”。它与传统的图片新闻、视频新闻或可视化新闻不同,以一种富有创意的视觉形式来组织报道元素,可以被看作是在数字新闻学领域中的另一种创新。

互联网新闻学理论的知识框架重构探讨 下载:216 浏览:2973

陆章辉 《中国新闻传播》 2022年10期

摘要:
在信息技术的持续深入下,各行各业的发展水平相较于以往有了很大的提升,其中在互联网技术的助推下的新闻学行业也进入了“融媒体”时代,各种新兴的媒体也随之诞生。对于互联网新闻学来说,融媒体时代能够为新闻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助推新闻学更好的发展进步。同时新闻学也在此背景下面临严峻的挑战,然而,在新的环境中,这一学科的发展,特别是教育,面临着相当大的挑战。关键问题是,新闻理论的知识体系建立在工业时代的新闻实践基础上,这在许多方面与因特网上的信息传播做法相矛盾,需要进行系统的调整,以便为发展和教授新闻学科提供更有效的知识来源。

产教融合视域下新闻学实践教学模式探究 下载:254 浏览:2528

李明娟 《中国新闻传播》 2022年6期

摘要:
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引发传媒行业质变,倒逼新闻学专业教学必须加强产教融合,强化业界合作,协同更新课程设置、转换评价主体、搭建实践平台、改革教学模式、创新人才培养理念,解决专业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问题,培养全媒化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红绿”融合发展与中国特色新闻学分析 下载:176 浏览:1815

樊冯飞 《新闻传播研究》 2022年3期

摘要:
为加强“红绿”融合发展水平,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构建中国特色新闻学体系,为当前新闻学的视域融合提供实践动力与历史契机。本文将对“红绿”融合发展与中国特色新闻学进行分析与研究,本文首先对“红绿”融合发展进行阐述,其次对中国特色新闻学进行浅析,最后对“红绿”融合发展与中国特色新闻学的有效构建途径进行分析,以供参考与借鉴。

新闻学话语体系的现实需求与实现路径探讨 下载:244 浏览:2494

刘宇欣 《新闻传播研究》 2021年8期

摘要:
构建我国新闻学话语体系,不仅有助于引领当下中国实践的走向,而且对于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竞争力也有一定帮助。本文通过对新闻学话语体系的特征分析,指出构建话语体系的三大原则,最后提出四点实现路径,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工业文明到信息文明转型中的新闻学创新 下载:249 浏览:2604

陈天莹 《新闻传播研究》 2021年8期

摘要:
随着媒介技术的高速发展,我国媒介融合跨入深度融合时期。作为新闻媒体人才摇篮的新闻学专业承担着重要使命。媒体深度融合时代,从新闻内容生产到新闻内容的传播运营,传统新闻传播理念发生了颠覆性变革。在此背景下,如何培养适应新需求的新闻学传播人才,成为高校面对的新课题。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