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儿童呼吸和哮喘控制测试(TRACK)改良中文版及其临床价值 下载:13 浏览:127

洪建国 《中国儿科杂志》 2018年6期

摘要:
儿童呼吸和哮喘控制测试(the test for respiratory and asthma control in kids,TRACK)是目前国际上惟一适用于5岁以下儿童的客观评估哮喘控制水平的量化工具,也是第一个同时包含损害及风险两大评估维度的测试工具。2009年由Murphy等发布后,使用至今,其有效性及可靠性均已得到验证,且已被译为西班牙语、土耳其语等多种版本。依据我国5岁以下儿童哮喘控制水平的评估现况,国内对国际版TRACK进行了译制改良,并对TRACK改良中文版进行分析,与国际版进行比较。目前,改良中文版TRACK尚未普及,但其作为目前我国惟一适用于5岁以下哮喘儿童哮喘控制的客观评估工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同时也须对其做进一步的临床有效性与可靠性研究。

布地奈德喷鼻剂治疗过敏性鼻炎临床疗效观察 下载:35 浏览:219

杨延娜 《诊断医学》 2019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喷鼻剂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3例过敏性鼻炎患者,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5例,观察组采用布地奈德喷鼻剂治疗,对照组采用氯雷他定片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打喷嚏、流鼻涕及鼻痒鼻塞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打喷嚏、流鼻涕及鼻痒鼻塞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0.52%,与对照组患者的8.5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喷鼻剂治疗过敏性鼻炎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胃癌组织中Romo1蛋白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研究 下载:82 浏览:417

韩峰楼 《诊断医学》 2019年2期

摘要:
目的探究胃癌组织中活性氧调节因子1(Romo1)蛋白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对2016年7月~2017年10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30例胃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检测胃癌组织中Romo1蛋白表达,比较胃癌组织中Romo1蛋白表达情况,并分析临床病理特征与其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有淋巴转移、TNM分期为Ⅲ期、肿瘤浸润程度为T3-T4患者胃癌组织中Romo1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无淋巴转移、TNM分期为Ⅰ、Ⅱ期、肿瘤浸润程度为T1-T2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或未分化患者胃癌组织中Romo1蛋白阳性表达率与中或高分化患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胃癌组织中Romo1蛋白表达与淋巴转移、TNM分期及肿瘤浸润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 Romo1在胃癌患者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淋巴转移、TNM分期及肿瘤浸润程度呈正相关,有助于诊断胃癌及监测病情发展。

血管内皮细胞钙黏蛋白在心肌梗死中的表达及他汀类药物对其影响 下载:61 浏览:203

李盼盼 《诊断医学》 2018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大鼠中血管内皮细胞钙黏蛋白的表达及他汀类药物对其的影响。方法结扎大鼠左前降支制备心肌梗死模型。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组)10只,心肌梗死组(AMI组)10只,他汀组(P组)根据服用他汀类药物剂量的不同将他汀组分为常规剂量组(A组)(20mg/kg·d)10只和大剂量组(B组)(80mg/kg·d)10只。分别采用免疫组化发检测急性心肌梗死梗死区血管内皮细胞钙黏蛋白,RT-PCR法检测其mRNA的表达。结果各组大鼠心肌梗死区心肌组织中内皮细胞钙黏蛋白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高于SH组(P<0.005)。心肌梗死组不同他汀类药物剂量组中B组浓度低于A组(P<0.005)。结论血管内皮细胞钙黏蛋白浓度在急性心肌梗死组增高,而且在心肌梗死组中大剂量的他汀类药物可抑制血浆中内皮细胞钙黏蛋白的增高,他汀类药物可调节其表达促进心肌梗死的预后。

甲状腺全切术后放射性碘治疗甲状腺癌患者临床疗效研究 下载:64 浏览:260

李冬扬 《诊断医学》 2018年10期

摘要:
目的探讨甲状腺全切术后采用放射性碘治疗甲状腺癌患者的疗效和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已确诊甲状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甲状腺全切术,对照组采用甲状腺全切术后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切除甲状腺4w后联合放射性碘治疗。6个月后对两组患者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甲状腺癌患者行甲状腺全切联合放射性碘治疗治疗有助于提高治疗有效率和患者生活质量,效果满意,可在临床上推广。

围手术期血糖控制对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效果的影响研究 下载:84 浏览:462

仝铁 《诊断医学》 2018年3期

摘要: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血糖控制对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共66例,根据围手术期血糖控制水平分为低水平组、中水平组和高水平组各22例。三组均在围手术期血糖监控下实施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治疗。观察三组血糖水平、术前准备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观察术后感染发生情况。评定髋关节功能。结果三组血糖水平、术前准备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水平组术后感染发生率和中水平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水平组术后感染率低于高水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水平组优良率和中水平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水平组优良率高于高水平组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有效的控制血糖有助于提高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效果。

医院全质量管理体系在新冠疫情防控中的应用与实践 下载:43 浏览:459

郭程 俞晔 《管理与科学》 2020年11期

摘要:
新型冠状病毒的出现,给全世界公共卫生和医疗体系都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作为"守门人",医院承担着发现预警、筛查分类、收治诊疗和科学防控的重要职责。应对此类重大突发传染病,不仅要周密部署、加强防控,更要建立起全方位、全人员、全过程的有效管理体系。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应用"六梁六柱"医院全质量管理体系,构建起疫情防控的天罗地网,完成了既定防控任务,实现了"五零"防控目标。以医院全质量管理体系在此次新冠疫情防控中的应用与实践为切入点,针对六大防控系统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并对未来医院应对重大突发传染病提出了意见与建议。

应用合作博弈论解决医疗机构SPD供应链实践中效用分配问题初探 下载:42 浏览:432

彭超婧1 曾晗1 史纪磊1 蔡蕾1,2 《管理与科学》 2019年11期

摘要:
SPD供应链是现代医疗机构采用的物资管理新方法,在提高效率、控制成本、节约人力资源方面取得了巨大成效,符合医药供应链的本质特点,是值得推广的现代医院管理模式。效用分配问题是SPD供应链在医疗机构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难点。目前,国内外对医疗机构SPD供应链管理的研究方面,涉及供应链服务流程的优化方案设计、选择的研究较多,对合作收益或效用的分配机制研究较少;对SPD供应链短期面临问题的对策研究较多,对如何通过优化成本配置、激励分享的长期合作研究较少。基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市一医院")与SPD供应商合作开展的SPD供应链改革实践,利用合作博弈论中的经典模型对所涉及的效用分配问题进行探索,讨论了利用有关模型进行效用分配对合作各方利益的影响,确定了适用于SPD供应链管理分配的方法。通过将合作博弈论理论方法与公立医院供应链实践应用联系起来,使合作各方得到共赢,从而保持合作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并指出使用合作博弈论模型进行计算时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该方法对于公立医院供应链管理改革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浅析卓越绩效模式下的医院高质量发展 下载:48 浏览:459

郭程 俞晔 《管理与科学》 2019年11期

摘要: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要求,也是医疗卫生服务的内在需要。医院高质量发展可以从社会、供给者和需求者多维度去定义和衡量,同时也成为医院发展过程中又一大难题与考验。卓越绩效作为一套国际通用、专家认可的标准和指南,同时也是指导组织实现目标的一种方式和方法,具备普适性、通用性和权威性,为医院实现高质量发展之路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结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推行卓越绩效模式的思路,分析了该模式与医院全质量管理相结合的关键点,总结医院推行卓越绩效管理的实践经验与思考,助力医院实现高质量发展。

线粒体转录终止因子2对人子宫颈癌HeLa细胞线粒体基因表达的影响 下载:86 浏览:514

孙美涛1 梅雯1 王唯斯1 自加吉1 杨勇琴1 张晓娟2 余敏3 熊伟1 《生物技术研究》 2018年3期

摘要:
线粒体转录终止因子2(mitochondrial transcription termination factor 2,MTERF2)是通过比较血清饥饿与血清培养的人成纤维细胞基因表达谱差异发现的一个细胞增殖抑制基因。该研究旨在从复制、转录和翻译水平探讨线粒体转录终止因子2对人子宫颈癌He La细胞线粒体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MTERF2过表达质粒和shRNA干扰表达质粒分别瞬时转染人子宫颈癌He La细胞,通过qRT-PCR检测目的基因MTERF2表达水平的变化。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MTERF2对线粒体DNA拷贝量的影响,半定量RT-PCR检测MTERF2对线粒体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MTERF2线粒体DNA重链编码ND1、CO1蛋白和轻链编码ND6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转染人子宫颈癌He La细胞48 h后,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线粒体DNA拷贝量发现,过表达MTERF2基因对线粒体DNA的拷贝量具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而敲低MTERF2基因对线粒体DNA拷贝量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半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发现,MTERF2基因的过表达会显著降低线粒体编码基因的mRNA水平和线粒体编码蛋白水平(P<0.05),而敲低MTERF2后线粒体转录和翻译水平略有下降,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人子宫颈癌He La细胞中过表达MTERF2显著抑制线粒体DNA的复制水平,并且显著下调线粒体编码基因的转录和翻译水平,而敲低MTERF2后线粒体基因的表达无显著变化。

大数据时代下医院档案管理建议 下载:31 浏览:358

张伟一 《数据与科学》 2025年4期

摘要:
大数据技术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融合性,将其应用于医院档案管理当中能够使档案管理模式发生深刻变化,进而使档案管理工作的综合性、效能性水平显著提升。本文对大数据时代下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改革与创新进行研究和探讨,在简要分析大数字对医院档案管理重要价值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大数据时代下医院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优化对策,旨在为促进档案管理取得更好成效提供参考与借鉴。

基于可靠性分析的手术室医疗设备管理模式探讨 下载:48 浏览:256

刘先进 《中国设备》 2025年2期

摘要:
基于可靠性分析的手术室医疗设备管理模式作为新管理模式一种,近年来获得广泛应用。其对于手术室医疗设备呈现出的系列安全隐患可以充分明确,对于手术室医疗设备的平稳、安全以及高效运行可以做出充分保障,可将医疗设备运行的可靠性显著提升,对于医疗安全能够做出充分保障。期间通过对设备的平均故障时间以及设备的可靠性等系列参数指标展开分析,可就手术室医疗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加以明确,从而将现有管理模式有效改善。对于基于可靠性分析的手术室医疗设备管理模式而言,其能够做到将日常以及预防维护进行充分结合,可以将自主研发、周期性巡检、信息技术支持以及计量质控等系列技术充分结合。其具体应用期间,可将手术室医疗设备单一故障发生频次显著降低,可将单一故障间隔有效延长,从而将运行可靠性显著提升。通过此种模式,可对医疗安全做出充分保障,对于维修成本的节约做出保证,对于医院服务水平以及医疗设备管理水平的显著提升可以奠定基础。

基于可靠性分析的手术室医疗设备管理模式探讨 下载:51 浏览:375

刘先进 《中国设备》 2025年1期

摘要:
基于可靠性分析的手术室医疗设备管理模式作为新管理模式一种,近年来获得广泛应用。其对于手术室医疗设备呈现出的系列安全隐患可以充分明确,对于手术室医疗设备的平稳、安全以及高效运行可以做出充分保障,可将医疗设备运行的可靠性显著提升,对于医疗安全能够做出充分保障。期间通过对设备的平均故障时间以及设备的可靠性等系列参数指标展开分析,可就手术室医疗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加以明确,从而将现有管理模式有效改善。对于基于可靠性分析的手术室医疗设备管理模式而言,其能够做到将日常以及预防维护进行充分结合,可以将自主研发、周期性巡检、信息技术支持以及计量质控等系列技术充分结合。其具体应用期间,可将手术室医疗设备单一故障发生频次显著降低,可将单一故障间隔有效延长,从而将运行可靠性显著提升。通过此种模式,可对医疗安全做出充分保障,对于维修成本的节约做出保证,对于医院服务水平以及医疗设备管理水平的显著提升可以奠定基础。

手术室电外科设备产生烟雾颗粒对手术人员健康的危害及防护策略 下载:48 浏览:360

陈玮玮 《中国设备》 2025年1期

摘要:
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精细化的手术操作需求,电外科设备在现代手术室中的应用已不可或缺,其通过高频电流产生的热能来切割、止血、凝固等,极大地提升了手术效率,降低了手术风险,并取得了显著的患者治疗效果。然而,在享受电外科设备带来便利与高效的同时,其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烟雾颗粒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本文综述了手术室电外科设备如电刀、超声刀、磨钻等在手术过程中产生的烟雾颗粒对手术人员健康的潜在危害,并探讨了相应的防护策略。通过分析烟雾颗粒的组成、健康影响以及现有防护措施,旨在为手术室工作人员提供科学的防护指导,减少职业暴露风险,提升手术室工作环境的安全性。

预防性维护在手术室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下载:45 浏览:356

刘先进 《中国设备》 2025年1期

摘要:
在科技不断进步的过程中,医疗设备也逐渐更新,更多先进的医疗仪器设备已经应用到了手术室中,能够有效提高手术的成功率,为患者健康提供了全面保障。然而在手术室医疗活动之中使用的设备种类和数量进一步增多,也导致其维护管理工作的难度不断提高。要想有效避免出现质量下降而影响手术质量的情况,就需要利用预防性维护,加强手术室医疗设备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在本次综述中,总结了预防性维护在手术室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基本策略,综合了前人的成果,希望能够优化有关工作的实际效果。

改良灌肠法用于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术前肠道清洁的效果分析 下载:49 浏览:497

彭先美 韦连平 苏娇娇 黄辉艳 《护理研究杂志》 2020年4期

摘要:
探讨改良清洁灌肠法对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术前肠道清洁的效果。方法:将60例需要行术前肠道清洁的先天性巨结肠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一次性胃管代替肛管+输液器组合进行输液式结肠回流灌洗;观察组采用带有温度显示卡的加盖的灌肠桶+经裁剪的等渗冲洗液中配置的三叉接管(三叉接管进水和排出两侧管道均有开关阀)+硅胶肛管+负压引流瓶组合的密闭式灌肠装置进行灌肠,比较两组患儿灌肠过程中的堵管例数、每次灌肠时间、术中肠道效果评价、家属满意率。结果:观察组灌肠过程中的堵管例数、每次灌肠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术中肠道效果评价、家属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灌肠法应用于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术前肠道清洁能有效地清洁肠道,减少大便的堵管,提高肠道清洁效果,缩短灌肠时间,提高家属满意率。

医院一家庭病床一体化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 下载:49 浏览:491

祝小丹 《护理研究杂志》 2020年1期

摘要:
探讨医院—家庭病床一体化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脑卒中偏瘫康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按照脑卒中偏瘫康复护理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医院—家庭病床一体化干预方案。分别在干预前、干预6个月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巴氏指数(Barthel Index,BI)量表评定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患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两组患者患肢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均有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院—家庭病床一体化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

腹腔镜辅助下直肠外翻拖出式手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探讨 下载:60 浏览:422

周畅 《医学研究前沿》 2020年12期

摘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直肠外翻拖出式手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直肠癌患者70例,依据不同手术治疗方式分成两组,对照组应用腹腔镜辅助下直肠前切除术,研究组应用腹腔镜辅助下直肠外翻拖出式手术。比较两组随访1年内复发率、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2周内排便次数。结果:研究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周内排便次数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直肠癌患者使用腹腔镜辅助下直肠外翻拖出式手术治疗,可显著降低患者复发率,改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可在临床应用。

PTGBD联合延期LC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效果分析 下载:68 浏览:438

曾剑文 游锦华 廖锦岐 《医学研究前沿》 2020年7期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TGBD)联合延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11月于本院就诊的59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试验组(n=29),对照组接受LC治疗,试验组接受PTGBD联合延期LC治疗,比较两组症状缓解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白细胞恢复时间、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症状缓解时间早于对照组,抗生素应用时间及白细胞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免疫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6.67%,试验组为3.45%,治疗后试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TGBD联合延期LC治疗急性胆囊炎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缩短白细胞恢复时间及抗生素应用时间,对患者免疫功能影响较小,且术后并发症发生更少。

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治疗模式及依从性的研究概述 下载:97 浏览:516

田云1,2 郑艳3 黄玉兰4 邓平基5 《预防医学杂志》 2020年1期

摘要:
冠心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在初级和二级预防中,采取相应的措施至关重要。常规治疗存在早期缺乏预防,治疗后缺乏干预等问题,而心脏康复可使患者体力和工作能力明显增强、有助于延缓和阻止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心脏康复的临床重要性虽已得到多数国家认可,但患者依从性普遍偏低。为此,国内外学者对心脏康复的治疗模式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以提高患者依从性。本文就心脏康复的治疗模式及影响患者依从性的相关因素进行综述,期望为更多的冠心病患者从心脏康复中获益提供新的视角。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