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民事纠纷中调解机制的适用与完善 下载:94 浏览:1342

陈泽雄 《争议解决研究》 2023年3期

摘要:
现如今我国社会经济获得了非常大的发展,不过众多民事纠纷案件呈现上升状态,涉及经济、婚姻以及劳务等众多方面,而法院作为主要解决这类民事纠纷的场所,合理利用调解机制能够有效简化相关的司法程序,提高效率。本文针对于此进行分析,对民事纠纷中的调解机制进行简介,阐述民事调解机制适用情况以及现阶段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其完善的相关建议,希望可以为相关人员提供帮助。

国有企业劳动争议案件多元化解机制探究 下载:126 浏览:1702

陈郁 杜婧 《争议解决研究》 2022年12期

摘要:
目前劳动争议案件数量逐年增加,给劳动者、用人单位、劳动争议解决组织等都带来巨大压力。国有企业用工类型复杂,争议发生原因多样,进一步增加了劳动争议解决的难度。中办、国办发布的《关于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意见》,为我国“诉源治理”机制的完善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人社部、全国总工会等多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完善多元处理机制的意见》,为促进劳动人事关系和谐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了法律支撑。但实际工作中,因劳动争议调解机制的配套制度不够健全完善,国企劳动争议案件通过调解手段解决的情形并不常见。基于此,笔者以近几年办理的公司劳动争议案件处理经验为依托,以促进国企劳动争议案件高效解决为出发点,探索提出国有企业完善劳动争议多元调解机制的方式和路径,希望对国企建立劳动争议多元调解机制有所裨益。

公证在人民调解中的作用初探 下载:125 浏览:1797

刘洪江 《争议解决研究》 2022年11期

摘要:
本文首先对公证参与人民调解的背景和优势分析进行介绍,然后对公证在人民调解中的实施注意要点做出阐述,主要包括公证制度与人民调解制度的对接、公证机构加强实质审查、灵活运用补充协议的形式,最后结合公证在人民调解中的实践与探索展开详细论述,以此来充分展现出公证的作用与优势,实现与人民调解的紧密融合。

基于“智慧城市+网格社区”的基层调解探究 下载:121 浏览:1775

武雨瑶 《争议解决研究》 2022年10期

摘要:
“智慧城市”为推动城市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重要的智能化支持,网格社区的精细化管理便捷了法律的普及和基层矛盾的解决,网格管理员在网格中的作用将逐步代替简单的社区治理而成为基层矛盾化解的关键,逐级上报的调解层级有利于不同矛盾得以解决。但由于调解人员水平的参差和智能化设备的限制,网格化的调解仍存在一定问题。通过提高智能化设备的联动、对典型案例的交流学习以及推行调查官制度,便于进一步将矛盾化解在基层。

农民工劳动争议维权路径及其选择 下载:126 浏览:1779

王崇崇 《争议解决研究》 2022年8期

摘要:
乡村振兴,农民权益是根本。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让亿万农民生活得更美好。处在新时代踏上新征程的龙口市仲裁院立足仲裁职能,坚持将普法宣传“全覆盖”、维权服务“一站式”、便民利民“三措并举”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为乡村振兴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保障。

从当事人的视角探析诉前调解制度 下载:126 浏览:1793

江翠君 《争议解决研究》 2022年5期

摘要:
自古以来,中华文化就强调“以和为贵”,当出现纠纷时尽可能采取和平的方式解决纠纷, 强调“厌诉、息诉”。近现代以来,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法院逐步形成了“案多人少”的局面。为缓和这一局面,诉前调解制度在此发挥了极大作用。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的构建,能够合理解决现存的纠纷,使法院“案多人少”的矛盾得到有效的缓解,同时更有效地解决当事人之间的纠纷,更好的维护当事人的权益。为此,本文将从当事人的角度来探析诉前调解制度在实践中给当事人带来的优势,以及在实施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有,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

在线调解机制研究 下载:124 浏览:1834

郑世兴 《争议解决研究》 2022年1期

摘要:
大数据、人工职能等新型技术的出现,不仅给传统生活方式带来了挑战,也对法院的传统纠纷解决模式产生了一系列巨大的冲击。在线法院(Online Court)也是顺应时代背景结合司法技术,将信息和通信技术辅助用于到传统的调解制度之中,通过计算机、互联网、软件系统和各种操作平台可以将调解组织或者调解员与矛盾双方当事人聚集一起,开展调解活动,从而化解纠纷,创建这一种新型的法院平台,它包括在线调解、在线仲裁和在线诉讼三个版块,本文着重讨论在线调解。本文通过总结现实上在线调解的障碍,基于完善给予相应的建议。

中国商事调解立法理由的体系化展开 下载:154 浏览:2575

杨欢 《争议解决研究》 2021年12期

摘要:
商事调解立法的体系化展开是推进经济发展和法治建设的重要举措。本文系统展开了商事调解立法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分析了经济、法治和社会稳定对商事调解的影响,探讨了国内外经验借鉴和框架构建。通过完善相关法律与文件、构建与培养调解机构与人员以及强化商事调解案件管理等措施,为有效推进商事调解立法提供助力,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民事调解法律监督工作的问题及对策 下载:159 浏览:2571

叶雯 《争议解决研究》 2021年11期

摘要:
在当前法律体系中民事调解机制的核心目标是简化诉讼程序,节约司法资源,在民事调解机制下就能够将原有需要人民法院诉讼的案件进行调解,可以减少当事人诉讼时间,有效化解社会矛盾。但目前随着民事调解的不断发展,在以往的民事调解案例中,民事调解机制的弊端情况越来越突出。在民事调解过程中出现法律监督管理工作不到位的情况,缺乏完善的监督程序,操作流程不够透明,所以导致民事调解效果下降,基于此,为了推动民事检察工作的顺利展开,本文将从民事调解法律监督工作内容展开探讨,结合法律监督工作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可为我国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意见。

非诉讼调解在刑事领域的实践与问题探讨 下载:156 浏览:2571

赵波 《争议解决研究》 2021年9期

摘要:
随着中国司法体制改革的推进,非诉讼调解在刑事领域的实践得到了日益重视。刑事领域非诉讼调解是一种有效的纠纷解决方式,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司法压力、提高解决效率。然而,其在实践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如平衡当事人权益与公共利益、被告人自愿性等问题。因此,需要加强宣传教育、完善法律规定、建立专业队伍等措施来促进刑事领域非诉讼调解的健康发展。

浅析先行调解原则在司法解散制度中的适用 下载:157 浏览:2592

邹静 《争议解决研究》 2021年7期

摘要:
为有效解决在公司实际运作中出现的公司僵局问题,2005年全人常通过的《公司法》第一次出现了公司司法解散制度。为了更好的适用司法解散制度,发挥其预期的法律效果,最高法随后通过相应的司法解释对该制度进行完善与补充。该制度为解决公司僵局提供了法律思路,为维护中小股东权利发挥显著作用。但是,我们应该知道的是公司解散意味着公司主体的丧失,公司就不复存在。因此,在公司司法解散制度中适用先行调解原则,既可弥补司法解散制度之缺陷,也可维护多方利益。

家事纠纷调解的法律规制路径探析 下载:176 浏览:2655

梁曼 《争议解决研究》 2021年5期

摘要:
在当前国家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家事审判的改革也在不断的深入推进,家事纠纷调解仅仅依靠法院调解难以满足家事纠纷特殊性的需要。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家事纠纷的独特性及我国乡土社会发展的传统纠纷调解方式等因素决定了我国家事纠纷有可能也有必要走上社会化调解的路径。面对法院调解中调解范围不明确,调审合一中主体程序混乱,缺乏对恶意调解的制约机制以及传统的调解机制的缺陷等问题,我国有必要建立家事纠纷调解的社会化解决路径,积极引入并规范社会力量,构建调解与审判程序的合理衔接,完善相关的配套措施,推动我国家事纠纷社会调解的实现。

律师介入信访调解工作的作用及思考 下载:157 浏览:2690

刘金财 《争议解决研究》 2021年5期

摘要:
律师队伍是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力量之一,在维护公平正义、依法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稳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中的发挥着重要作用[1]。律师作为专业法律从业人士,参与到信访工作中,不仅能加强信访工作的法治力度,也能优化当地的营商环境,本文试以律师介入信访调解工作为引,刍议其对信访工作的正面意义及作用。

浅谈仲裁员调解争议的促和技巧 下载:165 浏览:2616

王翠英 《争议解决研究》 2021年4期

摘要:
随着我国依法治国依规治国的进程不断加快,企业及个人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法制思维及维权意识不断增强,通过正规法律手段解决争议正变得越来越普遍,之前企业及个人在处理相关争议时更多地会采取法院诉讼的方式,法院诉讼确实具有其高强制力及高严肃度的优势特点,然而在面对小型及特殊争议时往往显得不相匹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争议解决实际效果,这就为仲裁创造了充足的发挥空间,而仲裁成果与否与仲裁员的综合素质及专业素养有着很大的关系。本文通过深入剖析仲裁员调解争议的主要原则,进而针对性提出相关调节争议的促和技巧并进行细致分析,致力于在深入强化提升仲裁员调解争议的促和技巧实际执行水平方面提供些许参考。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工作创新思考 下载:124 浏览:1495

杨卫红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3年8期

摘要:
受到个人土地使用和管理能力的影响,不同人承包土地所获得的收益可能存在很大区别。土地利用率高、收益高的人愿意经营管理更多的土地,反之其他人则愿意将土地承包给他人使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纠纷问题,如果解决不当,会严重影响国家土地资源的使用价值,同时还会给百姓造成诸多困扰。因此,采取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手段是十分必要的。以下本文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工作提出了一些创新思考,希望能够为相关行业工作人员提供一定参考。

传承红色调解基因,不断创新为民司法理念与举措研究 下载:121 浏览:1692

樊富 《法学学报》 2024年8期

摘要:
中共二十大报告中,把“继承和发扬红色基因,继承好我们的红色血液”作为自己的使命。它是由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漫长的实践过程中创立并发展出来的,它不仅具有中华的红色基因,而且还蕴含着我国的优秀传统,是推动人民司法事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实现新发展的精神力量源泉。继承和发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人民法院全面继承和发展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内容,是继承和发扬人民司法这一优良传统文化的重要历史职责与时代任务。

多元路径下完善律师调解机制的思考 下载:124 浏览:1720

邓乐 《法学学报》 2024年4期

摘要:
律师调解是我国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律师调解在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促进社会治理法治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律师调解的机制依然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律师调解工作的开展,针对律师调解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完善律师调解机制、建立公益化和市场化相结合的灵活多样的保障机制、调动律师参与调解的积极性等方面提出相应建议,期待律师调解在建设法治社会中发挥更积极作用。

城乡结合部人民调解工作的特点、问题和对策——对西安H区P镇司法所的调研 下载:477 浏览:2651

杨依璇 《法学学报》 2022年12期

摘要:
我国城乡结合部作为过渡区域,其矛盾纠纷不同于传统的农村和城市中心区域,并呈现出主体多元化、群体化,类型多样化等特点。通过调研西安市城乡结合部H区P镇的人民调解工作,发现存在经费不足、调解员年龄偏大、缺乏相关法律知识且缺少专业培训、专业性调解委员会较少、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率低等问题。借鉴福建、浙江和广东等地经验,结合西北地区实际情况,应加强人民调解队伍建设、建立专业化调节组织、加大调解经费保障。

新民事诉讼法的民商事调解司法确认探讨 下载:519 浏览:2529

王雨楠 《法学学报》 2022年9期

摘要:
修改后的《民诉法》经十三届全国人大审议通过,对商事调解协议明确规定了其法律地位、司法确认及可执行性。最高人民法院随后出台的《人民法院在线调解规则》,针对民商事在线调解补充规定了具体操作细则,本研究围绕新民事诉讼法的民商事调解司法确认进行了初步探讨。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