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中医理论的“象隐喻” 下载:86 浏览:514

温世伟 贾春华 《当代中医药》 2018年4期

摘要:
对中国原创性思维模式中医"象思维"进行了细化、分化和深化研究,提出"象隐喻"是中医"象思维"的认知隐喻机制。并从中医学的场景考察了"象隐喻"的功能,给出了"象隐喻"的定义,描述了"象隐喻"的过程和表征特点,并阐述了"象隐喻"提出的意义。

《都柏林人》中的空间隐喻与精神瘫痪 下载:46 浏览:453

辛彩娜 《中国海洋学报》 2019年2期

摘要:
殖民时代的都柏林充斥着官方机构主导的作为殖民统治外在表征的建筑景观,城市居民特别是天主教阶层身处其中却无法得到家园式的安全感,丧失了认知图绘能力。以城市空间、"菲勒斯"空间和西部空间为聚焦点,《都柏林人》中殖民权力对都柏林城市地理和都柏林人心理图景进行了深刻的塑造,殖民权力以空间为媒介对个体身体行为和心理感受施加了决定性影响,导致了被殖民者进一步的他者化和精神瘫痪。

中国国家形象的多模态隐喻建构研究——以中国主流媒体对新冠疫情的相关报道为例 下载:217 浏览:1177

​杨青青 《文学研究》 2024年8期

摘要:
近年来国家形象成为多模态隐喻的研究热题,其中媒体在国家形象的建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本研究对2019-2021年内中国主流媒体(新华网、人民网、央视网)对新冠疫情的相关报道进行多模态隐喻分析,探究其中多模态隐喻的主要类型,从而来揭示其塑造的国家形象。研究发现,报道主要通过“战争隐喻”、“考试隐喻”、“竞赛隐喻”来塑造了一个拥有强大执行力、高效、乐于奉献以及积极担当全球共同抗疫责任的中国大国形象。

体育新闻中的民族主义隐喻 下载:21 浏览:1377

杨梦迪 《中国新闻传播》 2024年6期

摘要:
隐喻是新闻媒体建构现实、映射社会意识形态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手段。媒体往往使用隐喻来描述新兴事物、界定事件或议题的本质及其意义。并且,由于隐喻的“不可证伪性”,它“成为媒体话语巧妙地、不漏声色地传达意识形态、偏见、刻板印象的最佳工具”。在本章中,笔者将首先阐述新闻报道中的隐喻之于民族主义的作用;其次对体坛+所有关于国足参加世预赛的报道文本进行统计梳理并加以分析,归纳总结体坛+使用了哪些隐喻来建构民族主义情绪,并就其如何通过隐喻激发民族情感、增强民族认同,结合体坛+的新闻生产案例,进行了说明。

中美新闻语篇中的生态隐喻对比研究 下载:165 浏览:1711

邓煜兴 《新闻传播研究》 2022年9期

摘要:
本文从生态语言学视角对中美新闻语篇中的概念隐喻进行对比研究,旨在探索其中所蕴含的概念隐喻类型,解释双方异同点及其折射出的生态取向。研究发现:1)中美新闻语篇兼有相同隐喻类型与特殊隐喻类型;2)中美新闻语篇中的概念隐喻均可分为破坏性、模糊性和有益性隐喻,且分别折射出相应的生态取向。其差异的形成受到经济与文化因素、社会与政治因素以及生态理念的制约和影响。

展示空间介入——材料实验下的隐喻观念 下载:300 浏览:3049

高雅馨 《材料科学研究》 2021年12期

摘要:
由于材料本身作为物质艺术的现实载体,其所携带的隐喻性、语义性、拟象性及其他可利用的手法特性成为了艺术的加持物,并为艺术的具体实践提供了多元化解读的可能。面对不同的材料选择所呈现出的决然不同的语义表达,其在不同介质中的形式表现、空间隐喻、视觉意象等,在当代艺术在皆具多义性与可能性。本文就此对材料关于空间介入中的相关逻辑进行形式层面的实验性解读。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