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 下载:104 浏览:1067

王芳 王明辉 《生物学报》 2023年5期

摘要:
高中生物是有着文科的性质与理科思维的特殊学科。学生们想要学好生物,不仅要能够记住所学习的各个知识点,还要理解知识点的概念和一实验的成因。这对学生们来说是非常困难的事情。若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勇于提问,懂得如何正确地提出问题,通过提问来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这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有着很好的帮助。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研究和选择适合提高学生提问能力的方法,教会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重要问题进行深入的提问。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学生课堂提问的能力和综合素养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信息技术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下载:89 浏览:994

​徐春月 《生物技术研究》 2024年11期

摘要:
在当前教学背景下,将信息技术融入课堂已成为必然趋势。生物教师应紧跟时代步伐,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势,精心设计教学流程,使其更加贴近学生认知特点,提高教学吸引力。通过精准把控课堂节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深化对生物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从而构建更加高效、互动的生物课堂,助力学生生物素养的全面提升。

生活化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72 浏览:823

​冯艳 《生物技术研究》 2024年10期

摘要:
生物学是一门对生命现象、生物学规律进行研究的学科,它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与生存能力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生活化”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它注重把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为此,教师要积极运用生活化教学方式,把生物学知识和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并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基于此,本文将针对生活化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中的应用研究进行分析和探究。

指向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 下载:104 浏览:1356

谢娟娟 《生物学报》 2023年3期

摘要:
教师在高中生物课程立足于核心素养为价值导向,创设合理的实践探究活动,可以提升学生对生物理论的认知能动性,培养学生的生物素养,积累足够学习生物与分析生物理论的技巧与经验,从而提高课程实效性。本文从观察实验,理性思维以及问题教学这三个方面入手,阐述了指向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

项目式学习在高中生物课堂中的实施策略 下载:83 浏览:1014

周晓萍 《生物技术研究》 2024年9期

摘要:
高中生物课程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实验性,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侧重于知识点的灌输,忽视了对学生探究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项目式学习通过让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情境中完成具体项目,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有效提升其综合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在高中生物课堂中实施项目式学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探讨项目式学习在高中生物课堂中的实施策略,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升。

试析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策略 下载:102 浏览:1243

张艳利 《生物学报》 2023年3期

摘要:
作为一位高中生物老师,我们必须要知道,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用于现在的课堂,必须要用一种全新的教育方式来进行新的教学,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积极性,以求可以充分达到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浅谈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学案导学模式的有效实施 下载:108 浏览:1663

刘恺丽 《生物学报》 2023年3期

摘要:
教育改革是推动教育模式转型的主要途径,不同学科的学科核心素养也各不相同,通过具体的课程内容,提高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生命价值、科学思维模式、科学化探究能力、未来为社会承担的责任等多方面理解当前生物课堂教育所采用的教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当前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认知程度、学生的学习驱动性等情况,针对目前的学案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细致的剖析,以期校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课堂寻找新的路径。

新课标理念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分析 下载:74 浏览:892

​黎春萍 《生物技术研究》 2024年9期

摘要: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体现在学生核心素养以及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上。教师 围绕大概念进行教学,可以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同时必须坚持知识教学与实践并重。为了实现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需要拓宽教学视野,勇于教学改革,借助自身的经验与智慧,协调 好知识教学与核心素养发展之间的关系。

关于高中生物课堂中渗透德育的实践与分析 下载:112 浏览:1818

和林飞 《生物学报》 2023年1期

摘要:
在高中生物课堂中渗透德育十分关键,不仅符合立德树人的教育政策,还能提升学生的个人品质,有效实现生物课堂的教学创新,并让生物课堂教学内容变得更为丰富。因此,教师在开展日常的生物教学时,应该认真进行对教材的分析和解读,做好德育元素的挖掘工作。教师要将德育工作与生物教学紧密关联,从而实现多方面的德育元素渗透,加强对高中生的德育培养。本文就关于高中生物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教学策略进行分析。

情景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课堂的应用研究 下载:120 浏览:1803

王倩倩 《生物学报》 2022年12期

摘要:
教师的意义不仅在于传授给学生多少知识经验,还需要帮助学生创造学习环境,为学生传授学习方法,将课堂交予学生去发挥,让学生能够保持轻松、愉悦的状态去学习。对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该遵循以上理论,不断创造出新的教学模式,合理运用情景教学模式,将知识转为学生生活的动力,让学生在情景教学中读懂生物,学好生物这一门学科。因此,文章立足情景教学模式理论基础,探究如何将这一教学模式在生物教学中进行实践。

毛条(扭扭棒)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下载:108 浏览:1896

钱蒙亚 《生物学报》 2022年12期

摘要:
生物学作为一门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不仅包括结论丰富的知识体系,也包括了人类认识自然现象和规律的一些特有的思维方式和探究过程。在新课程改革、新高考、新教材的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以核心素养为宗旨,教学过程应重视实践。教师将毛条(扭扭棒)运用于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

核心素养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 下载:108 浏览:1895

吴雪 《生物学报》 2022年11期

摘要:
通过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可带给学生独特的学习体验,从而有效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后续知识的学习。考虑到高中阶段的教学与高考密切相关,而高考是学生人生中的第一个分水岭,对其今后的学习与发展产生直接影响,所以教师必须优化自身的教学观念,积极调整教学手段,促使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够通过课堂教学有所提升。

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分析 下载:108 浏览:1887

贺正彩 《生物学报》 2022年10期

摘要: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发展,信息技术给教育领域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并且备受广大教师的青睐。生物学科是一门研究生物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自然科学,将信息技术手段与生物课堂教学相融合,能打破生物知识传递出来的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能让课堂上无法用实物完成教学的过程实现可视化展示。通过信息技术的成像、信息处理、资源储存等功能让学生在高中生物课堂上感受到生物学科的无限魅力。

高中生物课堂中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策略 下载:77 浏览:839

​王保华 《生物技术研究》 2024年1期

摘要:
高中生物课堂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重要场所。本文旨在探讨高中生物课堂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提出一系列针对性的培养策略,并通过实证研究验证其有效性。通过文献分析、课堂观察和学生调查等方法,本文发现高中生物课堂中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实践性和创新性等。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培养策略,如引入科学探究实验、开展合作学习等。通过实施这些策略,学生的科学思维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高中生物教师改进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高中生物课堂开展“做中学”的教学实践研究 下载:67 浏览:762

曾燕 《生物技术研究》 2024年1期

摘要:
在当前新课改背景下,作为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传授学生生物学知识,更要留心学生能力方面的培育,有效渗透“做中学”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借助生物实践探究平台,在自主学习与研讨中实现自身生物学科知识技能上的有效提升。与此同时,还需要高中生物教师在整体教学推进的过程中,坚持“做中学”教学理念,让学生参与并感悟知识的生成过程,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学科素养。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课堂情境教学策略研究 下载:107 浏览:1315

​吴林居 《生物技术研究》 2023年12期

摘要:
本文研究了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课堂情境教学策略。通过分析当前高中生物课堂情境教学的现状,提出了借助多媒体、生活素材、实验过程、小组合作和社会热点等方式创设情境的教学策略。这些策略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生物知识,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思维、观察能力、合作学习和社会责任感等核心素养和能力。因此,教师应注重情境教学的实施和应用,以提高高中生物课堂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高中生物课堂中如何寻找课程思政的切入点 下载:210 浏览:1349

曾雪花 《生物学报》 2022年7期

摘要:
课程思政已经成为各阶段教育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对于高中教学来说,课程思政能够打开素质教育的平台,开发不同学科的思政教育素材,将枯燥的思政理论知识与各学科领域内容结合起来,提升课堂的趣味性。高中生物含有较多德育思政教育的内容,在教师的有效开发与设计下,学生不仅能够领略生物学的魅力,同时还能够感受生命、道德等多个领域的知识,促进学生人格与品德的健全,落实课程思政,提升高中生的核心素养。本文将从课程思政的概念入手,探究高中生物课堂落实课程思政的意义,分析高中生物课堂开展课程思政的策略,以供参考。

微课如何运用于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 下载:103 浏览:1310

​刘香香 《生物技术研究》 2023年11期

摘要:
高中生物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如果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影响学生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微课这一新型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生物课堂真实情境教学的实践 下载:107 浏览:1264

尹辅君 《生物技术研究》 2023年9期

摘要:
高中生物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实用性。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应试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生物学的实际应用和社会价值。真实情境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生物知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下载:873 浏览:1601

蔡群峰 《生物学报》 2022年5期

摘要:
新课程改革正使教育发生深刻的变革。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作为课程目标追求,使教学进一步指向学生,关注学生最后获得什么。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高中生物教学改革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全方位的挑战。尊重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体,需要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落实。“深度学习”正是立足学生本位,导向核心素养培育,聚焦生物学的课程本质,挖掘生物学的育人价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基于问题、探究、体验、活动等进行深度学习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形态,值得教师积极研究、探索实践。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