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弹性模型下的土工格室柔性加固沥青路面结构力学性能研究 下载:213 浏览:2263

刘苗 李铭 王瑞 吴佳鑫 齐钰龙 余瑞博 《交叉科学研究》 2023年10期

摘要:
西藏地区公路地处高原季节性冻土地区,易在复杂耦合因素作用下产生病害,导致使用性能和寿命受到严重影响,常用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存在耐久性不足。本文采用土工格室对级配碎石基层加固,组成优化型路面结构——柔性加固基层长寿命路面。通过建立路面结构二维弹性数值模型,采用有限元软件计算分析土基不均匀变形状态下路面结构力学性能特征,计算结果表明该路面结构能够抵御季节性冻土地区的不均匀变形破坏。

结构力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研究 下载:219 浏览:2328

刘娟 徐爽 《交叉科学研究》 2023年8期

摘要:
结构力学课程是土木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文中针对教学实践当中遇到的关键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结合时代发展需求,提出以理论知识+教学案例+思政元素”的课堂教学模式,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学生学习及成长中的主要作用,实现“三全”育人。

现场便携力学性能检测技术研究 下载:233 浏览:2341

孙德龙 《交叉科学研究》 2023年8期

摘要:
每个产品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都会受到力和温度的影响,在选择材料时必须考虑这些因素。根据材料的性能和经济性,首先综合分析材料的使用情况,特别是材料的力学性能,一般来说,该指标可以直接反映各种技术设计参数。为了彻底消除材料的影响,了解材料的力学性能以及影响其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非常重要。

《半导体物理学》中“以问促教”教学模式探索 下载:192 浏览:952

陈雪 吴宏伟 《电路系统研究》 2024年5期

摘要:
《半导体物理学》是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物理学等专业的必修课之一。然而,半导体物理学中理论推导繁多且难以理解,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低下,从而产生畏惧心理。以学生为主体,提出“以问促教”教学模式,授课环节分为三部分:授课前期,通过合理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问题引导);授课中期,通过设置问题,从而加深知识的理解(学生研讨);授课后期,设置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从而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问题主导)。课堂实践表明,“以问促教”教学模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为培养创新性人才提供新的教学方法。

广西干栏建筑的力学结构形态在特装展示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272 浏览:2940

杨永波 《交叉科学研究》 2023年1期

摘要:
各省市在“一带一路”政策的指引下积极通过展示平台展现自身经济、文化、资源优势、为发展创造机会汲取动能。地域形象的建立反应了该地区的实力和本质,能强化人们对该地区个方面优势的记忆,提高认知度并进一步促进地区发展。研究和运用干栏建筑的力学结构形态作为现代展示空间的架构设计,以现代空间艺术造型为“体”以传统建筑工艺特点为“骨”能很好的诠释广西文化源远流长、开放兼容、积淀深厚、的特点。在展会上为塑造“一带一路”下广西新形象提供新的设计思路。

超声多普勒技术在评估颈动脉血流动力学中的作用研究 下载:9 浏览:673

赵琳琳 《动力技术研究》 2025年1期

摘要:
超声多普勒技术在评估颈动脉血流动力学中具有显著作用。该技术通过无创方式提供高精度的血流速度和流量参数,帮助临床医生及时发现和监测颈动脉狭窄、动脉硬化等疾病。研究表明,超声多普勒能够有效评估血管内皮功能和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而为预防中风等心血管事件提供重要依据。本研究综述了超声多普勒技术的原理、应用及其在颈动脉血流动力学评估中的优势和局限性,并提出了进一步优化和推广应用的建议。

应用型本科材料力学课程考核方式方法改革研究 下载:282 浏览:2953

赵传尊1 焦安源1 张景航1 闫子晗2 《交叉科学研究》 2022年12期

摘要:
课程考核是达成有效闭环过程的关键环节,能够真实地反映课程的学习效果,本文以材料力学课程为例,探索专业基础课在应用型本科建设中的科学评价方法,通过建立科学、合理、多样化的课程考核体系,为课程教学评价和教学质量提升提供客观的依据。

教育数字化背景下土力学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研究 下载:281 浏览:2766

牛婷婷 杜传梅 胡怀利 《交叉科学研究》 2022年12期

摘要:
教育数字化背景下,线上教学资源迅猛发展,但是就目前来说,线下教学仍不可替代。如何将线下线上教学资源有机结合,发挥线下教学的优势,以线上教学弥补线下教学的不足,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基于此,本文结合多年土力学教学实践,从开发优质课件、关联新旧知识、导入相关问题等入手,深化线下课程改革,同时搭建向上教学平台,提出了线上线下教学有机融合的具体方法。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理论力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建设研究 下载:277 浏览:2882

陈云信 《交叉科学研究》 2022年11期

摘要:
我国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工科的教育占有至关重要的位置,“新工科”更是以强调学科的实践性、交叉融合性与综合应用性著称。本文在新工科建设的背景下,从理论力学目前存在的问题出发,利用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的课前、课中、课后的各自特点,探索建立符合新工科专业特点的教学模式,为新工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思路。

喷射泵性能优化设计及其力学性能研究 下载:281 浏览:2860

蒋建珍 周红兵 凌素琴 《交叉科学研究》 2022年10期

摘要:
与传统设计的喷水推进器相比,新型喷射泵具备设计紧凑、损耗较小等优势,因此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较为广泛。对此,本文以喷射泵的性能优化分析和力学研分析为主要内容,在对喷射泵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等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喷射泵构造优化对其性能的影响,同时探讨了喷射泵的cfd内部结构,旨在为我国喷射泵性能优化设计水平的快速提升带来更多参考和启迪。

政治力学意义中纵横的抽象与实践探索 下载:285 浏览:2840

罗吉存 《交叉科学研究》 2022年9期

摘要:
纵横,又称合纵连横,是战国中期产生的一种外交策略。合纵就是南北纵列的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对付强国,阻止齐、秦两国兼并弱国;连横就是秦或齐拉拢一些国家,共同进攻另外一些国家。合纵的目的在于联合许多弱国抵抗一个强国,以防止强国的兼并。连横的目的在于侍奉一个强国以为靠山从而进攻另外一些弱国,以达到兼并和扩展土地的目的。通过政治力学的视角,我将纵横抽象出来,不局限于古义,而赋予其更具有指导意义的今义。即纵横是一种丰富的政治博弈手段,这种手段在形态上有物质手段和精神手段的区分,在表现形式上有此消彼长、化敌为友、同归于尽等形式,通过这些手段可以达到自身力量的最大化,以求自身的存在和发展,也就是“把我们的人搞得多多的,把敌人的人搞得少少的”。纵横不仅存在于个体活动之间,亦存在于群体活动之间。以政治力学视角从纵横实践中抽象出的理论,又可指导实践中的纵横,并形成一个螺旋上升的状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纵横不仅能运用于个体,指导个人的社会交往活动,更能对群体的政治活动有指导意义。

均质边坡力学参数对安全系数的影响研究 下载:271 浏览:2878

邹雨来 《交叉科学研究》 2022年9期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各种边坡越建越多,边坡的安全性也越来越受到关注。边坡的安全性受多方面影响,如边坡自身力学参数、水的影响及其他外部因素等,本文主要研究边坡力学参数对安全性的影响。本文使用Midas GTS有限元分析计算软件,建立二维边坡模型,采用强度折减法计算相同坡高下不同坡角、不同弹性模量、不同泊松比、不同重度、不同粘聚力及不同内摩擦角的均质边坡的安全系数,利用控制变量法分析边坡力学参数对边坡安全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弹性模量几乎不影响均质边坡安全系数,泊松比对安全系数的影响微小;粘聚力和内摩擦角对安全系数影响程度基本一致,随着粘聚力或内摩擦角的减小,安全系数呈线性减小;边坡坡角和岩体重度对安全系数影响相近,随着坡角或重度的减小,安全系数增大。

纤维增强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 下载:312 浏览:2787

李涛 《交叉科学研究》 2022年9期

摘要:
超高韧性纤维增强混凝土是一种新兴的功能型水泥基复合材料,它以中等掺量的合成纤维为增强体,经合理设计后可以充分发挥纤维的增强增韧作用,相对于普通混凝土具有超高的韧性、延展性和裂缝控制能力。超高韧性纤维增强混凝土在大跨度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保护层以及桥梁维修与加固等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力,如果能合理应用则对于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具有深远的意义。

基于空气动力学的MUV汽车扰流板优化研究 下载:27 浏览:1231

张逸勋1 王永宏1 周神领1 邹丽萍2 《动力技术研究》 2024年12期

摘要:
这篇论文聚焦于MUV汽车扰流板的优化设计,深入探讨了其在空气动力学背景下的应用。研究首先基于扎实的空气动力学理论基础,分析了汽车行驶中气流与车身相互作用的关键因素,明确了扰流板在提升车辆稳定性和燃油效率中的关键作用。接着,论文提出了一个创新的MUV汽车扰流板优化设计方法,结合车辆外形和行驶工况,通过CFD(计算流体力学)模拟技术,精细调整扰流板的几何形状和尺寸,以实现气流控制的最优化。

某舰载装备在横摇状态下的力学分析 下载:284 浏览:2961

王锐锋 王聪 向以鑫 《交叉科学研究》 2022年9期

摘要:
舰载装备部署在舰船甲板,受到海浪倾斜/摇摆的影响,装备安装部位受到周期性力的作用,其稳定性和结构完好性受到一定的影响,本文分析装备在倾斜/摇摆状态下的力学特征,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设计简单算例对分析结果进行验证,最后根据理论分析及算例验证结果,进行装备的力学分析和结构优化。

合金成分对TA15钛合金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下载:288 浏览:2896

​袁媛 《冶金学报》 2021年6期

摘要:
在过去的数年中,TA15钛合金被用于大量的武器领域。在这种情况下经常发生高的冲击载荷的结构件,从而对材料的高强轻质、低成本、腐蚀、抗冲击强度和动态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TA15钛合金目前用于高冲击强度的TC4钛合金比具有更高的工作温度、更低的密度、更强的强度和更大的成形灵活性以及更高的动态性能。这会使得结构性效率和作战能力更强。在准静态或动态环境中,它具有应变率。随着屈服强度的增加,钛合金的屈服强度大大提高。动态环境下,TA15钛合金的屈服强度可达静态钛合金的1.65倍。其动态性能是评价使用性能的重要指标。

桥隧过渡段无砟轨道无缝线路纵向力学特性研究 下载:301 浏览:2837

温文聪 《交叉科学研究》 2022年8期

摘要: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轨道车辆在国内外已成为重要的交通工具。轨道车辆因体积大、载人多、速度快,发生碰撞时带来的伤亡往往是巨大的,因此各国对于轨道车辆的安全非常重视。国内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率先开展了高速动车组整车冲击试验,对轨道车辆的安全性提升提供了重要的试验支撑。轨道车辆碰撞试验中,碰撞力是评价车辆耐撞性的重要指标之一。在碰撞试验中,碰撞力的主要测试途径有测力传感器测试和加速度计算两种,毋庸置疑测力传感器测得的正面接触的力是最为准确的,面对轨道车辆非常复杂的测试工况,使用车体加速度计算碰撞力的测试方法精度如何,本研究将进行相应的对比研究,探究该测试方法的有效性。

材料力学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下载:288 浏览:3238

张景航1 赵传尊1 时偊童2 《交叉科学研究》 2022年6期

摘要:
本文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实践出发,论述了课程与教学改革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优化教学方法。根据材料力学的特点,详细阐述如何进行课堂设计和课堂教学。创新课程教学模式。

工程教育背景下“工程流体力学”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改革与实践 下载:102 浏览:1039

姜吉光 《航空航天学报》 2024年4期

摘要:
“工程流体力学”是许多工科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基础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因此,围绕新工科建设思路开展切实可行的“工程流体力学”教学改革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机械类专业为载体,探讨课程目标建设,教学方法改革,教学质量提升,优化课程体系使之更符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建设要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工程认证背景下流体力学与液压传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下载:92 浏览:1022

张之荣 修磊 刘敏莹 徐明园 《航空航天学报》 2024年4期

摘要:
“立德树人”是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培养高校大学生使其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具备一定工程应用能力是应用型高校的基本目标。而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提供大学生综合素质是高校育人更有意义且更加长远的目标。结合本学院如火如荼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机遇,思政教学元素已顺利引入课程教学大纲中。本文结合该课程特色,从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教学思路以及课程思政评价体系等方面描述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的方式。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