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面向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耕地保护转型研究 下载:71 浏览:708

闫波 《农业研究进展》 2024年10期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农业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耕地保护的新要求和转型路径。文章首先明确了耕地保护在农业高质量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分析了耕地保护在生产功能、生态功能以及粮食安全与碳减排方面面临的新要求。随后,从本体角度、拓扑关系和科技助保三个维度提出了耕地保护的转型路径,并针对这些路径提出了具体的实现措施。本文的研究对于指导耕地保护实践,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的机遇和对策 下载:72 浏览:754

郭珍珍 《农业研究进展》 2024年8期

摘要:
本文探讨了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内容及其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机遇与挑战。乡村振兴战略涵盖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五大方面,旨在促进乡村全面发展。文章分析了农业经济面临的结构调整、资源约束和农民收入问题,同时强调了城乡结合部发展、技术进步及生态保护带来的机遇。最后,提出了加强政策支持、科技创新、资源整合和改善社会保障的对策,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的增收。

从高标准农田建设看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下载:45 浏览:332

肖韦江 《农业学报》 2025年4期

摘要:
现代农业的发展面临着多重挑战,包括土地资源紧张、生态环境恶化和气候变化等问题。为应对这些挑战,各国纷纷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农业路径。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模式,旨在通过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改进农业生产条件和推广绿色技术,推动农业的高效、绿色和可持续发展。这一建设不仅能够提升土地利用效率,还对粮食安全、生态环境保护及农业现代化进程具有深远的影响,是实现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途径之一。

以"标杆农田"促进农业技术推广的思路 下载:188 浏览:1922

刘春静 《农业研究进展》 2022年11期

摘要:
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是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建设的重要手段,能够调整农业结构,利用先进技术设备提高农民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使农业科技水平得到提升。要想进一步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则可以利用“标杆农田”促进农业技术大范围推广,将农业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中的优势充分体现出来,帮助各地区农民更加深入、全面了解现代农业技术,提高技术运用的积极性,有效提升了农业技术推广水平,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秸秆还田对中国农田土壤固碳效应影响的研究 下载:81 浏览:889

王志诚 艾格帆 魏静 刘庆 袁萌 《土壤研究》 2025年2期

摘要:
本次采用实地观测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秸秆还田对中国农田土壤固碳效应的影响。通过采集并分析不同地区、不同土壤类型的样本,结果表明秸秆还田显著增加了土壤有机碳含量,有效地促进了土壤固碳,并提高了土壤肥力。本研究为秸秆资源利用和土壤碳循环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持。

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盐碱地土壤盐分养分时空变异及耕地质量评价研究 下载:173 浏览:1796

苏月姣 《土壤研究》 2024年5期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盐碱地土壤盐分和养分的时空变异特征,并对其耕地质量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分析不同时期土壤养分和盐分的变化,揭示其空间分布特征,为盐碱地的改良和耕地质量提升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高标准农田建设显著影响了土壤养分和盐分的时空分布,通过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可以有效评估耕地质量,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耕地土壤问题及修复措施探讨 下载:281 浏览:2901

程杰 《土壤研究》 2023年11期

摘要:
耕地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目前耕地土壤质量下降,严重影响粮食安全,本文重点剖析了耕地土壤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了耕地土壤问题对农业生产、食品安全、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了提升耕地质量的措施。

土地整治项目中农田水利工程效益评价 下载:277 浏览:2873

贺普春 《土壤研究》 2023年10期

摘要:
土地整治项目中,农田水利工程承担着提升农业生产能力和优化资源利用的重要任务。本文通过分析土地整治和农田水利工程的现状,指出当前面临的资金投入不足与管理机制欠缺等挑战。文章构建了以经济、社会、环境三个维度为核心的农田水利工程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旨在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参考。通过加强政策支持、完善管理体系、增强公众参与和促进跨部门协作等措施,提升农田水利工程的整体效益,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土地整治工程中农田水利工程的主要问题及应对方法 下载:87 浏览:662

刘丹 《中国土壤》 2024年8期

摘要:
农田水利工程属于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为了实现资源的科学配置,与周边环境相互协调,促进各项生产活动的顺利实施。在土地整治项目中进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优化时要贯彻落实因地制宜的工作原则,明确主要的工作方向,并且转变以往单一式的工作方式,朝着规模化和多样化的方向而进步,使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效果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强化,为土地整治工作的实施提供重要的基础。基于此,文章就土地整治工程中农田水利工程的主要问题及应对方法展开论述。

试析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在农田水利建设中的应用及其影响 下载:54 浏览:550

苏月姣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5年1期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在农田水利建设中的应用及其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通过综述相关文献和案例分析,本文详细阐述了水土保持技术的定义、主要措施、实施原则以及在农田水利建设中的具体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水土保持技术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水土流失,提高农田的抗旱性,并改善农田水利的水质,从而促进农业生产的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影响研究 下载:91 浏览:687

齐丽 《中国土壤》 2024年7期

摘要:
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影响是当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通过科学规划和管理,高标准农田建设可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减少土地资源浪费,保护土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同时,它还能够改善农田生产条件,提高农产品品质和产量,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土地资源的多功能利用,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从而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分析土地规划中基本农田保护建设与保护 下载:263 浏览:2701

王学力 《土壤研究》 2023年8期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基本农田的建设与保护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旨在全面提升我国农业产量及农业效益。但是,受到我国目前土地规划的影响,给我国的生态自然环境和植物作物种植带来了一些不良作用。基于此,本文主要基于对我国基本农田建设与保护问题的认知和分析基础知识,进一步对土地规划中基本农田保护建设与保护的开展策略展开了论述与分析。

深松与有机肥配施对土壤性质及玉米氮素利用的影响 下载:98 浏览:735

冯亮 《中国土壤》 2024年5期

摘要:
深松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土壤耕作方法,通过破除土壤硬盘层来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的通气性和水分渗透能力,因此得到了广泛应用。有机肥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肥料,能够提供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并且改良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因此,深松与有机肥配施对土壤性质及作物生长的影响,尤其是对玉米氮素利用的影响,成为了当前农业科研的热点。

耕地土壤理化调优对关中玉米产量影响的机理研究 下载:99 浏览:752

张国荣1 吴文元2 《中国土壤》 2024年5期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耕地土壤理化调优对关中地区玉米产量的影响及其机理。通过分析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玉米生长发育的响应以及最终产量的变化,本研究揭示了土壤改良措施对提高玉米产量的关键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调整土壤pH值、提升有机质含量、补充氮磷钾养分、改善土壤物理性质以及优化水肥管理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可以显著提高关中地区玉米的产量。本研究为关中地区玉米种植的土壤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

有机肥料对农田土壤质量提升与作物产量的影响 下载:86 浏览:2161

褚衍仕1 褚衍保2 《中国农业》 2024年12期

摘要:
本研究探讨了有机肥料在提升农田土壤质量和增加作物产量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对比分析施用有机肥料与常规化肥的农田土壤理化性质和作物生长状况,发现有机肥料能够显著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从而促进作物根系发展和营养吸收,最终实现作物产量的增加。研究结果表明,有机肥料不仅能够提升土壤微生物活性,增强土壤的自我修复能力,还能减少化肥的使用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有机肥料应用现状、土壤质量与作物产量的挑战以及有机肥料的改良策略与成效进行详细分析,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

添加生物质炭对黄土高原旱作农田土壤养分,腐殖质及其组分的影响 下载:273 浏览:2730

王卓楠 《土壤研究》 2023年6期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索生物质炭对黄土高原旱地农业土壤养分、腐殖质及其成分的影响。通过实施不同量的生物质炭施用试验,我们全面分析了土壤中有机物含量的变化、养分的有效性以及腐殖质结构的改变。研究表明,适当使用生物质炭能够明显提升土壤内的有机物质水平,优化土壤质地,加强其保持水分与养分的能力,并促进养分的有效转换。此外,施加生物质炭还增加了腐殖质中较为活跃的部分,有利于提高土壤的生命活力和化学稳定性。这项工作为改善黄土高原干旱地区农田土壤质量提供了重要的科学指导和技术参考。

城市回填土土壤呼吸日变化动态及其影响因素 下载:273 浏览:2764

吴文元 《土壤研究》 2023年6期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城市回填土土壤呼吸的日变化特征及其受环境因子的影响。通过分析昼夜变化特征和不同时间段土壤呼吸速率的差异,结合土壤温度、湿度及其他环境因子,揭示了城市回填土土壤呼吸的调控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呼吸速率在昼夜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且受土壤温度和湿度的非线性影响。大气CO₂浓度和植被覆盖也对土壤呼吸有潜在影响。本研究为城市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对农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分析 下载:273 浏览:2782

魏金戈 《土壤研究》 2023年5期

摘要:
本文探讨了土地集约利用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机制,包括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变化、生物多样性变化、生态功能变化及环境压力增加等方面,揭示了集约利用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响应及其生态后果,为可持续土地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土地整治新增耕地弃耕完善策略 下载:271 浏览:2833

李金帅 《土壤研究》 2023年5期

摘要:
土地整治是农村土地资源管理和保护的重要手段,通过新增耕地和弃耕地的调整来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然而,当前土地整治中存在着新增耕地与弃耕地不平衡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新增耕地弃耕成因,提出完善策略。通过分析新增耕地弃耕成因,本文提出了完善策略,包括加强政策导向、发展产业、完善管理等方面,以促进土地整治工作的平衡发展,实现农村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农民收益的增加。

探讨微生物肥料的作用机制及对耕地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下载:273 浏览:2799

赵冰 《土壤研究》 2023年4期

摘要:
随着环境保护理念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理念的不断推进,我国农业实现进一步发展,目前,微生物肥料作为一种无污染、有机性的肥料,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从微生物肥料内容展开概述,分析其作用机制和对耕地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以供后续研究参考。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