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苏锡常地区地裂缝发育情况及监测方法简述 下载:66 浏览:451

龚绪龙 于军 卢毅 王光亚 《地球科学探索》 2018年4期

摘要:
地裂缝是地表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的作用下产生开裂,在地面上形成具有一定长度和宽度的裂缝。苏锡常地区作为江苏省的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一个区域,由于发展早期过度使用地下水造成地面不均匀沉降,从而导致地裂缝灾害频发,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造成了十分巨大的影响。本文主要对苏锡常地区的地裂缝发育情况和目前使用的监测手段进行简要的介绍,为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髋臼周围截骨术治疗大龄儿童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康复护理 下载:53 浏览:501

李慧英 《护理研究杂志》 2019年9期

摘要:
总结22例(26髋)大龄儿童髋关节发育不良(DDH)行髋臼周围截骨术(PAO)的康复护理,术前做好肌力和肺功能训练,术后在做好患儿心理护理同时,实时认真做好康复训练指导;定期随访和患儿预后的评估,确保康复护理的持续性、有效性。

中国陆地植被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分析 下载:84 浏览:481

陈福军1,2 张玉翠2 李倩1 《中国农业》 2018年1期

摘要:
[目的]分析我国不同区域气候变化类型对当地生态系统植被长势的长期影响。[方法]利用1981—2010年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植被指数NDVI与气温及降水之间的响应关系,定量识别植被与气候的相互作用机制,结合中国气候变化区划,完成气候变化背景下的中国陆地植被覆盖度预测。[结果]我国东北大小兴安岭、长白山、云贵高原等地区植被更适应当地气候暖干化趋势,西北地区大部、东南地区(长江下游除外)植被更适应当地气候暖湿化趋势,为气候变化利于植被生长区;我国内蒙古东部及北部沙漠化严重地区植被不适应当地气候暖干化趋势,为气候变化不利于植被生长区。我国其他大部分区域植被长势与气候变化无显著响应关系。[结果]该研究成果可为我国不同区域生态系统的差异化管理提供参考。

家属支持早期康复训练对精神运动发育迟缓患儿疗效的影响 下载:48 浏览:348

刘湘峰 刘荣英 贾容 《现代康复医学》 2020年7期

摘要:
目的:探讨家属支持早期康复训练对精神运动发育迟缓患儿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精神运动发育迟缓患儿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行常规康复训练计划,观察组采用家属支持的早期康复训练模式,比较两组丹佛发育量表(DDST)、粗大运动功能(GMFM)、PDMS-2运动发育商。结果:经康复训练后,观察组DDST测定结果正常率为78.3%,高于对照组的60.0%(P<0.05);观察组三次GMFM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干预前运动发育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运动发育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家属支持早期康复训练能够提高精神运动发育迟缓患儿的运动发育商,减少了家属与社会的负荷,值得推广应用。

抚触护理应用于新生儿肺炎对患儿不良症状及智能发育的影响 下载:81 浏览:469

翁梅人 《医学研究前沿》 2018年7期

摘要:
目的:讨论抚触护理应用于新生儿肺炎对患儿不良症状及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新生儿监护室收治新生儿肺炎患者102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施加抚触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干预前、护理干预后1个月不良症状发生情况及护理干预后6个月智能发育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1个月,观察组患儿咳嗽、咳痰及流涕症状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护理干预后6个月,观察组患儿MDI指数明显较对照组患儿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抚触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新生儿肺炎患儿的临床症状表现,并可以显著提高患儿智能发育,在新生儿肺炎中应用与推广价值均较高。

认知功能障碍训练配合综合康复治疗脑瘫伴智力障碍患儿的效果评估 下载:58 浏览:387

刘秀丽 《现代康复医学》 2019年12期

摘要:
目的:评估认知功能障碍训练配合综合康复治疗脑瘫伴智力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脑瘫伴智力障碍患儿10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50例),对照组给予综合康复治疗,观察组则实施认知功能障碍训练配合综合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儿DQ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0.00%(P<0.05);观察组DQ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脑瘫伴智力障碍患儿的治疗中,认知功能障碍训练配合综合康复治疗能显著提升临床效果,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小儿脑瘫的早期运动康复治疗研究 下载:61 浏览:406

陈毅克 《现代康复医学》 2019年12期

摘要:
目的:探讨小儿脑瘫的早期运动康复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脑瘫患儿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5例。两组患儿均实施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早期运动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治疗后9个月的发育商状况、疾病整体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后《小儿智能发育量表》中各能区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且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脑瘫患儿实施早期运动康复治疗,能够进一步改善患儿脑部发育状况,获得更确切的疗效。

延续性护理对早产儿生长发育及母亲育儿认知水平的影响 下载:89 浏览:492

陈瑾 高玲珊 《医学研究前沿》 2018年2期

摘要: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早产儿生长发育及母亲育儿认知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在笔者所在医院分娩的60例早产儿及早产儿母亲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n=30),对照组早产儿实施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早产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延续性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及早产儿母亲的育儿认知水平。结果:两组早产儿出院前的身长、体重、头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儿出院6个月的身长、体重、头围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出院前相比,两组出院6个月的ASQ-C评分均明显升高,并且观察组出院6个月的ASQ-C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早产儿母亲出院6个月的各项育儿认知评分(疾病防护、日常照护、康复、社会服务)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早产儿实施延续性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早产儿母亲的育儿认知水平,促进早产儿的体格、智能发育。

氯化镧对不同生长发育阶段仔鼠脑组织PI3K表达的影响 下载:70 浏览:458

郑琳琳1,2 刘慧颖3 林黎娟1,2 张锦辉1,2 宋和凌1,2 胡玉乾1 于生金1 《预防医学杂志》 2019年5期

摘要:
目的观察氯化镧暴露对不同发育阶段仔鼠海马组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表达的影响。方法 Wistar雌鼠32只,随机分成对照组及低、中、高氯化镧组,受孕后以饮水方式对实验组动物进行氯化镧暴露,饮水中氯化镧浓度分别为0%、0. 25%、0. 5%和1. 0%,每组8只。分别于仔鼠出生后14d、28d和42d随机抽取仔鼠,采用尼氏染色的方法分析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尼氏体的表达;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组织PI3KmRNA及蛋白的表达;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仔鼠学习记忆能力。结果氯化镧暴露可影响仔鼠生长发育,引起体重和脑重的下降,海马CA1区尼氏体表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氯化镧组仔鼠在Morris水迷宫的搜索轨迹逐渐偏离隐蔽平台,穿越平台次数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01)。氯化镧组仔鼠海马中PI3KmRNA和蛋白的表达降低,且与暴露剂量呈负相关(γPI3KmRNA=0. 848和γPI3K蛋白=0. 9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01)。结论氯化镧暴露导致海马PI3K表达下降与仔鼠记忆能力受损密切相关。

‘阳光玫瑰’葡萄果实质量分级评价研究 下载:88 浏览:512

​程大伟 何莎莎 李正阳 顾红 李明 郭西智 陈锦永 《农业学报》 2020年11期

摘要:
为明确高品质葡萄需满足的果穗质量和果粒质量条件,为河南地区‘阳光玫瑰’葡萄等级评定提供参考,对河南省6个地市20多个‘阳光玫瑰’葡萄种植园进行随机采样调查,根据果穗质量和果粒质量进行分级,对不同级别‘阳光玫瑰’果实的多个指标进行了测定,并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阳光玫瑰’葡萄果穗质量的变化范围为337.62~1415.25 g,果粒质量的变化范围为6~18 g;主成分分析得分较高的果穗质量级别主要为800~900 g,得分较高的果粒质量级别为14~15 g;主成分分析得分与果穗质量和果粒质量均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总酸含量均呈显著负相关;当‘阳光玫瑰’的果穗质量为800~900 g、果粒质量为14~15 g时,其果实的综合品质较好。

葡萄果实大小的分子研究进展 下载:92 浏览:513

​谷世超 李明 程大伟 王莎 李芳菲 何莎莎 谢贝阳 陈锦永 《农业学报》 2020年7期

摘要:
综述了影响葡萄果实大小的激素调节通路,对调控果实大小的转录因子调控网络做了初步分析。从不同大小的果实内部生理活性物质的差异、激素含量的变化以及调控果实大小的基因和转录因子的分析,初步解析了影响果实大小的相关因素。IAA通过调控细胞分裂来影响果实大小;GA通过响应细胞壁的松弛基因来调控果实细胞的大小;ABA通过碳水化合物的改变来调控细胞大小;细胞内部的基因和转录因子NAC、MADS-BOX、CYP、bHLH等通过与激素通路结合或者单独发挥作用共同作用于果实大小调控网络。果实的大小还受一些生理和栽培条件的影响。

供锌水平对不同燕麦品种生长及锌积累的影响 下载:45 浏览:285

孙艳楠 齐冰洁 贺鑫 王敏 刘景辉 《农业学报》 2019年10期

摘要:
为了探究燕麦锌高效的生理机制,试验采用营养液培养法,研究6个锌水平下4个燕麦品种锌积累的差异。结果表明:对不同燕麦品种苗期进行锌效率差异性评价的最佳锌胁迫浓度为10-8mol/L。4个低锌水平(0,10-9,10-8,10-7mol/L)对地上部生长及锌积累的影响程度大于根系,在低锌培养下4个燕麦品种苗期锌效率系数为燕科1号>白燕7号>草莜1号>加7,燕科1号为锌高效燕麦品种,加7为锌低效燕麦品种,白燕7号和草莜1号则为中度敏感品种;低锌胁迫对锌高效品种燕科1号的整株锌积累量、地上部锌积累量及根系锌积累量影响均较小,且在低锌胁迫下燕科1号根冠比均小于其他3个品种,而锌转运系数则大于其他3个品种,说明锌高效燕麦品种对低锌胁迫适应性更强。

蜀脆枣果实发育规律及品质积累特性分析 下载:97 浏览:514

​邓倩1,2 王羊1 邓群仙1 辛亚宁1 李雷1 龙星雨1 祝进3 张慧芬1 夏惠4 梁东4 《农业学报》 2020年3期

摘要:
以露地栽培和大棚栽培蜀脆枣为材料,德阳市罗江区当地主栽品种罗江调元枣为对照品种,对枣果实的发育动态、外观品质(单果质量、纵横径、着色指数等)和营养品质(可溶性糖、可滴定酸、抗坏血酸含量等)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蜀脆枣的单果质量和可食率均优于罗江调元枣,且适宜的糖酸比形成了酸甜的口感;通过对蜀脆枣不同栽培方式的比较,发现大棚栽培蜀脆枣成熟期的单果质量显著高于露地栽培蜀脆枣,成熟期比露地栽培蜀脆枣提前了7~14 d,且落果率和裂果率均低于露地栽培蜀脆枣,但大棚栽培和露地栽培蜀脆枣在可食率、糖酸比和果实口感方面差异不大。综上所述,蜀脆枣的果实单果质量高、可食率高、风味酸甜爽口,在罗江区表现引种良好,为罗江区提供了良好的南方鲜食枣新品系引进材料。

叶面喷施硅肥对谷子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下载:90 浏览:518

​陈茜午 温蕊 张永虎 《农业学报》 2020年2期

摘要:
探索叶面喷施液体硅肥对谷子生长及产量的影响。【方法】设置硅肥不同的喷施浓度(0.6、0.9、1.2、1.5 L/hm2),分别在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对抗倒伏能力较弱的谷子品种金苗K1进行喷施,通过田间调查、室内考种及测产进行比较。【结果】随着硅肥施用浓度的增加,生育进程加快、生育期缩短,喷施浓度为0.6~1.5 L/hm2时,各处理的生育期分别为118、118、117、117 d,比对照提前2~3 d;各处理产量均较对照增产显著(P<0.05),增产幅度20%~25%,同时喷施硅肥后谷子的抗倒伏性强于对照。【结论】液体硅肥的喷施可以较小程度地缩短生育期、提高产量、一定程度上减少倒伏情况的发生。

阴山北麓不同灌水量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下载:21 浏览:168

刘星岑 《农业学报》 2019年3期

摘要:
通过控制马铃薯生育期内2个关键生长期(块茎形成期、块茎增长期)水分的试验,从理论上探明膜下滴灌马铃薯水分吸收与产量形成的关系,确定马铃薯水与高产统一的灌溉制度。研究表明:马铃薯生育期内的2个关键时期,不同灌水量与马铃薯的株高、茎粗基本呈正相关关系,随着灌水量的增大马铃薯的株高和茎粗也在增加;马铃薯的产量也基本符合这一规律,当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的60%以上,马铃薯的产量明显增加,但当土壤含水量小于某一特定值的时候,马铃薯的产量变化不大;马铃薯产量与块茎增长期的株高相关性较小,与块茎增长期的茎粗相关性较大。

四川华鳊外周血液及血细胞发生的观察 下载:71 浏览:481

石金凤 刘小红 汪浩宇 刘小琴 王志坚 《水产研究进展》 2024年6期

摘要:
为探讨四川华鳊血细胞的组成类型及其血细胞发生过程,研究其免疫系统的基本组成,实验采用Wright-Giemsa染液对其外周血涂片以及血细胞发生相关的头肾、体肾、脾脏和肝脏的印片进行染色,观察并统计各类血细胞的形态、大小以及数量组成。结果显示,四川华鳊的外周血液血细胞包括红细胞和白细胞,红细胞是主要类群。白细胞有淋巴细胞、粒细胞、单核细胞、血栓细胞等类型,其中淋巴细胞占比最高,达65.79%±0.10%,为主要类群;其次是血栓细胞,占16.76%±0.07%;再次为嗜中性粒细胞,占13.92%±0.09%;单核细胞含量最少,仅有3.33%±0.01%。四川华鳊的血细胞发生可分为红细胞系、淋巴细胞系、单核细胞系、粒细胞系;发育历程均可分为原始阶段、幼稚阶段和成熟阶段,其中红细胞的幼稚阶段包括早、晚2个时期,而粒细胞的幼稚阶段可划分为早、中、晚3个不同时期。各造血器官中,头肾和体肾是主要的血细胞发生场所,脾脏也有一定的造血功能,但肝脏仅具有淋巴细胞的生成功能。幼稚阶段的各类血细胞会迁移至肝脏等器官进行发育和成熟。本研究为长江特有鱼类四川华鳊进一步开展在免疫等方面的研究以及实现其科学化人工养殖和健康评估提供了基础资料。

长江上游鱼类环境DNA通用引物的选择与验证 下载:76 浏览:488

吕宏森1 王安香1 董智玲1 闫卉果1 龚志韬1 刘嘉豪1 姚维志1,2 何文平1,2 《水产研究进展》 2023年6期

摘要:
为了选择出适合使用eDNA技术对长江上游鱼类多样性进行研究的通用引物,本研究选择10对扩增序列位于12S rRNA、16S rRNA、Cytb和COⅠ基因片段的常用引物,分别为Mifish-U、AcMDB07、Teleo、12SPv、Fish16S1、Ve16S1、PSI、G、VeCB1、FishCB,对长江上游常见的32种鱼类和3种其他水域鱼类肌肉组织提取的DNA扩增。结果显示,有6对引物均能扩增出全部35种鱼类,但引物Mifish-U的扩增效果最好。进一步使用引物Mifish-U对长江上游屏山县、涪陵区和巫山县3个采样点的水样eDNA进行高通量测序,共检测到80种鱼类,包括本研究使用的32种长江上游鱼类,其辨别度较高。使用引物Mifish-U对室内养殖3种鱼类的水样eDNA进行高通量测序后定性定量分析,结果显示黄颡鱼和鲤的生物量与序列数相关性显著,引物Mifish-U进行eDNA定量分析的潜力较大。研究表明,引物Mifish-U更适合作为eDNA研究长江上游鱼类多样性的通用引物。本研究可为利用eDNA技术监测长江上游鱼类多样性的引物选择提供参考。

鱼类原始生殖细胞发育与生殖操作技术研究进展 下载:79 浏览:450

陶彬彬1,2 胡炜1,2 《水产研究进展》 2023年2期

摘要:
原始生殖细胞是胚胎发育过程中最早建立的一群生殖干细胞,是有性生殖动物生殖发育的基础。鱼类原始生殖细胞特化遵循“先成论”的模式,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获得母源生殖质组分的细胞特化为原始生殖细胞,特化形成的原始生殖细胞需要维持其生殖干细胞命运,并经过长距离迁移最终到达性腺原基的位置。原始生殖细胞特化、迁移和命运维持过程受到多种基因和信号通路的综合调控。研究鱼类原始生殖细胞发育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脊椎动物细胞特化、迁移和命运维持等基本生物学过程的调控机理,而且是开发新的养殖鱼类生殖控制和生殖干细胞移植技术的重要基础。本文概述了鱼类原始生殖细胞发育的基础理论以及生殖操作技术研究进展,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为开发重要养殖鱼类优良种质创制新技术提供参考。

鳡和翘嘴鲌精子诱导彭泽鲫雌核发育子代的异精效应研究 下载:71 浏览:488

操文杰 张静蓉 张庆飞 赵玉华 王卫民 《水产研究进展》 2023年1期

摘要:
为探究鳡和翘嘴鲌精子在诱导彭泽鲫雌核发育子代中的异精效应,实验分别以鳡和翘嘴鲌精子激活彭泽鲫卵的胚胎发育获得子二代(F2)群体:P×G (彭泽鲫♀×鳡♂)和P×Q(彭泽鲫♀×翘嘴鲌♂),以P×P (彭泽鲫♀×彭泽鲫♂)F2为对照,比较各群体的染色体核型、DNA含量、形态学特征以及生长等。结果显示,P×G、P×Q和P×P的核型分别为3n=150=45m+66sm+27st+12t、3n=150=54m+51sm+39st+6t和3n=150=51m+48sm+45st+6t,与父本鳡的核型(2n=48=10m+24sm+12st+2t)和翘嘴鲌的核型(2n=48=16m+26sm+6st)明显不同;P×G和P×Q的DNA含量与P×P比值在95%的置信区间内(均为0.97);上述结果表明,P×G和P×Q的F2群体均为雌核发育子代。基于形态学参数的主成分分析显示,P×G和P×Q与P×P散点分布区域基本无重叠;P×G和P×Q与P×P间能通过判别函数进行初步判别(准确率达97.8%),即存在显著的形态学差异;这表明P×Q和P×G子代存在异精效应。与P×P相比,P×G和P×Q的F2群体各日龄的平均体重、平均体长、增重率和增长率均表现出优势,且P×G优势显著。综上所述,鳡和翘嘴鲌精子均能诱导彭泽鲫卵的雌核发育,且不同的精子源诱导对雌核发育子代的影响不同,存在典型的“异精效应”。

CgLOX4基因在长牡蛎幼虫发育中的表达特征 下载:29 浏览:250

胡悦 冷金源 孙洁洁 王玲玲 宋林生 《中国水产学报》 2024年2期

摘要:
为研究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LOX4基因(CgLOX4)在幼虫发育中的表达特征,采用PCR技术扩增CgLOX4的全长cDNA序列,利用荧光定量PCR和整体免疫荧光技术检测CgLOX4在幼虫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特征。结果表明:CgLOX4的cDNA全长为1 862bp,开放阅读框为834bp,可编码277个氨基酸,等电点为8.36,预测其氨基酸序列只含有一个保守的HOX结构域;CgLOX4在长牡蛎成体各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闭壳肌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肝胰腺、鳃、血淋巴、性腺和唇瓣组织(P<0.05);CgLOX4在所检测的早期胚胎中均有表达,其中在受精卵和4细胞期的表达量相对较高;CgLOX4阳性信号主要分布在担轮幼虫壳形成区、D型幼虫内脏团和壳顶幼虫消化腺中。研究表明,CgLOX4是长牡蛎早期发育过程中较早激活的转录因子之一,可能在调控幼虫壳形成和消化器官形成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