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20例PICC相关接触性皮炎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下载:54 浏览:476

马静 刘发侠 贾晓颖 《护理研究杂志》 2020年7期

摘要:
通过对20例PICC相关接触性皮炎的原因及处置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PICC相关接触性皮炎与易敏体质、环境炎热、透明贴膜粘胶刺激相关。通过规范换药流程,专科护士考核上岗;优化消毒方法,减少消毒液局部刺激;选择新型敷料,根据患者局部情况选择水胶体敷料或泡沫敷料,改善局部温湿度,促进愈合;加强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等措施,使患者过敏反应得到有效缓解和痊愈。

深圳市男男性接触者HIV/AIDS疾病进展与KIR/HLA基因多态性关系研究 下载:91 浏览:545

​刘小敏 刘莹 周杰 张桂欣 郭聪锐 《预防医学杂志》 2018年12期

摘要:
目的对深圳市男男性接触者(MSM)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病人KIR/HLA不同基因型的分布及其与疾病进展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对329例MSM HIV/AIDS的KIR和HLA-B等位基因进行分型,分析KIR/HLA基因型与AIDS疾病进展的相关性。结果 329例MSM HIV/AIDS,典型进展组(TP)270例(82.07%),缓慢进展组(SP)59例(17.93%)。在SP组优势基因型是KIR 3DL1,57例(96.61%)和KIR2DL3,59例(100%),2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HLA-BW4/BW4纯合子和KIR3DL1/HLA-BW4联合表达SP组分别有11例(18.64%)和38例(64.41%),SP分布大于TP组(P<0.05)。结论 KIR/HLA对MSM感染HIV后病程进展有相关性,KIR3DL1、KIR2DL3、HLA-BW4/BW4纯合子及KIR3DL1/HLA-BW4联合表达,可能是延缓HIV感染者疾病进展的保护性因素。

大型天线罩结构变形仿真分析与验证 下载:113 浏览:562

​李明彬 陈志刚 《天线研究》 2025年4期

摘要:
大型天线罩结构在不断减重的优化过程中,刚度逐渐减弱,工程上常用的线性分析加简支约束的分析方法也逐渐不再适用。本文提出了非线性分析与简化接触约束的分析方法,并采用静力试验加以验证,吻合性较好。可为类似工程分析提供参考。

对68例重症接触性皮炎患者应用湿润烧伤膏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下载:38 浏览:398

赵晓霞 《中国医学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目的探讨重症接触性皮炎患者应用湿润烧伤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重症接触性皮炎患者136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应用湿润烧伤膏治疗)与对照组(予以常规清创、换药处理),各68例。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及红斑、水疱、渗出物等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53%,红斑消退、渗出物消失、水疱消失时间分别为(4.11±1.06)、(5.07±1.26)、(7.29±2.08)d;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24%,红斑消退、渗出物消失、水疱消失时间分别为(8.51±1.72)、(7.48±1.44)、(10.15±2.64)d,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接触性皮炎患者应用湿润烧伤膏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可促进创面愈合,并快速消除红斑、渗出物、水疱等,值得临床推广。

探究ANSYS的直流接触器电动斥力仿真及优化 下载:135 浏览:941

周军1 邱文辉2 叶永彬3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24年5期

摘要:
基于ANSYS的直流接触器电动斥力仿真及优化,了解新能源汽车直流接触器在池实现短路故障时候产生的电动斥力问题,通过软件构建简化模型,利用仿真模拟的方式进行处理,提出进去磁块设计、调整触头结构、优化材料以及工艺几点优化对策,以供参考。

交流接触器温度场仿真及影响因素 下载:165 浏览:850

朱家树1 周勇2 陈玲3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24年4期

摘要:
交流接触器是利用电磁场和热学原理对交流电机进行控制与保护的一种电器。接触器在工作时,可能会产生发热,引起铁芯及线圈温升,从而影响其性能及使用寿命。因此,掌握接触器内部温度场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是提高接触器工作性能及可靠性的关键。交流接触器温度场的数值模拟是掌握接触器工作状态下温度场分布规律,进而优化接触器性能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交流接触器温度场模拟方法及影响因素,提出了几点建议与结论。

新生儿护理中早期母婴皮肤接触的应用效果 下载:41 浏览:581

刘娟娟1 赵弦2 高炜1 丁宇1 陈晓庆1 《中国儿科杂志》 2025年1期

摘要:
分析新生儿护理中早期母婴皮肤接触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新生儿5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早期母婴皮肤接触护理,对比新生儿机体发育指标以及新生儿发育商。结果:观察组新生儿机体发育指标以及新生儿发育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护理中早期母婴皮肤接触护理可以提高新生儿机体发育指标,提升新生儿发育商。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科技馆中的应用 下载:62 浏览:670

李芳萱 《国际科技论坛》 2025年2期

摘要: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多媒体技术已成为一系列展示模式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被广泛的用于科技馆展品和展厅布展,极大丰富和扩展了展示内容和展示效果,本文将依据多媒体技术的特点,探讨多媒体技术在科技馆中的应用。

让自然的田园成为幼儿自主发展的课程 下载:173 浏览:1713

沈文雅 《交叉科学研究》 2024年9期

摘要:
幼儿园里的小菜园和自然角是孩子接触自然、观察动植物的主要场所之一,它不仅具有可参与性、生活化等特点,还满足了幼儿参与互动的要求。“让自然的田成为自然的园”一直是我园的办园理念,怎么让幼儿园的田不在只是幼儿园的一处风景,而是孩子们的一种课程呢?伴随着课程游戏化建设工作的深入推进,广大幼教工作者的教育观、儿童观、课程观、资源观有了较大的转变。 实践中,大家觉得好的课程应该来自幼儿园的环境和现实生活,让环境不仅仅只是环境。田园课程不仅要吸引幼儿专注地投入活动,更要激发和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满足他们的需要。为此,我们立足园本、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幼儿园里的“小菜园”环境资源来帮助幼儿构建新的经验,使“小菜园”成为幼儿的活动场、学习场。

细观参数影响下岩土力学特性演化的数值研究 下载:167 浏览:1854

张聪 《交叉科学研究》 2024年4期

摘要:
基于室内试验与三维颗粒流,建立了单轴抗压模型,研究了接触刚度比和接触应力比共同作用对岩石宏观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多个微观参数的相互作用会明显改变模型宏观特性的响应特征,揭示了各微观参数对模型宏观性能影响的机理。微观参数的改变会改变颗粒间粘结的强度和应力状态

非接触式电压传感器试验研究 下载:128 浏览:1175

温兆彬1 杨文芳2 肖梓康2 《传感器研究》 2023年10期

摘要:
由于传统电力线缆巡检需传感器与待测电缆接触,影响线路的结构参数,以及非接触测量传感器的精度影响其应用,提出了一种基于波形分析的非接触巡检方法。利用多点非接触电压传感器的测量波形,实现低压配电电缆的错接检测与探损,降低单个非接触式电压传感器测量精度带来的影响。通过建模仿真,确定不同规格圆筒形感应电极的仿真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效实现电缆的探损和错接检测。

某油田原油在塑料合金管表面润湿性实验研究 下载:84 浏览:1254

柴宇航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23年5期

摘要:
非金属管道因其优良的耐腐蚀性能,在近年来被广泛应用在油田开发。本文针对新疆油田部分油区原油,基于接触角对塑料合金管表面的润湿性进行了实验研究,探讨了塑料合金管表面的润湿性及其对流动阻力的影响,并与该区块原油在金属表面的润湿性进行了对比。该实验研究有助于油田进行合理管材选择。

张家洼矿区金等贵金属分布的可能性研究 下载:199 浏览:2548

孙志远 徐翠红 《冶金技术》 2021年9期

摘要:
本文针对地质推测,对张家洼矿区进行了一系列的对比研究,寻找含金铁矿床的分布可能性。

铝合金构件连接及与异种金属接触腐蚀类型 下载:258 浏览:2715

​李永志 赵俊淞 杨文平 《冶金学报》 2021年3期

摘要:
从铝合金的铆接、焊接、粘接三个方面分析了铝合金间的连接,并对铝合金与异种金属接触腐蚀类型进行阐述。

刚性接触网维护检修重点及处理措施 下载:122 浏览:1524

付宇航 《航空航天学报》 2023年2期

摘要: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开始迎来大量发展机遇,其中之一就是地铁。在地铁电力系统中,新接触网悬挂方式之一就是架空刚性接触网,和柔性接触网之间的差异较大,且这种差异不仅在设计与安装上得到了充分体现,同时后续维护方面的差异也十分突出。面对此种情况,在地铁刚性接触网维护检修中,必须要了解、掌握维护检修重点内容,为处理措施更具针对性提供可靠依据,以促进刚性接触网性能的提升,为其功能稳定性提供保障。

基于机械结构的交流接触器振动机理分析及优化 下载:210 浏览:2008

胡政玺 包雪亮 《动力技术研究》 2023年11期

摘要:
本论文研究了基于机械结构的交流接触器振动机理,并提出了优化方案。通过对接触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分析,揭示了振动产生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接触器的振动进行了仿真分析,并对关键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结果表明,通过合理调整接触器的结构和参数,可以显著降低振动幅度,提高接触器的工作稳定性和寿命。该研究对于提高交流接触器的性能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面向飞机自动化装配的接触式法向找正技术研究 下载:136 浏览:2466

余佳伟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21年8期

摘要:
随着飞机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提高飞机装配效率和质量成为重要课题。接触式法向找正技术作为一种自动化装配方法,通过测量接触力和位移来实现装配校正,具有广泛应用潜力。本文旨在研究接触式法向找正技术在飞机装配中的应用效果,并探讨关键问题与解决方案,期望为飞机装配领域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推动飞机自动化装配的进一步发展。

地铁接触网维护与故障诊断技术研究 下载:57 浏览:541

全超 《电力研究》 2025年2期

摘要:
本论文探讨了地铁接触网维护与故障诊断技术的研究。针对地铁交通系统中接触网的关键性作用,提出了一种综合的维护与故障诊断技术方案。该方案涵盖了接触网巡检、数据分析与预测、故障诊断与修复等环节。通过实验验证,证明了该技术方案在提高接触网运行稳定性、降低故障率方面的有效性,为地铁运营管理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某电厂接触式油挡石墨结焦及石墨弹簧卡死引起汽轮机振动异常分析和处理 下载:231 浏览:2137

谢海东 张天裕 《动力技术研究》 2023年3期

摘要:
介绍了某电厂11号机组汽轮机轴系振动间歇式波动的故障特征、处理措施及其分析过程,指出了接触式石墨结焦以及石墨弹簧卡死与汽轮机转子碰磨是造成该机组轴系振动异常的主要原因,对油挡碳化油垢清除后轴系振动正常。给出该类型机组振动问题处理方法。

使用非接触式眼压计测量眼压的工作体会 下载:292 浏览:2826

王雁 《中国眼科杂志》 2021年11期

摘要:
目的 通过回顾对37950例(75900支眼)患者行非接触式眼压测量的工作体会,总结其操作要点。方法 回顾分析对2019年4月~2019年10月本院门诊眼压室接收的37950例(75900支眼)患者行非接触式眼压测量的方法和体会,总结非接触式眼压测量的工作要点。结果 37660例(75610支眼)患者均顺利完成测量,98例(98支眼)因角膜水肿明显,165例(165支眼)因无光感,27例(27支眼)因义眼或无眼球未测量出结果。所有患者均无眼部感染发生,37948例(75898支眼)患者无眼部不适发生,2例(2支眼)患者出现短暂的眼部刺痛。 结论 非接触式眼压测量因测量时间短,测量时无需触及患者眼睛,较好的避免了眼压计接触角膜可能所致的交叉感染,是临床上常用且适用的眼压测量方法,工作人员因掌握其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提高临床工作效率,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以更好的协助医生对疾病的诊疗。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