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溪七鳃鳗体态变型及产卵群体和幼体的观测研究 下载:83 浏览:486

杨树勋1 杨育杉2 李绍文3 杨雨壮1 《生物学报》 2019年5期

摘要:
选取溪七鳃鳗非产卵态体型(性腺Ⅳ期)和产卵态体型(性腺Ⅵ期)2组样本,分别对20项躯体各部位可量性状和比例性状进行统计测量,并用t检验查看差异显著性程度,揭示出了产卵时期与两背鳍由产前相分离到相连接同步发生的躯体各部位形态性状具体变化的奥秘,借以加深对其成体体态变型的认识以图纠正过往文献片面误述的错误,同时提供产卵期、产卵群体和幼体的观察资料及各类体态的体长、体重关系式。

遗传计算中数学模型的构建 下载:76 浏览:481

​张玉平 冯明董 《生物学报》 2019年3期

摘要:
关于基因频率的考题中,常遇到已知常染色体隐形基因(a)的频率,需求显性表现的群体(AA和Aa)中携带者(Aa)的频率,常规解法往往利用遗传平衡定律,计算过程复杂,易出错。对此构建数学模型,设常染色体隐形基因(a)的频率为m,则显性表现群体中携带者的频率一定为2/(1+1/m),并用数学方法证明。运用此公式可跳过遗传平衡定律直接计算结果,极大节约时间,提高准确率。

一种群体智能算法——狮群算法 下载:84 浏览:463

刘生建1 杨艳1 周永权2 《人工智能研究》 2018年9期

摘要:
基于狮群中狮王、母狮及幼狮的自然分工,模拟狮王守护、母狮捕猎、幼狮跟随3种群智能行为,提出群体智能算法——狮群算法.算法中不同种类的狮子位置更新方式不同.遵循自然界生物"适者生存"的竞争法则,狮王守护领土,优先享用食物,母狮合作捕猎,幼狮分为学习捕猎、饥饿进食和成年被驱逐.狮子位置更新方式的多样化保证算法快速收敛,不易陷入局部最优.最后,将算法应用于6个标准测试函数优化问题,并对比粒子群算法、骨干粒子群算法,测试结果表明,文中算法收敛速度较快,精度较高,能较好地获得全局最优解.

从被要求做到主动做:群体卷入模型视角下高参与人力资源实践对员工前瞻行为的影响研究 下载:65 浏览:467

张柏楠 徐世勇 《经济与管理学报》 2019年12期

摘要:
文章以333名员工和68名主管在两时间点进行的配对调查为样本,基于群体卷入模型的研究视角,探析了高参与人力资源实践与员工前瞻行为之间的关系,对员工感知的高参与人力资源实践如何通过员工组织地位感知促进前瞻行为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员工感知的高参与人力资源实践能够正向预测员工的前瞻行为,而员工组织地位感知在这一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同时,员工主动性人格会削弱组织地位感知对前瞻行为的正向影响,即相对于高主动性人格的员工,主动性人格较低的员工更易受到由高参与人力资源实践导致的组织地位感知的正向影响,进而更多表现前瞻行为。

目标围捕任务中搜索与预包围阶段的群机器人行为学习 下载:77 浏览:473

薛颂东1 张云正1 曾建潮2 《人工智能研究》 2018年6期

摘要:
为了进行群机器人协同作业,提出目标搜索中导航类集体行为学习策略.在使用具有闭环调节功能的动态任务分工方法进行任务分配、自组织地生成多个子群后,在子群中引入基于社会学习微粒群算法的机器人行为学习策略.在子群框架内,机器人各自独立地以感知的共同意向目标信号强度为标准对所有成员排序,将感知优于自己的机器人作为行为示范者.然后在搜索空间各维度上分别随机选择一个行为示范者,学习其在相应维度上的位置坐标,经构造得到搜索空间中自己的学习行为向量,由此决策自身的运动行为.仿真结果表明,在不需要学习全局社会经验的前提下,机器人能针对所属子群的共同意向目标进行协同作业,提高搜索效率.

众包社区创意领地行为影响机制研究 下载:59 浏览:446

肖薇1 李成彦1 罗瑾琏2 霍伟伟3 《经济与管理学报》 2019年6期

摘要:
在共享经济对社会资源重新分配的背景下,现有研究较多从技术嵌入、平台监管、社会网络等客观方面揭示众包社区创意领地行为的产生机制,文章则聚焦创意资源供给者的主观方面因素,探究社会价值取向、内群体认同对创意领地行为的影响以及网络面子意识在以上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众包社区成员的社会价值取向对其创意领地行为具有重要影响,其中亲自我创客比亲社会创客更可能实施创意领地行为;(2)社会价值取向通过内群体认同对创意领地行为产生影响;(3)网络面子意识不仅调节社会价值取向与内群体认同的直接关系,而且进一步调节社会价值取向通过内群体认同与创意领地行为的间接关系;(4)与网络面子意识较低的亲自我者相比,网络面子意识较高的亲自我者实施创意领地行为的倾向得到了显著改善,甚至转而进行创意分享和贡献,而网络面子意识对亲社会者的创意领地行为的影响效果却并不显著。

中国企业家的信仰:探索性研究与群体解构 下载:51 浏览:455

辛杰 李波 《经济与管理学报》 2018年3期

摘要:
企业家的信仰决定了其所经营事业和人生的深层价值观和终极取向,文章在诠释信仰和企业家信仰的内涵的基础上,以中国企业家为研究对象进行探索性研究与群体解构,中国情境下的企业家信仰可以被分为三大类因子:神明敬畏、无对开放、利他超越,五类群体:利他超越型企业家、开放践行型企业家、信仰缺失型企业家、神灵体验型企业家、包容敬畏型企业家,企业家群体的某些类型变量之间有着较为显著的差异。中国企业家群体需培育高度的信仰自觉,在更大的时空内与这个时代同于情,企业家信仰应与企业家所经营的事业和管理行为有机结合,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基于群体特征的高校生活热水使用行为仿真 下载:57 浏览:447

周晋1 尹小平1 徐峰2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19年1期

摘要:
生活热水使用行为受性别及生活习惯影响较大,用户群体的构成和行为差异对高校学生集中生活热水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控制具有较大的影响。借助实际记录数据的统计分析,对高校学生生活热水的用户群体进行了分类,分析获得了有关热水使用行为的概率分布参数,对高校学生生活热水使用行为进行了仿真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仿真数据和实际记录数据之间具有较好的吻合性。所建立的行为仿真模型可为高校学生生活热水系统的差异化设计和运行优化提供数据支持。

基于优化Snake模型的变形物体碰撞检测算法研究 下载:53 浏览:433

李照 靳雁霞 秦志鹏 任超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18年9期

摘要:
针对现有碰撞检测算法难以解决变形物体碰撞的实时性和逼真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可变形物体的改进碰撞检测算法。该算法在K-dops(K-discrete orientation polytopes)包围盒基础上使用Snake模型应用于包围盒更新过程中,使用改进的Pso(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算法对Snake模型进行边界优化。在优化过程中依据碰撞部位的内凹特性,在Snake模型控制点簇与中心点构成的多直线上,采用改进的粒子选取方式和多种群粒子优化算法思想构成多直线群体。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碰撞检测算法可以快速准确的模拟物体轮廓,简化了包围盒更新过程,提高了碰撞检测效率。

基于微信平台的中老年用户群体食品安全信息采纳意愿研究 下载:59 浏览:408

彭丽 黄成 龙诗杰 万映利 杜志银 《预防医学杂志》 2019年9期

摘要:
目的探讨中老年用户群体对微信食品安全信息的采纳意愿。方法在整合式技术接受模型(UTAUT2)基础上,引入感知风险和信息特性2个因素,从主客观角度构建中老年用户群体对微信食品安全信息采纳意愿的影响因素模型。采用问卷调查,收集401份有效数据,用AMOS21.0对模型进行检验及修正。结果结构方程模型拟合较好,各因素对行为意愿的影响系数由高到低依次为享乐动机(β=0.351)、信息特性(β=0.259)、便利条件(β=0.234)、绩效期望(β=0.123)、价格价值(β=0.081)、感知风险(β=0.068);行为意愿对使用行为的影响系数β值为0.957。结论绩效期望、享乐动机、便利条件、信息特性对行为意愿产生正向影响(P<0.05);感知风险、价格价值对行为意愿影响不显著(P>0.05);行为意愿对使用行为产生正向影响(P<0.05)。面向中老年的食品安全信息服务时,应加强信息的审核力度,扩宽信息内容的适用性,提供可靠的信息服务以满足用户需要。

关于中国歌剧推广的思索——从受众群体的视角出发 下载:68 浏览:324

朴玉敏1,2 《当代音乐研究》 2018年11期

摘要:
作为融合音乐戏剧、舞蹈和文学等多种艺术元素的一种综合性艺术,歌剧无论从内容到形式都较其他艺术形式更具有吸引观众的特点。在进行中国歌剧创作时,只有更好地体现歌剧的这一特点,才能有效地进行中国歌剧推广。基于这种认识,本文以受众群的视角对中国歌剧的推广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关注这一问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基于线粒体COⅠ基因序列的梭鲈野生群体遗传结构 下载:66 浏览:450

鲁翠云 孙志鹏 曹顶臣 耿龙武 那荣滨 吴学工 郑先虎 《水产研究进展》 2024年2期

摘要:
为了解梭鲈种群的遗传结构,实验利用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亚基(COⅠ)基因部分序列分析了中国6个和中亚2个群体的遗传差异,并与欧洲群体的单倍型序列进行了比较。结果在640 bp的COⅠ基因序列中检测到5个变异位点,定义了7种单倍型,发现Hap1为8个梭鲈群体的共享单倍型,且与欧洲群体的HapA相同,在中国群体所占比例(93.36%)高于中亚群体(72.58%)和欧洲群体(53.85%);Hap2和Hap3是中国群体的特异单倍型,而Hap4~Hap7为中亚群体的特异单倍型。单倍型序列的聚类图和网络图均显示Hap1/A为梭鲈群体的原始单倍型,中国和中亚群体的特异单倍型相对于原始单倍型仅有1~2个位点的变异,属于Hap1/A的亚型,与欧洲群体的特异单倍型具有较大的差异。每个群体检测到1~4种单倍型,斋桑湖(ZS)群体单倍型最多,而中国的腾格里湖(NX)、兴凯湖(XK)和鸭绿江(YJ)群体仅有1个单倍型(Hap1);塔什干(TS)群体的单倍型多样性(Hd)和核苷酸多样性(π)最高(Hd=0.514±0.069;π=0.000 79±0.000 11),其次是ZS群体,而中国梭鲈群体的多样性参数较低。AMOVA分析结果显示,梭鲈群体间遗传变异占20.74%,群体间遗传分化程度较高(0.15≤Fst=0.207 36<0.25),TS群体与ZS群体和中国群体间的遗传分化极大(Fst>0.25),中国群体中仅黑河(HH)群体与其他群体的遗传分化较大,而中国其他5个群体间无遗传分化。基于群体间遗传距离的系统进化树显示,来自中国的6个梭鲈群体与哈萨克斯坦的ZS群体聚为一支,而乌兹别克斯坦的TS群体独立为一支。研究结果为梭鲈群体的繁殖及放流管理提供了参考。

基于线粒体COⅠ和Cytb基因探讨北鲍南养对皱纹盘鲍群体遗传结构的影响 下载:78 浏览:459

吴宙1,2 周丽青2 迟长凤1 吴彪2 孙秀俊2 刘志鸿2 赵丹2 于涛3 郑言鑫3 《水产研究进展》 2024年1期

摘要:
为探讨近三十年来我国皱纹盘鲍养殖模式对群体遗传结构产生的影响,利用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COⅠ)基因和细胞色素b(Cytb)基因分析了定殖漳州的群体、大连培育蓬莱越冬群体、荣成培育福建越冬群体及长山列岛(砣矶岛、大钦岛、南隍城岛)皱纹盘鲍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与群体遗传结构。结果显示,在259个个体730bp的COⅠ序列片段中检测到48个变异位点和30个单倍型,6个群体的单倍型多样性为0.586~0.897,核苷酸多样性为0.005 6~0.008 1。259个个体730bp的Cytb序列片段中检测到59个变异位点和32个单倍型,6个群体的单倍型多样性为0.605~0.909,核苷酸多样性为0.007 7~0.0120。基于COⅠ和Cytb基因的群体间Fst值以及AMOVA结果表明,绝大部分群体之间存在显著的遗传分化,并且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群体内。现行的皱纹盘鲍北鲍南养模式加强了不同群体之间的基因交流,使不同遗传背景的种群二次接触,导致皱纹盘鲍6个群体均具有较高的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而各养殖群体中的不同选育条件则可能是造成显著遗传分化的重要原因。本研究对分属南北沿海的6个皱纹盘鲍群体的遗传评估将为我国皱纹盘鲍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养殖模式对遗传结构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

现实与理想:目标群体认同视角下的高校科研评价制度 下载:81 浏览:503

刘莉 季子楹 《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 2018年6期

摘要:
教师作为高校科研评价制度的目标群体,他们认同与否直接影响评价制度的实施成效。通过访谈研究发现,现行科研评价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高校教师的认同,但与教师期望的评价制度之间尚有很大差距。现行评价制度是管理主义的,基于"经济人"假设;理想的评价制度是人本主义的,基于"学术人"假设。我国高校科研评价制度改革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终结性评价为辅,以同行专家为主的多元评价主体,尊重并鼓励评价客体参与评价活动,以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为标准导向,分类设计评价指标,实施基于计量指标的代表作同行评价,评价过程更加民主、透明,评价周期更加灵活。

亚洲草鱼群体的差异甲基化分析 下载:75 浏览:448

魏上1,2 谢玲莉1,3,4 朱华5 张清靖5 沈玉帮1,3,4 徐晓雁1,3,4 李家乐1,3,4 《水产研究进展》 2023年6期

摘要:
为探究水产养殖过程中DNA甲基化对亚洲草鱼群体人工驯化与环境选择适应的影响,本实验对亚洲范围内8个地区的养殖和野生草鱼群体进行了全基因组甲基化测序,测序序列经质控后比对到草鱼参考基因组上,并进行差异甲基化分析和功能富集分析。结果显示,甲基化测序共获得308.15Gbp测序数据,平均测序深度31×,平均比对率62.97%。对5个养殖群体分别与野生背景群体间进行差异甲基化分析,共发掘出76422个差异甲基化位点、3737个差异甲基化区域、1950个差异甲基化基因。功能分析发现,差异甲基化基因被注释到血管生成、神经嵴细胞迁移、T细胞分化、颅骨系统发育、肌肉细胞发育等GO功能分类中。KEGG代谢途径富集分析的结果显示,差异甲基化基因主要参与细胞黏附连接、Notch信号通路和Wnt信号通路等代谢途径。在这些功能注释的基因中,有许多与神经、免疫、骨骼和肌肉等组织发育相关的重要基因,如sema3d、sema5bb和nrg2a等。本研究进一步对表观遗传修饰在草鱼人工驯化和环境选择适应作用机制的探究奠定了基础,为保存和科学利用草鱼种质资源提供了有价值的遗传基础数据。

基于SSR-seq技术评估中间球海胆多代选育群体和普通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下载:79 浏览:493

刘雷1 张伟杰1 刘岩松1 冷晓飞2 欧凡江1 臧晓宁1 李旭光2 丁君1 常亚青1 《水产研究进展》 2023年5期

摘要:
为明确不同选育群体中间球海胆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利用SSR-seq技术和15个微卫星位点,对1个家系选育群体(FP)、1个群体选育群体(IP)和1个未经选育的普通养殖群体(CP)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5个微卫星位点共检测出112个等位基因,FP、IP、CP 3个群体的平均观测等位基因数(Na)分别为5.077、5.133和6.133个,平均有效等位基因(Ne)分别为2.816、2.873和3.638个,平均观测杂合度(H_o)分别为0.522、0.441和0.501,平均期望杂合度(He)分别为0.595、0.599和0.667,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546、0.543和0.623。家系选育群体(FP) He与H_o的差值(0.073)低于IP (0.158)和CP (0.166),平均固定指数(F)(0.115)低于IP (0.248)和CP (0.246)。3个群体间遗传分化系数(Fst)介于0.018~0.176,为中低等程度的遗传分化。分子方差分析(AMOVA)结果显示,3个群体的遗传变异主要源于个体间。主成分分析(PCoA)和聚类进化树结果均显示,3个群体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近,其中IP群体遗传分化程度最高。研究表明,3个中间球海胆群体均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多代家系选育和群体选育均未明显降低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家系选育更有利于保持群体的杂合度和控制群体的近交水平,群体选育则会提升群体的遗传分化程度。

基于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的极边扁咽齿鱼群体遗传研究 下载:15 浏览:234

杨濯羽1 杜岩岩1 卡伟1 焦文龙1 王太1 张艳萍1 达虎2 《中国水产学报》 2024年5期

摘要:
极边扁咽齿鱼是黄河上游特有的裂腹鱼类,由于人类活动的加剧,使其野生数量急剧下降,近年来通过增殖放流的方式为野生资源量进行补充。为评价增殖放流过程中人工繁育群体对野生群体的种质资源的影响,笔者利用线粒体DNA控制区(D-loop)序列来探究极边扁咽齿鱼野生和养殖的4个群体遗传多样性、遗传分化及遗传结构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4个群体均表现出了较高的单倍型多样性(0.950±0.011)和较低的核苷酸多样性(0.00987±0.00041),并且野生群体的单倍型数目、单倍型多样性指数、核苷酸多样性指数均高于人工繁育群体。遗传结构分析结果显示,野生群体与人工繁育群体之间已产生了一定的遗传分化。中性检验表明,2个野生群体可能经历过种群扩张事件。研究结果表明,极边扁咽齿鱼人工繁育群体可能受到亲本数量有限、人工选择等影响,遗传多样性略有降低,有必要定期开展增殖放流效果的评估,并采用科学的人工繁育方法,丰富极边扁咽齿鱼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盐度和亚硝酸盐氮胁迫对菲律宾蛤仔“斑马蛤2号”和莆田群体代谢的影响 下载:33 浏览:267

周红 谷晶 朱弦一 郭悦 杨国军 霍忠明 王华 《中国水产学报》 2023年6期

摘要:
为研究低盐度和亚硝酸盐氮协同对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的胁迫作用,选取菲律宾蛤仔“斑马蛤2号”(壳长为27.5mm±1.2mm)和莆田群体(壳长为31.2mm±1.8mm)为试验对象,以盐度30的天然海水为对照,设定盐度分别为25、20、15,亚硝酸盐氮质量浓度分别为0.15、0.30、0.60mg/L,通过分析菲律宾蛤仔耗氧率、排氨率和鳃丝结构的变化,探讨了低盐度和亚硝酸盐氮单因子胁迫及二者协同胁迫对菲律宾蛤仔呼吸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盐度胁迫下,“斑马蛤2号”和莆田群体的耗氧率均随盐度的降低而增加,排氨率均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在亚硝酸盐氮胁迫下,“斑马蛤2号”和莆田群体的耗氧率均随亚硝酸盐氮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斑马蛤2号”的排氨率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而莆田群体的排氨率则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低盐度和亚硝酸盐氮协同作用下,“斑马蛤2号”和莆田群体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均较低盐度和亚硝酸盐氮单因子胁迫时明显增加,且菲律宾蛤仔鳃组织结构受损,鳃丝出现呼吸上皮细胞脱落;对菲律宾蛤仔代谢过程的氧氮比(O∶N)分析显示,其代谢主要由蛋白质氧化供能,但在低盐度和亚硝酸盐氮协同胁迫下主要由蛋白质供能,辅以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供能。研究表明,低盐度和亚硝酸盐氮协同胁迫,影响菲律宾蛤仔鳃组织的正常生理功能,并导致其呼吸代谢机能减弱。

虎龙杂交斑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的微卫星分析 下载:76 浏览:504

梁业松1 张维炜1 宋飞彪1 张娴1 刘伊凡1 刘晓春2 林浩然1,2 骆剑1 《水产研究进展》 2022年2期

摘要:
遗传多样性下降被认为是水产生物经济性状降低的常见原因。虎龙杂交斑作为养殖规模最大的石斑鱼品种,近年来病害增多。为了探究是否是由于群体遗传多样性的改变而影响虎龙杂交斑的养殖性状,本研究选用27个EST-SSRs标记,对苗种主产区6个虎龙杂交斑群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结果显示,6个群体其平均等位基因数(Na)为6.666 7~8.555 6,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3.511 6~3.959 0,平均观测杂合度(H_o)为0.764 6~0.794 3,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709 1~0.750 4,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为0.662 2~0.706 4。分子方差分析(AMOVA)结果显示,5.70%的遗传变异来自群体间,0.00%来自群体内个体间,94.3%来自所有个体间。主坐标分析(PCo A)也显示差异主要来源于个体。群体间遗传分化指数(Fst)、遗传距离及聚类分析结果显示,HB和XC群体先聚为一支,再与翁田(WT)群体聚为一支,感城(GC)和桥头(QT)群体聚为一支,冯坡(FP)群体为独立一支。遗传结构分析显示,所有样本被分为5 (K=5)个理论群体,会文博鳌(HB)群体由FP、WT、新村(XC)和GC群体集合而成。研究表明,杂交石斑鱼群体仍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具有清晰的分群,杂交品种受亲本近交影响而出现衰退的可能性不高;病原生物的变异和养殖管理不规范可能是导致病害频发的原因。本研究为石斑鱼种质管理和病害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浙江缢蛏群体糖原含量变化与gys基因多态性的关联分析 下载:83 浏览:483

陈燕园1,2 刘圣3 何京2 姚韩韩2 林志华2,3 董迎辉2 《水产研究进展》 2021年6期

摘要:
为了探讨缢蛏糖原含量与糖原合酶基因(sc-gys)的特性及其用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可行性,实验检测了浙江缢蛏群体糖原含量的周年变化,克隆获得糖原合酶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分析其在不同组织、不同月份的表达差异,并进一步筛选出与糖原含量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结果显示,养殖缢蛏在2—6月糖原含量较高,4月达到最大值。sc-gys基因的cDNA全长为2 402bp,开放阅读框为2136bp,编码711个氨基酸。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sc-gys基因主要在外套膜和足中表达,其不同月份的表达水平与糖原含量周年变化规律一致,4月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月份,表明该基因与糖原合成关系密切。在"甬乐1号"品种和台州野生群体sc-gys基因的外显子区共筛选到2个与糖原含量相关的SNP位点,且两位点之间没有连锁不平衡,优势基因型组合个体的糖原含量比群体均值提高11.8%,这些位点和优势基因型组合可为缢蛏糖原含量的遗传改良提供候选标记。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