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周围性面瘫的中医护理 下载:99 浏览:1003

刘秀珍 蒋静 宋德红 《当代中医药》 2024年6期

摘要:
周围性面瘫是一种特发性的面瘫,主要症状是患者的脸部失去了活动能力,无法皱起眉头、闭上眼睛,鼻子和嘴唇都变得很浅,嘴角向下倾斜,说话、哭泣、微笑、露出牙齿的时候,会出现呼吸困难,说话时会有口水流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比较多,比如筋腱空虚,或者是受了风寒,或者是肝肾阴虚,或者是风阳上扰,或者是外伤、手术、中毒、代谢障碍、营养缺乏、免疫障碍等。西医对此没有特异的治疗方法,中医常用的疗法是针刺、艾灸、手指点穴按摩、面部中药温热等,这些可以增强神经的兴奋性,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及营养代谢,促进局部的肌肉、神经功能的恢复。病人的面部变化,与其他病人不同,所以不仅要用到普通的药物,还要用到中医。本文就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对其诊断和治疗的体会进行综述。

高血压病人缺血性脑卒中风险防控中药师参与针对性药学干预的作用 下载:121 浏览:1560

陈先德 《当代中医药》 2024年6期

摘要:
目的:探析药师参与针对性药学干预在高血压病人缺血性脑卒中风险防控的作用与效果。方法:摘选2020年3月~2021年3月期间我院接收的高血压病人64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对上述全部高血压病人缺血性脑卒中进行分组,得到对照组(共32例)、观察组(共32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药物干预,观察组实施药师参与针对性药学干预,对比两组血糖、血脂及血压水平、用药依从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情况。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甘油三酯水平对比差别较小(P>0.05)。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总依从性96.88%明显高于对照组71.88%(P<0.05)。观察组缺血性脑卒中发病3.13%明显低于对照组25.00%(P<0.05)。结论:药师参与针对性药学干预的应用可降低患者血糖、血脂及血压水平,并能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和抑制缺血性脑卒中发病风险。

全科医生模式治疗社区老年慢性疾病的效果观察 下载:236 浏览:1493

杨斌 王吉 马婷婷(通讯作者) 《临床医学杂志》 2022年9期

摘要:
目的:探讨全科医师模式在社区老年慢性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住院的80名老年慢性病病人,按随机的方法将他们分成对照组40名,研究组40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全科医师模式治疗,并将两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血压、血糖、血脂、心电图等各项指标均达到了满意水平(P<0.05)。结论:全科医师模式对社区老年人慢性病的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既能确保疗效,又能使病人的病情得到稳定,还能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合理用药分析 下载:1398 浏览:1592

马婷婷 鲍静 潘莉(通讯作者) 《临床医学杂志》 2022年9期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合理用药情况。方法:选择2020年5月~2021年5月份我院100名老年心血管病病人作为研究对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名。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以常规治疗为基础,加上宣传教育和用药指导,并将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的治愈率(46.00%)和治疗总有效率(98.00%),对照组的治愈率(14.00%)和治疗总有效率(76.00%),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结合有关的宣传、教育和用药,可以保证其整体疗效。

气候、物候与过敏性鼻炎研究 下载:127 浏览:1370

杨丽 李虎宁 《中国医学研究》 2024年6期

摘要:
秋季是过敏性鼻炎的高发季,每到这时医院耳鼻喉科都会接诊大量的过敏性鼻炎患者。其中花粉过敏性鼻炎患者数量非常多。轻则出现复杂的症状,重则容易引发哮喘,甚至继发性感染。部分患者可能会转化为常年性的鼻炎,一旦遇到冷热空气交替或刺激性气味便会发病。因此有必要探究气候、物候与过敏性鼻炎的关系,本文以宁夏石嘴山为例探讨极端天气与过敏性鼻炎之间的关系。

医院烧伤科护理人员对应激相关障碍的认知情况及管理现状的综合调查分析 下载:124 浏览:1377

孟冬梅 罗菁 《中国医学研究》 2024年6期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调查并分析医院烧伤科护理人员对应激相关障碍的认知情况及管理现状。方法:选取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期间我院烧伤科的60名护理人员。通过收集并分析护理人员的临床资料,深入探讨对应激相关障碍的认知现状以及管理情况,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识别影响护理人员对应激相关障碍认知的相关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在单因素分析中年龄、职称、聘用形式以及是否接受过相关培训均与护理人员的应激相关障碍认知情况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工作年限和文化程度并未显示出与认知情况之间的显著关联(P>0.05)。进一步的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职称和是否接受过培训是护理人员对应激相关障碍认知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医院烧伤科护理人员对应激相关障碍的认知情况并不理想,且管理现状亟需改进,特别是职称和是否接受过培训这两个因素,对于护理人员的认知水平具有显著影响。

医护一体化分组管理模式对烧伤科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分析 下载:134 浏览:1384

李丽娜 韩艳阳 《中国医学研究》 2024年6期

摘要:
目的:探索医护一体化分组管理模式在烧伤科的运用与作用。方法:140例烧伤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各70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按护理一体化方式进行,然后再进行护理质量评分。结果:在观察组中,主治医师对病人的基本概况,如心电监护、引流液等,以及对于护理措施的满意率,都会比对照组要高一些。观察组的护士对治疗方式的认知情况及健康教育知识的推进情况都会比对照组要好些。观察组的医务人员对疾病的了解层度,医护人员相互配合层度,救护器材的具体情况,医生嘱咐的执行情况,用药的准备程度和综合能力的得分,都比对照组要高。结论:医疗卫

优化急诊护理路径对首发缺血性脑卒中病人抢救效率及后期康复的影响研究 下载:132 浏览:1376

马小琴 刘莉 马思齐 《中国医学研究》 2024年6期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早期急救路径的优化对救治后效果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本院2019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108例急性脑梗死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组54例,按急诊抢救程序收治;观察组54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最优的护理路径。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抢救时间,GCS评分,病人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的致残率、死亡率、抢救所需的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5)。探讨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为临床早期脑梗死病人提供有效的护理路径。

内镜微创手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策略探讨 下载:269 浏览:1630

张亚楠 袁琦 王欣(通讯作者) 《临床医学杂志》 2022年8期

摘要:
目的:分析研究内镜微创手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月来我院手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对于实验组患者采用内镜微创术治疗,在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治疗前后ADL评分和治疗前后NIHSS评分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相应的研究结果。结果:在本次实验中,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治疗前ADL评分和NIHSS评分基本相同,治疗后ADL评分和NIHS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内镜微创手术治疗脑出血效果较为良好,与传统的开颅血肿清除术相比,不但能够有效的缩短手术时间,还能够降低术中出血量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实现患者生活能力的有效提升,降低患者的神经损伤评分,具有较为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可以进行相应的推广和应用。

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的干扰和影响 下载:156 浏览:1448

朱娜 马少龙 丁红梅(通讯作者) 《临床医学杂志》 2022年8期

摘要:
目的:探讨溶血现象在临床生化检测中的作用。方法:对我院2020年3月-2021年3月住院的70名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把这70名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5例(非溶血组),研究组35例(溶血组)。结果:两组患者的血液样本CHO、CK、ALB、TBIL、AST、ALT、TP、DBIL经比较,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的血液样本Cr,TG,UA;BUN相比较,未发现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血对临床生化检测有很大的影响,应重视和降低检测误差,保证取样的及时,并完善样品的签收制度。同时,检测仪器必须达到合格,并保证产品的品质。对检测结果进行适当的干预,可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精密率。

氧气雾化吸入在神经内科脑梗死肺内感染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下载:196 浏览:1560

熊建伟 丁金超 《临床医学杂志》 2022年8期

摘要:
目的:分析研究氧气雾化吸入在神经内科脑梗死肺内感染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9月至2021年11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神经内科脑梗死肺内感染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超声雾化吸入的方式,对于实验组患者采用氧驱动雾化的方式,在实验结束后的,对两组患者术后症状缓解情况、患者祛痰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相应的研究结果。结果:在本次实验中,实验组患者术后症状缓解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祛痰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氧气雾化吸入在神经内科脑梗死肺内感染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可以较为明显的提升患者的术后症状缓解效果,实现患者祛痰临床效果的明显提升,具有较为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在临床上进行相应的推广和应用。

青少年口腔正畸中微型种植体支抗的临床应用分析 下载:251 浏览:1497

王吉 尤龙 《临床医学杂志》 2022年8期

摘要:
目的:探讨青少年口腔正畸中应用微型种植体支抗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20年10月~2022年2月,接受口腔正畸的患者,选取88例进行本项研究,根据随机数字分配法将患者分成2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正畸治疗,另外44例观察组患者,应用微型种植体支抗,对2组患者实际治疗效果展开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磨牙位移、上中切牙凸距差、上中切牙倾角差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显著更优,(P<0.05)。结论:对于青少年口腔正畸中,临床应用微型种植体支抗的疗效确切,利于控制患者磨牙位移,改善其口腔指标,值得推广。

肾脏生化检验中分级检验的临床分析 下载:237 浏览:1637

马少龙 朱娜 吴静(通讯作者) 《临床医学杂志》 2022年8期

摘要:
目的:探讨分级检验在肾生化检查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9年5月-2021年9月在本院接受肾功能检验的180名病人,按随机方法分成两组,每组90名病人,对照组主要采用常规检查;实验组主要采用分层检测法,比较两组检测的阳性检出率。结果:观察组 CysC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未见明显差别(P>0.05);观察组BUN、 Scr阳性检出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分级检测方法能正确地判定肾病的病情,减少误诊率,对临床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下载:179 浏览:1462

范改霞 谢玉皖 吴婷(通讯作者) 《临床医学杂志》 2022年8期

摘要:
目的:分析研究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及对策。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月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员100例,对所有人员在次日清晨后去空腹静脉血6毫升,将所有样本随机分为两份,每份50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不采用任何处理的方法,实验组采用血液样本溶血处理。在实验结束后,对两组血液样本生活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合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和产生的不良影响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相应的应对对策。结果:通过实验分析研究发现,溶血现象会出现较为严重的影响,临床生化检验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结论:溶血现象的出现会导致临床生化检验项目自身出现较多的不良影响和干预,还会导致酶类指标的降低,还会导致血液检测真实性受到影响,影响检测的准确性。因此为了保障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必须要加强临床生化免疫检验质量管理水平,实现溶血现象的全面预防。

咽部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效果探讨 下载:161 浏览:1488

高萍 金静雯 冯荣灿(通讯作者) 《临床医学杂志》 2022年7期

摘要:
目的:探讨咽部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9.11至2021.11这两年间,所收治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共有96例作为本项研究的对象,以随机分配原则对患者分组,对照组患者有48例,应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同样48例,实施咽部电刺激治疗,对2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展开分析。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吞咽功能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患者的吞咽功能显著好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SSA评分、VFSS评分相比对照组更优,(P<0.05)。结论:对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治疗,临床采用咽部电刺激的效果显著,利于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值得推广。

磁共振DWI成像联合颈部血管超声在脑小血管病患者中的诊断效果及效能ROC曲线研究 下载:36 浏览:803

何平 李嘉岩 《医学研究前沿》 2024年4期

摘要:
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DWI)成像与颈部血管超声两种检查方法联合诊断脑小血管病检出率及诊断效能。方法:选择2022年5月-2023年8月疑似脑小血管病患者89例为对象,均行磁共振DWI成像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并以数字血管造影检查为“金标准”,比较不同检查方法检出率;通过绘制ROC曲线,计算不同检查方法在脑小血管病患者中的诊断效能。结果:89例疑似病例“金标准”确诊59例(66.29%)。颈部血管超声阳性45例;磁共振DWI成像检查阳性患者53例;二者联合检查阳性57例;ROC图像显示,疑似脑小血管病患者在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基础上联合磁共振DWI成像检查诊断效能高于单一影像检查(P<0.05)。结论:脑小血管病患者在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基础上联合磁共振DWI成像检查,能获得较高的检出率,且不同影像联合诊断能提升灵敏度和特异度,值得推广应用。

神经肌肉电刺激结合中医穴位疗法治疗老年腰背部疼痛患者的护理策略与实践研究 下载:149 浏览:606

俞风琴 《中医研究杂志》 2024年12期

摘要:
目的:分析在腰背部疼痛患者接受神经肌肉电刺激和中医穴位疗法联合治疗的过程中,实施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23年10月至2024年3月期间选取100例腰背部疼痛患者,且接受神经肌肉电刺激和中医穴位疗法联合治疗,=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NRS评分、‌PSQI评分改善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GQOL-74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腰背部疼痛患者接受神经肌肉电刺激和中医穴位疗法联合治疗的过程中,实施综合护理可降低患者病灶部位的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日常生活能力,使得患者的满意度得到提升,值得推广。

3种手术方式治疗多节段颈椎管狭窄症的比较研究 下载:36 浏览:837

李传禹 高志 高志涛 胡泽东(通讯作者) 《医学研究前沿》 2024年4期

摘要:
此研究目的在于探讨三种手术策略在治疗多节段颈椎管狭窄疾病方面的疗效及其特性差异。方法:自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本研究对108位多节段颈椎管狭窄症患者实施了三种差异化手术治疗,将其分为三个组别:A组接受前路颈椎融合手术,共36人;B组进行后路椎板切除侧块螺钉固定手术,共24人;而C组采取颈椎后路单开门手术,共48人。对三个组别的患者进行了综合评估,涵盖手术所需时间、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患者住院期间的长度,以及手术后JOA评分的变化和神经功能的恢复效果。 结果:A组的手术时间为(135±25)分钟,术中出血量为(100±35)ml,住院时间为(5±2)天;B组的手术时间为(120±20)分钟,术中出血量为(200±40)ml,住院时间为(8±2)天;C组的手术时间为(70±20)分钟,术中出血量为(140±35)ml,住院时间为(7±2)天。术前JOA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而术后A组、B组和C组的JOA评分分别为(9.28±0.92)(9±0.71)和(8.98±0.49),与术前相比,三组均有显著提高(P<0.05),其中A组提高最为显著。三组患者术后1年的神经功能均得到改善,其中A组约94.44%的患者神经功能明显改善,但三组间差异不具统计意义。结论:三种手术方式治疗多节段颈椎管狭窄症均有效,其中前路颈椎融合术,JOA评分提高最为显著,适用于前方压迫明显,需要稳定颈椎结构的患者;后路椎板切除侧块螺钉固定手术,适合后方压迫明显,且颈椎较不稳定患者;颈椎后路单开门手术则适用于后方压迫明显,且颈椎较稳定患者。

现代化管理助力医院病案管理水平提升的路径研究 下载:142 浏览:1365

吴照静 《中国医学研究》 2024年2期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领域的管理制度都在不断变革与创新。医疗机构是维护公众健康的关键场所,推进管理制度改革,调整管理模式与架构,使其能够适应当今的市场变化,是非常有必要的。基于此,对医院病案的管理工作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现阶段医院病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优化策略,以确保医院日常工作的顺利进行,从而促进中国医疗卫生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中医特色护理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探讨 下载:109 浏览:1103

杜浩慧 朱蕾 李彩云 《当代中医药》 2024年1期

摘要:
在医院实施中医特色护理,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150名住院患者,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而且均采用优质护理服务。观察组基于此之上采用中医特色护理,结果比较,病人满意度、医师满意度和中医护理质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特色护理可以丰富优质护理的内涵,促进优质护理的发展,值得继续深入研究和推广。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