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最新录用
头面部基底细胞癌皮瓣转移修补术患者的护理分析 下载:140 浏览:1490
摘要:
目的:分析头面部基底细胞癌皮瓣转移修补术患者的围术期综合护理效果。方法:选取头面部基底细胞癌皮瓣转移修补术患者70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平均分入对照组、观察组,两组各有35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干预,评价患者的并发症率及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术后疼痛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在头面部基底细胞癌患者围术期护理中,采取综合护理的安全性高,减轻患者预后疼痛,该护理方法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胸腔镜肺癌手术护理中的应用 下载:130 浏览:1488
摘要:
目的:探究胸腔镜肺癌手术患者采取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胸腔镜肺癌手术患者60例参与本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入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胸腔镜肺癌手术患者治疗期间,采取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进一步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提升术后的安全性。
直肠癌术后放疗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下载:147 浏览:1856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对直肠癌术后放疗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82例直肠癌术后放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及放疗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干预前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分别为(68.3±5.5)和(69.7±5.7),干预后分别为(54.6±4.9)和(57.1±5.6);对照组干预前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分别为(68.1±5.3)和(69.8±5.6),干预后分别为(64.3±4.7)和(64.6±5.4)。干预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干预前,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肠道反应、静脉炎、神经毒性和骨髓抑制的发生率分别为9.76%、24.39%、9.76%和12.20%,对照组分别为26.83%、58.54%、41.46%和41.46%。观察组放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直肠癌术后放疗的护理过程中,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患者的消极情绪,减少放疗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患者化疗后的作用研究 下载:139 浏览:1489
摘要: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措施在乳腺癌患者化疗后的作用。方法:便利选择100名在2022年1-12月期间到某院肿瘤科且接受化疗的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性护理,试验组患者应用护理干预措施。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化疗后,试验组患者具有明显较低的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P<0.05)。结论:对于乳腺癌化疗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用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的降低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值得在临床广泛开展。
延续性护理在膀胱癌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下载:143 浏览:1901
摘要:
目的:分析研究延续性护理在膀胱癌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6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膀胱癌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于两组患者均采用膀胱全切输尿管皮肤造口术进行治疗,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对于实验组患者采用延续性护理的方法,在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自我护理评分及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相应的研究结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自我护理评分和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延续性护理在膀胱癌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中的应用,可以明显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保障患者有良好的自我护理能力,实现患者并发症的及时控制,应用效果良好可以在临床上进行相应的推广和应用。
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中冰冻病理技术的应用观察 下载:175 浏览:2071
摘要:
目的:探究冰冻病理技术在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中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石蜡切片诊断的方法,实验组采用冰冻病理方法,对两组患者的具体诊断时间和诊断准确率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研究结果。结果:两组患者组织取样时间基本相同,对照组患者诊断结果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诊断准确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冰冻病理技术在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中的应用,可以实现患者诊断时间的缩短,提高患者的诊断准确率,应用效果较为良好。
规范化护理在骨髓瘤患者疼痛中的作用研究 下载:124 浏览:1260
摘要:
目的 在骨髓瘤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用疼痛规范化护理,研究其对患者疼痛缓解的作用。方法 抽取100名在2021-2022年期间就诊某院的骨髓瘤患者,采取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的癌痛管理办法,试验组患者接受癌痛规范化管理办法。然后在干预4个月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VAS评分。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VAS得分为(0.86±0.27)分,明显的低于对照组的(2.16±0.35)分(P<0.05)。结论 癌痛规范化管理是一种科学、合理、有效的管理模式,将其应用于骨髓瘤患者的癌痛缓解过程中,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疼痛,值得在临床广泛开展。
延续性护理在乳腺癌带管出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下载:131 浏览:1251
摘要:
目的:探讨对乳腺癌带管出院患者应用延续性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82例乳腺癌带管出院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延续性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乳腺癌带管出院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
延续性护理在早期肝癌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及对术后并发症、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下载:163 浏览:2051
摘要:
目的:观察延续性护理在早期肝癌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及对术后并发症、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我院2020年4月-2021年4月收治的42例早期肝癌介入治疗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开展延续性护理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1例:未开展延续性护理而行常规护理)与实验组(21例:行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较于对照组低,患者满意度相较于对照组高,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早期肝癌介入治疗中延续性护理干预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护理。
人文关怀理念应用于晚期乳腺癌患者护理工作中的效果分析 下载:148 浏览:1927
摘要:
目的:观察人文关怀理念应用于晚期乳腺癌患者护理工作中,对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以期遴选出一种更加安全高效的护理方案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方法:将84例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2例)患者进行乳腺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42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将人文关怀理念应用于日常护理当中,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不良心理状态改善情况及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焦虑抑郁、悲观失望及恐惧状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躯体、心理、社会功能及症状副作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人文关怀理念应用于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对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消除不良心理状态对患者的负面影响,进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心理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探讨 下载:151 浏览:1942
摘要:
目的:分析在宫颈癌患者护理过程中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所取得的临床价值。方法:在2018年1月~2021年1月期间医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中选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对比患者护理情况。结果:经护理,两组患者心理状况均得到了合理优化,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经护理,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均得到了合理优化,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针对数据差异,以P<0.05,表示其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宫颈癌患者护理过程中,通过心理护理干预的应用,有利于提升患者护理质量,值得推广普及。
早期宫颈癌筛查在妇科体检中的应用 下载:161 浏览:2545
摘要:
目的:对早期宫颈癌筛查在妇科体检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从某院最近一年接受妇科体检的患者当中选取部分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检测方法对于宫颈癌病变的检出质量。结果:通过本次研究分析发现,采取 HPV联合TCT检查或者HPV联合Pap 检查的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早起宫颈癌检出率,检出结果可靠度高。结论:早期宫颈癌筛查技术在妇科体检中的应用效果良好,联合检查方法更值得肯定,应当被广泛推广应用。
重组人源化抗HER2双特异性抗体晚期乳腺癌患者临床试验的护理经验总结 下载:162 浏览:1732
摘要:
目的 探讨重组人源化抗HER2双特异性抗体I期临床试验的护理要点。 方法 对护理12例晚期乳腺癌受试者参加国产1.1类新药重组人源化抗HER2双特异性抗体的临床试验的经验进行总结,给予受试者针对性的入院护理、心理护理、用药护理、观察药物不良反应(AE)及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出院指导。结果 在注射重组人源化抗HER2双特异性抗体的治疗中,12例受试者出现输液反应2例、皮疹3例、肝功能异常7例、低钾血症2例等,对症治疗护理后均恢复,无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及重大临床试验方案偏离情况。结论 通过对受试者针对性的护理,进行相应护理干预,能及时发现问题,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让受试者对I临床试验有正确的认识,提高了受试者的依从性,促使试验顺利高质量的进行。
胃泌素17与胃蛋白酶原在早期胃癌筛查中的意义 下载:161 浏览:2049
摘要:
目的评价胃泌素17(G17)、胃蛋白酶原(PG)在健康体检人群中的早期胃癌筛查的效用。方法选取从2016年1月至2018年7月在我院行常规体检者及消化内科住院患者,所有入选者均行胃镜检查及血清胃泌素17(G17)、胃蛋白酶原I(PGI)、胃蛋白酶原II(PGII)测定,计算胃蛋白酶原I/II(PR)。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325例患者入选本研究,经胃镜及病理证实:正常106例,非特异性炎症88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45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30例,粘膜内癌24例,进展胃癌32例。分为正常组、非特异性炎症组、癌前病变组(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早期胃癌组(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及内膜内癌)、进展期胃癌组。进展期胃癌及早期胃癌患者G17、PGII高于正常组,PR低于正常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正常组作为对照组,早期胃癌及进展胃癌定义为胃癌组,绘制ROC曲线,G-17联合PR(G-17>3.9, PR<8.70),其灵敏度为95.35%,特异度为86.80,正确指数为0.58,P<0.001,Kappa=0.564 (P<0.001)。结论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比值在健康体检胃癌筛查中有一定预测价值,一致性一般。目前胃癌早期筛查仍需依赖定期健康体检及胃镜筛查。
在卵巢癌术后化疗患者中应用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分析 下载:173 浏览:2063
摘要:
目的:分析肠内营养支持在卵巢癌术后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3月-2019年6月在本院进行卵巢癌术后化疗患者80例作为实验样本,分组所参照的依据为奇偶数法,其中对照组为40例,研究组为40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性护理,研究组则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对比营养指标上两组的不同。结果:两组HB、ALB、PA、GLB、TP各项营养生化指标的比较,研究组均比对照组高,且均为P<0.05,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卵巢癌术后化疗患者应用肠内营养支持可对营养状态进行有效改善,具有在临床中普及推广的价值。
小切口与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食道癌的临床研究 下载:195 浏览:2566
摘要:
目的:了解小切口病灶切除术与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术两种手术治疗方法对食道癌患者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从2018年2月至2019年8月收治入院的食道癌患者124例,将符合标准12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和62例,对照组患者行标准后胸切开开胸术,观察组患者行小切口病灶切除术,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在院天数、术后VAS评分、引流置管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情况。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情况可见,行小切口病灶切除术的食道癌患者(观察组)整体治疗情况优于行标准后胸切开开胸术的患者(对照组),其中住院天数一项来看,对照组患者在院(13.5±1.0)d,观察组患者(8.5±1.0)d(P<0.05);VAS评分中,对照组患者评分(5.43±0.82)分,观察组评分(3.23±0.48)分(P<0.05);引流置管时间一项中,对照组患者置管(5.0±0.5)d,观察组患者置管(2.5±1.0)d(P<0.05);术中出血量中可见,对照组术中出血(527.39±3.87)ml,观察组术中出血(373.21±3.49)ml(P<0.05);手术时间一项中可见,对照组手术耗时(183.28±5.26)min,观察组手术耗时(112.31±4.37)(P<0.05)。结论:小切口病灶切除术比标准后胸切开开胸术对食道癌患者带来的疼痛程度更小,手术效果也更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PDCA循环护理管理模式在胃癌根治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并发症发生的影响 下载:187 浏览:2516
摘要:
目的:探究PDCA循环护理管理模式在胃癌根治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胃癌根治术患者62例,将其随机均分为2组,分别开展常规护理干预与PDCA循环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经护理后研究组评分相较于参照组更高,研究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于胃癌根治手术患者具有适配性,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治疗情况,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集束化护理对肝癌TACE术后疼痛疗效影响的研究 下载:176 浏览:2510
摘要: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肝癌病人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术后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9年2月至2021年1月,将108例肝癌患者按照住院的先后顺序分为两组,每组54例。对照组手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手术后给予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能有效缓解肝癌动脉化疗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优质护理在行肝动脉栓塞化疗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下载:194 浏览:2333
摘要:
目的 本文旨在观察行肝动脉栓塞化疗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护理中,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效果,以为此病患者生活与心理改善提供支持。方法 纳入宣汉县人民医院收治70例肝动脉栓塞化疗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观察主体,采集时间2017年10月~2020年10月,将患者依据配偶设计法分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优质组(予以优质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1个月后护理满意度情况、患者心理状况、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前,优质组、对照组焦虑(SAS)评分、抑郁(SDS)评分比对(t=0.305、0.336),无差异(P>0.05);护理1个月后,优质组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t=29.656、14.600),差异显著(P<0.05)。护理1个月后,优质组QLQ-C30各项评分、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t=40.436、9.142、5.680、8.352、9.025,=7.467),差异显著(P<0.05)。结论 针对肝动脉栓塞化疗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可以采用优质护理模式,以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况、生活质量,使得患者对护理服务更满意。
纽曼护理模式对125I粒子植入治疗骨癌患者术后心理状况的影响 下载:175 浏览:2288
摘要:
目的:探讨纽曼护理模式对125I粒子植入术治疗骨癌患者术后的心理状况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从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的26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术治疗骨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3例和对照组13例,同时对两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并对观察组患者进行纽曼护理模式干预。并对两组患者进行术前和术后三个月的自我而焦虑量表(SAS)和自我抑郁量表(SDS)测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纽曼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骨癌患者125I粒子植入术后的心理焦虑和抑郁状态。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