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下载:179 浏览:1885

谷开慧1 齐晓宇2 《国际科技论坛》 2023年3期

摘要:
高校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人才储备高地,承担着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培育任务,同时担负着地方全方位振兴的使命。本文在新工科发展的大背景下,在国家实行技术创新带动发展、制造业强国战略下,研究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光电信息科技与工程专业“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通过积极对接吉林省光电信息产业的发展需求,科学定位培养目标,以工程意识与创新精神为基础,突出以“光电子技术”为主线,打造基于OBE理念的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通过校企合作,打造"导师+课程+科研+大创+竞赛"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提升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

循环水系统结垢与腐蚀原因及处理措施 下载:358 浏览:3755

吕俐 刘鹏 张鸿芳 宋羽 李桂平 《水资源科学研究》 2022年5期

摘要:
在我国工业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对水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节约用水以及保护水资源发展为重中之重的事情,循环水处理技术在时代创新中逐步得以整合。因此,提高循环水技术,相关人员积极的学习和吸取先进知识技能,积极做好循环水结垢与腐蚀的控制,促使循环水系统运作足够安全与稳定,增强设备利用率,推动工业生产进程,提升社会综合效益,加快企业持续化发展脚步。

面向可持续竞争力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下载:149 浏览:1199

赵振路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2024年4期

摘要:
本文针对面向可持续竞争力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探索。通过分析新工科教育的背景和挑战,结合可持续竞争力的内涵和特点,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创新思维、跨学科知识、实践能力、领导力和社会责任等方面。同时,通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践环节和评价体系等方面的改革,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最后,文章给出了该模式的实践案例和未来发展方向。

基于OBE理念的新工科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探索 下载:137 浏览:1395

康岚兰 《中国教育探索》 2023年4期

摘要:
针对新工科建设对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新目标和要求。从赣南科技学院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出发,通过引入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构建立足新工科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构建四位一体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着力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为新工科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参考和借鉴。

协同育人,同向同行:“新工科”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的“课程思政”教学路径探索 下载:141 浏览:1442

李玉芝1 王余2 《中国教育探索》 2023年1期

摘要:
“新工科”发展视野下,发展以传统文化为代表的通识课程势在必行。同时,“课程思政”需要隐性结合到理工科的课程体系中,因此探索以传统文化和专业教育有效结合的教学路径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本文以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为例,阐释当前在理工学科中开展通识教育面临着诸多困境和挑战,包括认知上的偏差以及教学模式上的单一化等等问题。从课程知识系统的上的定位以及教学模式的转变等多个方面,探索“新工科”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的“课程思政”的教学路径,从而为有效实现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和谐共振,协同育人提供借鉴。

新工科背景下电工学实验课程“知识-能力-价值”三位一体教学探索研究 下载:264 浏览:1757

贺媛媛 彭小峰 张里 古良玲 马婧华 《课程教育研究》 2023年3期

摘要:
新工科面向国家未来发展需求定位创新人才培养,强调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引领。电工学实验课程作为面向非电类工科专业学生开设的电技术基础课,具有较强的基础性、工程性与先进性。分析了传统电工学实验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适应于新工科背景下教学规律的电工学实验教学改进措施进行了探讨,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工程素养、创新精神、坚韧意志、家国情怀的培养贯穿于实践教学各个环节,真正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新工科背景下的智能终端软件开发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下载:101 浏览:2140

史占鹏 《软件工程研究》 2024年2期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成为当今时代各行业发展的必备技术,智能终端软件开发作为信息技术领域中的一门重要技术课程,对于推动信息技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本文结合新工科的教育背景针对如何开展智能终端软件开发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进行分析与探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以适应当代社会的需求。

课程思政融入工科课程教学过程途径研究 下载:190 浏览:1941

刘慧洁 郎东革 孙悦 《中国教育探索》 2022年9期

摘要:
工科专业课程有着理论性技术性强、人文关怀少的特点,因此,需要通过融入课程思政,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文章对课程思政融入工科专业课程教学的必要性进行了探讨,并且以两门具体的工科课程为例,对于如何将课程思政融入工科专业课程进行了实践和探索。

课程思政融入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教学过程途径研究 下载:329 浏览:2361

​刘慧洁 《课程教育研究》 2022年12期

摘要:
工科专业课程有着理论性技术性强、人文关怀少的特点,因此,需要通过融入课程思政,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文章对课程思政融入工科专业课程教学的必要性进行了探讨,并且以两门具体的工科课程为例,对于如何将课程思政融入工科专业课程进行了实践和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工科学生“1323模式”思政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下载:207 浏览:2093

韦晓兰 哈霞 李仁炳 《中国教育探索》 2022年2期

摘要:
新工科背景下,工科学生以培养工程创新人才为目标,要求我们建立中国模式、制定中国标准、形成中国品牌的人才培养模式。重庆工商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就新工科背景下“1323模式”的工科学生思政教育建设进行了实践与探索,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也对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进行了分析。通过“1323模式”的工科学生思政教育的实施,学生在知识摄取上获得了灵魂的唤醒与培育,学院连续3年获得校长荣誉奖6人,省部级以上学科竞赛获奖145人次,在实践探索中获得心灵的洗涤与升华,毕业生中优秀毕业生占比15%,优秀校友人才济济。

建筑类专业课教师在课程思政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下载:357 浏览:2591

王静 《课程教育研究》 2022年7期

摘要:
新工科背景下,要求高校必须系统的、深入的开展工科研究和实践,积极培养人才。新工科人才培养思想与高校“课程思政”的育人思想不谋而合,所以高校建筑类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实践具备一定的优势,既包含学科优势,又包含政策优势,但从当前教师在开展课程思政实践的现状来看,其对课程思政的认知程度较低,并且缺乏课程思政实践的方法,导致教师在开展课程思政实践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为了提升建筑类专业课教师在课程思政实践的效果,切实发挥课程思政实践的育人作用,本文在新工科背景下首先探讨建筑类专业课教师实践课程思政的优势及意义,然后对当前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实践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其开展课程思政实践的必要性进行探讨,及时发现当前教师在实践课程思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最后根据这些问题和制约因素制定相关对策,以支持教师有效的开展课程思政实践教育。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及优化探讨 下载:177 浏览:1986

林厉功 《中国设计》 2023年2期

摘要:
当前,无论是国民经济发展还是人们稳定生活,都离不开建筑行业的支持与帮助。随着建筑工程项目变多,面对愈发复杂的内外部环境,想要推动建筑施工活动有序开展,实现安全质量管理目标,必须加强建筑施工组织设计。建筑施工组织设计具有综合性,集设计、管理与技术为一体,主要面向建筑工程项目。基于此,文章以大唐宝昌燃气电厂扩建西园区附属工程为例,分析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目标、流程以及注意事项等,能提高编制水平。随后提出了掌握关键的编制优化要点、构建组织管理体系、引进信息技术、加强施工安全监督等优化对策,能明确施工流程、优化施工方案,提高工程建设水平。

智能建筑理念下建筑电气智能化设计 下载:174 浏览:1884

江元华 《中国设计》 2023年2期

摘要:
在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的过程之中,建筑施工项目引进电气智能化设计的理念推动了建筑业的转型以及智能化的管理和施工,进而推动了建筑业的迅速、稳步发展,在智能建筑发展的过程当中,逐步普及了电能智能化的设计与应用,是促进建筑智能化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首先简要叙述了智能建筑理念下对建筑电气智能化设计的要求,随后从两个方面阐述了智能建筑理念下建筑的电气智能化设计,以此来供相关人士参考。

BIM技术在建筑设计管理模式中的应用 下载:166 浏览:1825

​陈博圣 《中国设计》 2023年2期

摘要:
随着我国时代技术的飞速发展,建筑设计管理模式也逐渐被应用于我国各大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同时随着建筑设计管理模式的广泛运用,相关部门也逐渐发现BIM技术能够对我国各大建筑施工提供更加先进的便利条件,同时还能为我国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提供相关的基础保证。基于此,文章从BIM技术在建筑设计管理模式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希望对相关领域研究提供积极帮助。

电力装备制造企业成本精益化管理存在的现状及对策 下载:243 浏览:2344

张红军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23年2期

摘要: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电力装备市场,电力装备制造企业必须从企业成本入手,不断降低成本投入,这样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优势。成本精益化管理,能够通过科学的方式对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各项成本进行计量和分析,以成本最小精益化管理目标实现对企业各方面成本的有效管控。但是在成本精益化管理中也存在核算方式落后、全员成本意识缺乏、成本管理体系不完善等方面的问题,影响着成本精益化管理的成效。因此,文章在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的同时提出了相关对策和措施。

能源化工领域国有企业科研单位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与实践 下载:134 浏览:1243

金钰 《低碳研究》 2023年2期

摘要:
能源化工是一个重要的产业领域,其发展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这个领域中,青年科技人才队伍的作用尤为重要。本文针对国有企业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和实践进行了探讨。首先,本文介绍了能源化工领域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分析了该领域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以及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在该领域的作用和意义。其次,本文分析了国有企业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包括人才流失、竞争激烈、激励机制不完善等。为应对这些挑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包括改革人才培养机制、构建灵活的工作环境、提高薪酬待遇和福利水平以及建立公正的激励机制等。最后,本文总结了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实践经验,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实践证明,国有企业在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中积极探索,采取多种措施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如设立科技创新基地、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加强青年人才交流等。未来,应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和管理机制,创造良好的工作和发展环境,激励和留住优秀的青年科技人才,为国有企业的科技创新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软件工程专业实验实践教学改革 下载:213 浏览:2389

李岩桥 《软件工程研究》 2021年9期

摘要:
相对于传统的工科人才而言,新工科人才更注重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基于新工科理念,通过把握软件行业发展趋势和产业政策,结合软件工程人才培养目标,提出新式的实践教学体系,从顶层设计上推进实践教学模式创新。

关于精细化工生产企业的安全管理研究 下载:335 浏览:2508

​张军选 《当代管理》 2022年6期

摘要:
精细化工生产对于化工行业的快速发展来说十分关键。化工行业推动了我国社会经济的进步,但其本身的安全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由于精细化工生产本身存在危险性,包括很多易燃、易爆、毒性强的产品,所以生产过程中容易造成安全事故。这与化工企业的管理有很大关系,如果能够进一步强化生产人员的安全意识,对生产操作进行严格规范,自然能够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同时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为企业发展增添更多动力。本文对精细化工安全生产与管理进行了探讨,旨在通过加强生产过程的管理,保障化工生产的安全性。

面向未来的新工科视域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下载:226 浏览:2436

王建 《电气学报》 2022年6期

摘要:
想要适应新工科视域下开展教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师,需根据新视域制定合理的教学措施,以此满足教学需求,培育出更多符合社会的要求。但是,当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还存在部分不足之处,教师需结合新工视域制定合理的教学措施,以此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可以掌握更多的能力,将理论知识灵活用于实际内。

绿色化工是实现化工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下载:343 浏览:3491

王忠巧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2021年10期

摘要:
当前时期,我国社会经济日新月异,化工行业也迎来了新的春天。然而,却带来了巨大的环境污染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活和身体健康。在人们环保意识逐渐提升条件下,对绿色化工生产也较为关注,并通过很多先进技术努力消除污染,从而创造更加绿色健康的环境。所谓绿色化工,事实上可以说我一种技术手段,同时也是化工业发展的一个客观需要。如果想切实保证绿色化工生产目标得以实现,则就应将传统的化工生产体系进行改变,通过部分可再生能源实施无污染生产。鉴于此,文章就对详细探究了绿色化工实现工业可持续发展的趋势,旨在可以为相关业界人士提供有价值的借鉴与参考,能够更好的为我国化工业的蓬勃繁荣贡献一己之力。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