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双模互融营养行为干预对3~4期慢性肾病患者的作用效果 下载:68 浏览:482

张先芹 《中国护理学报》 2019年6期

摘要:
探讨3~4期慢性肾病患者双模互融营养行为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我院接受诊治的3~4期慢性肾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营养行为干预,试验组接受双模互融营养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行为改变与自我效能、SGA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在行为改变与自我效能、SGA评分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试验组行为改变与自我效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SG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采用双模互融干预法对3~4期慢性肾病患者施加营养行为干预,可显著提升患者营养行为改变与效能,赢得较好的营养状态改观效果。

QseB在嗜水气单胞菌响应去甲肾上腺素中的作用 下载:73 浏览:444

秦婷1,2 习丙文1,2,3 谢骏1,2,3 潘良坤1,2 《水产研究进展》 2022年3期

摘要:
为探明嗜水气单胞菌QseB在病原菌对鱼体应激激素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的识别和响应过程中的作用,实验采用同源重组方法构建了嗜水气单胞菌NJ-35的qseB缺失突变株(ΔqseB),比较分析了NE诱导后,野生株和突变株之间其生物膜形成能力、溶血活性和运动能力等与细菌毒力有关的生物学功能的变化,以及对鱼体致病力的变化。结果显示,qseB的缺失显著降低了NE对嗜水气单胞菌的生长、生物膜形成、溶血活性的促进作用,减弱了嗜水气单胞菌对奥利亚罗非鱼的致死率,而对细菌运动能力和脂肪酶活性无显著影响。研究表明,NE对嗜水气单胞菌NJ-35生物膜形成和溶血活性的增强作用可能依赖于QseB,表明QseB在病原菌与宿主相互作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进一步揭示了嗜水气单胞菌的致病机理,并为细菌与宿主相互作用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草鱼miR-23a在嗜水气单胞菌感染过程中的调控机制 下载:79 浏览:461

包天杰1 鲍生成1 樊坤1 沈玉帮1,2,3 徐晓雁1,2,3 李家乐1,2,3 《水产研究进展》 2022年3期

摘要:
为探索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后草鱼肾脏细胞(Ctenopharyngodon idella kidney, CIK)中miR-23a的调控机制,实验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 (qPCR)测定了嗜水气单胞菌感染CIK细胞后miR-23a的表达量变化,使用RNAhybrid软件预测miR-23a的靶基因并用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进行鉴定,最后分析miR-23a对靶基因及下游基因的调控作用。研究发现,在嗜水气单胞菌感染CIK细胞不同时间点,miR-23a表达量产生显著变化;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和miRNA-23a模拟物/抑制剂转染实验对靶基因反向调控,鉴定出tbk1和glut1是miR-23a靶基因;过表达miR-23a抑制了下游基因ldha、ldhba、pdha1a和pdha1b的表达水平。实验结果揭示,miR-23a参与调控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后CIK细胞中的免疫应答。tbk1和glut1是miR-23a靶基因,miR-23a能够靶向glut1影响下游基因的表达。以上结果为miR-23a在硬骨鱼类中免疫反应调控研究方面提供了的重要思路,同时为进一步了解miRNA介导多个靶基因调节鱼类先天性免疫提供了更多理论依据。

中医益气温阳利水理念治疗糖尿病肾病水肿的临床效果研究 下载:32 浏览:453

陆海涛 郑妮军 蔡明 《中医研究杂志》 2025年4期

摘要:
目的:研究中医益气温阳利水理念治疗糖尿病肾病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摘选2019年4月-2020年4月期间,我院接收的糖尿病肾病水肿患者62例,先随机抽取出31例作为A组,给予常规治疗,其余31例作为B组,在A组的基础上增加使用中医益气温阳利水理念,总结2组的治疗结果。结果:治疗后,B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与A组相比明显更高,P<0.05;且B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A组相比明显更低,P<0.05。结论:中医益气温阳利水理念用于糖尿病肾病水肿治疗疗效理想,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问题解决疗法对肾脏移植手术患者焦虑与抑郁的影响 下载:85 浏览:328

叶丽玉 陈楚楚 刘小涓 陈锷 《中国护理学报》 2019年3期

摘要:
探讨问题解决疗法对肾脏移植手术患者焦虑(SAS)、抑郁(SDS)的影响,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肾脏移植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问题解决疗法,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SAS,SDS量表评分以及希望水平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患者干预前希望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希望水平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问题解决疗法对缓解肾脏移植手术患者的负性情绪具有积极作用,能够提高患者的希望水平,临床应进一步推广应用。

网络视频健康教育对肾移植患者延续护理效果的影响 下载:75 浏览:434

梁小玲 苏翠玲 陈锷 《中国护理学报》 2019年2期

摘要:
探讨网络视频健康教育在肾移植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92例肾移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延续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网络视频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分、简明健康测量量表(SF-36)评分、血肌酐(Scr)、血清尿素氮(BUN)以及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ys C)值;比较两组患者依从性好、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ESC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Scr、BUN、CysC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依从性好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网络视频健康教育应用于肾移植患者延续护理能够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水平和生活质量,有利于临床指标的优化,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慢性肾衰竭患者合并癫痫发作的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76 浏览:492

​臧丽 王少清 谷卉 李根 傅小娟 江莉萍 罗丽 《神经科学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探讨慢性肾衰竭合并癫痫发作的临床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自2014年3月至2018年10月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收治的慢性肾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患者是否合并癫痫分为癫痫组(n=40)及非癫痫组(n=3653)。比较2组患者住院天数、透析情况、是否有感染、感染部位、抗生素使用情况等一般临床资料,以及血常规、谷草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等实验室指标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影响慢性肾衰竭患者合并癫痫发作的独立因素。结果 癫痫组患者透析时间、住院天数长于非癫痫组,感染发生率、透析比例高于非癫痫组,预后明显差于非癫痫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癫痫组患者白细胞数明显高于非癫痫组,血红蛋白、丙氨酸转氨酶、白蛋白含量明显低于非癫痫组,尿素氮、肌酐、血钾含量明显高于非癫痫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钾、透析、肌酐、尿素氮是慢性肾衰竭合并癫痫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慢性肾衰竭患者合并癫痫发作的病因复杂,与透析、毒素水平、电解质紊乱有关,且患者预后较差。

浅议温肾法治疗难治性咳嗽 下载:36 浏览:215

花红梅1 王志刚1 李杰2 《中医研究杂志》 2020年12期

摘要:
肾藏精,主纳气,为气之根,五脏六腑之本,肾气充足,阳气充盛则伏痰不生,呼吸顺畅;肾阳不足,失去温煦,纳气无权以及水液代谢障碍则痰液滋生,则咳嗽经久不愈。本文从温肾的角度出发,探讨难治性咳嗽病因病机多为肾阳不足,虚实夹杂,因虚致实。治疗上以温肾为法,温肾降肺,化痰祛瘀,扶正固本,辨证论治。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血透通路狭窄临床观察 下载:62 浏览:377

诸治栋1 朱伯成2 陈翔1 朱晓峰2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8年11期

摘要:
探讨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在治疗血透通路狭窄或闭塞中的作用。方法本院肾内科26例血透患者出现动静脉内瘘狭窄或闭塞,均进行了内瘘的PTA。术后观察血透通路恢复情况。结果 26例患者均成功完成了血管腔内成形治疗,术后透析恢复正常,手术成功率及临床成功率均为100%,术中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观察1年。PTA术后3天内所有患者均可以进行有效的血液透析,随访的患者中有6例在术后12个月内再次出现内瘘狭窄,一年的初级通畅率为76.92%。结论 PTA治疗血透内瘘狭窄或闭塞操作简单、疗效明确且无明显并发症,可作为血透通路病变治疗的首选。

规范化指导对腹膜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效能感的影响 下载:25 浏览:266

时祥音 吕丛 《中国护理学报》 2018年12期

摘要:
探讨规范化指导对腹膜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效能感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腹膜透析患者88例,并随机等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腹膜透析临床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患者腹膜透析规范化指导。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随访次数以及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自我管理能力和效能感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随访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的自我管理能力和效能感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规范化指导能够有效改善腹膜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升患者的效能感。

基于补肾健脾化瘀法在糖尿病性骨质疏松中的临床研究 下载:34 浏览:503

田琦 《临床医学杂志》 2025年3期

摘要:
目的:研究补肾健脾化瘀法对于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来自遵义市中医院代谢内分泌科住院患者中符合条件的60例糖尿病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2组均安排常规治疗,对照组仅予基础钙剂和维生素D,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予补肾壮骨方。以3个月为1个疗程,分别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症状及检验、检查指标等。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临床综合疗效以及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骨密度水平以及血糖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和治疗前(均P<0.05)。结论:选择补肾健脾化瘀法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疾病可以取得确切疗效,能够显著改善症状,调整骨密度及血糖水平,效果十分突出。

双模互融营养行为干预对3~4期慢性肾病患者的作用效果 下载:96 浏览:450

张先芹 《临床医学杂志》 2019年6期

摘要:
目的探讨3~4期慢性肾病患者双模互融营养行为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我院接受诊治的3~4期慢性肾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营养行为干预,试验组接受双模互融营养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行为改变与自我效能、SGA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在行为改变与自我效能、SGA评分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试验组行为改变与自我效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SG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采用双模互融干预法对3~4期慢性肾病患者施加营养行为干预,可显著提升患者营养行为改变与效能,赢得较好的营养状态改观效果。

中医干预慢性肾脏病真实世界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下载:54 浏览:257

李星锐 崔伟 锋华琼 唐桂军 《中医研究杂志》 2020年11期

摘要:
通过对慢性肾脏病中医临床研究现状和随机对照研究在慢性肾脏病中医临床应用中的局限性分析,认为应增加真实世界研究在慢性肾脏病中的应用,真实世界研究将慢性肾脏病的中医临床实际作为数据源,以中医药干预慢性肾脏病的累积时间分组,以结局指标为效应指标开展临床评价,采用倾向评分法处理中医真实世界临床数据中的混杂因素,注重依从性,符合中医药长期复杂干预的特点,能够充分体现中医药治疗的优势,适合中医药干预慢性肾脏病研究的临床疗效评价。

终末期肾病患者认知功能损害与脑局部一致性的相关性研究 下载:84 浏览:509

​陈佩娜1 吴宝林1 胡润月2 彭萌3 姜倩倩2 吴小燕2 《神经科学研究》 2019年1期

摘要:
采用静息态功能核磁共振成像(rs-fMRI)技术探讨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认知功能损害与脑局部一致性(ReHo)改变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自2017年6月至2018年7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肾内科收治的52例ESRD患者为试验组,同期纳入该院门诊体检的36名健康人员为健康对照组。采集所有被试的rs-fMRI图像并进行认知功能评估。比较2组被试ReHo值差异并分析ReHo值与认知量表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ESRD组双侧眶部额下回、双侧中央前回、左侧内侧额上回、左侧颞中回、右侧颞上回、右侧脑岛、右侧舌回等脑区的ReHo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检测到ReHo值增加的脑区。相关分析结果显示ESRD组右侧眶部额下回、左侧内侧额上回、右侧脑岛的ReHo值与蒙特利尔认知量表评分存在正相关关系(r=0.479,P=0.000;r=0.433,P=0.000;r=0.292,P=0.035)。结论 ESRD患者额叶、脑岛ReHo值降低并与认知功能损害相关。

问题解决疗法对肾脏移植手术患者焦虑与抑郁的影响 下载:27 浏览:184

叶丽玉 陈楚楚 刘小涓 陈锷 《临床医学杂志》 2019年3期

摘要:
目的探讨问题解决疗法对肾脏移植手术患者焦虑(SAS)、抑郁(SDS)的影响,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肾脏移植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问题解决疗法,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SAS,SDS量表评分以及希望水平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患者干预前希望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希望水平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问题解决疗法对缓解肾脏移植手术患者的负性情绪具有积极作用,能够提高患者的希望水平,临床应进一步推广应用。

网络视频健康教育对肾移植患者延续护理效果的影响 下载:55 浏览:340

梁小玲 苏翠玲 陈锷 《临床医学杂志》 2019年2期

摘要:
目的探讨网络视频健康教育在肾移植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92例肾移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延续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网络视频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分、简明健康测量量表(SF-36)评分、血肌酐(Scr)、血清尿素氮(BUN)以及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ys C)值;比较两组患者依从性好、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ESC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Scr、BUN、CysC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依从性好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网络视频健康教育应用于肾移植患者延续护理能够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水平和生活质量,有利于临床指标的优化,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血浆醛固酮/肾素浓度比值诊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价值 下载:98 浏览:524

吴冰1 俞芳2 张勇1 周云涛3 石璐3 田卫1 《国际检验医学》 2019年6期

摘要:
目的探讨血浆醛固酮/肾素浓度比值(ADRR)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的诊断价值及最佳临界值。方法选取高血压患者222例,其中PA临床确诊患者33例(CPA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浆醛固酮及肾素浓度,并计算ADRR。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ADRR对PA的诊断价值,并确定最佳临界值。结果高血压患者中PA患者的比例为14.86%(33/222)。PA组卧位和立位的血浆肾素浓度均明显低于高血压组(P<0.05),ADRR则明显高于高血压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浆ADRR诊断PA卧位和立位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06和0.908;ADRR卧位的最佳临界值为31.32,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6.97%和73.54%;立位的最佳临界值为27.57,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1.82%和86.77%。结论血浆ADRR是筛查PA的有效指标。建议在PA初筛时采用25作为立位ADRR筛查的最佳临界值。

益肾健脾利湿方对乙硫氨酸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的保护作用 下载:40 浏览:252

李先行1 杜昊炎2 《中医研究杂志》 2020年9期

摘要:
目的:研究益肾健脾利湿方对乙硫氨酸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4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脂肪肝模型组、益肾健脾利湿方组和二甲双胍组,每组10只。脂肪肝模型组、益肾健脾利湿方组和二甲双胍组小鼠灌胃DL-乙硫氨酸7 d,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造模成功后各组小鼠灌胃相应药物,连续14 d。末次给药后,称定小鼠体质量和肝湿质量,计算其肝系数;并测定小鼠肝脏组织中TC、TG含量和血清中TC、TG、ALT、AST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脂肪肝模型组小鼠肝脏系数显著升高(P<0.01);肝脏组织中TC、TG含量显著增加(P<0.05,P<0.01);血清中TC、TG、ALT、AST含量显著增加(P<0.01)。与脂肪肝模型组比较,益肾健脾利湿方组和二甲双胍组小鼠肝脏系数显著降低(P<0.01);肝脏组织中TC、TG含量显著降低(P<0.01);血清中TC、TG、ALT、AST含量显著降低(P<0.01)。结论:益肾健脾利湿方对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降低肝脏组织中TC、TG水平及血清中TC、TG、ALT、AST水平有关。

25例甲状旁腺全切加前臂自体移植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下载:12 浏览:284

邓凤英1 罗湘俊1 王松2 熊蓉1 朱敏3 梁娜3 2018年10期

摘要:
总结25例因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接受甲状旁腺全切加前臂自体移植术患者的护理要点,整个围手术期采用医护一体化模式,重点关注以下护理要点:围手术期内环境管理,血管通路的护理,术中标本管理,麻醉及复苏室护理管理,采血管理,术后低钙血症的处理及护理,感染及出血的预防及护理,前臂切口护理及移植物监测。与术前相比,术后的全段甲状旁腺激素水平、钙、磷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术后患者骨关节疼痛、皮肤瘙痒、肌无力、失眠症状明显改善。

老年高血压患者CysC、RBP、β2-MG水平变化及其意义分析 下载:36 浏览:466

周敏 薛文翠 马玮 龙李霞 于红蕾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 C)、视黄醇结合蛋白(RBP)、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50例原发型高血压患者与90例同期体检健康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原发型高血压患者为高血压组,体检健康老年人为对照组,按照血压水平分为Ⅰ级、Ⅱ级、Ⅲ级。观察Cys C、RBP、β2-MG的水平变化并评估高血压病程变化的敏感度、准确度及临床意义。结果高血压组患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收缩压、舒张压、Cys C、RBP、β2-MG高于对照组(P <0. 05),且Cys C、RBP、β2-MG升高程度与高血压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 <0. 05)。高血压组患者血Cys C、尿RBP、β2-MG肾功能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 <0. 05)。ROC曲线下面积为Cys CAUC=0. 78; RBPAUC=0. 67;β2-MGAUC=0. 79; Cys C+RBP+β2-MGAUC=0. 91。结论 Cys C、RBP、β2-MG为高血压早期肾损伤灵敏指标,联合检测对高血压肾损伤诊断价值更高,其水平变化可作为高血压早期肾损伤实验依据。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