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以西安外事学院工科专业为例 下载:67 浏览:391

彭丽霞 张改莲 《国际科技论坛》 2019年3期

摘要:
结合地方经济发展,贴合工作岗位需求,增强学习者的工程应用能力、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就业质量及长远职业发展基础是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任务,实践教学的设计和改革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以西安外事学院工科专业建设为例,总结了"一主线、二坚持、三平台、四层次、五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为其他高校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提供经验和借鉴。

生本管理视角下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实践研究 下载:70 浏览:393

陈华勇 《国际科技论坛》 2019年2期

摘要:
随着新时代的发展与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以生为本"成为了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工作奉行的理念,高职院校在教育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当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切以学生为主,并在"以生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下不断提升教育管理的能力和工作效率。虽然近几年来我国高职院校在教育管理学生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是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因此本文在生本管理的视角下对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工作进行了实践研究,分析了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生本管理视角下开展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方法策略,以期提高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融媒体理念下重大主题报道的探索与实践 下载:59 浏览:357

朱冉冉 《中国新闻传播》 2020年4期

摘要:
新闻网站作为媒体融合发展的排头兵,在融媒实践中精准发力,持续提升全媒体报道的传播力与影响力,以内容活泼、形式多样的新媒体产品重塑传统的重大主题报道,将融媒体新闻报道作为主旋律宣传的常态操作。要在"四全"框架下,把握时代脉搏,从老百姓的角度切入,讲好中国故事;面对融合发展的舆论生态和媒体格局,打造融媒体新闻产品,在坚守主流新闻媒体内容优越性的同时,丰富内容表现形式和传播方式,通过平台整合形成跨媒介融合新模式。

基于CO-OP的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多维实践教育平台构建研究 下载:67 浏览:378

许琴1 贾良权2 《国际科技论坛》 2018年12期

摘要:
普通高校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使高等教育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如何突破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在毕业时更具职业竞争力,是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在充分调研CO-OP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当前财务管理专业实践过程中存在的实践少、合作教育开展困难的问题,提出从"基础实验平台"、"创新创业平台"、"科研训练平台"以及"校外实践基地"四个维度搭建多维实践教育平台。通过该平台的搭建可以有效综合校内实践环节、校外实习环节及校企联合教研环节,完善校内实验实训的建设和运作管理,为学生校外实习实践提供先导基础,增进校企双方的多方面合作,做到相互间的协调、互通互利、资源共享。

《英语播音与发声》课程网络教授的实践与思考 下载:49 浏览:368

徐路阳 《中国新闻传播》 2020年4期

摘要:
新冠肺炎疫情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面对疫情,各大高校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将线下课程转变为线上课程。《英语播音与发声》作为播音与主持艺术(英播)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其较高的师生互动性要求教师使用直播课形式展开教学。本文主要从课程授课平台的选择、课程结构的升级、网络授课的难点及课程改善的措施等角度出发,总结分析该门课程的网络教学效果,提出对网络教学方式的思考。

天津农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特色与实践创新研究 下载:69 浏览:396

刘昊 《国际科技论坛》 2018年12期

摘要:
在沿海都市型现代农业背景下农业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特色打造是值得研究和关注的。本文运用文献检索、实地调研和归纳法,通过对一是农村人力资源素质教育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二是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与人力资本提升问题研究;三是基于沿海都市型的新农村文化建设研究;四是用人力资源管理与市场营销的充分结合的理念进行双轨式教学;五是用人力与物力的最佳匹配理念,整合人力资源管理和物流管理授课内容等五大特色的阐述,帮助农业院校找到了教学创新的新途径,可以为兄弟院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比赛教学法在高校排球公共体育课中的实践应用探讨 下载:67 浏览:398

张晓琳 《国际科技论坛》 2018年10期

摘要:
在公共体育课上通过"比赛教学法"进行教学能够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这对于传统的排球教学来说是一项全面的改革,从教学本质上改变了课堂性质,提升了课堂效率,将课堂教学的重点融入到比赛中提升了课堂的质量。本文主要对"比赛教学法"在高校排球选项课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和具体策略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期能够提升高校排球选项课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提升学生整体的排球水平。

简析“微课”翻转课堂与高校武术教学改革的融合 下载:58 浏览:244

陈庆华 《体育学报》 2020年10期

摘要:
新课程教育体系改革下,作为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术课程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但部分教育工作者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武术课程教学过程中仍沿用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育方式,对学生未来发展也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故此本文主要立足高校武术课程,阐述了"微课"翻转课堂在武术教学中的优势,并对其教学策略进行了全面探析,以期在增强学生对武术技术学习兴趣的基础上,为其体育观念的正确形成打下坚实基础。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应用型转型实践探索 下载:66 浏览:382

刘兵 李用俊 《国际科技论坛》 2018年6期

摘要:
通过对电子商务专业应用型转型现状进行分析,找出电子商务专业转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关对策,该对策中包含"开放办学制度创新计划"、"专业与课程体系建设计划"、"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计划"、"教学条件与实践教学环节建设计划"、"应用研究水平提升计划"、"教学研究计划"等六大计划。

新闻采访写作实践中的独特视角之研究 下载:56 浏览:343

李季 《中国新闻传播》 2019年4期

摘要:
新媒体时代下,新闻采访写作要打破常规思维的禁锢,在遵循新闻真实性、现实性的基础上,追求新闻采访写作的新颖独特,通过标新立异来提升新闻报道对受众的吸引力,使受众从更多的角度了解新闻事件本质,引发受众的共鸣。本文从分析新闻采访写作实践存在的问题入手,对如何在新闻采访写作实践中形成独特视角进行研究探讨,期望对提高新闻记者的采访写作水平有所帮助。

体育旅游实践教学优化策略 下载:21 浏览:205

刘姣 杨潇 《体育学报》 2019年12期

摘要:
当前,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已被国家列入战略性发展支柱产业,旅游与体育融合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调整的重要手段,人才市场急需体育旅游相关人才,高职院校是培养体育旅游人才的重要基地。本文阐述了实践教学模式优化对于体育旅游专业学生培养的重要性,并从实践教学定位、师资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提出优化策略。

新媒体环境下电视记者转型实践探究 下载:47 浏览:375

张洪宇 《中国新闻传播》 2019年3期

摘要:
21世纪无论是技术水平和人才结构都得到了很大的创新和发展,电视媒体行业也迎来了全新的发展契机,在新媒体环境下行业发展更加迅速,但是随着国内新闻媒体行业的变革,电视记者的岗位职能也亟需转型。本文以此为研究背景,对于新媒体环境下电视记者转型实践进行深入分析,同时进一步揭示了新时期所面对的诸多压力和挑战。并在此基础上,对于新媒体环境下如何促进电视记者转型实践提出科学的发展建议。引导电视记者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对于新时期电视台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民事司法信息化、智能化研究——以江西萍乡中级人民法院信息化实践为视角 下载:60 浏览:393

张健1 易乔羽2 《争议解决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不了解民事审判工作当前的形势,就不会理解人民法院民事司法工作对信息化、智能化的渴求,也就认识不到民事司法信息化、智能化实际上就是人民法院自我革命、自我加压后的不二选择。

近代早期英国治安法官与犯罪问题的治理 下载:012 浏览:154

初庆东 《历史教学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英国在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过程中,面临严重的犯罪问题。乡绅出身的治安法官成为近代早期英国治理犯罪问题的中坚力量,而作为制度的治安法官则体现了近代早期英国治理犯罪问题的制度创新。治安法官灵活运用调解、仲裁、具结担保、囚禁入狱等简易判决方式,并通过影响陪审团的司法裁决,在综合考虑法、理、情的基础上展开犯罪治理。治安法官的犯罪治理具有个体性、灵活性与合作性的特点,形塑了英国从中央到地方广泛合作的司法治理模式,从而有效凝聚社会力量,维护社会秩序,为英国社会稳定转型提供保障。

依托地方特色的高校开展龙舟运动的探索与实践——以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为例 下载:66 浏览:315

孙杰 谢军 《体育学报》 2019年8期

摘要:
本文以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为例,对高校龙舟运动的开展现状、开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以及开展龙舟运动的具体举措三个方面进行探索与研究,得出在高校开展龙舟运动可以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形成学校特色运动品牌,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且我院具有开展龙舟运动的优势与条件。学院通过高水平龙舟队伍的组建、龙舟通识课与选项课的开展以及龙舟社团的建设使龙舟运动在我院得已全面开展,为其他高校开展龙舟运动提供思路与借鉴。

滥用诉权规制:基于中日民事诉讼比较的分析 下载:68 浏览:410

张弘 《争议解决研究》 2019年1期

摘要:
滥用诉权作为正当诉权行使的异化产物,不仅侵害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给其造成物质或精神上的损失,也扰乱了正常法律秩序,一定程度上造成诉讼效率的降低,给司法公信力带来威胁。我国新修民事诉讼法以规制方式为切入点对滥用诉权行为设置了相应规范措施,但在概念认定及惩戒措施方面由于缺乏较为明确的阐释,使得法律条文适用频率不高,未能发挥预期法律效果。通过对比日本法律有关滥用诉权的规定,从概念界定、理论类型、法律规制多方面入手,总结分析借鉴参考之处,从而为我国解决滥用诉权困境、完善法律规制开辟新的途径。

混合模式的争议解决国际工作组——探索商事案件中调解、评估与仲裁之间的互动 下载:65 浏览:432

Thomas J.Stipanowich1 Veronique Fraser2 黄吉日3 《争议解决研究》 2018年6期

摘要:
全球文化与法律制度之间的差异使国际商事争议解决的实践日趋复杂,在这一背景之下,本文深入地探索了仲裁、评估、调解或旨在促成特定合意的其他程序之间的互动,从全新视角更有价值地概述由各种纠纷解决情景组成的光谱。本文基于争议解决的目标、文化、法律传统以及其他一些因素,提供更系统的考察和比较这些场景下不同的实践与观点的基本方案。此外,本文为国际争议解决实践指南的形成提供了方向、指引以及国际性的对话平台。

美国专家证据可采性规则的进化论析——法律文本内外的多维解读 下载:401 浏览:410

周一颜 《争议解决研究》 2018年4期

摘要:
近百年以来,美国专家证据可采性规则实现了从弗洛伊标准到达伯特标准的革命性巨变,其发展进化历程令人瞩目。但作为规则的创制者,联邦最高法院至今未公开揭秘改革的真正动因或内在的政策考量。从根源上看,由此引发的诸多猜疑和批判均是围绕裁判权在陪审团和法官之间进行部分让渡或转移的合理性而产生的争议。相较于旧法,专家证据可采性规则的进化客观上导致事实认定权向法官的适度回归,无论在法治价值视域还是在认知心理视域均具理性。但与此同时,新规则与司法实践的磨合难度也随之提升。跳出局限于法律文本的狭隘视角,探寻规则演进的本质、理性及实践契合度,更有利于我们客观冷静地看待他山之石与自身改革。

试析德国军医在青岛及其腹地的医疗实践和科学考察(1897—1914) 下载:46 浏览:274

袁玮蔓 《历史教学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在德国占领胶澳租借地之初,驻军不断受到传染性疾病的威胁,胶澳总督府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德国军医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不仅进行医疗实践,也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这些活动有效地改善了士兵的健康状况,丰富了德国学界的医学研究;同时也构成了德国殖民者和当地中国居民相互接触和联系的空间。在这个交往中,中西方的医学文化发生了碰撞:一方面,当地中国居民对西方现代医疗体系的态度有所转变,尽管传统的中医模式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另一方面,德国军医也观察和了解当地的医疗卫生状况,并将关于中国医学的信息传播到了德国。

广播电视新闻宣传方法的创新实践 下载:48 浏览:355

刘新宇 《中国新闻传播》 2018年1期

摘要:
广播电视一直作为各种新闻信息的宣传渠道,同时也是政府部门工作的重要一环和宣传工作的手段。广播电视新闻宣传的真实性以及引导舆论的作用是关键,新时期如何做好电视新闻宣传、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发展方向以及让广大人民群众获得有价值的信息,成为广播电视新闻宣传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先对新形势下国内广播电视新闻宣传措施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谈一下个人的观点和认识,以供参考。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