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最新录用
神经电生理脑电图专职技师进修带教体会 下载:172 浏览:2595
摘要:
脑电图是评价脑功能的重要工具,是协助神经系统疾病诊断和治疗中重要的一项检查,但很多医院没有配备专职的小儿脑电技术人员,或有的脑电图技术人员是由其他工作转行而来或兼职脑电图工作,很少能得到专业的培训及知识上的更新扩展,而我院为三甲教学医院,我科为儿童神经科神经电生理中心,所以每年会有大量的进修生来我科进修学习脑电图相关知识,由于小儿发作性事件比成人发作更加频繁,形式复杂多变,在加上小儿天性活泼好动,会对监测产生各种干扰伪差;为了要得到真实、高质量的脑电图对于阅图出报告的老师和临床诊断至关重要,因此进修带教是培养合格的电生理脑电专职技术人员的重点;但由于进修人员基础及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不同,在带教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难度。
浅谈医务人员自媒体平台在医学文化传播中的意义 下载:186 浏览:2026
摘要:
近年来,自媒体平台在医学文化传播领域逐渐增多,它在大众医学文化传播中的作用水平、推动全民健康等方面的深远意义是本文的研究宗旨。笔者通过随机等距抽样获取了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83家医院共100位医生的个人账户,对相关数据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医务人员自媒体在医学文化传播中具有实名化普遍、骨干医生参与度高、作者与读者之间互动异常良好等特点,带动作用非常明显。
中药饮片和中药免煎颗粒在临床中的应用初探 下载:248 浏览:3096
摘要:
目的:探究中药饮片和中药免煎颗粒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选取本院收治的200例应用中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所用药物的区别分组,其中应用中药饮片治疗的100例为饮片组,其中应用中药免煎颗粒治疗的100例为颗粒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颗粒组临床治疗有效率97.00%与饮片组94.00%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颗粒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2.00%小于饮片组9.00%,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饮片、中药免煎颗粒均具有较好的效果,但后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更低,用药安全性更高,用药简单方便,更容易被患者接受。
延续性护理干预对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效果 下载:296 浏览:2936
摘要:
目的:母亲在分娩后会面临许多问题,并且可能会出现心理抑郁症,这会对身体机能的恢复产生不利影响,并最终影响母乳喂养的顺畅度。因此,本文探讨了延续性护理干预对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2月至2020年11月我院产科分娩的10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对照组产妇施以常规检查与护理,对观察组产妇施以延续性护理模式加以护理,比较两组产妇对母乳喂养知识掌握情况和母乳喂养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干预后的母乳喂养知识掌握情况更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母乳喂养率更高,母乳喂养时间更长(P<0.05)。结论:实施延续性护理可以提高产妇的母乳喂养知识,从而促进产妇的母乳喂养行为。
浅谈初中体育足球教学策略研究 下载:209 浏览:2440
摘要:
在初中开展校园足球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素质,足球是一项运动,它使学生获得团结合作的精神以及与他人交流的能力。为此,体育教师应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足球学习的热情,增强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主导地位,创建高效的初中体育课堂。
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在提高急诊护理质量中的作用分析 下载:257 浏览:2681
摘要:
分析实施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对于急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72例2019年2月-2019年12月期间急诊接诊患者参与研究,随机分对照、观察两组,各36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质量(接诊、分诊、急救)、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干预后,观察组护理质量三项评分及护理总满意度(94.4%)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安全管理模式对急诊分诊有重要作用,利于提高急诊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外周动脉采血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下载:53 浏览:734
摘要:
探讨外周动脉采血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我院新生儿科入院的66例新生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组(33例)采用股静脉穿刺进行采血,试验组(33例)采用外周动脉采血,观察两种采血方式在新生儿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试验组新生儿穿刺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新生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新生儿,且穿刺后新生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新生儿。两组研究对象数据间差异有显著地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实施外周动脉采血,可以更好地提升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降低新生儿穿刺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缓解穿刺对新生儿造成的疼痛。
新生儿科护理采取优质护理对护理质量的影响 下载:53 浏览:821
摘要:
目的探究新生儿科护理采取优质护理服务的价值。方法选取2023.04-2023.12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新生儿护理单元收治新生儿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划分组别;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优质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情况、新生儿科护理质量分数、家长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时间、患儿病症有效缓解耗时、患儿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环境质量、护理操作、专业性、衣着整齐分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长认知满意度、护理服务满意度均高于对照(P<0.05)。结论在新生儿科护理工作中采取优质护理服务效果理想;显著提高家长护理满意度、新生儿科护理质量;加速患儿康复。
PDCA循环对新生儿科护理质量管理的应用效果观察 下载:49 浏览:747
摘要:
目的研究新生儿科护理工作质量管理方法,分析PDCA模式在此过程中应用,为今后的护理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性意见。方法 选2021年1月-2023年6月,在我院新生儿科住院患儿88例。以数学随机列表法,将其分成两个组别。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者为对照组(44例);实施PDCA循环模式护理管理者为观察组(44例)。对两组护理效果评价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新生儿护理后体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家长对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更加理想(P<0.05)。结论 新生儿科护理工作质量管理过程中,应用PDCA循环模式可帮助新生儿营养状态,减少新生儿不良事件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使家长满意度提高。
新生儿手术护理风险管理中应用护理标识的研究 下载:46 浏览:748
摘要:
探析护理标识用于新生儿手术护理风险管理的价值。方法:于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纳入需要手术的新生儿70例,平均分为2组,每组各35例。比较常规护理、基于护理标识的手术室风险护理实施后,患儿的护理结局。结果:实验组患儿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较短(P<0.05);实验组家长评价新生儿的住院环境与护理专业技能评分较高(P<0.05)。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压力评分相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P<0.05);实验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手术期间,采用基于护理标识的风险管理,能有效缩短新生儿的手术与住院时间,提高家长对新生儿的护理专业性和住院环境的满意度,降低护理人员的护理压力,为新生儿能提供良好的护理服务。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