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图像叙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隐忧与应对 下载:39 浏览:461

杨顺昌 《中国教育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以图像为载体是我党思想政治教育传统优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媒体时代,认知方式转变、技术进步带来的"装置范式"转换、新媒体释放的信息传播力、"原子化大众"背景下的个体兴趣联结等推动图像叙事成为一种新的信息传递模式,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严峻挑战。主体话语方式转变、载体话语内涵提升、信息传递范式转向、传统话语优势传承等方式,可削弱图像叙事的"工具理性"渗透力。

基于场域状态研究的叙事性规划设计——以浙江台州岭下村为例 下载:93 浏览:502

吴锋 田达睿 蔡忠原 《中国建筑》 2020年2期

摘要:
场域,作为一个社会学的复合概念,以"场域状态"的形式被斯坦艾伦引入到建筑设计之中,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认知方法。然而场域状态是复杂的,不同层级对应的是不同的要素与结果,场所、场地都是场域中基础性的所指。该文通过场域状态中不同层级要素认知、提取及凝练过程与方法的总结,结合"叙事语汇、叙事结构、叙事语境"的叙事学研究要素进行了人文要素强调的框表梳理及规划方法探索,并以浙江台州岭下村为例进行了规划设计的运用与实践。

工业建筑叙事的空间特色营造——以长沙湘江风光带工业建筑改造为例 下载:58 浏览:477

刘乃芳1 张楠2 王英姿3 《中国建筑》 2018年11期

摘要:
工业建筑如何在城市空间的改造中显现自有特色是一个日渐需要关心的问题,该文对工业建筑叙事进行定义,接着说明影响工业建筑的三个重要因素:即物质要素、非物质要素和主体对空间特色的认知。然后,以长沙湘江风光带两个工业建筑改造为例进行案例分析,从物质要素的保护与更新——场景式叙事和非物质要素叙事——营造特色性认知空间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紧扣实例,分析其叙事特色凸现的得与失,以期对城市工业建筑改造的空间特色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20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音乐的美学特征——以电影《都市风光》为例 下载:80 浏览:476

张婉宜 《当代音乐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作为早期中国有声电影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影音乐既是电影元素,也是独立的艺术形式,有着独特的美学价值和特征。本文从音乐本体与音乐美学的角度出发,结合具体电影音乐文本,讨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电影音乐呈现出的戏剧性、叙事性、表情性等美学特征。

自主英语学习者培养实践研究——基于学生小G发展科技类语篇阅读能力的学习叙事 下载:88 浏览:421

卞金华 《英语教学》 2020年10期

摘要:
本文基于学生小G发展科技类语篇阅读能力的自主探究学习叙事,探讨在教师的引领、支持下,学生如何通过自主探究学习的方式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和语言能力。教师采用问卷调查、档案分析、现场观察、访谈讨论、研究前后评估等方式,渐进性地引领和支持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实践,促使学生改进阅读行为、提升阅读能力,让学生的阅读学习改进行为从自发变成自觉,最终引导学生成为具有完全自主探究能力的高效学习者。

“教研学”三位一体的教师教育者专业发展的叙事研究 下载:14 浏览:165

黄芳 《中国教育学报》 2018年12期

摘要:
以研究者的专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事件为叙事线索,梳理由新手教师教育者到成熟型教师教育者的几个阶段:求生存阶段、自发发展阶段、高原期和自觉发展阶段。这一历程体现了教学、研究和学习三者相互融合以推动教师教育者专业发展的基本规律。教师教育者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教育者专业发展的主要方法与途径是自我研究,而加强教师教育的学科建设,创设支持性的发展空间则是教师教育者专业发展所需要的外部环境。进行"教研学"三位一体的教师教育者专业发展的叙事研究,旨在有效地促进教师教育者专业发展,并为相关研究提供鲜活的素材。

基于一位新手教师道德敏感性发展的自我叙事研究 下载:84 浏览:433

褚红宇 《国际教育论坛》 2020年4期

摘要:
通过采用自我叙事的方式,以时间为线索,回溯和反思"我"的受教育经历及一年新手教师职业生涯中的关键事件。研究发现,多年的受教育经历形塑了"我"较高的道德敏感性,但实际教学道德践行能力的落后,某种程度上导致"我"的道德敏感性发展停滞。对此,新手教师应借助关键事件的自我叙事,建构新手教师道德身份;于实践中不断提升教学道德践行能力,保持和发展新手教师的道德敏感性。

挣扎与成长:教师自我身份认同的叙事探究 下载:51 浏览:239

付维维1,2 《国际教育论坛》 2020年1期

摘要:
研究发现,教师的成长扎根于外部社会环境、政策之中,而职业选择的功利与盲目、个体多样化角色间的冲突、对教师生活世界的漠视等,是造成教师身份认同危机的主要因素。文章采用自传叙事的方式,借以自身生命历程中关键事件的阐述,历时性地呈现"我"从职前的先赋身份到教师身份获得,职后的身份适应与转变、身份冲突与挣扎、最终寻求自身完整与成长的身份认同历程。因此,对教师自我内心世界的关注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内源性基础,教师需要通过反思,利用叙事的方式,追求教学与生活的完整,建构自身的身份认同。

透析生活史研究在古德森教师研究中的角色 下载:87 浏览:518

赵康 《教师教育与创新》 2019年7期

摘要:
生活史研究已日渐运用于当代教育研究中。英国教育社会学家艾沃·古德森不仅较早地将其用于课程研究,还更多地用于教师研究。文章考察了古德森不同阶段的教师研究,分析了生活史研究在教师研究中所扮演的角色:为教师生活研究提供研究方法;为在"中间地带"建构理论提供资源;为促成教师"叙事学习"和"叙事教学"场域奠定基础。指出运用生活史研究是古德森教师研究生涯中一以贯之的思想,背后有其对教师深刻的社会关怀。这一思想在其教师研究中扮演着多重角色,对我国教师和教师教育研究者及实践者而言,有诸多借鉴意义。

叙事护理与耳穴贴压对住院患者负性情绪的改善效果 下载:241 浏览:2606

周琳 《医学研究杂志》 2021年7期

摘要:
目的:分析叙事护理与耳穴贴压对住院患者负性情绪的改善效果。方法:筛选对比100例于本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的住院患者,按照组别区分标准(奇偶数分组模式),划分2组,参照组(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叙事护理+耳穴贴压),分析两组患者负性情绪、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数据变化。结果:两组数值比较,观察组患者负性情绪数值更低、护理满意度更高、生活质量数据更高P<0.05。结论:对住院患者采取叙事护理与耳穴贴压,患者负性情绪少,生活质量优,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

基于叙事护理改善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痛苦的效果研究 下载:145 浏览:1491

宋君 《老龄研究进展》 2024年8期

摘要:
探讨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叙事护理对其胰岛素注射痛苦的影响。方法 取2023年1月-2024年1月我社区10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日常护理的区别将患者分组,50例接受常规护理者分在参照组,另外接受叙事护理的50例患者分在研究组,观察护理效果,总计两组患者血糖指标、胰岛素注射痛苦评分、胰岛素抵抗评分等数据,对比两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血糖指标护理后研究组低于参照组(P<0.05);胰岛素注射痛苦评分及胰岛素抵抗评分护理后研究组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叙事护理后,患者血糖水平平稳,很大程度减轻胰岛素注射带来的痛苦,并缓解患者对胰岛素抵抗,提高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理想,建议推广应用。

5步式叙事疗法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实践研究 下载:153 浏览:1674

王娟 《老龄研究进展》 2024年7期

摘要:
研究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实施5步式叙事疗法的实践效果。方法:此次研究对象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将所有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组别类型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40例患者,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5步式叙事疗法,分析并对比两组最终取得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最终结果比较显示,观察组的护理服务质量、患者的依从性以及自护能力与对照组相比均得到显著提升,患者焦虑情绪以及心功能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发生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最终患者生活质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提高,(P<0.05)。结论: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期间开展5步式叙事疗法,可使临床护理服务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增强患者的认知度与配合度,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疾病控制效果及生活质量。

浅析《沉没之鱼》中的幽灵叙事艺术 下载:104 浏览:2049

雷丽琼 《当代艺术》 2024年12期

摘要:
《沉没之鱼》(Saving Fish from Drowning)是美籍华裔女作家谭恩美于2005年正式出版的长篇小说。故事描述了一群美国人从中国丽江开始,穿越中缅边境到缅甸的旅途中遇到的离奇事件、风土人情和文化冲突,表达了作者对别人不幸和苦难的同情和关爱。本文试图走出以往在美国华裔文学研究中存在的重文化轻文学的狭隘局面,将以德里达的“幽灵学”理论为指导,基于国内外学者对《沉没之鱼》相关内容研究的现状,从幽灵叙事艺术角度解读《沉没之鱼》。

叙事护理干预对初诊恶性血液病患者负性心理影响效果 下载:156 浏览:1675

周梦圆 《心理学研究》 2023年9期

摘要:
目的:分析叙事护理干预对初诊恶性血液病患者负性心理影响效果。方法:选取初诊恶性血液病患者10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叙事护理干预,对比压力状态评分以及心理状态评分。结果:观察组压力状态评分以及心理状态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初诊恶性血液病患者实施叙事护理干预,可以改善压力状态评分以及心理状态评分。

小学德育课堂中伦理叙事的作用 下载:271 浏览:2847

江朝东 《国学研究》 2021年12期

摘要:
德育教育可以提高小学的教学质量,健全小学阶段学生的人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所以在德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地重视德育教学,使用多种方式进行德育教学,伦理叙事故事对德育教学十分重要,也是教学的重要手段,可以激发学生对德育课堂的兴趣,使其积极参与到德育课堂的教学中,进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小学德育课堂中伦理叙事的作用 下载:218 浏览:2663

江朝东 《国学研究》 2021年11期

摘要:
德育教育可以提高小学的教学质量,健全小学阶段学生的人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所以在德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地重视德育教学,使用多种方式进行德育教学,伦理叙事故事对德育教学十分重要,也是教学的重要手段,可以激发学生对德育课堂的兴趣,使其积极参与到德育课堂的教学中,进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临终关怀联合叙事护理在恶性肿瘤晚期护理中的应用 下载:62 浏览:688

陈楠 李萍英 《肿瘤研究》 2025年1期

摘要:
目的:探析实施临终关怀联合叙事护理在恶性肿瘤晚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旨在确保护理干预的有效开展。方法:选择我院在2023年1月至2024年3月时段实施护理干预的90位恶性肿瘤晚期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主要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地划分为两个小组:对照组45名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45名病患接受临终关怀联合叙事护理。结果:研究发现,两组经过护理干预后均取得一定效果,研究组患者VAS评分较对照组更低,QLQ-C30评分较对照组更高,这些结果在统计学角度上是具有显著性的(P<0.05)。结论:综合来说,在对恶性肿瘤晚期患者实施护理时,利用临终关怀联合叙事护理作为干预手段有显著的应用效果,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生命质量,有效确保治疗效果。

聚焦叙事艺术 深度解读小说 下载:265 浏览:2531

化映梅 《中国艺术研究》 2022年11期

摘要: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指出:“注重语文必备的知识能力考查,注重从不同的角度阅读,提升语文综合素养。”近几年来,在“一核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下,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题虽然还以小说为主,但是在小说鉴赏的考查上,更侧重对小说语言、构思、艺术形式、意蕴情感等方面的考查,尤其是小说的叙事艺术。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多角度地引导学生欣赏作品,从而获得叙事的审美体验。

叙事护理对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希望水平与疾病应对方式的时间维度分析 下载:99 浏览:907

刘晓静1 罗艳艳2 《肿瘤研究》 2024年1期

摘要:
目的:探讨叙事护理对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希望水平及疾病应对方式的时间维度变迁。方法:选取9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接受叙事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使用癌症复发恐惧量表(FCRI)、医学应对问卷量表(MCMQ)及希望量表(HHI)评估两组患者。结果:叙事护理显著降低了患者的癌症复发恐惧,提高了希望水平和改善了疾病应对方式。观察组在护理满意度上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叙事护理能有效减轻乳腺癌患者的癌症复发恐惧,提升希望水平,改善疾病应对方式。

针对性护理联合叙事护理在行钬激光碎石术肾结石患者中的效果研究 下载:511 浏览:3546

罗丽红 齐娟 马春美 李瑾 《光电子进展》 2021年12期

摘要:
探究针对性护理联合叙事护理在行钬激光碎石术肾结石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12月于我院接受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的肾结石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60)及实验组(n=60)。给予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采用个体化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进程及其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 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00%小于对照组的13.33%(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联合叙事护理可有效提高对行钬激光碎石术的肾结石患者术后护理效果,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