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化工机电设备安装试运行异常情况及对策思考 下载:205 浏览:2181

刘海亭 《中国设备》 2023年4期

摘要:
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化工行业的机械运转设备被广泛应用,要想充分发挥化工运转设备的性能,离不开科学合理的管理维护工作。但影响化工机械运转设备出现故障的因素较多,需提前制定故障预防措施,减少化工企业的经济损失,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切实拓展化工生产的效益空间。

基于新工科理念的机械制图实训教学模式与方法优化研究 下载:72 浏览:761

王挺 《中国机械研究》 2024年3期

摘要:
现代制造工程的快速发展对工程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机械制图实训教学模式在适应新时代需求、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因此,本论文旨在基于新工科理念,优化机械制图实训教学模式与方法,在功能材料专业背景下提出一些创新性的方案,并探索取得良好的研究结果。

课程思政视域下《原子物理》教学改革路径探析与实践研究 下载:116 浏览:1072

董玉兰 朱孟龙 张小姣 《物理进展》 2024年12期

摘要:
理工科教育改革的核心目标是培养能够适应当前及未来产业和经济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在新工科与课程思政的双重背景下,原子物理课程的思政教学面临新的挑战与要求。针对原子物理课程中普遍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生搬硬套、教学方式单一以及教书与育人“两张皮”等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思政教学目标整合课程内容的思路。通过引入现代教育技术,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并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考核评价体系,旨在实现师生双向互动,有效提升学生的知识、能力与综合素质,最终达成知识、思维与人格的三维培养目标。通过这种创新性的教学改革,培养具备卓越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理工科新型人才。

新工科背景下新能源汽车方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研究 下载:131 浏览:1555

呙力平 《中国能源进展》 2023年2期

摘要: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气候变暖与能源危机成为当今社会所要解决的两大难题。为适应社会发展,新工科以适应新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产生[1]。在新工科背景下,传统汽车向新能源汽车转变是解决上述两大难题的主要措施,也是顺应新经济发展的需要。目前,新能源汽车方向的人才存在很大的空缺,如何建设和培养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也是许多院校所面临的首要任务。本文主要对新工科背景下新能源汽车方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进行研究。

新工科视角下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研究 下载:155 浏览:1500

吾布力卡斯木·吾鲁克 《物理进展》 2023年7期

摘要:
为探究新工科视角下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策略,本文主要结合国家战略发展人才需求等进行分析,先阐述新工科实施的基本内涵、内容、意义以及要求,再分析当前我国大学物理教学现状,最后总结一些可靠的大学物理教学改革对策。通过加强教学理念改革、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改革以及考核方式改革,满足新工科下的建设目标,加快新工科创新型与复合型关键人才的培养,希望可以为有关大学教学工作者提供参考,进而推动我国新工科教育领域的良好发展。

“互联网+”应用型高校计算机类慕课课程建设的应用研究 下载:173 浏览:2608

白玲 《中国能源进展》 2021年4期

摘要:
本文以“互联网+教育”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为方向,以《计算机文化基础》、《数据库原理》校级精品课程、重点课程建设为依托,以《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评估为契机,以哈尔滨工业大学《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在教学中的应用为基础,以多所高校慕课资源的共享共建为实践,实施并完成了本文的研究与实践。研究了慕课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价值;现有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传统课程到慕课的快速合理转换;慕课建设流程的设计与优化;O2O教学的互补与融合。实现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慕课资源的建设;《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慕课资源的共享建设;《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慕课课程建设推动下计算机公共基础类课程一系列教学改革的实施。

新工科背景下大数据方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下载:299 浏览:2904

白玲 《数据与科学》 2021年5期

摘要:
本文以中国建设中面向新经济的工科专业改造升级路径探索与实践为切入点。以“新工科”中传统专业的升级改造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为研究核心,并以基于产出(OBE)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为基础,构建大数据方向课程及实践平台、实践项目体系。研究了“新工科”大数据方向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深化校企合作模式;探索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改革;合理有效地利用慕课的课程资源。实现了人才培养从CBE走向OBE;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向大数据方向的升级改造;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申报及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与企业共建校外实习基地。推动高新技术与工科专业的知识、能力、素质深度融合,探索工科专业改造升级,培养新型科技人才。

新工科背景下化工专业特色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构建与实践探索 下载:175 浏览:1719

黄文欢1 张亚男1 康祎璠1 殷政1 曹丽慧1 杨雨豪1 赵宁1 郭丽媛1 吴鲁阳2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23年4期

摘要:
面对创新驱动发展的国家战略理念,人才创新机制的新形势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提出了新的教育改革要求。构建“新工科”教育与行业特色型大学的改革理念,主动适应新工科建设要求,充分发挥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特色优势,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化工专业特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新产业新经济发展提供高质量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将是新工科背景下化工专业特色创新人才培养的必行之路。

新工科背景下基于“互联网+CDIO”的创新创业教育 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宿州学院为例 下载:177 浏览:1791

王大雷1 马兰2 王庆阳1 高梦迪1 侯俊杰3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23年3期

摘要:
通过分析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利用“互联网+”技术、CDIO工程教育思想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工科背景下基于“互联网+CDIO”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以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项目为依托,利用CDIO工程教育思想,搭建了新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方法。经实践验证:该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提升学生的实践能手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还能更好地给学校培养高质量的创新创业人才。

新工科背景下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下载:374 浏览:2790

张超1 田恐虎2 林秀玲3 万祥龙4 潘育松5 潘成岭6 《新材料》 2022年4期

摘要:
本文根据目前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培养模式,以“新工科”建设为契机,瞄准智能复合材料,紧抓当前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发展机遇,从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课程培养体系、课程结构,教学方法以及实验等方面,探究了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

思维导图在理工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高等数学》为例 下载:355 浏览:2811

欧玉芹 郑李玲 李智群 《计算数学学报》 2022年8期

摘要:
基于高等数学课程知识体系复杂,内容抽象、逻辑性强等特点,在现行多媒体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引入思维导图。本文探讨思维导图的内涵;理工科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的必要性;以课前—课中—课后的一体化角度,结合高等数学案例探讨思维导图在学生课前预习和教师备课中的应用;在课堂中教师运用思维导图板书突出重难点的应用;在解题时运用思维导图理清解题思路的应用,在复习课中运用思维导图提升学生归纳总结能力的应用,以期推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改革和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

农业机械设计制造工艺及精密加工技术分析 下载:310 浏览:1454

商春望 《农业学报》 2023年6期

摘要:
支柱性产业,对于社会经济速度、发展质量、转型程度等都有重要影响,在机械设计制造中,应用的生产加工技术和工艺多种多样,在一定程度上,机械制造工艺水平对于制造业的发展进步具有重大影响。目前的机械制造工艺中,融合了大量的新技术、新设备等,实现了技术的集成应用,通过技术融合,促进技术优化,不断提升技术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也让现代化机械制造加工的精度、速度、自动化程度等不断提升,这对于机械制造现代化、规模化、品质化发展等也具有积极作用。本文主要分析农业机械设计制造工艺及精密加工技术。

微课在高职工科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与实践对策探析 下载:365 浏览:3677

宋宇 《数学应用》 2022年6期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我国正式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与领域中,为人们的工作与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被应用于教育领域,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推动了教育改革。微课教学模式随之衍生,被应用于高职工科高等数学教学中,丰富了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升了教学效率。基于此本文专门针对微课在高职工科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与实践对策进行探析,以供各界同仁参考。

石油化工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PLC技术应用 下载:166 浏览:1686

许海超 《电力技术学报》 2022年11期

摘要:
PLC技术通常也可以看作是一个整体及扩展的功能系统,能够应用在许多领域,尤其在石油石化电气化控制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PLC技术有利于满足石油化工生产中的不同需求,可以根据系统功能的不同需求来进行联合的组装和变换。

“新工科”背景下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创新教学模式研究 下载:75 浏览:812

骆华 《教师教育与创新》 2024年1期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索“新工科”背景下,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如何进行创新教学模式的改革。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通过收集和分析当前高职软件技术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新工科”背景下产教融合的理念,提出新的教学模式改革策略。研究结果显示,“新工科”背景下,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应加强校企合作,实现工作过程导向的项目化教学,并增加情景模拟教学,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这些创新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研究结论对促进高职软件技术专业教学质量提高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新工科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水利工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下载:81 浏览:1785

张作合 康春霞 王玉琢 周利军 孔凡丹 彭博 吴娟 李娜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2023年3期

摘要:
本论文探讨了新工科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水利工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构建。本文分析了应用型水利工程人才培养的意义和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水利工程人才培养现状,同时对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水利工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现状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创新、课程实践环节的创新等方面的改进和创新措施。本研究的结果对于提高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水利工程人才的提升水平和质量具有参考价值。

新工科背景下基于科教融合和以赛促学的创新人才 下载:97 浏览:1353

马兰 王大雷 《教师教育与创新》 2022年4期

摘要:
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如何培养创新人才是重中之重。本文提出了新工科背景下基于科教融合和以赛促学的创新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通过项目式教学,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科教融合,提升创新人才培养;以赛促学,提高创新实践教学。实践证明,该模式不仅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工科实验课“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下载:82 浏览:2291

魏莹 张悦 赵月容 《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 2021年4期

摘要:
为了培养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课程思政”的理念已形成广泛共识。实验课程因为覆盖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很好的工作基础。实验课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应该用好共性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挖掘个性元素。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