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农村老年人家庭养老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下载:57 浏览:680

王文韬 潘聪聪 《老龄研究进展》 2025年4期

摘要:
近些年,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医疗水平不断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口老龄化比例也随之提高,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本文以人口普查数据为依托,探讨了农村家庭养老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其原因,提出了应对青壮年群体家庭责任意识淡薄、农村老年人基本需求增加、缺少关爱等问题的对策建议。要大力弘扬新时代孝道文化、设立农村志愿服务公益性岗位,加强村校联系,为老人送去温暖。希望通过本文吸引更多的人投身到关爱农村老年人的行动中来,不断加强政府、社会、子女之间对老人的交往及关怀,传递爱心,了解老年人所求,给予老年人所需,进一步提升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从“治中焦如衡”治疗原发性肝癌 下载:73 浏览:484

彭海燕1,2 王文林3 《当代中医药》 2019年7期

摘要:
原发性肝癌患者多有慢性肝炎病史,可导致湿热留滞于中焦,引起肝脾不调,继而气滞血瘀,癌毒结聚,损伤正气。治疗上遵循吴鞠通"治中焦如衡"原则,具体采用抑木扶土、消补并施、升清降浊、甘苦并进等法,权衡时机与力度选方用药,给邪以出路;同时注重顾护脾胃运化功能,祛邪不伤正,扶正不留邪。

基于生物信息学探析 KIF23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意义及双旋复花内酯甲的干预研究 下载:68 浏览:42

王文龙1,2 孔庆志3 卢宏达3 刘殿雷2 余涛1,3 鲁明骞4 雷章3 吴洪斌3 《中国中医药》 2019年6期

摘要:
目的:阐明KIF23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并进一步探究双旋复花内酯甲对乳腺癌细胞中KIF23基因的干预作用。方法:从Oncomine和GEO数据库中提取并挖掘关于乳腺癌中KIF23基因表达的数据,并探讨其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最后,进一步分析Japonicone A对乳腺癌细胞中KIF23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对Oncomine数据库中搜集9项KIF23基因有表达差异的乳腺癌和癌旁正常组织数据集在线分析,结果表明KIF23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训一学意义(P<0.05)。同时,在线生存分析结果表明KIF23基因低表达患者的预后相对更好(P<0.05)。最后,分析GEO数据库中的数据集GSE85871发现双旋复花内酯甲可使乳腺癌细胞KIF23基因表达下调(P<0.01)。结论:KIF23基因在乳腺癌中高表达,且与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这也许是双旋复花内酯甲干预乳腺癌细胞的一个新靶点。

基于网络的软件工程专业课程思政研究 下载:35 浏览:1669

王文鹏 《软件工程研究》 2025年4期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技术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而在高校的教学方面,传统教学方式和网络的结合已成趋势。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此过程中必然需要做出改革,特别是针对软件工程专业进行课程思政的过程中,如何才能把握时代脉络和学生特性,创建更好的学习氛围。本文从当前网络背景出发,探讨进行软件工程专业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对目前课程思政中出现的遗漏点和缺陷进行分析,最后给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处理意见。

SPG复方抗酒精性肝损伤的作用及其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下载:86 浏览:514

​杨春梅1,2胡源霖1侯俊玲1,3王文全1,3,4尚迪5施露5 《中医研究杂志》 2018年5期

摘要:
考察SPG复方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急性毒性。方法:ICR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低、中、高三个复方剂量组(质量分数分别为0.975、1.95、3.9 g/kg)。各治疗组分别灌胃给予相应治疗药物,10天后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小鼠一次经口给予14 m L/kg 50%乙醇致急性肝损伤,观察小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及对肝组织匀浆中丙二醛(MDA)、甘油三酯(TG)、谷胱甘肽(GSH)水平的影响,并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变化。再以最大给药量法灌胃观察该复方的口服急性毒性。结果:SPG复方中、高剂量组可显著抑制肝损伤小鼠血清中ALT与AST活性的升高(P<0.01,P<0.05),对肝组织GSH水平有显著升高作用(P<0.05),并能显著降低MDA水平(P<0.05)。高剂量组对TG的降低具有显著意义(P<0.05)。肝组织病理显示,中、高剂量组小鼠肝细胞未见明显异常。SPG复方灌胃每日最大剂量是人用量的456倍,无死亡及小鼠脏器异常情况。结论:SPG复方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相关,口服给药低毒安全。

柴胡-白芍药对干预大鼠抑郁症模型的血清代谢组学研究 下载:86 浏览:523

​张洪财1陈雁雁2王文姌2付新3 《中医研究杂志》 2018年5期

摘要:
基于UPLC/Q-TOF-MS技术对大鼠抑郁模型血清代谢组学进行研究,寻找与柴胡-白芍药对干预抑郁症关联的生物标志物,探索该药对抗抑郁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采用CUMS方法造模,通过糖水偏爱率和摄食量实验评价。建立模型成功后,随机分成柴胡-白芍药对组、氟西汀阳性药组、模型组、空白组。末次给药后,眼眶取血收集血清样品。样品通过UPLC-MS分析,采集数据用Masslynxv4.1进行PCA分析。结果:模型组与空白组对比,色氨酸、尿酸、胆酸、溶血磷脂酞胆碱发生明显变化,给予氟西汀或者药对后,代谢物组发生变化并具有回调作用,推测潜在的标志物可能是上述内源性代谢物。结论:柴胡-白芍药对可能通过调控氧化应激、脂类代谢、氨基酸代谢来实现抗抑郁作用。

间断禁食对神经系统疾病防治作用的研究进展 下载:79 浏览:508

孙年怡1,2 何宇3 王文春2 柏玲2 张安仁2 《中国中医药》 2018年6期

摘要:
目的:为开展间断禁食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基础资料,同时为健康饮食方式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综述间断禁食对神经系统疾病防治作用的研究进展。结果与结论:间断禁食在某些常见神经损伤与神经系统疾病的防治方面取得了值得肯定的实验基础,其应用范围及作用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求证。

以人体微生态学诠释浊毒理论的内涵 下载:79 浏览:505

赵雯红1 肖颖2 王文举1 王慧洁3 郭嘉璇3 赵玉斌1,3 《当代中医药》 2018年12期

摘要:
通过阐述浊毒理论及人体微生态学的发展概况,提出中医学浊毒理论与微生态学共同的核心理念,由此对浊毒理论提出了新的解析,即"浊毒-微生态"理论,并在此理论基础上探索口腔、胃微生态与幽门螺杆菌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模式。从人体微生态学方面诠释浊毒理论,既是对现有浊毒理论及微生态学的有益补充和扩展,也是将现代微生物生态学与中医学理论相结合的一个初步尝试。

基于三阶段DEA模型的中国涉海企业科技创新效率评价 下载:46 浏览:385

揭晓蒙1 汪永生2 王文涛1 《中国海洋学报》 2020年3期

摘要:
涉海企业的科技创新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海洋领域的创新能力。运用三阶段DEA模型,通过控制外部环境因素评价了国内95家涉海企业的科技创新效率。结果表明,规模效率不高导致中国涉海企业科技创新效率整体处于偏低水平,地区经济水平、财政科技支出、对外开放程度等因素对创新效率存在显著影响。国有涉海企业的创新效率相对较高,而非国有涉海企业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较小。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发达城市的涉海企业创新效率较高,且存在一定程度的"高—高"集聚。不同研究方向的涉海企业创新效率差距较大,海洋基础科学研究的综合效率最低。因此,需要强化国家政策引导,营造良好市场环境,激励企业更好地发挥海洋科技创新和转化应用的主体作用,打造多层次、宽领域、差异化的涉海企业创新格局。

台州椒光集团依靠产品闯天下--访椒光集团董事长朱介民先生 下载:86 浏览:496

​王文 《纳米技术研究》 2021年1期

摘要:
6月10日下午,椒光集团董事长朱介民先生应邀专程到<纳米科技>编辑部进行实地考察.从杭州到西安,空中飞行近两个小时,再驱车前往位于西安高新开发区的编辑部办公大楼,朱董事长毫无倦意.他先巡视了编辑部工作环境,浏览了宣传壁报,尔后详细询问了"2005年(第四届)中国纳米科技西安研讨会暨纳米科技产品展览会"的筹备进展情况.在了解了本次大会周密的策划方案,丰富的活动内容,扎实的工作进展后,朱董事长即与编辑部签约,报展参会.随后,朱董事长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

细胞因子水平与抑郁临床症状及认知功能的研究进展 下载:146 浏览:1346

王文文 吴萌昕 赵林 常桂花 郭玺 胡乃启* 《医学研究杂志》 2023年6期

摘要:
抑郁障碍是一种精神障碍疾病,常常伴有认知功能损害,这对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造成了极大的阻碍。目前抑郁障碍与免疫的关系是一个研究热点,免疫炎症通过影响神经生化等诸多方面来诱发抑郁障碍,炎症反应与认知功能损伤也存在着密切相关,会带来一些细胞因子的变化,大量研究也表明抑郁障碍患者的很多细胞因子水平都存在异常,但各研究结果之间尚存在较大的异质性。本文就近年抑郁障碍发病机制中研究关注点较多的细胞因子予以概述,介绍常见的细胞因子,对认知功能例如测查工具、意义进行阐述,以期对将来抑郁障碍的早期识别,寻找合适的生物标志物及后续治疗提供参考。

分子磁性材料的研究进展 下载:94 浏览:525

​袭著有1 韩铁2 王文新3 《纳米技术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文章简明阐述了近年来分子磁性材料研究中的一些相关问题,对其研究的发展历史进行了回顾.介绍了当前分子磁性材料理论研究中定性和定量两方面的进展.同时对分子磁性材料实验研究中的热点问题进行了介绍,并展望了分子磁性材料潜在的应用前景。

基于深度学习的边缘控制与大模型协同优化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37 浏览:1844

张昊 高梦琪 王文超 王嘉芮 王清晨 《交通技术研究》 2025年4期

摘要:
随着智能交通系统的快速发展,高效可靠的交通流量优化控制预测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深度学习技术引入边缘计算,在不影响系统性能的前提下,实现边缘控制与大型数据模型的协同优化。首先分析了利用深度学习进行交通流量预测的模型构建过程,并通过边缘计算实现实时预测结果的反馈。之后对大模型在边缘计算下的优化算法进行了深入设计和研究,以减少数据计算压力,提高系统的智能化水平。最后的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预测精度、计算效率、系统鲁棒性等方面均优于传统方法,具有非常好的实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结合广泛的实证数据,进一步证明了深度学习与边缘计算结合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高效性与可行性,为未来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途径。

微电子传感技术在机械自动控制的应用 下载:87 浏览:822

​王文江 《纳米技术研究》 2025年2期

摘要:
延迟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信号传输的误差是由于延迟引起的,面对机械设备逐渐向自动控制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信号延迟问题,微电子传感器在信号延迟的控制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微电子信号传感技术在机械设备智能控制中的应用是一种新的应用技术。该技术以外部信号为控制目标,利用多小波信号对微电子传感器信号进行变换。本文主要针对该项技术进行探讨。

高功率激光去除镀膜镜片表面的微纳米颗粒多场耦合数值研究 下载:99 浏览:1016

​陈庭效 曾彬 王力锐 王文芳 《纳米技术研究》 2024年3期

摘要:
激光器的镀膜镜片在安装和工作期间很容易受到微纳米颗粒的污染,当激光照射在被污染镜片的表面时,由于微纳米颗粒的存在,激光器输出的激光功率会受到影响,同时镀膜镜片表面的温度场也会发生变化。本研究通过使用COMSOL软件对镀膜镜片表面微纳米颗粒的激光去除进行建模,模拟仿真微纳米颗粒影响下的镀膜镜片的光场和温度场分布。结果表明,微纳米颗粒存在的区域电场分布较为集中,且温度比没有微纳米颗粒的区域要高,微纳米颗粒的功能相当于一个小透镜。

煤炭资源综合利用路径及可持续发展模式探讨 下载:113 浏览:1060

王文晶 《煤炭技术研究》 2024年9期

摘要:
煤炭作为传统能源之一,在全球能源结构中具有重要地位。随着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和可再生能源发展势头强劲,煤炭产业也面临着碳减排压力较大、新能源冲击及环境保护等挑战。因此,如何实现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成为煤炭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问题。本文围绕煤炭资源开采效率、煤炭资源深加工与转化、煤炭资源循环利用等多方面提出了煤炭资源综合利用的路径,并提出多方面的措施,期望为煤炭资源综合利用路径及可持续发展模式提供更多思路和途径。

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的应用与改进研究 下载:52 浏览:673

王文强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25年3期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太阳能逐步成为人们关注和追逐的能源形式。太阳能能源有着极为明显的环保优势,属于清洁无污染能源。随着人们对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其依靠自身的环保、可再生等优势得到受众的一致喜爱。为了更好地达到清洁环保的目的,实现我国经济的长久发展,仍需要加强对该技术的创新研究。

冶金工程中机械设备的安装施工及维护 下载:123 浏览:1550

王文元 宣月娇 《冶金技术》 2023年1期

摘要:
冶金企业作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型产业,伴随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机械化生产逐步成为了当下行业转型和发展趋势,机械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也受到了各界的高度关注。

煤矿机电设备的智能化控制系统研究与应用 下载:199 浏览:1596

王文明 《煤炭技术研究》 2023年7期

摘要:
智能化控制系统是煤矿机电设备领域的重要技术之一,可以提高煤炭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安全性能等方面的指标。本文对煤矿机电设备的智能化控制系统研究与应用进行了探讨。

原子荧光法测定土壤中的砷和汞元素含量 下载:152 浏览:1448

王文静 《中国土壤》 2023年8期

摘要:
文章主要围绕原子荧光法测定土壤中的砷和汞元素含量进行探讨。首先,介绍运用原子荧光发检测土壤砷与汞含量的工作原理。其次,深究检测过程中原子荧光光谱法实际应用,介绍实验详情,包括检测过程中所用仪器与设备,溶液处理等,随后对实验结果加以阐述,围绕实验过程展开一系列讨论。希望以下论述可以起到参考作用,为原子荧光法运用与土壤保护提供参考。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