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前列腺MRI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的应用价值和局限性 下载:85 浏览:2202

李彦军 景莉萍 杨艳梅 《人工智能研究》 2023年8期

摘要:
合成MRI 是一种多参数定量MRI 技术,单次扫描可获得组织的T1、T2、纵向弛豫率(R1)、横向弛豫率(R2)及质子密度(proton density,PD)等定量参数。扫描结束后,合成MRI可生成R1、R2 及PD 图,采用专用的合成MRI 后处理软件可调整重复时间(repetition time,TR)、回波时间(echo time,TE)和反转时间(inversion time,TI)获得不同对比加权影像。合成MRI 较传统MRI 成像速度快,不易受线圈敏感度及射频场不均匀性的影响,且诊断效能与传统MRI相当。合成MRI 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可实现弛豫时间定量成像、髓鞘体积测量及脑组织分割,已被应用于脑肿瘤、脑血管性疾病、脱髓鞘性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癫痫、Sturge-Weber 综合征(Sturge-Weber syndrome,SWS)等疾病的诊断。

急性颅脑损伤的CT、MRI诊断与鉴别诊断效果观察 下载:268 浏览:2625

任镜成 《诊断医学》 2023年10期

摘要:
目的:对急性颅脑损伤的CT、MRI诊断与鉴别诊断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开展本次研究所应用的研究对象为58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入院时间最早是2018年5月,最晚是2019年5月,对其CT、MRI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结果: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损伤类型主要可以包括软组织损伤、颅骨骨折、原发性出血、原发性神经损伤以及继发性损伤。结论:对于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使用CT、MRI进行临床诊断,可将CT作为对患者进行初始评估的首要方式,并且最为适宜的检查方式是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神经状态稳定性选择CT、MRI或是二者结合的方式,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若患者的CT扫描结果显示正常但是GCS评分相对较低,则应立即为患者实施MRI检查。

3.0T MRI检查对干燥综合症患者腮腺的诊断价值 下载:246 浏览:2794

顾秀婷 朱珠 尹笑笑 《诊断医学》 2023年10期

摘要:
目的:探讨干燥综合征(SS)患者腮腺3.0T MRI的影像学表现及MRI分型。方法:收集经本院2018年2月至2019年5月根据SS国际分类诊断标准确诊的35例SS患者(A组)和30例志愿者(B组)分别行腮腺MRI检查。结果:A组患者常规磁共振平扫均为双侧腮腺病变,表现为腮腺信号不均匀,T1WI 和T2WI上见多发弥漫分布的高信号。结论:MRI能很好的显示干燥综合征的腮腺信号的改变,为临床诊断该病提供了客观的影像学依据。

分析在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诊断中CT、MRI放射的结果情况 下载:261 浏览:2606

童华琴 史丽娟 《诊断医学》 2023年8期

摘要:
目的:观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诊断中CT、MRI放射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我院股骨头坏死患者63例(2017年3月至2019年9月),患者均进行CT、MRI放射检查,观察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诊断准确率93.65%,高于对照组74.61%,P<0.05。结论:在股骨头坏死临床诊断中,相比于CT检查,MRI检查准确率更高,能准确了解患者病情,值得借鉴。

女性盆腔恶性肿瘤的CT和MRI诊断分析 下载:283 浏览:2640

董乐 《诊断医学》 2023年8期

摘要:
目的:探讨CT和MRI对于女性盆腔恶性肿瘤的诊断效果并对二者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20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经病理诊断确定为盆腔恶性肿瘤的患者90例,此90例患者进行病理诊断前均进行了CT和MRI检查,分别对两种检查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90例病理确诊为盆腔恶性肿瘤的患者中CT检出78例,MRI检出80例(X2=0.207,P>0.05); CT检出钙化43例,MRI检出21例(X2=26.178,P<0.05);CT检出内生型宫颈癌3例,MRI检出14例(X2=18.118,P<0.05)。结论:CT和MRI对于女性盆腔恶性肿瘤均具有很好的检出率,但CT对于子宫体积扩大、钙化等检出效果更佳,MRI对肿瘤的定性以及定位检出效果则优于CT,临床二者应结合应用,提高诊断效果。

探讨CT和MR对脑膜占位性病变的术前诊断价值 下载:281 浏览:2692

周教 《诊断医学》 2023年7期

摘要:
目的:对脑膜占位性病变实施CT和MR扫描,分析术前诊断的重要性。方法:遴选时间段在2018年1月--2019年12月之间,将入我院收治的脑膜瘤75例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分别给予患者CT诊断和MR诊断,分析其对术前诊断的意义。结果:75例患者均是单发脑瘤,通过分析可知,发病部位在大脑凸面的患者有33例,占比为44.00%;发病部位在顶部镰旁的患者有29例,占比为38.67%;发病部位在额部镰旁的患者有13例,占比为17.33%。结论:给予脑膜占位性病变的患者而言,其不管是实施CT诊断、MR诊断,都能够得到相对准确的扫描影像,特别是对小肿瘤的诊断而言,MR扫描检查的优势更加显著,具有临床可推广的价值。

肝脏MR在肝脏良性结节增生诊断中的应用 下载:243 浏览:2651

谢雪平 《诊断医学》 2023年7期

摘要:
分析肝脏磁共振检查(MR)在肝脏良性结节增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取回顾性方法随机选择我院于2018.5-2019.5期间收治的20例肝脏良性结节增生患者当做研究对象,分析所有研究对象的肝脏MR检查结果。结果 本次研究的20例患者中,所有研究对象在接受MR检查时均表现有瘢痕情况,且有4例患者表现出延迟强化情况。结论 肝脏MR在肝脏良性结节增生诊断中可发挥出初筛、发现的应用效果,可较佳的呈现出此疾病的有关特征,具有较高的辅助诊断价值。

多层螺旋CT及MRI在隐匿性骨折中的诊断价值 下载:236 浏览:2580

黄文 《诊断医学》 2023年6期

摘要:
目的:观察多层螺旋CT及MRI在隐匿性骨折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抽取本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隐匿性骨折患者76例作为观察样本,依照摸球法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一组中的病例均为38例。对照组的诊断运用的是多层螺旋CT,实验组的诊断运用的是MRI,评定两组临床诊断结果的差异。结果:两组比例的隐性骨内骨折、隐性创伤骨折、衰竭骨折、疲劳骨折的检出率行比较,实验组比对照组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多层螺旋CT进行比较,MRI更有利于提高隐匿性骨折的确诊率,值得在临床中全面性推广。

CT和MRI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价值分析 下载:269 浏览:2587

张鸣燕 《诊断医学》 2023年4期

摘要:
目的 研究不同诊断方式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影响。方法 抽选来自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88例),按照抽签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采用CT实施诊断,观察组则使用MRI实施诊断,比较两组患者诊断准确率、诊断时间以及诊断费用。结果 观察组的疾病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诊断费用、诊断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原发性肝癌患者使用MRI实施诊断,可有效提升诊断准确率,避免不良情况出现,为临床治疗提供宝贵依据,帮助患者延长生命周期,在临床上成效显著。

一种移动网络保障方案的研究 下载:190 浏览:2024

王艳 《中国电气工程》 2022年2期

摘要:
覆盖率是移动网络优化重点考核指标,覆盖的好坏,直接影响移动工单数、投诉率。随着用户对移动网络的要求日趋变高,如何提升移动网络的覆盖深度,降低用户的投诉工单,是日常网络优化的重中之重。本次通过安宁市昆钢新区移动网络的推进,覆盖率较优化前提升5个百分比,投诉工单降80%。负荷整体压降至50%。

心脏MRI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效果分析 下载:285 浏览:2813

黄文 《诊断医学》 2023年4期

摘要:
目的:分析心脏MRI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6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实验样本,全部病例均予以心脏MRI检查,分析和评价诊断效果。结果:心脏MRI检查结果显示:67例病例均为心肌梗死的情况,其中40例(59.7%)为前壁心肌梗死,15例为下壁心肌梗死(22.4%),2例(2.9%)为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右室,6例(8.9%)为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前壁,,6例(8.9%)为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后壁。梗死百分比、梗死质量分别为(9.36±6.76)%、(11.20±8.46)g。53例(79.1%)透壁心肌梗死,14例(20.9%)为非透壁心肌梗死。结论:心脏MRI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效果确切,可对患者的病症程度、涉及范围等进行明确,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

分析MRI与CT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的价值 下载:257 浏览:2909

张晋强 《诊断医学》 2023年2期

摘要:
目的:本次实验将采用针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实施MRI与CT诊断,分析临床检测的价值。方法:实验选取了2019年1月~2019年7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作为我们所研究的对象。通过回顾式分析,在征得患者同意的基础上对数据信息进行搜寻。对96例患者采用数字随机分法。对照组患者只采用CT检查措施,观察组则再进行MRI检查方式,分析准确率。结果:从影像学结果上看,观察组检出的准确率为97.9%(94/96),对照组为83.3%(80/96),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失误率之间,两组诊断结果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MRI与CT诊断腰椎间盘突出具有各自的优势,且MRI的诊断准确率高于CT诊断,在临床分析过程中可以结合两种诊断方式,结合患者病情需求来提供对应措施。

MRI诊断对医患关系的帮助 下载:281 浏览:2824

尹全宇 《诊断医学》 2022年12期

摘要:
MRI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不仅能够准确检查疾病,在医患关系中也有体现。

MRI多参数成像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分析 下载:281 浏览:2657

曾成阳 何海涛 陈俊林 陈红伶 刘琪 蒲茂华 《诊断医学》 2022年10期

摘要: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多参数成像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9年8月于我院就诊的60例疑似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MRI多参数成像进行诊断,并以穿刺活检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诊断结果。结果 以穿刺活检结果为“金标准”,MRI多参数成像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敏感度为94.29%(33/35),特异度为84.00%(21/25),准确度为90.00%(54/60);前列腺癌组表观弥散系数值(ADC)水平均比前列腺良性病变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多参数成像为临床诊断前列腺癌的有效手段,可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依据。

CT和MR联合诊断不同级别软骨肉瘤的影像特征对比探讨 下载:268 浏览:2710

王丹 《诊断医学》 2022年9期

摘要:
目的:分析和探讨CT和MR联合诊断不同级别软骨肉瘤的影像特征。 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软骨肉瘤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法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CT检查,观察组患者采用CT和MR联合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查情况。 结果:观察组无论在低级别诊断准确率还是中高级别诊断准确率均高于对照组(p值<0.05)。 结论:CT和MR联合对于诊断不同级别软骨肉瘤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影像学特征明显,适合在临床进行开展。

现代放疗物理技术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与效果分析 下载:114 浏览:1111

丁红伟 《物理进展》 2024年8期

摘要:
本论文探讨了现代放疗物理技术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与效果。通过分析调强放疗(IMRT)、图像引导放疗(IGRT)和粒子治疗等技术的原理和临床应用,研究其在头颈部、胸部、前列腺和脑部等不同类型癌症中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结果表明,现代放疗技术显著提高了肿瘤控制率和患者生存期,同时减少了治疗相关的副作用。论文还探讨了放疗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包括技术创新、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开发以及综合治疗方法的应用。现代放疗技术将在癌症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患者提供更有效和安全的治疗选择。

分析膝半月板和关节软骨损伤应用CT与MRI诊断临床效果 下载:309 浏览:2878

宋莎莎 《诊断医学》 2022年6期

摘要:
目的:本次实验将采用CT与MRI两种诊断方式对膝半月板和关节软骨损伤进行临床探究,为患者的治疗提供检查基础。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9年1月-2019年6月前来本院进行疾病检查及治疗的患者为对象,以关节镜检查为金标准,并了解关节软骨损伤以及半月板损伤患者的病情程度。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60例患者中采用计算机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CT检查措施,观察组则为MRI检测,分析检出率。结果:从检查上看,观察组的关节软骨的检出准确率为96.8%,对照组为87.1%,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在膝半月板的检查上,也以观察组的检出率更高,为96.6%,对照组则为86.2%,由此,我们认为MRI检查成果更为准确。结论:采用CT与MRI诊断策略能够更好地对疾病进行鉴别,帮助患者在接下来的治疗中朝着正确的方向改进,并可以通过影像学数据规划治疗方案,对早日开展康复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3.0T MRI检查结合X线钼靶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临床探讨 下载:367 浏览:3269

杨学俊 张剑 《诊断医学》 2022年4期

摘要:
目的:观察乳腺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断中引进3.0T MRI检查结合X线钼靶的效果。方法:采取回顾分析的手段,把88例存有乳腺肿块患者的100个病灶视作分析对象,对上述患者均实施不相同的乳腺恶性肿瘤诊断方法,分别是X线钼靶以及3.0T MRI检查结合X线钼靶诊断,记作普通组与特殊组,研究乳腺恶性肿瘤的最佳诊断手段。结果:100个病灶之中,被研究判断是恶性病变有76个病灶、良性病变有24个病灶。恶性病变涉及50个导管癌、13个小叶癌以及13个内癌,同时良性病变涉及13个纤维腺瘤、5个乳腺腺病以及6个乳腺炎症;特殊组患者经过3.0T MRI检查结合X线钼靶诊断,诊断准确有95个病灶,占比95.0%,显著高于基础组患者,基础组患者经过X线钼靶诊断,诊断准确有80个病灶,占比80.0%,p<0.05。结论:临床乳腺恶性肿瘤诊断上,借助3.0T MRI检查结合X线钼靶的方式,能够显著起到提高诊断有效性,因此需要联合使用3.0T MRI检查与X线钼靶的诊断方案,取得更为准确的疾病诊断结果。

CT、MRI放射诊断股骨头坏死的对比观察 下载:362 浏览:3207

张晓艳 张栓琴 《诊断医学》 2022年4期

摘要:
目的:探讨 CT和 MRI对股骨头坏死的诊断价值。方法:本项研究以本院2019年1月~2021年1月间行股骨头坏死诊断的86例病人为研究对象,全部病例经病理组织切片检查证实为股骨头坏死,并按放射检查方法将其分成两个小组,43名 MRI检查为实验组,43名 CT检查病人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正确性。结果:实验组的诊断有效率为95.35%,与对照相比79.07%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在股骨头坏死中的作用明显好于 CT,其诊断的准确性较高。

比较MRI、CT诊断小肝癌诊断价值 下载:392 浏览:3392

孙秋双 《诊断医学》 2022年4期

摘要:
目的:研究MRI、CT诊断小肝癌诊断价值。方法:我院在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32例小肝癌患者是本次研究对象,给予患者MRI、CT两种诊断方式,其中MRI诊断患者为观察组,人数16人,CT诊断患者为对照组,人数16人,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误诊率和漏诊率以及诊断敏感度和特异性。结果:观察组的诊断准确率为87.5%,误诊率为6.25%,漏诊率为6.25%,对照组的诊断准确率为56.25%,误诊率为25%,漏诊率为18.75%,明显看出观察组的诊断准确率高于对照组,误诊率和漏诊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诊断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0%、81.4%,特异性和对照组相同,敏感度要高于对照组。结论:MRI、CT诊断小肝癌诊断价值均具有比较明显的效果,相比之下MRI诊断效果更高。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